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2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氢吗啡酮用于ICU全身麻醉心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周智慧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7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盐酸氢吗啡酮用于ICU全身麻醉心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全身麻醉心瓣膜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 目的:分析盐酸氢吗啡酮用于ICU全身麻醉心瓣膜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全身麻醉心瓣膜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评分(CPOT)、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试验用药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6 h、12 h、24 h各时间点的CPO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POT评分均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RR和HR逐渐增加,且观察组HR随时间增加的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试验用药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7,P=0.421)。结论:对于全身麻醉心瓣膜术后机械通气的患者,氢吗啡酮与芬太尼镇痛效果相当,导致谵妄的可能性更小,对呼吸的抑制更小,能缩短该类患者机械通气及ICU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心瓣膜术后 机械通气 氢吗啡酮 芬太尼 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老年退化性钙化性心瓣膜病的彩色多普勒分析
2
作者 向佳兵 董树春 郑春成 《黑龙江医学》 1995年第8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钙化性心瓣膜 彩色多普勒 退化性 二尖瓣返流 中老年人 老年性心瓣膜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 高血压 钙盐沉积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中的价值评估
3
作者 王蕾 钟卫华 廖丽娟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4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疑似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前均开展超声检查诊断,分析超声检查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确诊率及诊...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疑似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前均开展超声检查诊断,分析超声检查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确诊率及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特异度与灵敏度)。结果64例疑似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经综合检查确诊50例,其中包括二尖瓣病变(单纯)12例,主动脉瓣病变(单纯)15例,主动脉与二尖瓣病变合并11例,主动脉病变累及无冠瓣12例。超声检查检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49例,确诊47例,确诊率为73.44%,其中二尖瓣病变(单纯)12例,主动脉瓣病变(单纯)14例,主动脉与二尖瓣病变合并10例,主动脉病变累及无冠瓣11例。超声检查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2.19%,灵敏度为94.00%,特异度为85.71%。超声检查影像学表现:收缩期出现高速频谱,以蓝色为主,并出现五彩镶嵌射流,判定为主动脉瓣狭窄;舒张期出现正向的高速频谱,血流信号呈五彩镶嵌,判定为主动脉瓣出现关闭不全;超声检查发现正向频谱,舒张期出现红色的明亮象或征象以红色为主,判定为二尖瓣狭窄;收缩期出现血流负向频谱,射流的方向沿着房壁射流或向中心射流,心尖的四腔收缩期从左心室走行,并以蓝色为主,判定为二尖瓣处于关闭不全。结论超声检查可提高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通过超声可了解血流信号,并在超声图像下观察病情,为医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 诊断 特异度 灵敏度 超声图像
下载PDF
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瓣膜手术 被引量:7
4
作者 梅举 张宝仁 +5 位作者 邹良健 徐志云 王连才 韩林 丁芳宝 郎希龙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为了提高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与心瓣膜手术的疗效 ,降低死亡率 ,总结手术及围术期处理的经验。 方法  2 4例患者中 ,二尖瓣病变 11例 ,主动脉瓣病变 3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 10例。 1支冠状动脉病变 1例... 目的 为了提高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与心瓣膜手术的疗效 ,降低死亡率 ,总结手术及围术期处理的经验。 方法  2 4例患者中 ,二尖瓣病变 11例 ,主动脉瓣病变 3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 10例。 1支冠状动脉病变 1例 ,2支 11例 ,3支 6例 ,另 6例为心瓣膜手术中发现左冠状动脉开口有阻塞 ,急症行 CABG。全组行二尖瓣成形术 2例 ,二尖瓣置换术 9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3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 10例 ;移植 1支血管 7例 ,2支 11例 ,3支 6例。 结果 术后早期 (30天内 )死亡 2例 ,分别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 2 2例 ,随访时间 8个月~ 7年 ,晚期死亡 1例 ,其余 2 1例心功能明显改善 ,心功能 (NYHA分级 ) 级 15例 , 级 5例 , 级 1例 ,心绞痛消失 7例。 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疾病并存时 ,应同期施行CABG和心瓣膜手术 ,彻底纠正心脏病变。术中加强心肌保护 ,尽量缩短心肌缺血时间 ;术后妥善处理心、肾等器官功能衰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脏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瓣膜疾病 心瓣膜置换术 心瓣膜成形术
下载PDF
直视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瓣膜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6
5
