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视野联合OCTA对于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内界膜覆盖术后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吴泠瑶 游志鹏 +1 位作者 谈赟玉 苏晓涵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713,共7页
目的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微视野计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ILM)覆盖术对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7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治疗的23例23眼大直径IMH患者... 目的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微视野计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ILM)覆盖术对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7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治疗的23例23眼大直径IMH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孔闭合率、黄斑区(分为中心子区、内层区及外层区)浅层微循环[浅层毛细血管灌注密度(PSCP)与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密度(VSCP)]及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MS)、固视稳定性及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的变化,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患眼参数改变并研究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6个月,所有患眼黄斑裂孔均闭合,闭合率100%。与术前BCVA相比,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BCVA逐渐改善,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术前FAZ面积相比,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FAZ面积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3个区域的VSCP在术后1周时与术前相比均有下降,在术后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3个区域的PSCP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黄斑区12°MS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固视点在2°及4°内的占比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术后1周时,患者固视点在4°内的占比与术前相比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术前MS与固视点在2°内占比与术后6个月BCVA(logMAR)均呈负相关(r=-0.819、-0.790,均为P<0.05),术前FAZ面积及术前最小孔径与术后6个月BCVA(logMAR)均呈正相关(r=0.596、0.853,均为P<0.05)。术前内层区、外层区的VSCP与术后6个月BCVA(logMAR)均呈负相关(r=-0.521、-0.570,均为P<0.05)。结论 OCTA及微视野的结果显示大直径IMH经PPV联合ILM覆盖术治疗后裂孔闭合率良好,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覆盖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微视野
下载PDF
益气养阴化瘀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功能、动脉血流、微视野及血清Vaspin和SCUBE2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张元坤 李君卿 +1 位作者 陶雯璇 张京红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功能、动脉血流、微视野及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表皮生长样结构域蛋白2(SCUB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治疗的...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功能、动脉血流、微视野及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表皮生长样结构域蛋白2(SCUB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视野平均敏感度、视力、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眼动脉阻力指数(RI)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峰值,检测患者Vaspin、低氧诱导因子-1(HIF-1)、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SCUBE2、外周血内皮细胞(CEC)和循环祖细胞(CP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8%(51/52),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I低于对照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期血流速度峰值、视野平均敏感度和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P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CE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Vaspin、HIF-1、sICAM-1和SCUBE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改善患者微血管功能、动脉血流、微视野和视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化瘀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功能 动脉血流 微视野
下载PDF
微视野检查评定视觉功能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姝 夏文涛 +2 位作者 刘瑞珏 彭书雅 刘冬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297,共5页
