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残留病监测在ETV6/RUNX1阴性和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后中的意义
1
作者 刘俊闪 郭明发 +3 位作者 孙佳 史利欢 刘炜 段勇涛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微量残留病(MRD)监测在ETV6/RUNX1融合基因阴性、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34例B-ALL患儿临床资料,其中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78例(阳性组)、阴性... 目的探讨微量残留病(MRD)监测在ETV6/RUNX1融合基因阴性、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34例B-ALL患儿临床资料,其中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78例(阳性组)、阴性156例(阴性组)。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无复发生存期(RFS)差异;统计2个组诱导化疗第15天、第33天和巩固治疗开始前(第12周)MRD检测结果,分别记为MRD1、MRD2、MRD3;分析2个组组内MRD1、MRD2、MRD3在B-ALL患儿预后中的意义。结果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RFS延长(P=0.029)。在阴性组内,MRD1阴性和阳性患儿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D2、MRD3阴性患儿RFS均长于MRD2、MRD3阳性患儿(P<0.05);MRD3阳性是B-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值为=3.678,95%可信区间为1.254~10.785,P=0.018)。在阳性组内。MRD1、MRD2阴性和阳性患儿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D3阴性患儿RFS长于MRD3阳性患儿;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D3阳性并非患儿R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监测MRD对ETV6/RUNX1融合基因阴性B-ALL患儿预后的意义更大,建议持续监测;对于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MRD监测意义较弱,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残留病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 ETV6/RUNX1融合基因 流式细胞术 预后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郭豆豆 赵文理 +6 位作者 张艳兰 庞丽 车琳 何海龙 柴忆欢 季正华 计雪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6-1351,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化疗过程中监测不同时间点微量残留病(MRD)水平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9月以流式细胞术监测3个时间点(即诱导化疗第15天、第33天和治疗第12周)的206例B-ALL患儿骨...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化疗过程中监测不同时间点微量残留病(MRD)水平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9月以流式细胞术监测3个时间点(即诱导化疗第15天、第33天和治疗第12周)的206例B-ALL患儿骨髓的MRD。结果表明:①206例B-ALL患儿中196例诱导化疗后达完全缓解(CR)(CR率95.1%),其1年与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92.7±1.8)%和(78.7±3.7)%,其中标危、中危、高危组的3年EFS率分别为(85.6±4.9)%、(82.1±5.8)%和(58.1±9.2)%,3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②各时间点上MRD分析显示:MRD水平越高,患儿的3年EFS率越低,其中第15天MRD≥10-2组、第33天和第12周MRD≥10-3组的患儿预后明显不佳;多因素分析显示,第12周MRD≥10-3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第12周MRD<10-3的3年EFS率为(86.3±4.1)%,MRD≥10-3的3年EFS率为(55.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化疗第33天MRD阴性(MRD<10-4)的98例患儿中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8.2%),在这98例患儿中有39例在第12周时转为阳性(MRD≥10-4),其中5例复发;在第12周时MRD仍为阴性的59例中有3例复发;在第33天MRD阳性的108例患儿中有19例复发(复发率为17.6%),复发率在MRD阳性和阴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L患儿治疗过程中以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MRD可有效地评估治疗反应、判断预后、预测复发及指导化疗方案的调整,其中第15天、第33天及第12周的MRD分别以10-2、10-3、10-3为区分危险度最佳界值,第12周MRD≥10-3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儿童 微量残留病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亚哲 刘艳荣 +6 位作者 主鸿鹄 吴红红 曹晖 常艳 郝乐 江滨 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51-556,共6页