作者 姚建民 赵向东 +4 位作者 肖志斌 陆龙 庞中一 崔振田 刘静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介绍直视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瓣膜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AF)的初步体会,探讨控制慢性AF的有效方法。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对23例心瓣膜病合并慢性AF患者采用直视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右心房的消融... 目的介绍直视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瓣膜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AF)的初步体会,探讨控制慢性AF的有效方法。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对23例心瓣膜病合并慢性AF患者采用直视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右心房的消融,然后在中度低温心脏停搏下做左、右肺静脉口和左心耳的消融隔离,最后行心瓣膜置换术。结果射频消融时间18~26min。术后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致消化道大出血住院死亡1例,生存的22例患者随访3~30个月,出院时、3个月、1年和2年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是81.8%、86.4%、82.4%和77.8%,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和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直视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瓣膜病合并慢性AF操作简单、效果满意、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动 双极射频消融术 心瓣膜 心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风湿性心瓣膜病伴心房颤动5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马瑞彦 肖颖彬 +4 位作者 钟前进 陈林 王学锋 陈柏成 陈劲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73-475,共3页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发病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至2004年11月期间收治的546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38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发病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至2004年11月期间收治的546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38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158例。在心脏不停跳下手术459例,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手术87例;术中同期行改良Cox迷宫型手术13例,左心房折叠术45例,三尖瓣成形术245例。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59~219min。术后早期死亡10例(1.83%,10/546),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术后早期发生血色素尿11例,早期二次开胸探查止血7例,瓣周漏2例,均经相应的处理治愈。术后随访387例,随访时间1年,随访结果:窦性心律自动转为心房颤动17例,未接受迷宫手术由心房颤动转为窦性心律12例,13例接受迷宫手术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均转为窦性心律。远期死亡2例,分别死于出院后18个月和23个月。其余患者无严重的出血和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较二尖瓣狭窄更易引发心房颤动,但发生左心房血栓的几率减小,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瓣膜置换术结合双心房迷宫手术可作为治疗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动 心瓣膜疾病 心瓣膜置换术 Cox迷宫型手术
下载PDF
60岁以上心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与随访 被引量:1
7
作者 肖锡俊 袁宏声 +2 位作者 蒙俊 魏东明 向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85-487,共3页
目的总结≥60岁心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随访结果,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7月至2008年12月,86例≥60岁的心瓣膜病患者接受了心瓣膜置换术治疗,其中男43例,女43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3.8岁。二尖瓣病变55例,主动脉瓣病变9例... 目的总结≥60岁心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随访结果,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7月至2008年12月,86例≥60岁的心瓣膜病患者接受了心瓣膜置换术治疗,其中男43例,女43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3.8岁。二尖瓣病变55例,主动脉瓣病变9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21例,三尖瓣病变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65例,退行性心瓣膜病21例。心房颤动59例,窦性心律27例。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79例,Ⅳ级7例。行二尖瓣置换术55例,双瓣膜置换术2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置换术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6例,改良射频迷宫术8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7例。结果围术期因心律失常死亡1例。术后有3例患者因胸骨哆开而再次行胸骨固定术,1例患者因瓣周漏而再次行心瓣膜置换术,3例患者因呼吸功能不全行气管切开术。8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左心房内径(51.1±13.8mmvs.56.2±17.2mm,P=0.001)和右心房内径(48.8±9.6mmvs.52.1±13.9mm,P=0.012)较术前明显缩小,左心室、右心室内径、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4例,随访时间2~96个月(24±22个月),失访1例。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于术后5个月因抗凝强度不足发生左心房血栓,经治疗后血栓消失;另1例术后6年因抗凝强度不足发生脑梗死,经住院治疗肢体偏瘫未能恢复。结论只要适当把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注重术前准备及围术期处理,对≥60岁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效果良好。术后与抗凝有关的主要问题为抗凝不足。对这些患者术后应加强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监测及持续的心功能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岁 心瓣膜 心瓣膜置换术 随访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在风湿性心瓣膜病行心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荣鑫 钟志敏 +2 位作者 王建华 吴挺 李伯海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在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行心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伴有冠状动脉病变者设为观察组(17例),不伴有冠状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在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行心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伴有冠状动脉病变者设为观察组(17例),不伴有冠状动脉病变者设为对照组(7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分析引起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原因。