除了视野检查以外,微视野计兼具对黄斑中心凹区域的暗点、固视性质和固视稳定性的检测功能,并能将黄斑区形态与功能检查结合起来,更好地评估病变程度,有利于观察随访疗效。本文介绍微视野检查的基本原理、方法、检测指标及其在不同病变... 除了视野检查以外,微视野计兼具对黄斑中心凹区域的暗点、固视性质和固视稳定性的检测功能,并能将黄斑区形态与功能检查结合起来,更好地评估病变程度,有利于观察随访疗效。本文介绍微视野检查的基本原理、方法、检测指标及其在不同病变中的特点,并探讨其在视觉功能评定及其法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野检查 眼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应用MP-1微视野计评估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早中期黄斑区视网膜功能损害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雯倩 石砚 +2 位作者 王欣 张纯 黄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背景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和影像学研究证实,青光眼患者早期即存在黄斑区神经纤维层结构的改变,但目前青光眼的功能检测主要依靠心理、物理学检查的自动静态视野计,不能反映病变早期相对应的损害。MP-1微视野计是一种定量评估黄斑区... 背景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和影像学研究证实,青光眼患者早期即存在黄斑区神经纤维层结构的改变,但目前青光眼的功能检测主要依靠心理、物理学检查的自动静态视野计,不能反映病变早期相对应的损害。MP-1微视野计是一种定量评估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S)的方法,较普通视野计更为敏感。目的采用MP-1微视野计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及正常眼的黄斑区视网膜MS进行对比研究,观察POAG患者和CACG患者早中期黄斑区视网膜的功能变化。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患者126例126眼,其中POAG患者50眼,CACG患者23眼,正常对照眼53眼。使用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和微视野检查,选用Macular10°程序,检测并比较POAG、CACG和正常对照组患者黄斑中心2°、6°和10°环(内、中、外环)的视网膜MS,同时对各组受试者黄斑中心6°范围内4个象限的视网膜MS进行分析。结果POAG组患者黄斑中心2°、6°、10°范围内及全黄斑区的MS分别为(15.09±3.03)、(15.72±3.22)、(13.99±3.63)和(14.91±3.07)dB,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7.29±1.59)、(18.05±1.24)、(16.76+1.89)和(17.37±1.46)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CACG组黄斑中心2°、6°、10°环及全黄斑区的MS分别为(16.00+2.39)、(15.83±2.63)、(14.45±3.15)和(15.42±2.54)dB,其中6°、10°环及全黄斑区的M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13、0.011)。各组黄斑中心6°环4个象限的MS分析表明,POAG、CACG组颞下象限的M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2),但POAG组和CAC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POAG组鼻下象限的M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CACG组鼻下象限MS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POAG组颞下象限MS明显低于鼻上象限和颞上象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16),CACG组4个象限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AG患者和CACG患者在患病早中期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已发生轻度损害,患者的视功能损害主要在颞下象限和鼻下象限,POAG患者的视功能损害较CACG患者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野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黄斑功能
下载PDF
微视野计对半侧视野损害的青光眼固视稳定性改变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田甜 才瑜 +3 位作者 潘英姿 李梅 乔荣华 方圆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2-338,共7页
背景研究证实,与传统的视野计相比,微视野计可以发现更微小的青光眼视功能损害,但目前关于青光眼固视功能改变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微视野计Maia与Humphrey视野计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Maia微视野计对半侧视野损害的青光眼患者固视... 背景研究证实,与传统的视野计相比,微视野计可以发现更微小的青光眼视功能损害,但目前关于青光眼固视功能改变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微视野计Maia与Humphrey视野计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Maia微视野计对半侧视野损害的青光眼患者固视稳定性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应用Humphery视野计24-2程序检测为半侧视野缺损的青光眼患者35例35眼,同期纳入正常对照者30人30眼。分别接受Humphery(10-2)和Maia(expert 10-2)检测,分析青光眼患者Humphrey视野检测与Maia微视野计检测的相关性。然后进一步将Humphrey半侧视野正常者分为Maia正常组和Maia异常组,比较青光眼组与正常对照组、Maia正常组与Maia异常组固视稳定性的差异。结果Maia与Humphrey视野计检测的平均光敏感度间呈中度正相关(r=0.403,P=0.001),青光眼患者Maia平均阈值与Humphrey视野平均缺损(MD)值呈中度正相关(r=0.438,P=0.008)。青光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固视稳定性参数P1分别为(67±17)%和(87±10)%,P2分别为(70±16)%和(88±9)%,2个组的63%双曲线椭圆面积(BCEA)分别为(5.08±1.55)°2和(2.21±0.60)°2,95%BCEA分别为(14.74±6.04)°2和(2.86±1.17)°2,青光眼组的P1和P2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63%BCEA和95%BCEA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04、-4.831、9.885、11.086,均P=0.000)。Maia正常组和Maia异常组P1分别为(79±8)%和(63±17)%,P2分别为(81±10)%和(67±16)%,63%BCEA分别为(3.19±0.65)卵和(5.70±1.22)°2,95%BCEA分别为(9.10±2.60)°2和(19.35±5.01)°2,Maia异常组较Maia正常组P1、P2均明显降低,63%BCEA和95%BCEA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8,P=0.019;t=-2.371,P=0.024;t=5.514,P=0.000;t=5.575,P=0.000)。结论Maia微视野计与Humphery视野计在检测青光眼黄斑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相关性,Maia微视野计可发现半侧视野损害的青光眼患者固视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生理病理 视野检查/仪器 视野/生理功能 生物医学技术 微视野检查 固视稳定性
