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宁思想遗产对世界革命和越南革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
作者 (越南)阮春胜 韦丽春(译) 潘金娥(审校) 《东南亚纵横》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领导俄国取得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开辟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人类历史新纪元。列宁根据...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领导俄国取得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开辟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人类历史新纪元。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的战略决策,使苏维埃俄国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渡的新道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补充、发展和创新。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背景下,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斗争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的、创造性的运用、补充和发展,为全世界人类进步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贡献,是捍卫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为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独立斗争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思想。在列宁主义的光辉照耀下,许多殖民地人民为摆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桎梏、争取独立和自由而斗争,并在获得解放之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选择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到越南革命实践中,带领越南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解放斗争的胜利。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严重曲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但这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苏联模式的失败。革新时期,越南共产党坚持并在创新中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必将领导越南人民取得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国家事业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思想遗产 越南 理论意义 实践价值
下载PDF
关于斯图亚特·霍尔思想遗产与当代启示的中国对话——纪念霍尔逝世十周年
2
作者 张亮 《文化与传播》 2024年第1期60-73,共14页
2024年2月10日是“文化研究之父”、英国新左派思想家斯图亚特·霍尔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在这篇对话中,两位中国研究者通过回顾霍尔一生的关键节点和思想遗产,缅怀这位伟大的当代文化研究的游击队长。霍尔的第三世界背景值得重视,流... 2024年2月10日是“文化研究之父”、英国新左派思想家斯图亚特·霍尔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在这篇对话中,两位中国研究者通过回顾霍尔一生的关键节点和思想遗产,缅怀这位伟大的当代文化研究的游击队长。霍尔的第三世界背景值得重视,流散问题是其面临新历史情势的再发现。20世纪50年代末期,身处历史断裂中的新左派青年霍尔走上文化研究道路。60年代末期,霍尔带领文化研究中心经历了一段高度理论化历程。整个80年代,霍尔的撒切尔主义批判构成了其批判思想发展的光辉时刻。进入90年代,霍尔成为积极倡导多元文化主义的思想旗手。21世纪初期以来,霍尔开启了新自由主义批判的新长征。回顾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对中国学术界具有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图亚特·霍尔 新左派 文化研究 思想遗产 当代启示
下载PDF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遗产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58-62,共5页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致力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团体,我国近现代第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我国第一本职业教育专门刊物,我国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我国第一届职业学校出品展览会……这些永载史册的"第一"都和一个人紧密相关。
关键词 职业教育事业 思想遗产 黄炎培 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指导机构 近代史 近现代 展览会
下载PDF
许国璋先生的思想遗产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宗炎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9-71,64,共4页
许国璋先生撒手尘寰,这是中国外语界的大损失,也是我个人的大损失。为了让大家了解许先生在学术思想上的宝贵贡献,这里我想谈四点:一是他的教材所引起的反响,二是他和我合作编书所遵循的原则,三和四是他在所编的学报、所著的论文中表现... 许国璋先生撒手尘寰,这是中国外语界的大损失,也是我个人的大损失。为了让大家了解许先生在学术思想上的宝贵贡献,这里我想谈四点:一是他的教材所引起的反响,二是他和我合作编书所遵循的原则,三和四是他在所编的学报、所著的论文中表现出来的卓识远见。在许多人看来,他是著名的英语专家、语言学家、教材编者;在我看来,他首先是独立的、大无畏的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国璋 社会语言学研究 语言学家 语言学说 《神州日报》 思想遗产 《外语教学与研究》 学术思想 现代语言学 《马氏文通》
下载PDF
毛泽东“中国梦”的思想遗产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先俊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7-25,共9页
毛泽东"中国梦"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它不仅深刻揭示了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和"两个百年"中国梦的具体路线图,而且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以及实现中国梦的条件和保障。这一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 毛泽东"中国梦"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它不仅深刻揭示了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和"两个百年"中国梦的具体路线图,而且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以及实现中国梦的条件和保障。这一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追梦"进程中留下的一份难得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追梦"历史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梦 思想遗产 当代意义
