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熊建 屈战利 +2 位作者 任瑜 尹均明 季一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发生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探讨血管痉挛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01—2023-06就诊于南充市中心医院的42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且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在治疗期间...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发生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探讨血管痉挛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01—2023-06就诊于南充市中心医院的42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且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在治疗期间发生血管痉挛进行分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血管痉挛发生的因素。比较2组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分析血管痉挛是否影响患者预后。结果纳入428例患者,其中34例发生血管痉挛。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间年龄、冠心病、高血压、术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总取栓次数、支架取栓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和术前mRS评分是血管痉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2组间mTICI分级、术后90 d mRS评分、24 h和出院时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痉挛未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结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年龄、术前mRS评分是血管内治疗期间血管痉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取栓总次数和支架取栓次数可能影响血管痉挛的发生。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血管痉挛并未降低再灌注成功的可能性,且不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血管痉挛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静脉溶栓方案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贺琦 米晓斌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溶栓方案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的55例患者为阿替普酶组,接受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的55例患者为尿激酶组,比较两组神经功...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溶栓方案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的55例患者为阿替普酶组,接受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的55例患者为尿激酶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脑血管储备功能变化、溶栓后24 h脑出血情况及预后状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阿替普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尿激酶组,Barthel指数高于尿激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阿替普酶组CVR值高于尿激酶组,PI值低于尿激酶组(P<0.05),SS-QOL评分高于尿激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阿替普酶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脑血管储备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方案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血管储备功能 神经功能 出血
下载PDF
血清AGEs、NSE、GST水平与伴T2DM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并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3
作者 张豪 王怡静 +5 位作者 张亚娟 王小红 何维 李嵩韬 聂莉 赵宗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2637-2641,264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水平与伴2型糖尿病(T2DM)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AACI)并发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水平与伴2型糖尿病(T2DM)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AACI)并发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85例伴T2DM的AACI患者作为观察组,185例不伴T2DM的AACI患者作为AACI组,另选取同期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体检的18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血清AGEs、NSE、GST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统计观察组和AACI组患者VCI发生率,根据是否并发VCI将观察组患者分为VCI组和非VCI组,比较VCI组和非VCI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T2DM的AACI患者并发VCI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AGEs、NSE、GST对伴T2DM的AACI患者并发VCI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和AACI组血清AGEs、NSE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于AA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AACI组血清GST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低于AA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组有73例患者,非VCI组有112例患者。观察组、AACI组VCI的发生率分别为39.46%(73/185)和27.57%(51/185)。观察组VCI发生率高于AACI组(P<0.05)。VCI组患者T2DM病程、发病至入院时间长于非VCI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有颈动脉斑块患者比例、合并高血压患者比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比例及血清AGEs、NSE水平高于非VCI组,血清GST水平低于非V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延长、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有颈动脉斑块、合并高血压及血清AGEs、NSE水平升高,GST水平降低均是伴T2DM的AACI患者并发VC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GEs、NSE、GST联合预测伴T2DM的AACI患者并发V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大于血清AGEs、NSE、GST单独预测的AUC(Z_(联合-AGEs)=4.632,P<0.001;Z_(联合-NSE)=4.075,P<0.001;Z联合-GST=4.318,P<0.001)。结论血清AGEs、NSE水平升高,GST水平降低均可提高伴T2DM的AACI患者并发VCI的风险,血清AGEs、NSE、GST联合检测对伴T2DM的AACI患者并发VCI的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指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2型糖尿病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降血压治疗分析
4
作者 李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45-0048,共4页
论证降血压药物处置手段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群体的作用价值。方法 2021年8月-2023年5月,将8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分两组,各44例,参照组常规处置,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降血压药物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论证降血压药物处置手段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群体的作用价值。方法 2021年8月-2023年5月,将8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分两组,各44例,参照组常规处置,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降血压药物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绕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群体推进降血压药物处置,效能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 降血压药物治疗 常规治疗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下载PDF
对比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那慧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9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尿激...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9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观察组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别为(8.96±1.13)分、(1.66±0.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0.47±1.25)分、(2.04±0.2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流速、流速峰值分别为(75.41±5.83)cm/s、(49.58±4.45)cm/s、(95.68±6.78)cm/s,均高于对照组的(67.89±5.74)cm/s、(42.36±4.28)cm/s、(88.41±6.59)cm/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效果更佳,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预后情况,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尿激酶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机械取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近、远期疗效评估
6
作者 张晓磊 陈博谦 +1 位作者 牛明磊 代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834-1836,共3页