下载PDF
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及微视野计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欣 杨琳 +3 位作者 谭凤玲 刘畅 尚玥 吕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目的探索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及微视野计(MP-3)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早期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21年3月至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POAG患者68例102眼(轻度POAG组45... 目的探索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及微视野计(MP-3)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早期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21年3月至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POAG患者68例102眼(轻度POAG组45眼,中度POAG组36眼,重度POAG组21眼)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30眼为研究对象。分析4组间角膜生物力学参数、黄斑区平均光敏感度(MS)、固视稳定性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预测性能,并对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M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轻度、中度、重度POAG组患者及对照组受试者4组间角膜第一压平时间(A1T)、第一压平速度(A1V)、第二压平时间(A2T)、最大压陷曲率半径(CCR)、角膜硬度参数(SP-A1)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OC分析得出其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734、0.873、0.675、0.521,其中A2T是对POAG预测价值较高的指标。黄斑区各象限及总体MS在对照组受试者和轻度、中度、重度POAG组患者间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均为P<0.05),中央及颞下象限MS最易受累。轻度、中度POAG组患者2°固视率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4°固视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10、0.079),重度POAG组患者的2°、4°固视率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A2T与颞下象限MS呈正相关(P=0.010),CCR与各象限及总体MS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SP-A1与鼻上象限MS呈正相关(P=0.012)。结论POAG患者会出现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改变及黄斑区MS和固视稳定性的降低。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及微视野计检查均有助于对POAG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角膜生物力学参数 微视野 光敏感度 固视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染色剂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IMH手术前后微视野的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冯超 吴建华 +1 位作者 阎静 徐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025-2027,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应用不同染色剂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手术治疗前后黄斑区微视野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50例50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应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或吲哚青... 目的:观察研究应用不同染色剂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手术治疗前后黄斑区微视野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50例50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应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或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前后黄斑裂孔的闭合情况、最佳矫正视力以及微视野的改变。结果:术后随访6mo,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TA组黄斑裂孔完全闭合76%、未闭合但裂孔平复16%、未闭合8%;ICG组黄斑裂孔完全闭合72%、未闭合但裂孔平复16%、未闭合12%,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央20°范围内黄斑微视野视网膜敏感度得到明显提高,TA组较ICG组更为明显。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可有效的促进特发性黄斑裂孔的闭合、明显改善黄斑区视网膜敏感度以及视力。黄斑区微视野检查可以较好的随访评价IMH手术治疗后黄斑区视功能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微视野 玻璃体切割
下载PDF