下载PDF
求真与批判:疑古史学的思想遗产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5,共3页
疑古思潮、“古史辨”运动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1992年李学勤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口号,疑古史学的是非曲直又成为一个学术焦点。现在看来,“疑古时代”的说法尽管不一定确切,但疑古思潮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 疑古思潮、“古史辨”运动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1992年李学勤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口号,疑古史学的是非曲直又成为一个学术焦点。现在看来,“疑古时代”的说法尽管不一定确切,但疑古思潮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学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一环,是中国历史学的一次革命。直到今日,疑古思潮、“古史辨”运动仍是古史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仍关涉到对一系列古书、古史的基本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学 疑古史学 古史辨 古史研究 疑古思潮 走出疑古时代 李学勤 思想遗产
下载PDF
《无法触碰》:卢梭的思想遗产与法国电影观众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剑 王律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8-41,共4页
自1895年纪实短片《火车进站》在巴黎的一家地下咖啡馆播放以来,法国在电影观念上就始终行走在世界前列,在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冲击下亦能独树一帜。法国电影在影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其中文化的驱动力不容小觑。英国著... 自1895年纪实短片《火车进站》在巴黎的一家地下咖啡馆播放以来,法国在电影观念上就始终行走在世界前列,在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冲击下亦能独树一帜。法国电影在影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其中文化的驱动力不容小觑。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发现,曾在历史上出现后又消亡的21种文明,均是由于文化失去活力而被淘汰出局,因此他提出文化创新是保证一个民族生命力的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电影观众 法国 思想遗产 卢梭 历史学家 好莱坞电影 电影观念
下载PDF
立足本土:“寻根文学”的思想遗产——以韩少功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毕光明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18期34-41,共8页
作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学事件,1985年由作家自己提出理论主张并进行群体性创作实践而激荡文坛的文学寻“根”(文化),过去了整整30年。30年来,以文学思潮和流派形式出现的文化寻根文学,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对它进行的... 作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学事件,1985年由作家自己提出理论主张并进行群体性创作实践而激荡文坛的文学寻“根”(文化),过去了整整30年。30年来,以文学思潮和流派形式出现的文化寻根文学,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对它进行的全方位考察早已进入了文学史,或许是出于对一个时代的怀念,它的缘起及意义,仍不断为人所提起,这个文学运动的重要的当事人,也频频接受访谈或主动著文加以回顾和解释。“寻根文学”从亮出旗号到出现一批代表性作品,持续不过两年时间,但它对新时期的影响却是持久的。不仅参与这一文学运动的作家30年来一直是当代文学最有实力也最有成就的创作群体,占据新时期文学的主流地位,它留下的思想资源更是在中国文学的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导向性意义和思想史价值。集中出现于1985年的文化寻根理论文本,主要是韩少功的《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3期)、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郑万隆的《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年5月号)、郑义的《跨越文化的断裂带》(《文艺报》1985年“理论与争鸣”专栏第1期)等,作者都是知青作家。这些宣言式的理论随笔,一个共同的主张是文学创作要有“文化”内涵,而文化要从传统、从民间去寻找。他们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尽一致,但发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创造富有当代意识和民族性的文学而走向世界,却是这一青年作家群体的共同意向。在1980年代以批判和反思为思想主调,以创新文学性格的时代背景上,寻根主张并不见得得到知识界的一致认同,寻根话语所包含的思想资源也没有得到准确而充分的阐发,尽管后来有成就的创作(如莫言、贾平凹)无不印证着通过反思回归传统,在确立自我中借鉴他人是文学创造和发展之正途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在作为文学新潮的寻根文学成为历史以后,文化寻根的主要倡导者韩少功在1990年代和新世纪,还在阐释寻根文学里的核心思想,即文学应立足本土,深掘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进行富有主体意识的创造,以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韩少功 思想遗产 传统文化资源 当代文学研究 新时期文学 文化寻根 《文艺报》
下载PDF
发掘列宁思想遗产 促进中国特色实践--中国列宁思想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俞良早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2016年10月29日,中国列宁思想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列宁时代观、国家观、社会主义改革观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中共党史研究室、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2016年10月29日,中国列宁思想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列宁时代观、国家观、社会主义改革观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中共党史研究室、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相关工作者共90余人出席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列宁思想 中国特色 研讨会综述 思想遗产 年会 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
