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浩 郭晓洁 +2 位作者 秦小玉 楚皓源 张志敏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期11-13,31,共4页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伴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患者肢体肿胀及静脉通畅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LEDVT伴IVCS患者10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伴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患者肢体肿胀及静脉通畅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LEDVT伴IVCS患者10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静脉通畅度、凝血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大腿、小腿患健侧周径差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静脉通畅度评分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D-二聚体(D-D)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可调节LEDVT伴IVCS患者下肢肿胀程度,改善凝血功能,调节静脉通畅度,安全性好,术后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静脉通畅度
下载PDF
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Cockett综合征并发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梁学刚 王祥金 张全刚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980-984,共5页
目的 分析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病人疗效、并发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病人10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采用导管溶... 目的 分析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病人疗效、并发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病人10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采用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导管溶栓治疗。两组病人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病人血栓清除情况、患肢消肿情况、下肢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外周血炎症因子、并发症及血栓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栓清除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1年患侧与健侧膝上腿围周径差分别为(8.02±1.41)cm、(2.89±0.32)cm,研究组分别为(8.19±1.38)cm、(2.57±0.29)cm,对照组术前、术后1年患侧与健侧膝下腿围周径差分别为(6.84±1.18)cm、(2.13±0.38)cm,研究组分别为(6.63±1.09)cm、(1.76±0.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更低(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天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24.75±4.03)cm/s、(28.82±4.29)cm/s,研究组分别为(24.02±3.86)cm/s、(30.94±4.37)cm/s,对照组术前、术后3天股静脉血流量分别为(13.02±2.12)ml/s、(15.05±2.29)ml/s,研究组分别为(13.36±2.09)ml/s、(16.26±2.34)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天更高(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天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22.93±2.04)s、(18.13±1.34)s,研究组分别为(23.24±1.99)s、(17.29±1.21)s,对照组术前、术后3天凝血酶时间分别为(24.86±2.31)s、(21.04±1.75)s,观察组分别为(24.13±2.16)s、(19.89±1.53)s,对照组术前、术后3天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59.21±3.92)s、(49.13±3.02)s,观察组分别为(60.17±3.85)s、(47.09±2.9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天更低(P<0.05)。研究组术前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B2(TXB2)分别为(31.91±4.89)ng/L、(14.59±2.36)pg/ml、(213.12±30.98)pg/ml,术后3天分别为(36.24±4.29)ng/L、(16.12±2.59)pg/ml、(239.86±32.8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天TNF-α、PAF、TXB2更高(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77%比16.33%,P<0.05)。结论 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治疗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可增强血栓清除效果,并改善患肢肿胀情况及下肢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降低血栓复发风险,安全可靠,但该治疗方案可介导炎症反应发生,术后应积极实施合理抗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溶栓 静脉球囊扩张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COCKETT综合征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用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效果及对凝血指标作用研究
3
作者 张济 林昌俭 +2 位作者 王垚柯 黄伟杰 曾国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08-0111,共4页
研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用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效果及对凝血指标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6例,单一组38例采用 导管溶栓方式治疗;联合组38例应用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方式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研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用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效果及对凝血指标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6例,单一组38例采用 导管溶栓方式治疗;联合组38例应用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方式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联合组相较于单一组在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凝血、T细胞亚群、下肢间维度差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T细胞亚群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在下肢间维度差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相较于常规组,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凝血酶原时间、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指标更高,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大腿维度差和小腿维度差指标更低P<0.05。结论 利伐沙班与导管溶栓相结合用于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提高治疗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改善凝血、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下肢间维度差等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利伐沙班 导管溶栓 凝血指标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下肢静脉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雪松 刘一东 +2 位作者 肖永生 刘喆 张芊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4期1513-1518,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下肢静脉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5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DVT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下肢静脉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5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DVT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置管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rhPro-UK置管溶栓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5 d后的血流动力学(静脉容积、静脉最大流出量及静脉压恢复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变化,评估两组治疗前和治疗5 d后的深静脉通畅评分,计算两组深静脉通畅率,测定两组患肢与健侧不同部位周径差,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5 