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分析,提出一种患者阵发性房颤(PAF)发作的预测系统方法。首先,基于一种新的自适应滤波技术逐次平滑滤波并粗粒化HRV后,采用熵量化HRV在多个自适应尺度的复杂性特征;其次,特征经MinMax归一化和序列前向选择特...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分析,提出一种患者阵发性房颤(PAF)发作的预测系统方法。首先,基于一种新的自适应滤波技术逐次平滑滤波并粗粒化HRV后,采用熵量化HRV在多个自适应尺度的复杂性特征;其次,特征经MinMax归一化和序列前向选择特征子集,输入支持向量机识别HRV类型,预测PAF发作。经50例时长5 min HRV序列集的五折交叉验证,得到最优预测结果为:准确率98%,敏感性100%,特异性96%,性能表现优越。另外,实验表明远离和紧随PAF时的HRV复杂性特征值在不同频率段内,分别具有不同的显著变化(P<0.05),反映受试者神经系统调节心脏节律改变,以及调控机体、应激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能力的下降。展开更多
目的 探讨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心率变异性(HRV)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肾病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规律治疗的MHD患者120例,根据是...目的 探讨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心率变异性(HRV)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肾病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规律治疗的MHD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59)与无MACE组(n=61)。在患者行血液透析前佩戴Holter,收集24 h心电活动信息,计算均值(MEAN)、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采用自动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 h血压变化,计算白昼收缩压变异性(dS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和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混杂因素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24 h SBPV和SDNN与MHD患者MACE发生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析SDNN和收缩压变异性单独及联合对维持性MHD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根据SDNN和24 h SBPV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不同SDNN和收缩压变异性的MHD患者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年龄较大,24 h SBPV、dSBPV、nSBPV较高,SDNN、SDANN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Kt/V、24 h SBPV、dSBPV、nSBPV、SDNN、SDANN是MHD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24 h SBPV为MHD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而SDNN为MHD患者发生MACE的保护性因素(P<0.05)。SDNN与收缩压变异性联合预测MHD患者发生MACE的AUC为0.879,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检测(P<0.05)。组1随访期间累积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组2和组3(19.15%vs 65.12%vs 73.33%,P<0.001)。结论 MHD不良预后患者中24 h SBPV升高,SDNN降低,24 h SBPV和SDNN单独预测MACE的具体价值尚可,两者联合预测效果更佳,可为临床上及早识别及干预MHD患者MACE发生提供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痫围发作期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癫痫中心进行术前评估并完成手术的癫痫患者102例,选择局灶性发作198次,手动测量相邻两个心电活动的RR间期,计算心率变异...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痫围发作期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癫痫中心进行术前评估并完成手术的癫痫患者102例,选择局灶性发作198次,手动测量相邻两个心电活动的RR间期,计算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相邻正常心跳间期差值平方和的均方根(RMSSD),比较发作前60 s、发作期、终止后60 s RMSSD差异,并比较不同心率变化类型、不同发作类型、不同发作前状态以及不同致痫灶部位和侧别RMSSD差异。结果发作期和发作前60 s及终止后60 s RMSS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发作期RMSSD降低;心率增快类型癫痫发作期RMSSD降低(P<0.001);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期RMSSD降低(P<0.001);颞叶内侧癫痫发作期RMSSD降低(右颞叶内侧P<0.001;左颞叶内侧P<0.001);心率无变化(P=0.556)和心率减慢(P=0.983)类型癫痫发作、单纯部分性癫痫(P=0.869)、颞叶外侧癫痫(右颞叶外侧P=0.204;左颞叶外侧P=0.849)和颞叶外癫痫(右颞外P=0.188;左颞外P=0.068)发作期RMSSD无降低。发作期和发作前60 s RMSSD差值在睡眠期更明显(P=0.039)。结论心率增快类型癫痫发作、复杂部分性癫痫、颞叶内侧癫痫发作期易发生心率变异性下降,提示癫痫发作期副交感活性下降;睡眠期状态下发生的癫痫发作期心率变异性下降相比清醒期显著,提示睡眠期癫痫发作副交感活性下降更加明显。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肥胖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多导睡...目的探讨肥胖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多导睡眠(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确诊为重度OSAHS的78例患者,根据身体质量(body mass index,BMI)将患者分为肥胖并重度OSAHS组(n=43)和非肥胖并重度OSAHS组(n=35)。