下载PDF
课程思想遗产的重建——基于坦纳对美国课程的历史探究
10
作者 彭彩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
课程史学家丹尼尔·坦纳和劳雷尔·坦纳批评美国课程改革行动的"非历史"特征,强调应将当下的课程问题建立在过去的经验之上。他们持发展性的课程史观,主张美国学校课程在朝向进步的发展历程中,主流思潮和与之相抗的... 课程史学家丹尼尔·坦纳和劳雷尔·坦纳批评美国课程改革行动的"非历史"特征,强调应将当下的课程问题建立在过去的经验之上。他们持发展性的课程史观,主张美国学校课程在朝向进步的发展历程中,主流思潮和与之相抗的逆流共生并存。他们尤为强调,所有的严肃历史都是一种重建,对于很多课程思想遗产,如"学习即探究"、"课程的综合"、"教师作为课程编制者"等,都应当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以更好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想遗产 美国课程改革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下载PDF
思想遗产研究的两个理论问题和孔子思想的评价
11
作者 韩敬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9-86,共8页
思想遗产研究的两个理论问题和孔子思想的评价韩敬关于应不应该对孔子及其思想实事求是地一分为二,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孔子及其思想被封建统治者一步步抬高,“一直到了吓人的高度”,“有了‘大成至圣文宣王... 思想遗产研究的两个理论问题和孔子思想的评价韩敬关于应不应该对孔子及其思想实事求是地一分为二,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孔子及其思想被封建统治者一步步抬高,“一直到了吓人的高度”,“有了‘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阔得可怕的头衔。”(鲁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 思想遗产 理论问题 普遍性 日常生活 统治秩序 思想观念 语言学 统治阶级 伦理学
下载PDF
爱因斯坦的思想遗产与现时代
12
作者 刘鸿亮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科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真实”的自我、科学思想和哲学等思想等都呈现出“一种普遍的、非私人的、超私人的生命”,它们影响了当时的科学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的自我完善,至尽仍具有振聋发聩的精神力量,并将在2...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科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真实”的自我、科学思想和哲学等思想等都呈现出“一种普遍的、非私人的、超私人的生命”,它们影响了当时的科学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的自我完善,至尽仍具有振聋发聩的精神力量,并将在21世纪里继续发出光和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思想遗产 现时代
下载PDF
论张载的思想遗产、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13
作者 林乐昌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59-67,共9页
张载一生的主要贡献,是在其思想成熟期完成了其理学体系的建构,最终实现了“为往圣继绝学”的抱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无论是在古代的儒学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体系中,张载的理学思想都享有崇高地位。因... 张载一生的主要贡献,是在其思想成熟期完成了其理学体系的建构,最终实现了“为往圣继绝学”的抱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无论是在古代的儒学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体系中,张载的理学思想都享有崇高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张载的思想遗产、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分别加以论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思想遗产 历史地位 现代价值
下载PDF
法国电影的先驱者们、历史债务与思想遗产:法国新浪潮运动意义再论
14
作者 施万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8-51,共4页
2022年9月13日,被视为电影史上最激进的电影导演与电影理论家之一的让-吕克·戈达尔在瑞士小镇罗勒走完了他充满荣光与争议的一生。[1]戈达尔死后,一场关于法国新浪潮的回溯与反思潮流以此为契机席卷全球,诸多著名导演在社交媒体上... 2022年9月13日,被视为电影史上最激进的电影导演与电影理论家之一的让-吕克·戈达尔在瑞士小镇罗勒走完了他充满荣光与争议的一生。[1]戈达尔死后,一场关于法国新浪潮的回溯与反思潮流以此为契机席卷全球,诸多著名导演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对戈达尔及其他新浪潮美学奠基者怀念的言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理论家 法国电影 电影史 法国新浪潮 戈达尔 社交媒体 思想遗产 电影导演
下载PDF
珍贵的思想遗产——重读孙中山的遗嘱
15
作者 林家有 《团结》 2013年第1期64-66,共3页
孙中山的遗嘱有三个:一是《国事遗嘱》,二是《致苏联遗书》,三是《家事遗嘱》。三个遗嘱分别从国事、世事和家事三个方面陈述了孙中山的嘱托,反映了他的世界观、国家主义和对家事的基本看法和要求,充分地全面地体现了孙中山的伟大... 孙中山的遗嘱有三个:一是《国事遗嘱》,二是《致苏联遗书》,三是《家事遗嘱》。三个遗嘱分别从国事、世事和家事三个方面陈述了孙中山的嘱托,反映了他的世界观、国家主义和对家事的基本看法和要求,充分地全面地体现了孙中山的伟大品质、廉洁奉公和关爱国家前途命运的精神本质。这是孙中山遗留给全中国人民的珍贵思想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遗产 孙中山 遗嘱 重读 国家主义 精神本质 廉洁奉公 中国人民
下载PDF
以人为本视域下的毛泽东哲学思想遗产
16
作者 王秀华 《领导之友》 2016年第17期12-18,共7页
当代中国倡导的以人为本观,固然植根于民族传统,也固然需要借鉴西方资源,但是它与离我们最近一段历史即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乃至于前改革开放史的亲缘关系,更需要认真地梳理。从毛泽东的人本世界观、人本价值观、人本辩证法、人本路线图等... 当代中国倡导的以人为本观,固然植根于民族传统,也固然需要借鉴西方资源,但是它与离我们最近一段历史即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乃至于前改革开放史的亲缘关系,更需要认真地梳理。从毛泽东的人本世界观、人本价值观、人本辩证法、人本路线图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新性阐释,旨在正本清源还原一个已被忽视的历史联系的同时,对毛泽东哲学思想遗产重新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毛泽东 哲学思想遗产
下载PDF
不应拒绝的一份思想遗产--关于“共产风”、反省、改革问题答《中国民商》问
17
作者 胡德平 《中国民商》 2018年第3期32-39,共8页
《中国民商》:德平同志,看到今年1月2日您和其他两人的“三人谈”,有些问题还想深入探讨一下,不知您是否同意?