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固视、微视野和mERG的检测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晶华 黎晓新 徐秀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 用激光扫描眼底镜检测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固视、微视野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比较这几种方法评价黄斑功能的可靠性。方法 实验采集了因老年特发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黄斑裂孔闭合的12例患者,手术前后的固视、微视野、m... 目的 用激光扫描眼底镜检测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固视、微视野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比较这几种方法评价黄斑功能的可靠性。方法 实验采集了因老年特发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黄斑裂孔闭合的12例患者,手术前后的固视、微视野、mERG的检测资料。用Rodenstock的激光扫描眼底镜(SLO)进行周视和微视野的检测。用Rodenstock的RETlsean3.12系统进行mERG测定24°视野范围的一阶反应(first-order kernel)。结果12例黄斑裂孔患考术后远视力提高6例,不变4例,下变2例;近视力提高9例,不变2例,下降1例。术前为非小心凹注视10例。术后注视改善7例,无改善3例;术前即为中心凹注视2例。术后光敏度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mERG:黄斑裂孔术前三维视觉山表现为火山口形状,术后黄斑裂孔闭合可观察到观觉山恢复的患者4例,术后观觉山形状无明显改善8例。mERG的中心 1、2环的值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手术后的远近视力较术的均有所提高;固视和微视野对于检测黄斑功能的改变比较敏感,其中微视野改善在明显.mERG无明显改变,在检测黄斑功能方面受到变异性、固视等诸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固视 微视野 多焦视网膜电图 黄斑功能 激光扫描眼底镜
下载PDF
微视野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建伟 接传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视功能,其诊断、随访需要适当的视功能检查,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的安全性需要精确地评估。视网膜成像技术的进步使当前眼科诊断产生巨大革新,使医师可以发现早期视网膜改变,并记录治疗效果。然而,将视功能的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视功能,其诊断、随访需要适当的视功能检查,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的安全性需要精确地评估。视网膜成像技术的进步使当前眼科诊断产生巨大革新,使医师可以发现早期视网膜改变,并记录治疗效果。然而,将视功能的主观改变与临床变化相联系仍充满挑战。微视野计使获得眼底相关量化的视网膜敏感度成为可能,正在改变着当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功能的研究。本文对微视野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功能评估、早期诊断、治疗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功能 微视野
下载PDF
微视野计下黄斑疾病低视力康复训练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建伟 接传红 孟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7-600,共4页
黄斑疾病随着中心暗点发展,可引起中心视力丧失、阅读速度及固视稳定性下降。目前,退行性黄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仍无令人满意的效果,多项研究证实生物反馈治疗对视觉康复的有效性。微视野计利用黄斑疾病患者对中心暗点的大脑皮质可塑性... 黄斑疾病随着中心暗点发展,可引起中心视力丧失、阅读速度及固视稳定性下降。目前,退行性黄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仍无令人满意的效果,多项研究证实生物反馈治疗对视觉康复的有效性。微视野计利用黄斑疾病患者对中心暗点的大脑皮质可塑性和神经感觉适应可提高视功能,并为更新、更易管理的视觉辅助治疗奠定基础。本文从微视野计对黄斑疾病中心暗点的研究、视觉皮质可塑性、微视野计下低视力康复训练机制及临床研究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康复 黄斑疾病 微视野 生物反馈 优选视网膜注视点
下载PDF
微视野仪在视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会 王旭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94-196,共3页
微视野仪是一种在直视眼底的条件下,能定量、定位地测量黄斑区域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同时可以全程记录被检查眼的固视轨迹,自动分析固视位置、固视稳定性,并能将微视野图与眼底像点对点重合,实现功能和结构上的组合。微视野仪的各项研究... 微视野仪是一种在直视眼底的条件下,能定量、定位地测量黄斑区域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同时可以全程记录被检查眼的固视轨迹,自动分析固视位置、固视稳定性,并能将微视野图与眼底像点对点重合,实现功能和结构上的组合。微视野仪的各项研究指标与主观视力有良好相关性,为定量评估视力提供了新手段,在法医学视功能的评定中将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微视野仪的原理、方法及研究指标,并着重探讨微视野仪在视功能评估中的作用,以期为法医学视功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微视野 综述[文献类型] 视功能
下载PDF
青光眼患者中MP-1微视野计与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曲建梅 唐桂兰 +2 位作者 贾亚丁 张棉花 申中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年第5期267-269,F0003,共4页
目的比较MP-1微视野计与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Humphrey750型)在青光眼中的应用,探讨两种检查手段的关系及二者的优缺点。方法将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6例(56眼),分别进行MP-1微视野计(意大利Nidek技术)检查及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Humphrey750... 目的比较MP-1微视野计与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Humphrey750型)在青光眼中的应用,探讨两种检查手段的关系及二者的优缺点。方法将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6例(56眼),分别进行MP-1微视野计(意大利Nidek技术)检查及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Humphrey750型)检查,将检查结果分为上、下、鼻、颞、中心五个区域并相互对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值(MS1)均比相应的微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值(MS3)高,差值10.34±7.89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的平均光敏感度值具有显著的直线相关性(P<0.01)。青光眼患者均为中心注视,相对稳定者占43%,相对不稳定者占57%。在7例Humphrey750型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MP-1微视野计检查显示盲点扩大及上方或下方弓形区敏感度下降。在4例晚期青光眼患者中,用Humphrey750型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未检查出视野范围,而在MP-1微视野计中可查出中心管状视野和/或颞侧视岛。结论MP-1微视野计的检查结果与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检查结果一致;其可以作为青光眼患者的检查手段,准确评价患者视功能;亦可以更早地发现青光眼病理改变,所以在青光眼的诊断及视功能评价中,它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MP-1微视野 自动静态阈值视野