结果 90例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者17例(18.89%);观察组体外循环与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年龄≥55岁、男性、糖尿病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P<0.05)。结论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前,应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与围术期护理措施,以确保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瓣膜 冠状动脉造影 心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心瓣膜置换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2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心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同期接受心瓣膜置换术联合施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心瓣膜置换术加双极射频消融手术的心瓣膜疾病合并AF患者,以是否同期联合手术分为两组:联合组,20例;非... 目的分析心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同期接受心瓣膜置换术联合施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心瓣膜置换术加双极射频消融手术的心瓣膜疾病合并AF患者,以是否同期联合手术分为两组:联合组,20例;非联合组,23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疗效指标及远期随访预后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非联合组相比,联合组在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直径明显减低(P<0.05);而远期随访中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瓣周漏、复发性AF心律及病死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瓣膜置换术联合施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对于心瓣膜疾病合并AF患者有良好的术后及远期临床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瓣膜疾病 房颤动 心瓣膜置换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
10
作者 吴昌碧 《现代临床医学》 1995年第3期139-140,共2页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又称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患病率越来越高,已在老年人的心脏病变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本文对来我院就诊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2326例进行了临床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又称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患病率越来越高,已在老年人的心脏病变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本文对来我院就诊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2326例进行了临床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在成都地区的发病情况、易患因素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 二维彩色多普勒 超声分析 房室传导阻滞 老年钙化性 老年退行性钙化性心瓣膜 高血压 老年患者 临床意义 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
下载PDF
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146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
11
作者 王丽华 黎木兴 周向东 《中国疗养医学》 2002年第4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 二维彩色多普勒 超声动图 老年退行性钙化性心瓣膜 主动脉瓣 退行性改变 老年性退行性瓣膜 老年人 二尖瓣 律失常
下载PDF
妊娠期心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碧霞 龙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妊娠期妇女的心脏病发病率为1%~4%,其中以风湿性心瓣膜疾病最为常见。在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则需要进行手术干预。由于妊娠期特有的生理改变,妊娠期患者的心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处理与非妊娠期患者相比有较大的差异。目前,对妊娠期患者... 妊娠期妇女的心脏病发病率为1%~4%,其中以风湿性心瓣膜疾病最为常见。在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则需要进行手术干预。由于妊娠期特有的生理改变,妊娠期患者的心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处理与非妊娠期患者相比有较大的差异。目前,对妊娠期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已不是绝对禁忌证,但胎儿的死亡率和致畸率仍然很高。目前在心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对体外循环方法、术后监护和抗凝等方面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现就近年来妊娠期心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心瓣膜疾病 心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抗凝
下载PDF
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室颤动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袁运长 尹帮良 +4 位作者 喻风雷 胡建国 杨一锋 周新民 刘锋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探讨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室颤动 (VF)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其可能的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性收集96 8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术后是否发生 VF分为两组 ,VF组 :5 8例 ,术后均发生 VF;对照组 :从 910例未发生 VF的患者中随机选... 目的 探讨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室颤动 (VF)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其可能的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性收集96 8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术后是否发生 VF分为两组 ,VF组 :5 8例 ,术后均发生 VF;对照组 :从 910例未发生 VF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70例作为对照。