本研究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量残留病(MRD)的方法和预后意义。采用4色标记的5组抗体组合确定初治患者的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选取敏感的LAIP进行追踪MRD,共检测了随访95例AML患者的601份骨髓标本。以患者... 本研究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量残留病(MRD)的方法和预后意义。采用4色标记的5组抗体组合确定初治患者的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选取敏感的LAIP进行追踪MRD,共检测了随访95例AML患者的601份骨髓标本。以患者LAIP阳性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值+2倍标准差的定为MRD(+),低于此值的为MRD(-)。结果发现:以开始诱导化疗后半年内每2个月分为3组,3组中MRD(+)患者与MRD(-)患者之间的复发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2个月、3-4个月和5-6个月MRD(+)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是11、11.5和11个月,MRD(-)组均未达中位生存期(p<0.05)。进一步比较诱导缓解后与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MRD检测结果与临床的关系,发现这两个时间点MRD(+)组和MRD(-)组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57.14%与0%和91.67%与2.27%(p=0.000和p=0.000)。结论:多参数FCM检测MRD能够有效预测复发,治疗后应连续进行MRD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残留病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岩 姚程 +4 位作者 王娟 马淑芸 袁长吉 李舜华 易永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应用染色体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微量残留病28例的疗效。发现治疗后2例Ph'染色体阴转,长期应用干扰素组Ph'染色体阳性率下降,1例bcr/ab1mRNA转为阴性。而短期应用干扰素组无Ph&#... 应用染色体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微量残留病28例的疗效。发现治疗后2例Ph'染色体阴转,长期应用干扰素组Ph'染色体阳性率下降,1例bcr/ab1mRNA转为阴性。而短期应用干扰素组无Ph'染色体变化,或bcr/ab1mRNA阴转。按目前我们应用干扰素的剂量、疗程,很难达到有效清除bcr/ab1mRNA阳性细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粒细胞 白血 微量残留病 Α-干扰素
下载PDF
甲基化PCR作为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检测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赵瑜 李红华 +6 位作者 薄剑 靖彧 王书红 王全顺 窦立萍 孙敬芬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455-458,共4页
本实验研究探讨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作为白血病微量残留病(MRD)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将Id4基因呈完全甲基化的HL-60细胞和Id4基因呈完全非甲基化的Hek937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实验分为3组:A组为10%HL-60+9%Hek937,B组为1%HL... 本实验研究探讨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作为白血病微量残留病(MRD)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将Id4基因呈完全甲基化的HL-60细胞和Id4基因呈完全非甲基化的Hek937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实验分为3组:A组为10%HL-60+9%Hek937,B组为1%HL-60+99%Hek937,C组为0.1%HL-60+99.9%Hek937。用MS-PCR方法检测不同白血病细胞比例下Id4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表明,HL-60细胞仅有155bp的Id4基因甲基化特异性扩增,呈Id4基因完全甲基化;Hek937细胞仅有156bp的Id4基因非甲基化特异性扩增,呈Id4基因完全非甲基化。A、B、C组同时有155bp的Id4基因甲基化和156bp的Id4基因非甲基化特异性扩增,显示Id4基因甲基化表达。结论:MS-PCR方法可从0.1%比例含量的白血病细胞样本中检测到Id4基因甲基化,加之Id4基因甲基化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差异不明显,因此用MS-PCR检测Id4基因甲基化状态可以作为一种检测各种类型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 微量残留病 Id4基因甲基化 MS—PCR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中微量残留病与泼尼松窗口治疗反应比较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邵静波 蒋慧 夏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微量残留病(MRD)和糖皮质激素窗口疗效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1月-2007年7月37例ALL初发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窗口治疗7d,根据外周血幼稚细胞计数,分为泼尼松反应良好(PGR)和泼尼松反应不良(PPR)两组...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微量残留病(MRD)和糖皮质激素窗口疗效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1月-2007年7月37例ALL初发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窗口治疗7d,根据外周血幼稚细胞计数,分为泼尼松反应良好(PGR)和泼尼松反应不良(PPR)两组,监测MRD并与窗口结果对临床预后预测进行比较。结果①33/37例有MRD合适标记,其中治疗1年内MRD<0.01%者为30/33例(90.91%),MRD≥0.01%者为3/33例(9.09%),两组临床缓解与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32/37例为PGR(占86.49%);5/37例为PPR(占13.51%)。MRD结果和泼尼松窗口治疗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4/37例未检出MRD标记,2/4例缓解(50.00%)。结论MRD结果和泼尼松窗口治疗反应,均能够作为评判ALL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儿童 早期治疗 微量残留病
下载PDF
以降钙素基因高度甲基化为分子基因标志检测白血病微量残留病
7