下载PDF
近视对黄斑微视野功能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秦要武 朱梦钧 徐格致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近视对黄斑微视野仪(micro perimeter,M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矫正视力≥1.0的轻中度、高度、超高度以及正视眼青年患者进行40个位点刺激的MP检测,分析黄斑10°以内不同区域象限的光敏感度变化。结果轻中度近视M...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近视对黄斑微视野仪(micro perimeter,M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矫正视力≥1.0的轻中度、高度、超高度以及正视眼青年患者进行40个位点刺激的MP检测,分析黄斑10°以内不同区域象限的光敏感度变化。结果轻中度近视MP检测光敏感度结果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度近视患者鼻外区MP检测光敏感度结果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超高度患者各区域象限光敏感度较正常组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高度及超高度近视使黄斑10°以内MP检测光敏感度结果局部或普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微视野 近视 黄班
下载PDF
微视野检查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少波 唐罗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689-1691,共3页
微视野计是一种新型的视功能检查工具,可以对低视力、固视不良的黄斑疾病患者进行与眼底结构精确对应的视野检测。本文综述其原理、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 微视野检查 应用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治疗AION的微视野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小鹏 陈世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773-1774,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compound anisodine hydrobromide injection)治疗前部缺血性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的微视野的临床疗效。方法:AION患者66例107眼,采用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2mL,1次/d,10d一个疗程,...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compound anisodine hydrobromide injection)治疗前部缺血性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的微视野的临床疗效。方法:AION患者66例107眼,采用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2mL,1次/d,10d一个疗程,基础疗程为四个,依照病情可增加1~2个疗程,观察眼底视盘形态与视功能改变,以反映其疗效的临床价值。结果:采用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四个疗程后,视力恢复有显著疗效者约55%,治疗第三、四疗程与第一、二疗程比较,视野缺损度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第四疗程视功能恢复最佳。结论:复方樟柳碱可以有效改善AION患者的视力和视野缺损度,是一种治疗AION方便、快捷、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 前部缺血性神经病变 微视野
下载PDF
微视野与视诱发电位在黄斑病变中的法医学应用
16
作者 周姝 刘冬梅 +3 位作者 彭书雅 孙婧 刘瑞珏 夏文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研究微视野仪与视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探索检测眼底黄斑病变者最佳矫正视力的途径。方法对62例黄斑病变者(黄斑病变组,62眼)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6眼)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微视野仪及视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 目的研究微视野仪与视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探索检测眼底黄斑病变者最佳矫正视力的途径。方法对62例黄斑病变者(黄斑病变组,62眼)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6眼)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微视野仪及视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 (1)微视野仪检测示黄斑病变组视网膜平均敏感度、固视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置信椭圆面积均大于对照组;视诱发电位检测示0.5周期/度(circle per degree,cpd)及2 cpd P100波振幅较对照组降低,潜伏期延长(P<0.05)。(2)黄斑病变组最佳矫正视力与其视网膜平均敏感度、置信椭圆面积及黄斑中心2°、4°固视百分率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视网膜平均敏感度与P100波的振幅呈线性相关(P<0.05)。(3)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053 x1+0.008 x3+3.897(y为最佳矫正视力,x1、x3分别为视网膜平均敏感度与2 cpd P100波振幅)。结论联合使用微视野仪与视诱发电位有助于判断黄斑区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客观最佳矫正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诱发电位 视觉 黄斑 微视野
下载PDF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微视野固视性质分析
17