选择术前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 (UCG)、心肺转流术 (CPB)、心瓣膜病变类型和术式、术后 2 4小时循环及电解质状况等指标 ,用 L 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发生 VF的高危因素。 结果 年龄≥ 6 5岁、心胸比率≥ 0 .8、NYHA心功能 级、急诊或再次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 12 0分钟、术后 2 4小时循环不稳定、低钾、低镁等电解质紊乱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VF是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早期严重并发症 ;患者的年龄、心脏基础病变的严重程度、围术期的处理可以影响术后 VF的发生 ;早期手术、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维持术后2 4小时内循环稳定、防止电解质紊乱和缺氧、酸中毒的发生 ,是预防心瓣膜置换术后 VF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瓣膜置换术 室颤动 高危因素 术后 VF 预防 并发症
下载PDF
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及心瓣膜置换术80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段亮 肖明第 +3 位作者 袁忠祥 杨迪成 胡振雷 王利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总结8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经验,分析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1997年5月至2006年3月,共行CABG+心瓣膜置换术80例,共移植血管159支,平均每例移植血管1.99支。同期行二尖瓣置... 目的总结8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经验,分析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1997年5月至2006年3月,共行CABG+心瓣膜置换术80例,共移植血管159支,平均每例移植血管1.99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4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8例,双瓣膜置换术13例(置换机械瓣68例、生物瓣12例)。结果术后住院时间19.2±13.4d。术后早期死亡10例(12.5%,10/80),主要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急性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心室颤动、心脏骤停等。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有心肌梗死史、心功能差、心胸比率大、射血分数低与早期死亡有关(P<0.05)。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内出血、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神经系统并发症、切口感染等,经相应的治疗均痊愈。随访58例(82.86%),随访时间6~60个月,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80%的患者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生活;远期死亡2例(脑梗死、肺部感染)。结论CABG联合心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瓣膜病变的有效方法,术前积极改善心功能、术中加强心肌保护、缩短手术和心肌缺血时间以及完全的心肌再血管化能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瓣膜置换术 死亡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瓣膜置换术140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马量 叶丁生 +3 位作者 倪一鸣 余国伟 陈军 查育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心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 ,总结其围手术期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76~ 2 0 0 0年 ,140 7例心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技术、术后处理以及死亡原因等。 结果 本组二尖瓣置换术 (MVR) 80 6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A... 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心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 ,总结其围手术期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76~ 2 0 0 0年 ,140 7例心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技术、术后处理以及死亡原因等。 结果 本组二尖瓣置换术 (MVR) 80 6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 2 32例 ,三尖瓣置换术 (TVR) 4例 ,双瓣膜置换术 (DVR) 333例 ;再次二尖瓣置换术 (Re-MVR) 2 2例 ,再次主动脉瓣置换术 (Re- AVR) 6例 ,再次双瓣膜置换术 (Re- DVR) 4例。全组共死亡 72例 ,总死亡率5 .12 % ;1996年后死亡 14例 ,死亡率 1.87%。 结论 提高手术技术、改进心肌保护方法、加强围术期管理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疾病 心瓣膜置换术 机械瓣 生物瓣
下载PDF
心瓣膜置换术后血浆华法林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6
作者 殷君太 朱家麟 +2 位作者 王志农 赫家骅 张宝仁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 探讨心瓣膜置换术后血浆华法林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RPHPLC) 和比浊法同步测定10 例心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浆华法林浓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 和国际标准化率(INR) ... 目的 探讨心瓣膜置换术后血浆华法林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RPHPLC) 和比浊法同步测定10 例心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浆华法林浓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 和国际标准化率(INR) 的动态变化。 结果 (1) 血浆华法林浓度在口服首剂量华法林后2 小时,即明显升高( P< 0-05) ,6 小时达高峰( P< 0-01) ,后稍有下降,24 小时又逐渐上升,72 小时趋于稳定;(2) 在口服华法林36 小时后,PT 才明显延长,INR 显著增加( P< 0-05) ,72 小时后PT 和INR 趋于稳定;(3) 血浆华法林浓度与PT 和INR 在抗凝治疗24 小时内,均无显著相关;48 小时后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 = 0-59 和r = 0-63( P< 0-05) 。 结论 在抗凝治疗早期,血浆华法林浓度与抗凝效应之间呈现非平行关系;抗凝治疗后72 小时,PT 才能真正反映华法林的全部抗凝作用,INR 可作为评价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凝血酶原时间 国际标准化率 心瓣膜置换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蒋斌 曾建业 +3 位作者 叶宁 郑晓宇 邬少君 吴文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31-734,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各30例。