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单纯应用静脉溶栓与联合应用静脉溶栓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单纯应用静脉溶栓与联合应用静脉溶栓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30例)和单药组(30例),分别给予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单纯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1.91±0.16)mPa/s、(4.53±0.82)低于单药组(2.42±0.23)mPa/s、(5.14±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70、2.352,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MRS评分明显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静脉溶栓与血管内介入联合治疗的方案,患者预后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静脉溶栓治疗,且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同型半胱氨酸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目的探究同型半胱氨酸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北美放射学会发布的颈内动脉狭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血管狭窄组,各30例、24例和12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NIHSS组,各32例、23例和11例。检测2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比较2组的Hcy水平变化,分析患者Hcy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NIHSS分级的相关性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cy水平为(20.78±3.60)μmol/L,高于对照组的(8.90±1.23)μmol/L(P<0.05)。随着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和NIHSS分级的增加,Hcy水平逐渐增高(P<0.05)。预后良好组Hcy水平为(10.45±2.67)μmol/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15.38±4.60)μmol/L(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有积极意义,其表达水平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而升高,并与疾病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测因子。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单纯应用静脉溶栓与联合应用静脉溶栓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30例)和单药组(30例),分别给予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单纯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1.91±0.16)mPa/s、(4.53±0.82)低于单药组(2.42±0.23)mPa/s、(5.14±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70、2.352,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MRS评分明显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静脉溶栓与血管内介入联合治疗的方案,患者预后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静脉溶栓治疗,且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低。
文摘目的探究同型半胱氨酸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北美放射学会发布的颈内动脉狭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血管狭窄组,各30例、24例和12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NIHSS组,各32例、23例和11例。检测2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比较2组的Hcy水平变化,分析患者Hcy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NIHSS分级的相关性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cy水平为(20.78±3.60)μmol/L,高于对照组的(8.90±1.23)μmol/L(P<0.05)。随着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和NIHSS分级的增加,Hcy水平逐渐增高(P<0.05)。预后良好组Hcy水平为(10.45±2.67)μmol/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15.38±4.60)μmol/L(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有积极意义,其表达水平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而升高,并与疾病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