作者 王欣玲 史铭宇 +1 位作者 冯莉 阎启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眼的微视野固视性质。方法:选择NAION患者23例27眼,分别以检眼镜法和Nidek MP-1微视野仪检测其固视性质,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检眼镜法检测,18眼表现为中心固视,9眼表现为中心... 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眼的微视野固视性质。方法:选择NAION患者23例27眼,分别以检眼镜法和Nidek MP-1微视野仪检测其固视性质,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检眼镜法检测,18眼表现为中心固视,9眼表现为中心外固视;以微视野法检测,18眼表现为稳定的中心固视,9眼表现为中心外固视,其中相对不稳定固视6眼,不稳定固视3眼。中心固视眼视力明显好于中心外固视眼(P<0.05)。结论:检眼镜法检测NAION患者的固视性质时可以明确区分中心固视和中心外固视,微视野法则可以进一步对固视的稳定性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非动脉炎性 固视 微视野
下载PDF
应用MAIA微视野计评估青光眼黄斑部功能改变
18
作者 鞠宏 郝瑞 +1 位作者 顾韫 丁肇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50-1953,共4页
目的:观察青光眼患者微视野特征,探讨微视野检测值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标准自动视野检测指标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青光眼患者45例76眼,其中原发开角型青光眼15例2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 目的:观察青光眼患者微视野特征,探讨微视野检测值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标准自动视野检测指标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青光眼患者45例76眼,其中原发开角型青光眼15例2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0例51眼;正常对照组40例76眼。所有受检眼进行了MAIA微视野、Humphrey视野、BCVA检测,并与OCT测量的结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青光眼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微视野测出的黄斑平均光敏感度(MS)、OCT测出的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低于正常对照组,Humphrey视野计10-2程序测出的视野平均缺损(MD)、GCC局部丢失体积(FLV)、GCC整体丢失体积(GLV)、63%双曲线椭圆面积(BCEA)高于正常对照组。青光眼组MS与MD、FLV、GLV、BCVA(LogMAR)呈负相关(r_(s)=-0.839、-0.665、-0.530、-0.424,均P<0.01)。青光眼组MS与GCC、RNFL呈正相关(r_(s)=0.437、0.500,均P<0.01)。MAIA微视野计检测时间更短。ROC曲线分析表明微视野对青光眼的诊断准确度为中等。结论:MAIA微视野计敏感性高,能检测到OCT结构损伤区域的视网膜光敏感度降低。微视野检测值与BCVA、标准自动视野检测指标和OCT检测指标具有相关性,MAIA微视野计与OCT相结合能提高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野 青光眼 黄斑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下载PDF
脉络膜新生血管经TTT治疗前后微视野变化
19
作者 董凌燕 王玲 +2 位作者 王康孙 朱彩红 干蔚瑾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目的应用微视野检查技术评价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前后的视功能变化。方法12例13只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证实有CNV的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和高度近视患眼,在接受TTT治疗前后分别行微视野检查。结果TTT治疗前,... 目的应用微视野检查技术评价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前后的视功能变化。方法12例13只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证实有CNV的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和高度近视患眼,在接受TTT治疗前后分别行微视野检查。结果TTT治疗前,6眼有相对暗点,7眼有绝对暗点。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6眼TTT前检出相对暗点的患眼中,治疗后视力提高者4眼,1眼视力下降,1眼视力无明显变化;6眼中5眼TTT治疗后激光照射处视网膜的光敏度提高,1眼降低。所有被检出有绝对暗点的患眼治疗后视力均无明显变化,视网膜的光敏度不变。结论微视野检查能客观评估TTT治疗CNV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瞳孔温热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 微视野
下载PDF
微视野在急性全葡萄膜炎激素冲击治疗前后的应用
20
作者 李璇 刘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273-2276,共4页
目的:评价微视野在急性全葡萄膜炎病程发展及治疗效果观察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为微视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就诊时间在发病5d内的急性全葡萄膜炎患者53例106眼。采集激素冲击治疗前,激素冲击治疗后1,3,7d;1,3mo的裸眼视... 目的:评价微视野在急性全葡萄膜炎病程发展及治疗效果观察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为微视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就诊时间在发病5d内的急性全葡萄膜炎患者53例106眼。采集激素冲击治疗前,激素冲击治疗后1,3,7d;1,3mo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微视野图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Flare检查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观察并分析激素冲击治疗前后视力、光敏感度参数的变化、黄斑区水肿由严重到消退的过程及房水细胞值的变化。结果:急性全葡萄膜炎患者经过治疗,炎症逐渐消退,激素冲击治疗后1,3,7d;1,3mo采集数据较激素冲击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于不同时期视力逐渐提高;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厚度,由281±61μm变为149±43μ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Flare结果由213.9±13.8变为18.2±2.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微视野可客观揭示急性全葡萄膜炎患者激素冲击治疗前后眼的视力及光敏感度的变化,为急性全葡萄膜炎病程发展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野 急性全葡萄膜炎 激素冲击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