d后,两组静脉容积、静脉最大流出量、静脉回流速率及静脉压恢复时间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静脉容积、静脉压恢复时间分别为(7.58±1.33)mL、(12.87±2.61)s,均高于对照组[(7.01±1.24)mL、(11.14±2.8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最大流出量、静脉回流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全血黏度(涵盖低、中、高切)、血浆黏度、FIB、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FIB、D-二聚体分别为(2.71±0.85)g/L、(1.32±0.36)mg/L,均低于对照组[(3.22±1.02)g/L、(1.74±0.4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血低、中、高切黏度、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深静脉通畅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为(1.47±0.43)分,低于对照组[(2.19±0.67)分],观察组深静脉通畅率为(83.32±7.69)%,高于对照组[(75.85±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患肢与健侧股部、膝上15 cm、膝下15 cm周径差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患肢与健侧股部、膝上15 cm周径差分别为(1.06±0.61)、(1.04±0.51)cm,均低于对照组[(1.48±0.89)、(1.32±0.6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下15 cm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Pro-UK置管溶栓治疗急性DVT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肢消肿,增加深静脉通畅率,有助于保护静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重组人尿激酶原 置管溶栓 尿激酶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放松训练联合呼吸操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前焦虑术后疼痛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
5
作者 李娇 张忠晓 张桂凌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联合呼吸操对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患者术前焦虑、术后疼痛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急性LEDVT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放...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联合呼吸操对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患者术前焦虑、术后疼痛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急性LEDVT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放松训练联合呼吸操干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制治疗配合度调查问卷及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术后疼痛、治疗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GAD-7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HAMA、GAD-7、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配合度、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训练联合呼吸操可有效改善LEDVT患者行血栓清除术前的焦虑状态,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显著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清除术 放松训练 呼吸操 术前焦虑 配合度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管溶栓前后D-D、F1+2、P-selectin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彬 张铠 +1 位作者 王杰 陈新民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 探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置管溶栓前后D-二聚体(D-D)、凝血酶原片段1+2(F1+2)、P选择素(P-selectin)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86例急性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置管溶栓术,... 目的 探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置管溶栓前后D-二聚体(D-D)、凝血酶原片段1+2(F1+2)、P选择素(P-selectin)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86例急性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置管溶栓术,术后12个月以门诊形式进行随访,4例失访,共182例完成术后随访。根据术后12个月是否发生血栓后综合征(PTS)分为PTS组(n=27)、非PTS组(n=155),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溶栓前后血浆D-D、F1+2、P-selectin表达,Logistic分析PTS发生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浆D-D、F1+2、P-selectin预测PTS发生价值,采用相对危险度(RR)分析不同血浆D-D、F1+2、P-selectin表达对PTS的影响。结果 PTS组年龄、BMI、静脉通畅评分及溶栓后1周、1个月血浆D-D、F1+2、P-selectin表达高于非PTS组(P <0.05);Logistic显示:BMI及溶栓后1周、1个月血浆D-D、F1+2、P-selectin是急性DVT患者发生PTS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溶栓后1个月血浆D-D、F1+2、P-selectin联合预测PTS效能明显优于溶栓后1周D-D、F1+2、P-selectin联合预测效能;溶栓后1个月血浆D-D、F1+2、P-selectin高表达患者发生PTS风险是低表达的4.211、2.550、3.189倍。结论 急性DVT患者置管溶栓后血浆D-D、F1+2、P-selectin表达升高,其联合预测患者发生PTS具有一定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术 D-D F1+2 P-SELECTIN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陈淑丽 朱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2102-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4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无明显诱因的120例急性DVT病人作为急性DVT组,另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两组...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4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无明显诱因的120例急性DVT病人作为急性DVT组,另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两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和凝血功能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DVT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凝血功能指标诊断急性DVT的效能。结果:健康组与急性DVT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DVT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高于健康组,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低于健康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是急性DVT的影响因素(P<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诊断急性DV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806,0.792及0.782,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联合诊断急性DVT的AUC为0.950,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联合诊断急性DVT的AUC高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单项指标诊断(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可以用于急性DVT的诊断,且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联合诊断能够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 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机械抽栓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徐蒙 林宇 王鑫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71-576,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机械抽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ADVT)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大庆龙南医院ADVT患者78例,将患者分为置管溶栓组和联合溶栓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机械抽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ADVT)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大庆龙南医院ADVT患者78例,将患者分为置管溶栓组和联合溶栓组,其中置管溶栓组行单纯置管溶栓,联合溶栓组行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机械抽栓治疗。分别采用Villalta量表和静脉登记指数(vein registration index,VRI)评估血栓后综合征和血栓清除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栓后综合征得分、血栓清除率、患肢消肿率、D-二聚体(D-Dimer,DD),并比较两组治疗期尿激酶用量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8例患者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42~59岁,平均(50.9±8.6)岁。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栓综合征得分、VRI和DD降低,且联合溶栓组低于置管溶栓组;治疗后联合溶栓组的血栓清除率、患肢消小腿、大腿消肿率高于置管溶栓组;治疗期联合溶栓组尿激酶用量低于置管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机械抽栓可有效清除ADVT患者血栓、促进患肢消肿并预防血栓后综合征,改善血液凝结状态,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 AngioJet机械抽栓 溶栓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卫国 戴正行 +1 位作者 詹一 周喜田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 探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2),观察组患者行下腔静... 