所有患者行PSG监测同时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进行HRV指标的组间差异分析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基础指标及PSG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与非肥胖并重度OSAHS组相比,肥胖并重度OSAHS组体质量、BMI、颈围、腰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显著升高。组间HRV分析结果显示,与非肥胖并重度OSAHS组相比,肥胖并重度OSAHS组的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R-R interval,SDNN)、5 min R-R间期均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s of 5-minute R-R intervals,SDANN)、三角指数(triangle index,TI)、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heart rate,DC)、清醒期SDNN及睡眠高频功率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肥胖并重度OSAHS患者中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the difference of adjacent R-R interval,rMSSD)与高血压病程呈负相关,TI、DC与AHI呈负相关。经校正颈围和腰围后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DNN、SDANN、rMSSD与收缩压相关(P<0.05)。结论肥胖并重度OSAHS患者存在HRV指标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受到损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展开更多
互通式立交承担着不同方向交通流的流向转换功能,是道路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目前高密度立交在城市道路网络中已愈发常见,高密度立交之间的间距比普通立交更小,车辆交织更为密集,驾驶人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分合流驾驶操作。为探究立...互通式立交承担着不同方向交通流的流向转换功能,是道路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目前高密度立交在城市道路网络中已愈发常见,高密度立交之间的间距比普通立交更小,车辆交织更为密集,驾驶人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分合流驾驶操作。为探究立交间距对驾驶人精神负荷的影响与高密度立交出入口区段的驾驶人精神负荷统计特性,在重庆市内环快速路上选择了1段包含4座连续立交的路段作为实验对象,其中3座立交为高密度立交。通过车载仪器采集47名驾驶人在实车实验过程中的心电数据,对在高密度立交出入口区段与普通间距立交出入口区段的驾驶人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得到了驾驶人在高密度立交与普通间距立交出入口区段的精神负荷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在经过普通间距立交出入口区段和高密度立交出入口区段时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频域指标心率变异性的低、高频功率的比值(ratio of low-frequency to high-frequency,LF/HF)存在显著性差异,频域指标LF/HF可作为评价驾驶人精神负荷在立交出入口区段的主要指标;驾驶人在经过高密度立交入口区段时,频域指标LF/HF比经过普通间距立交入口区段时显著增加,立交间距不足会增加驾驶人在立交入口区段的精神负荷;驾驶人在经过普通间距立交出口区段时的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LF/HF比经过高密度立交出口区段时显著增加,即驾驶人通过普通间距立交出口区段的精神负荷更大;对于高密度立交群,驾驶人在入口区段的精神负荷水平要略高于出口区段。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分析,提出一种患者阵发性房颤(PAF)发作的预测系统方法。首先,基于一种新的自适应滤波技术逐次平滑滤波并粗粒化HRV后,采用熵量化HRV在多个自适应尺度的复杂性特征;其次,特征经MinMax归一化和序列前向选择特征子集,输入支持向量机识别HRV类型,预测PAF发作。经50例时长5 min HRV序列集的五折交叉验证,得到最优预测结果为:准确率98%,敏感性100%,特异性96%,性能表现优越。另外,实验表明远离和紧随PAF时的HRV复杂性特征值在不同频率段内,分别具有不同的显著变化(P<0.05),反映受试者神经系统调节心脏节律改变,以及调控机体、应激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能力的下降。
文摘目的 探讨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心率变异性(HRV)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肾病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规律治疗的MHD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59)与无MACE组(n=61)。在患者行血液透析前佩戴Holter,收集24 h心电活动信息,计算均值(MEAN)、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采用自动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 h血压变化,计算白昼收缩压变异性(dS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和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混杂因素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24 h SBPV和SDNN与MHD患者MACE发生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析SDNN和收缩压变异性单独及联合对维持性MHD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根据SDNN和24 h SBPV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不同SDNN和收缩压变异性的MHD患者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年龄较大,24 h SBPV、dSBPV、nSBPV较高,SDNN、SDANN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Kt/V、24 h SBPV、dSBPV、nSBPV、SDNN、SDANN是MHD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24 h SBPV为MHD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而SDNN为MHD患者发生MACE的保护性因素(P<0.05)。