作者 唐义平 邓承祺 +3 位作者 杜琼 李戈 张晋琳 缪世锟 《医学科技》 2001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以降钙素基因高度甲基化为白血病克隆的分子基因标志,检测白血病微量残留病,并预测预后的可能性。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9例急性白血病和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患者的降钙素基因的甲... 目的:探讨以降钙素基因高度甲基化为白血病克隆的分子基因标志,检测白血病微量残留病,并预测预后的可能性。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9例急性白血病和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患者的降钙素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对降钙素基因高度甲基化阳性者,以降钙素基因高度甲基化为白血病克隆的分子基因标志,应用PCR技术定期追踪检测骨髓微量残留病。结果:20例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均存在微量残留病。完全缓解后微量残留病持续阳性或转阴后再次出现阳性,提示将发生骨髓复发,能提早2~11个月预示疾病的复发。微量残留病较早转阴并持续长期阴性者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结论:以降钙素基因高度甲基化为白血病克隆的分子基因标志,应用PCR 技术能起到监测白血病骨髓微量残留病的作用,为预测白血病的预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残留病 降钙素基因 高度甲基化 多聚酶链反应 白血
下载PDF
筑巢式PCR等多项指标对小儿急性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监测
8
作者 谷仁凯 卢洁 +3 位作者 孙立荣 李学荣 庞秀英 董增义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35-238,共4页
①目的 探讨采用筑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等多项指标监测小儿急性白血病(AL)微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②方法 对152 例AL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分型诊断的基础上,结合Nest-... ①目的 探讨采用筑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等多项指标监测小儿急性白血病(AL)微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②方法 对152 例AL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分型诊断的基础上,结合Nest-PCR,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进行MRD监测。③结果 对58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了T细胞受体(TCR)Vδ2Dδ3 基因重排监测,其中83% 的B-ALL和25% 的T-ALL具有此基因重排,检测灵敏度为10- 5~10- 6 .对44 例ALL进行了MRD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化疗期间PCR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持续阳性者,易引起骨髓复发、死亡。PCR转阴时间有明显个体差异性。持续完全缓解3 年以上的ALL病儿PCR持续阴性可作为停药治疗的可靠指标。对76 例AL进行了SCE动态监测,结果表明SCE频率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对61 例AL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初发AL染色体核型正常者亦有DNA 严重损伤。④结论 在MIC分型诊断的基础上,采用Nest-PCR,SCE,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多项指标进行AL的MRD动态监测、综合分析评价,对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 微量残留病 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 急性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微量残留病检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9
作者 王国蓉 徐燕 +1 位作者 冯四洲 邱录贵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4年第3期250-253,共4页
微量残留病(MRD)检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几种常见的白血病移植治疗采用PCR检测MRD的临床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微量残留病 检测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PCR监测
10
作者 雷炜 谷仁凯 +1 位作者 卢洁 董增义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96-298,共3页
①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量残留病(MRD)检测的临床意义。②方法应用筑巢式多聚酶链反应(nestedPCR)对32例ALL进行T细胞受体(TCR)Vδ2Dδ3基因重排检测。③结果18例B系ALL中有1... ①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量残留病(MRD)检测的临床意义。②方法应用筑巢式多聚酶链反应(nestedPCR)对32例ALL进行T细胞受体(TCR)Vδ2Dδ3基因重排检测。③结果18例B系ALL中有15例(72.2%)、4例T系ALL中有1例(25.0%)存在TCRVδ2Dδ3基因重排。同时对16例进行39例次微量残留病动态监测,其中6例MRD-PCR阴性病人随访5.17~16.17年,无1例复发;10例MRD-PCR阳性者,2例分别于阳性后0.25,1.00年骨髓复发,1例有复发倾向,余7例随访4.33~6.25年无复发。④结论MRD-PCR阴性者预后良好,可望长期生存,治疗时应以MRD-PCR转阴为停止化疗的可靠指标,对MRD-PCR阳性者应定期监测MRD变化,结合病人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 淋巴细胞性 微量残留病 急性 PCR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MRD)的监测方法和指标的研究
11
作者 徐凯红 黄宗干 唐宗山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2年第3期135-136,148,共3页
白血病微量残留病 (MRD)被认为是白血病复发的主要根源 ,近年来 ,PCR ,FISH ,流式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 ,及对MRD新标记物的探索 。
关键词 急性白血 髓细胞性 微量残留病 MRD
下载PDF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进展
12