目的 探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2),观察组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患肢静脉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常规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足背静脉溶栓联合常规抗凝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肢周径差降低、消肿率及血栓清除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均趋于正常,其中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尿激酶使用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溶栓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患肢静脉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导管接触性溶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腹腔镜手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朱金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1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对腹腔镜手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腹腔镜手术后急性DV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CD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An... 目的分析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对腹腔镜手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腹腔镜手术后急性DV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CD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治疗。对比两组血栓溶解情况、肢体周径差、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栓溶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大腿周径差(2.39±0.27)cm、小腿周径差(1.50±0.24)cm小于对照组的(3.25±0.48)、(2.43±0.30)cm(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联合CDT可更有效地清除腹腔镜手术后急性DVT患者体内血栓,减小肢体周径差,改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替奈普酶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术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田中 袁福康 田志龙 《中国医药》 2024年第9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观察替奈普酶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置管溶栓术(CDT)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徐州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基于不同的疗法将患者归为联合组(50例... 目的观察替奈普酶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置管溶栓术(CDT)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徐州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基于不同的疗法将患者归为联合组(50例)和尿激酶组(54例)。评价2组患者术后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分级、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术后静脉通畅评分小于尿激酶组,术后静脉通畅率、患肢消肿率均大于尿激酶组[(1.6±1.0)分比(2.3±1.1)分、(79±13)%比(68±15)%、(73±12)%比(6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血栓清除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少于/短于尿激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尿激酶相比,替奈普酶辅助尿激酶进行CDT治疗急性下肢DVT,可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近期溶栓效果肯定且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术 替奈普酶 尿激酶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腘静脉入路介入与风险分级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
12
作者 陈国文 付水平 +2 位作者 黄刚刚 胡春梅 曹宏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3期1970-1972,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经腘静脉入路介入与风险分级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我院诊疗的7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经腘静脉入路... 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经腘静脉入路介入与风险分级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我院诊疗的7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经腘静脉入路介入干预,观察组给予经腘静脉入路介入与风险等级评估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凝血指标水平变化,统计两组血栓清除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长于对照组,且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经腘静脉入路介入与风险分级干预,可改善其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清除率升高,康复进程加快,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经腘静脉入路介入 风险等级评估
下载PDF
“一站式”手工大鞘吸栓清除方案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分析
13
作者 刘潇 龙昊 +3 位作者 李修红 宋正伟 唐昊 胡云龙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94-497,509,共5页
目的探讨“一站式”手工大鞘吸栓清除方案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一站式”手工大鞘吸栓清除方案治疗,且采用溶栓和抗凝治... 目的探讨“一站式”手工大鞘吸栓清除方案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一站式”手工大鞘吸栓清除方案治疗,且采用溶栓和抗凝治疗。评价患者溶栓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情况、静脉通畅情况、治疗前后患肢周径情况,随访6个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和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结果51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手术时间(105.52±21.34)min,住院时间(5.98±1.46)d。治疗后静脉通畅评分低于治疗前,患肢膝上20 cm周径和膝下15 cm周径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51例患者髂静脉和下肢深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且均未发生PTS情况。结论“一站式”手工大鞘吸栓清除方案对急性下肢DVT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静脉通畅情况,未发生PTS,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手工大鞘吸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基于SFBT模式的心理干预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魏娟 左颖 +1 位作者 邱斌 陈艺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 观察基于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模式的心理干预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溶栓患者生理应激、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22年1-12月期间78例急性DVT溶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 目的 观察基于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模式的心理干预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溶栓患者生理应激、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22年1-12月期间78例急性DVT溶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SFBT模式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溶栓治疗前生理应激指标[心率(HR)、收缩压(SAP)],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溶栓治疗前HR、SAP均较入院时提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溶栓治疗前SAS、SD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SFBT模式的心理干预可改善急性DVT患者溶栓前应激反应和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溶栓 应激反应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
15