SDNN与收缩压变异性联合预测MHD患者发生MACE的AUC为0.879,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检测(P<0.05)。组1随访期间累积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组2和组3(19.15%vs 65.12%vs 73.33%,P<0.001)。结论 MHD不良预后患者中24 h SBPV升高,SDNN降低,24 h SBPV和SDNN单独预测MACE的具体价值尚可,两者联合预测效果更佳,可为临床上及早识别及干预MHD患者MACE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文摘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痫围发作期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癫痫中心进行术前评估并完成手术的癫痫患者102例,选择局灶性发作198次,手动测量相邻两个心电活动的RR间期,计算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相邻正常心跳间期差值平方和的均方根(RMSSD),比较发作前60 s、发作期、终止后60 s RMSSD差异,并比较不同心率变化类型、不同发作类型、不同发作前状态以及不同致痫灶部位和侧别RMSSD差异。结果发作期和发作前60 s及终止后60 s RMSS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发作期RMSSD降低;心率增快类型癫痫发作期RMSSD降低(P<0.001);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期RMSSD降低(P<0.001);颞叶内侧癫痫发作期RMSSD降低(右颞叶内侧P<0.001;左颞叶内侧P<0.001);心率无变化(P=0.556)和心率减慢(P=0.983)类型癫痫发作、单纯部分性癫痫(P=0.869)、颞叶外侧癫痫(右颞叶外侧P=0.204;左颞叶外侧P=0.849)和颞叶外癫痫(右颞外P=0.188;左颞外P=0.068)发作期RMSSD无降低。发作期和发作前60 s RMSSD差值在睡眠期更明显(P=0.039)。结论心率增快类型癫痫发作、复杂部分性癫痫、颞叶内侧癫痫发作期易发生心率变异性下降,提示癫痫发作期副交感活性下降;睡眠期状态下发生的癫痫发作期心率变异性下降相比清醒期显著,提示睡眠期癫痫发作副交感活性下降更加明显。
文摘目的探讨肥胖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多导睡眠(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确诊为重度OSAHS的78例患者,根据身体质量(body mass index,BMI)将患者分为肥胖并重度OSAHS组(n=43)和非肥胖并重度OSAHS组(n=35)。所有患者行PSG监测同时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进行HRV指标的组间差异分析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基础指标及PSG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与非肥胖并重度OSAHS组相比,肥胖并重度OSAHS组体质量、BMI、颈围、腰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显著升高。组间HRV分析结果显示,与非肥胖并重度OSAHS组相比,肥胖并重度OSAHS组的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R-R interval,SDNN)、5 min R-R间期均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s of 5-minute R-R intervals,SDANN)、三角指数(triangle index,TI)、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heart rate,DC)、清醒期SDNN及睡眠高频功率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肥胖并重度OSAHS患者中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the difference of adjacent R-R interval,rMSSD)与高血压病程呈负相关,TI、DC与AHI呈负相关。经校正颈围和腰围后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DNN、SDANN、rMSSD与收缩压相关(P<0.05)。结论肥胖并重度OSAHS患者存在HRV指标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受到损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文摘互通式立交承担着不同方向交通流的流向转换功能,是道路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目前高密度立交在城市道路网络中已愈发常见,高密度立交之间的间距比普通立交更小,车辆交织更为密集,驾驶人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分合流驾驶操作。为探究立交间距对驾驶人精神负荷的影响与高密度立交出入口区段的驾驶人精神负荷统计特性,在重庆市内环快速路上选择了1段包含4座连续立交的路段作为实验对象,其中3座立交为高密度立交。通过车载仪器采集47名驾驶人在实车实验过程中的心电数据,对在高密度立交出入口区段与普通间距立交出入口区段的驾驶人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得到了驾驶人在高密度立交与普通间距立交出入口区段的精神负荷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在经过普通间距立交出入口区段和高密度立交出入口区段时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频域指标心率变异性的低、高频功率的比值(ratio of low-frequency to high-frequency,LF/HF)存在显著性差异,频域指标LF/HF可作为评价驾驶人精神负荷在立交出入口区段的主要指标;驾驶人在经过高密度立交入口区段时,频域指标LF/HF比经过普通间距立交入口区段时显著增加,立交间距不足会增加驾驶人在立交入口区段的精神负荷;驾驶人在经过普通间距立交出口区段时的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LF/HF比经过高密度立交出口区段时显著增加,即驾驶人通过普通间距立交出口区段的精神负荷更大;对于高密度立交群,驾驶人在入口区段的精神负荷水平要略高于出口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