作者 戴木水 洪文德 《山西白血病》 1993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克隆的再增殖,因此如何早期、微量、特异地检测微量残留病(MRD)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DNA印迹杂交等不能发现少于1%~5%的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MRLC);双色免疫... 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克隆的再增殖,因此如何早期、微量、特异地检测微量残留病(MRD)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DNA印迹杂交等不能发现少于1%~5%的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MRLC);双色免疫荧光加流式细胞仪虽能检到10^(-1)水平,但操作复杂、假阴性高。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通过体外扩增肿瘤特异性靶DNA或mRNA已使MRD的检测水平达10^(-4)~10^(-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克隆性疾病,其肿瘤特异性基因重排和染色体异位等可作扩增靶用于MRD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 微量残留病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研究进展
13
作者 雷炜 徐俐 《白血病》 1998年第3期184-187,共4页
关键词 PCR 儿童 急性 微量残留病 白血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韶清 廖灿 +4 位作者 谢闺娥 孙新 黄以宁 叶铁真 赖冬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初诊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和CD45/CD19双参数散点图设门,以CD19-APC/CD45-PerCP/CD10-FITC/...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初诊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和CD45/CD19双参数散点图设门,以CD19-APC/CD45-PerCP/CD10-FITC/CD34-PE为主的抗体组合检测53例68份完全缓解后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微量残留病细胞。结果:53例初发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出18种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98.11%患儿存在CD45、CD10、CD19、CD34表达量的异常。12例存在0.012%~0.55%的白血病细胞,为微量残留病阳性,5例保持初诊时的免疫表型异常,7例发生免疫表型变化,占58.33%,只用CD19-APC/CD45-PerCP/CD10-FITC/CD34-PE一组抗体组合发现10例微量残留病阳性(83.33%)。结论:根据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用CD19/CD45/CD10/CD34为主的抗体组合能够有效监测微量残留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 微量残留病 流式细胞术 儿童
下载PDF
定量检测WT1基因表达水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15
作者 秦亚溱 阮国瑞 +6 位作者 李金兰 付家瑜 常艳 王卉 李玲娣 刘艳荣 陈珊珊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9-652,共4页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WT1基因表达水平在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量残留病(MR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RQ-PCR)技术分别测定了15名正常人骨髓及72例AML患者治疗前后123份骨髓标本WT1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对62份患者标本定量...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WT1基因表达水平在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量残留病(MR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RQ-PCR)技术分别测定了15名正常人骨髓及72例AML患者治疗前后123份骨髓标本WT1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对62份患者标本定量检测了AML1-ETO融合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跟踪观察的8例患者50份标本同时监测了WT1及AML1-ETO基因mRNA水平变化。WT1及AML1-ETO基因表达水平用内参照基因ABL归一化。结果WT1、AML1-ETO及ABL RQ-PCR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0.99,日内差及日间差均<4%。正常骨髓WT1mRNA中位水平为0.008(0.001~0.019)。67例初治AML患者中61例(91.0%)WT1mRNA表达高于正常水平,其中37例(55.2%)高于正常100倍以上。各型AML中M4EO及M3患者WT1mRNA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亚型,M1及M5型最低。WT1与AML1-ETO mRNA水平明显正相关(r=0.88,P<0.001),4例血液学持续缓解患者中3例WT1mRNA水平始终在正常范围内波动。4例发生血液学复发的患者中3例复发前1个月WT1mRNA的水平分别超出正常上限的31.4,11.4及4.0倍。结论RQ-PCR定量检测WT1mRNA水平可用于监测大多数AML患者MRD,但是敏感度不如AML1-ETO融合基因,WT1mRNA水平持续增高或明显异常预示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基因表达 急性髓系白血 微量残留病 监测 复发 融合基因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定期监测微量残留病可预测急性白血病复发——单中心163例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童春容 王卉 +6 位作者 杨君芳 林跃辉 张弦 赵杰 费新红 顾江英 陆道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48-751,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在化疗获得第1次完全缓解(CR1)后用流式细胞术(FCM)定期监测微量残留病(MRD)的预后价值。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9年7月北京市道培医院收治的CR1期AL患者(不包括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定期用FCM监测患...