关键词 “共产风” 思想遗产 民商 中国 反省 改革 同志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中国道路”的思想遗产及其现实意义
18
作者 苏志加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4年第3期84-85,共2页
毛泽东同志有关"中国道路"的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时段的历史中不断反思、总结方凝集而成的。从大历史的尺度角度着眼,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的价值都应兼具两个历史向度。其一为历史的可证明性,即经由历史证明... 毛泽东同志有关"中国道路"的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时段的历史中不断反思、总结方凝集而成的。从大历史的尺度角度着眼,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的价值都应兼具两个历史向度。其一为历史的可证明性,即经由历史证明了其正确性;其二为现实的可回应性,即该理论能够回应其"身后"的现实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同志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的博弈,"中国建设"道路的考量,这些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热的历史依据,在于革命战争和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而且这一历史时期亦已证明了这一思想的正确性;而这一自主的走适合中国国情道路的思想,对于承继而来的改革开放乃至以后时期的影响,即其身后的历代领导集体所秉承的自动自觉地走“中国道路”的思想,则彰显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道路”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毛泽东同志 道路 意义 思想遗产 历史向度 社会主义建设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教育现代化要尊重启蒙的思想遗产
19
作者 李孔文 《学子(理论版)》 2016年第18期5-5,共1页
启蒙问题不单是哲学问题,更是一个教育学问题。启蒙立人与教书育人是一体的,是二而一的问题。启蒙要以理性之光照亮人们的心灵,正是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教育现代化不能离开启蒙精... 启蒙问题不单是哲学问题,更是一个教育学问题。启蒙立人与教书育人是一体的,是二而一的问题。启蒙要以理性之光照亮人们的心灵,正是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教育现代化不能离开启蒙精神的指导,要尊重启蒙的思想遗产。重申启蒙、反思启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前提。面对教育与启蒙的这种"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遗产 中国教育现代化 思想前提 哲学问题 立人 启蒙精神 后现代性 中国教育研究 现代化语境 理性之光
下载PDF
关于历史科学与启蒙运动的思想遗产的对话 被引量:2
20
作者 凯瑟琳.韦尔森 臧峰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共5页
凯瑟琳·韦尔森教授是研究西方哲学史的著名学者,先后在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俄勒冈大学哲学系主任、阿尔伯塔大学哲学系主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阿伯丁大学钦定道德哲学讲座教... 凯瑟琳·韦尔森教授是研究西方哲学史的著名学者,先后在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俄勒冈大学哲学系主任、阿尔伯塔大学哲学系主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阿伯丁大学钦定道德哲学讲座教授以及《哲学史季刊》主编和《加拿大哲学杂志》执行主编,现任约克大学50周年荣誉教授。在英国访学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臧峰宇博士围绕启蒙运动的思想特征与历史遗产以及历史科学与市民社会的哲学主题等方面的问题请教凯瑟琳教授,凯瑟琳教授悉心回答了这些问题。同时,凯瑟琳教授还撰写了一篇关于启蒙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专论。她在这篇新作中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类学与启蒙哲学的学术关系,从泛自然主义角度反思人对其他动物的驯化与人对人的剥削之间的关联,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她认为社会主义内蕴道德哲学的主题,工人对其处境的历史渊源的理解会加速资本主义的崩溃。透过凯瑟琳教授在访谈中的回答与其在论文中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英美学者关于启蒙运动与历史科学等方面的真知灼见。该文以中文形式首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 历史科学 思想遗产 西方哲学史 对话 普林斯顿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恩格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