目的:探究机械取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超时间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98例超时间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取栓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机械取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超时间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98例超时间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取栓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静脉溶栓,n=47例)与观察组(机械取栓,n=51例)。分析对比两组的血管再通率、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近期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m,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对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能提高血管再通率,提升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 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近、远期疗效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强 崔小丽 +4 位作者 蒋锋 胡军 李志伟 刘军 张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M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以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和3~6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各46...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M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以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和3~6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各46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对单因素分析显示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MT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2型糖尿病、心房颤动、饮酒史、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初级卒中中心转入、桥接、急性卒中治疗Org 10172试验(TOAST)分型、出血性转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高血压、吸烟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NIHSS评分、术后第3天NIHSS评分是影响M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NIHSS评分和术后第3天NIHSS评分较高会增加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MT不良预后的发生率,临床应充分关注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以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机械取栓 预后 改良溶栓分级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费娜 李超生 桂树华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711-717,共7页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机械取栓治疗;n=41)与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机械取栓治疗;n=41)与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n=44)。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68.18%,高于对照组的43.90%(P<0.05);治疗后90 d内,2组颅内出血、再闭塞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血管再通率更高,有利于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替罗非班 机械取栓 血管再通率 预后
下载PDF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对Lp-PLA2、NS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姚广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7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实施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实施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Lp-PLA2、NSE水平,炎症因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p-PLA2(101.32±14.68)μg/L、NSE(17.44±4.41)μg/L,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8.31±15.41)、(20.16±7.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5.19±3.17)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15±4.18)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为(74.16±4.77)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1.36±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TT为(42.58±8.11)s,长于对照组的(39.61±7.4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106.51±26.36)ng/L、(75.15±12.36)ng/L、(1.67±0.52)mg/L,低于对照组的(141.36±29.13)ng/L、(90.33±17.60)ng/L、(2.03±0.6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效果显著,有助于恢复患者脑功能,改善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水平,达到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整体情况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阿加曲班 脂蛋白磷脂酶A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益 王健 +3 位作者 徐晓强 刘贞仔 杨阳 刘宏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8期70-73,78,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AACI)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赣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AACI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AACI)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赣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AACI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对照组药物叠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IL-6、PCT、CRP及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AACI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患者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抑制炎症反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丽丽 周龙江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4期135-139,共5页
目的 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AAC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就诊的162例A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药物溶栓、机械取栓或联合治疗。于治疗术后即刻和24 h行头颅CT检查,根据术后... 目的 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AAC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就诊的162例A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药物溶栓、机械取栓或联合治疗。于治疗术后即刻和24 h行头颅CT检查,根据术后24 h头颅CT有无高密度将其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于治疗3个月后,参照改良的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3分为预后不良。比较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患者及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术前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S)评分、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闭塞部位、术后即刻高密度及金属高密度等。将影响介入治疗预后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AAC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62例AACI患者行介入治疗后,预后良好77例,预后不良85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术前ASPECT评分(OR=2.013,95%CI:0.801~5.059,P=0.037)及高出院NIHSS评分(OR=2.626,95%CI:1.880~3.667,P=0.000)是影响AACI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后出血组61例,未出血组101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即刻高密度(OR=1.121,95%CI:0.015~0.948,P=0.014)及金属高密度(OR=2.062,95%CI:0.013~0.305,P=0.001)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AACI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与患者术前ASPECT评分及出院NIHSS评分密切相关,术后即刻高密度及金属高密度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因此,在选择机械取栓治疗前,应充分评估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进行干预,以改善AACI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术后即刻高密度 金属高密度 ASPECT评分 NIHSS评分
下载PDF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高学芹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8期43-46,共4页
目的 探讨在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中采用阿加曲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并将其作为数据分析对象,分组时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 探讨在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中采用阿加曲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并将其作为数据分析对象,分组时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常规加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即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比神经缺损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对比炎症因子水平,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a)、C反应蛋白(CRP);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对比凝血功能指标,研究组FIB数值比对照组更低,PT以及APTT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NIHSS评分更低,Barthel指数更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炎症因子水平,研究组TNF-a、CRP数值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时,采用阿加曲班治疗方法,取得较高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指标、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婉玉 廖峻 +1 位作者 黄劼 孙宏毅 《西部医学》 2017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控制动脉硬化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236例分为颈动脉狭窄组(206例)和非颈动脉狭窄组(30...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控制动脉硬化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236例分为颈动脉狭窄组(206例)和非颈动脉狭窄组(30例),其中颈动脉狭窄组患者依照颈动脉狭窄程度是否大于50%分为狭窄程度<50%组(142例)和狭窄程度≥50%组(64例)。患者在入院三天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入院5~7d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狭窄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及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高于非狭窄组(P<0.05);狭窄组与非狭窄组两组血压昼夜节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50%组nSSD、dDSD及dSSD水平低于狭窄程度≥50%组(P<0.05);狭窄程度<50%组及狭窄程度≥50%组血压昼夜节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临床中可通过纠正异常节律,改善患者血压变异性,可起到预防及控制动脉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血压变异性 颈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TIBI分级和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建魁 王本孝 王俊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患者的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TIBI)与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接受静脉溶栓的10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患者的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TIBI)与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接受静脉溶栓的10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mRS)得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4例)和预后不良组(58例)。