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在化疗获得第1次完全缓解(CR1)后用流式细胞术(FCM)定期监测微量残留病(MRD)的预后价值。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9年7月北京市道培医院收治的CR1期AL患者(不包括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定期用FCM监测患者骨髓MRD,追踪至复发或至2010年7月。根据每例患者的白血病特点选择抗体组合,MRD≥0.01%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用Kaplan-Meier法统计持续完全缓解(CCR)率,用Log—rank检验方法比较MRD阳性与阴性患者CCR率差异。结果163例患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08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55例。89例AML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接受MRD监测,根据化疗至12个月时的MRD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MRD阳性及阴性组:30例MRD阳性者中仅3例CCR至2010年7月,24、36个月的CCR率分别为13%、13%;59例MRD阴性者中47例CCR至2010年7月,24、36个月的CCR率分别为94%、78%;两组C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例B—ALL患者在诊断后5个月内接受MRD监测,根据MRD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MRD阳性及阴性组:13例MRD阳性者无一例CCR至2010年7月,24、36个月的CCR率为0;22例MRD阴性者中20例CCR至2010年7月,24、36个月的CCR率均为96%;两组C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过以上监测时间MRD阳性的其他患者均复发,而MRD持续阴性者很少复发。结论用FCM定期监测AL的MRD有良好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微量残留病 白血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早期白血病细胞及微量残留病监测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帖利军 顾龙君 +9 位作者 宋得莲 蒋黎敏 薛惠良 汤静燕 董璐 潘慈 陈静 叶辉 王耀平 陈静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评价诱导治疗第19天及血液学完全缓解(CR)时骨髓存在形态学可辨认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数及微量残留病监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以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进入ALLXH99方案的193例新诊治ALL患... 目的评价诱导治疗第19天及血液学完全缓解(CR)时骨髓存在形态学可辨认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数及微量残留病监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以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进入ALLXH99方案的193例新诊治ALL患儿为研究对象。联合化疗第19天及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行骨髓形态学检查以及血液学CR时用四色多参数流式细胞仪监测微量残留病。结果①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0.050与<0.050的患儿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42.59±14.28)%和(74.2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达血液学CR时骨髓存在形态学可识别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与此时无形态学可辨认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患儿5年EFS率分别为(63.47±9.23)%和(76.41±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血液学CR时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10-4与<10-4的患儿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数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血液学CR时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10-4与<10-4的患儿22个月EFS率分别为(23.81±20.26)%和(94.44±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数≥0.050在儿童ALL治疗中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治疗 骨髓 预后价值 血液学 微量残留病 缓解 淋巴细胞 辨认 存在形态 生存
原文传递
儿童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微量残留病动态监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帖利军 顾龙君 +8 位作者 陈静 蒋黎敏 董璐 潘慈 叶辉 宋得莲 薛惠良 汤静燕 王耀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评价微量残留病(MRD)监测在儿童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治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2001年9月1日至2004年10月31日采用ALL-XH-99方案行MRD标记筛选并监测的B-ALL患儿102例。用四色多参数流式细胞仪监测诱导治疗结束完全缓解(CR)时... 目的评价微量残留病(MRD)监测在儿童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治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2001年9月1日至2004年10月31日采用ALL-XH-99方案行MRD标记筛选并监测的B-ALL患儿102例。用四色多参数流式细胞仪监测诱导治疗结束完全缓解(CR)时、髓外白血病预防性治疗前、早期强化前、维持治疗中定期强化前、维持治疗1年及2年时患儿。MRD 。结果①行筛选并监测的102例B-ALL患儿中,对诱导治疗结束获CR的86例患儿进行了MRD监测。