作者 胡威龙 王高尚 +1 位作者 张小兵 张同庆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1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导管接触性溶... 目的:观察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1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7 d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和大腿周径差,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对照组的81.82%(4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股静脉和腘静脉血流速度均大于术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两组大腿周径差均小于术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PT长于术前,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两组D-D和FIB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减轻肢体肿胀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效果优于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导管接触性溶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血流速度 大腿周径差 并发症
下载PDF
AngioJet机械吸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金斌涛 蒋草 +1 位作者 高烨航 戴树龙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1期2107-2109,共3页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吸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溶栓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吸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溶栓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研究组(采取AngioJet机械吸栓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机体恢复稳定后患肢大腿和小腿的根部周径、患肢静脉流速(静脉峰值流速、胫后静脉平均流速)、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并统计治疗期间所发生的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患肢大腿、小腿的根部周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肢静脉峰值流速、胫后静脉平均流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血清PECAM-1、V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两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机械吸栓能改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患肢周径及静脉流速,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AngioJet机械吸栓 静脉流速 血管内皮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D-二聚体监测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管溶栓中疗效判断的意义
17
作者 刘瑶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管溶栓中采取D-二聚体监测对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如东县中医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 目的分析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管溶栓中采取D-二聚体监测对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如东县中医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足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置管溶栓治疗。对比两组D-二聚体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7 d,观察组D-二聚体指标水平依次为(68.14±2.13)、(70.71±2.29)、(75.76±2.01)、(71.58±2.37)、(61.24±2.22)、(52.21±2.56)、(28.22±2.01)mg/L,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11、48.766、49.042、49.693、58.197、40.223、13.706,P均<0.05)。治疗后第8天,两组D-二聚体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静脉通畅评分[(4.63±1.42)分]比对照组更低,静脉通畅率[(62.98±14.26)%]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D-二聚体监测方式,能够较为准确评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管溶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 疗效判断
下载PDF
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与溶栓介入治疗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江俐频 李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29-0032,共4页
探讨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与溶栓介入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时间范围内收治的74例LEDVT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碎吸组、溶栓组,各37例,前者予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疗法,后者... 探讨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与溶栓介入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时间范围内收治的74例LEDVT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碎吸组、溶栓组,各37例,前者予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疗法,后者予溶栓介入疗法,比较术后即刻血栓清除效果,溶栓前后凝血纤溶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差异,随访1a统计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结果 在术后即刻血栓清除效果上,碎吸组明显优于溶栓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211,P=0.027<0.05);较溶栓组,溶栓后碎吸组血清D-二聚体(t=10.875,P=0.000)、FIB(t=3.881,P=0.001)含量显著较低(P<0.01);随访1a,碎吸组PTS发生率10.81%(4/37),溶栓组PTS发生率27.03%(10/37),比较有意义(2=3.171,P=0.075>0.05)。结论 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与溶栓介入治疗LEDVT疗效确切,但前者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碎吸 溶栓 疗效
下载PDF
介入综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分析
19
作者 王学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19-0022,共4页
评估急性下肢DVT患者在应用介入综合治疗后得到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12月抽选我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混合型)病人19例,结合不同类型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10例:常规药物;观察组9例:综合介入治疗,统计两组的疗效情况... 评估急性下肢DVT患者在应用介入综合治疗后得到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12月抽选我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混合型)病人19例,结合不同类型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10例:常规药物;观察组9例:综合介入治疗,统计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 下肢周径差、凝血功能以及满意度情况上,两组病人在术前未见较强的差异性(P>0.05);术后,上述三项指标则要比治疗前得到初步地缓解,并且观察组要比另外一组更为显著,组内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其差异性十分显著(P<0.05)。结论 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者,综合干预方案可使其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达到正常水平,缩短腿周径差,患者满意度更高,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综合治疗 凝血功能 满意度
下载PDF
介入综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分析
20
作者 黄志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5期167-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介入综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于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5例,按照不同诊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6例),分别以常规手段、介入综合治疗... 目的:分析介入综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于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5例,按照不同诊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6例),分别以常规手段、介入综合治疗方案实施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腿周径差、血液循环、凝血功能、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腿周径差、血液循环、凝血功能、炎症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实施介入综合治疗,有利于促进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循环、凝血功能等指标恢复正常,减少腿周径差,减轻炎症反应,为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综合治疗 血液循环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