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TIBI分级和血管总再通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TIBI分级、血管总再通率和NIHSS评分是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mRS评分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278,P<0.01),mRS评分与TIBI分级、血管总再通率呈负相关(r=-0.527、-0.372,P<0.01)。结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的TIBI分级、血管再通率和NIHSS评分是影响患者治疗后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mRS评分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TIBI分级和血管再通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缺血溶栓血流分级 血管再通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与颈内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翠梅 王莹 +3 位作者 姜宏 刘建强 孙铄 李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采用CTA检查133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颈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将其分为轻-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收集133例患者及7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采用CTA检查133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颈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将其分为轻-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收集133例患者及7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浆Lp-PLA2活性。结果重度狭窄组高血压、糖尿病比率显著高于轻-中度狭窄组(P=0.039,P<0.001)及正常对照组(P=0.016,P<0.001)。轻-中度狭窄组高血压、糖尿病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4,P=0.003)。与重度狭窄组比较,轻-中度狭窄组(P=0.022,P=0.009,P=0.008)及正常对照组(P=0.012,P=0.007,P=0.00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Lp-PLA2活性显著降低,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p-PLA2活性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独立相关(P<0.05)。结论 Lp-PLA2活性可以作为预测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较高的Lp-PLA2活性一定程度上提示重度动脉狭窄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颈内动脉狭窄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TIBI分级与血管再通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潘延平 陈建玲 刘小丽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923-1924,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脑缺血溶栓血流(TIBI)分级与其血管再通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跟踪调查所有患者治疗前后TIBI分级、卒中评分...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脑缺血溶栓血流(TIBI)分级与其血管再通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跟踪调查所有患者治疗前后TIBI分级、卒中评分(NIHSS)、改良Rankin评分(mRS)、血管再通情况。根据Rankin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6例)和预后不良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治疗前TIBI分级、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患者治疗前TIBI分级与治疗后血管再通率、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既往卒中史率、基线NIHS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患者,而TIBI分级、血管再通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TIBI分级、基线NIHSS评分、血管再通是预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Spearman分析,TIBI分级与治疗后血管再通及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TIBI分级可有效预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其无创、快速的检查方式作为治疗的一项客观观察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静脉溶栓治疗 缺血溶栓血流 MRS NIHSS 血管再通
下载PDF
MCP-1、VE-cadherin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媛媛 袁强 李世英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蛋白(VE-cadherin)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内膜正常组、增厚组及斑块组,并按其颈部斑块性质分为...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蛋白(VE-cadherin)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内膜正常组、增厚组及斑块组,并按其颈部斑块性质分为强回声组、混合回声组及低回声组,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脑梗死各亚组间血清MCP-1、VE-cadherin的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高于对照组;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组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较内膜正常组及内膜增厚组高;且以低回声斑块组升高明显。结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低回声组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升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1 VE-CADHERIN 颈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下载PDF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丽平 闫丙川 王蓓蓓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70-70,127,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80例(梗死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体检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有无斑块、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测...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80例(梗死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体检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有无斑块、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测量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流参数。结果梗死组IMT增厚发生率、各种类型斑块检出率、颈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发生率均高于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明显低于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颈总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收缩早期加速时间(AT)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内动脉AT低于体检组,PI、RI高于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关联密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确定颈动脉粥样斑块特点、狭窄程度及血流参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颈动脉硬化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临床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珊珊 陈亚新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2期95-96,I0001,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并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试验组患者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 50%(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GFAP,TNF-α,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各1例,试验组出现恶心1例,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疗效较好,可优化血脂指标,降低GFAP,TNF-α,MCP-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肿瘤坏因子-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ASPECT指导下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行改良式动脉溶栓与机械取栓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文勇 秦德广 +1 位作者 申登科 杨灵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6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的指导下对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改良式动脉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行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20例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 目的:分析并比较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的指导下对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改良式动脉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行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20例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中在ASPECT的指导下行机械取栓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机械取栓组,将其中在ASPECT的指导下行改良式动脉溶栓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动脉溶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脑梗死溶栓前向血流(mTICI)分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介入治疗完成即刻,机械取栓组患者的mTICI分级高于动脉溶栓组患者,P<0.05。术后1周,机械取栓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动脉溶栓组患者,P<0.05。机械取栓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动脉溶栓组患者,其治疗费用高于动脉溶栓组患者,P<0.05。术后90 d,机械取栓组患者的mRS评分低于动脉溶栓组患者,P<0.05。结论:与在ASPECT的指导下对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改良式动脉溶栓治疗相比,对其实施机械取栓治疗的效果更好,其远期预后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CT 超时间窗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改良式动脉溶栓 机械取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