其中MRD ≥10^(-4)的患儿20例,占23.30%;MRD<10^(-4)的患儿66例,占76.70%,其39个月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 0.00%和(83.00±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的性别、起病时年龄、白细胞计数及染色体倍体数与CR时MRD水平无关(P>0.05);而Ph染色体、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CR时间、ALL-XH-99危险度分类标准与其相关(P<0.05)。③多因素分析显示 CR时MRD水平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比例风险为5.381,95%可信区间为0.004-0.624,P<0.05)。结论诱导治疗结束CR时MRD水平可用于评估早期治疗反应,是儿童B-ALL治疗中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 淋巴细胞 急性 儿童 微量残留病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CD7和(或)CD56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干细胞表型分析及在微量残留病检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曹晖 王亚哲 +6 位作者 吴红红 常艳 郝乐 陈珊珊 黄晓军 陆道培 刘艳荣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CD7和(或)CD56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微量残留病(MRD)与白血病干细胞LSC的关系。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以4~6组四色抗体组合检测51例CD7^+和(或)CD56^+及CD34^+CD38^+初治AML患者(除外M... 目的探讨CD7和(或)CD56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微量残留病(MRD)与白血病干细胞LSC的关系。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以4~6组四色抗体组合检测51例CD7^+和(或)CD56^+及CD34^+CD38^+初治AML患者(除外M3)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并检测CD34^+CD38^-Lin^-LSC中CD123、CD90、CDll7、CD7和CD56的表达。以28名正常人骨髓作为对照,以CD34^+CD38^+细胞同时表达CD7和CD56作为白血病细胞标志,对26例CD7^+和(或)CD56^+AML患者的53份标本进行MRD监测。结果CD7^+和(或)CD56^+初治AML患者CD34^+CD38^+细胞和CD34^+CD38^-Lin^-干细胞中,CD7^+细胞相对比例分别为(77.39±20.71)%,(44.57±22.70)%,CD56^+细胞分别为(56.71±32.56)%,(33.51±29.64)%,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和P〈0.05)。CD34^+CD38^-Lin^-干细胞中低表达CD90(P〈0.01),高表达CD123(P〈0.01);CD117的表达和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CD7^+和(或)CD56^+患者中,MRD阳性组CD34^+CD38^-Lin^-亚群中CD7和(或)CD56表达的相对比例和实际比例增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MRD阴性组,CD7^+细胞实际比例增高的患者分别为71%(21例中15例)与16%(25例中4例)(P=0.001),相对比例增高的患者分别为81%(21例中17例)与24%(25例中6例)(P=0.000)。CD56^+细胞实际比例增高的患者分别为100%(4例)与12%(25例中3例)(P=0.001),相对比例增高的患者分别为75%(4例中3例)与20%(25例中5例)(P=0.031)。CD7^+AML患者中初治时CD7^+CD34^+CD38^-Lin^-细胞亚群实际比例高的患者治疗后较易出现MRD(P〈0.05)。结论CD7和CD56在AML患者的异常表达发生在AML细胞分化的早期阶段,治疗后CD34^+CD38^-Lin^-干细胞中CD7^+和CD56^+细胞比例高的患者易出现M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干细胞 白血 非淋巴细胞 急性 免疫表型分析 微量残留病
原文传递
动态监测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丽 蒋慧 +4 位作者 李红 邵静波 陆正华 杨静薇 杨为群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儿童白血病微量残留病(MRD)对指导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并完成诱导治疗的81例B—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初诊时用流式细胞术(FCM)筛选白血病细胞标志,...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儿童白血病微量残留病(MRD)对指导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并完成诱导治疗的81例B—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初诊时用流式细胞术(FCM)筛选白血病细胞标志,随后定时随访。结果81例患儿中80例诱导治疗获缓解,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76.80±5.70)%,其中标危组(89.40±5.90)%,中危组(66.99±13.60)%。81例患儿中68例筛选出特异性白血病细胞抗原作为MRD监测标志,13例未筛选出特异性白血病细胞抗原标志,两者5年EFS率分别为(79.10±6.20)%和(62.50±15.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治疗第35天MRD检测显示68例患儿中MRD阴性(残留白血病细胞〈0.01%)52例,5年EFS率为(88.50±4.90)%;MRD阳性(残留白血病细胞≥0.01%)16例,5年EFS率为(42.10±2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MRD监测结果与危险度分层相关。诱导治疗第55天MRD监测显示,诱导第35天MRD阴性的52例患儿中,51例仍为阴性,1例阳性;而16例MRD阳性患者中14例(87.50%)转为阴性,2例仍阳性(后经加强治疗转为阴性)。68例缓解患儿1年内MRD阳性9例(3例复发),1年后MRD阳性4例(2例复发),持续MRD阴性55例(4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B—ALL患儿MRD,可判断预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白血 B细胞 急性 微量残留病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