丹参多酚酸盐组于术前建立静脉通路后给予丹...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各30例。丹参多酚酸盐组于术前建立静脉通路后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 d,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主动脉阻断前及主动脉开放后1 h、6 h、12 h和24 h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多巴胺使用量、动脉血氧分压、血乳酸水平及心功能和相关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不同时间点MAP、多巴胺使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R、CVP、动脉血氧分压及血乳酸含量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动脉开放后6 h,丹参多酚酸盐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乳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动脉开放后6 h,2组各炎性因子水平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降低,但丹参多酚酸盐组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主动脉开放后6 h、24 h、3 d时CK-MB、c Tn I、MDA水平逐渐升高,SOD水平逐渐降低,主动脉开放后7 d时上述指标逐渐降低或升高至主动脉阻断前水平,丹参多酚酸盐组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风湿性脏病 心瓣膜置换术 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心瓣膜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林 肖颖彬 +6 位作者 王学锋 钟前进 陈柏成 陈进劲 曾祥君 王咏 郝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 报道合并巨大左心房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在同期 667例瓣膜外科病例中合并巨大左心房 84例 ( 11% ) ,男 3 3例 ,女 5 1例 ,年龄 19~ 5 7( 4 6.7± 15 .2 )岁。最大左心房横径 ( 80 .3± 17.5 )mm( 70~ 15 0mm... 目的 报道合并巨大左心房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在同期 667例瓣膜外科病例中合并巨大左心房 84例 ( 11% ) ,男 3 3例 ,女 5 1例 ,年龄 19~ 5 7( 4 6.7± 15 .2 )岁。最大左心房横径 ( 80 .3± 17.5 )mm( 70~ 15 0mm)。全部患者行瓣膜置换术 ,其中 ,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 12例 ,二尖瓣置换术 72例 ,同期行三尖瓣环缩成形术 42例 ,左心房血栓清出 13例。本组 84例患者均作平行二尖瓣环的左心房折叠 ,同时还行左房顶折叠 19例 ,左心耳结扎 14例 ,切除右侧部分左房 4例 ,折叠房间隔 18例。结果 主要并发症为再次开胸止血或解除心包填塞 6例 ,低心输出综合征 4例 ,呼吸衰竭 2例 ,肝脏功能衰竭 2例 ;手术早期死亡 5例 (死亡率 5 .95 % ) ,其中室性心律紊乱 2例 ,呼吸衰竭 2例 ,低心输出综合征 1例 ,其余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 1年 ,左心房最大径 ( 5 4.6± 16.1)mm ,恢复良好 ,心功能稳定。结论 合并巨大左心房瓣膜病变患者 ,在行瓣膜置换的同时 ,术中根据左心房扩大方向合理进行折叠 ,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瓣膜病变 合并症 巨大左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育龄女性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胡坚 叶丁生 +4 位作者 倪一鸣 余国伟 陈军 查育新 金杭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 探讨心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对妊娠分娩、月经量过多、避孕失败后人工流产手术等的影响 ,调整抗凝方案。 方法 回顾我院 1989年 2月至 1998年 2月 2 92例 15~ 40岁育龄女性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术后随访时间 0 .5~ 9年 ... 目的 探讨心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对妊娠分娩、月经量过多、避孕失败后人工流产手术等的影响 ,调整抗凝方案。 方法 回顾我院 1989年 2月至 1998年 2月 2 92例 15~ 40岁育龄女性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术后随访时间 0 .5~ 9年 ,比较不同抗凝方案对育龄女性术后的生理影响。 结果 调整育龄女性心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方案 ,减少华法林用量 ,调控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PTR)为 1.3~ 1.5 ,国际正常比值 (INR)为 2~ 3(国际敏感指数ISI=2 .4校正 ) ,既能有效预防血栓栓塞 ,又能提高术后妊娠分娩的安全性。 结论 调整抗凝方案 ,减少华法林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女性 心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人工机械瓣膜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20
作者 吴静 龚亚驰 +3 位作者 龚念梅 方祖伦 张巳声 彭美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574-3575,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在SDH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886例老年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观察心脏瓣膜的形态、回声、厚度、活动度、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及左心功能。...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在SDH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886例老年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观察心脏瓣膜的形态、回声、厚度、活动度、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及左心功能。选择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SDHVD的261例患者为瓣膜钙化组,无瓣膜钙化的27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检出SDHVD患者261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逐渐上升,各年龄段检出率差异显著。瓣膜钙化及功能障碍以主动脉瓣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二尖瓣。SDHVD组中左室增大、左室壁肥厚、射血分数(EF)值<50%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SPHVD呈递增趋势,有左心功能减退和左心室重构倾向。超声心动图可及早发现SDHVD,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动图 退行性心瓣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