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5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敲除TSP-1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1
作者 吴敏 冯伟珂 +6 位作者 占一姗 王剑巧 曾金娣 李科浩 张守华 陶强 占敏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目的研究敲除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 1,TSP-1)在四氯化碳(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16只,TSP-1基因敲除小鼠8只:C57BL/6J小鼠分为WT组和WT+CCl_(4)组,TSP-1基因敲除小鼠为TSP-1^(-/-)+CCl... 目的研究敲除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 1,TSP-1)在四氯化碳(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16只,TSP-1基因敲除小鼠8只:C57BL/6J小鼠分为WT组和WT+CCl_(4)组,TSP-1基因敲除小鼠为TSP-1^(-/-)+CCl_(4)组;WT+CCl_(4)和TSP-1^(-/-)+CCl_(4)组给予0.5 mL CCl_(4)+9.5 mL/kg橄榄油进行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WT组注射橄榄油10 mL/kg作为对照。通过HE染色以及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观察各组小鼠肝脏损伤情况及炎症反应程度;同时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并通过免疫组化和TUNEL检测凋亡的变化。结果敲除TSP-1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表现为血清AST、ALT、IL-6和TNF-α的降低和肝细胞坏死的减少,以及降低MDA含量和升高GSH含量,减少肝组织中凋亡及caspase-3的表达。结论敲除TSP-1对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蛋白1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李洪宇 曾沛涌 韩迦南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33-338,共6页
目的探讨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两色金鸡菊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LC-MS分析两色金鸡菊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应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两色金鸡菊提取... 目的探讨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两色金鸡菊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LC-MS分析两色金鸡菊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应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HE染色观察对肝脏组织损伤情况,考察小鼠体内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介素-6)及IL-1β(白介素-1β)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LC-MS分析结果显示,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含有32种主要活性成分。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有明显病理性改变,两组小鼠ALT、AST、MDA、SOD、TNF-α、IL-6及IL-1β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色金鸡菊给药组小鼠肝脏病理性改变及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ALT、AST、TNF-α、IL-6及IL-1β显著降低(P<0.01或P<0.05),MDA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或P<0.05),SOD的活力显著上升(P<0.01或P<0.05)。结论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抗氧化
下载PDF
成人急性肝损伤诊疗急诊专家共识 被引量:4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 +10 位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急诊医学学会 徐军 朱华栋 赵晓东 于学忠 刘双庆 杨建中 杨婷 赵光举 赵宏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合成、代谢、解毒和免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是指原无肝病或虽有肝病但处于稳定状态者,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各种肝损伤危害因素后,在2周内造成肝脏功能急剧恶...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合成、代谢、解毒和免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是指原无肝病或虽有肝病但处于稳定状态者,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各种肝损伤危害因素后,在2周内造成肝脏功能急剧恶化的一类临床疾病。目前国内外ALI的诊断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临床无法及时识别和诊治。基于此,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急诊医学学会组织国内急诊、消化病学、感染病学、药学专家针对ALI的规范诊疗进行多轮次、多学科讨论并最终定稿,以指导急诊临床医师科学、规范地识别与管理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药学专家 急诊医学 消化病学 医联体 急诊医师 急性肝损伤 危害因素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轻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叔惠 崔官炜 +4 位作者 黄盼玲 李泊村 梁健钦 罗伟生 夏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 探讨荔枝核总黄酮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抑制NOD样受体家族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相关的机制。方法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MCC950组,荔枝核总黄酮高、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 目的 探讨荔枝核总黄酮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抑制NOD样受体家族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相关的机制。方法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MCC950组,荔枝核总黄酮高、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以腹腔注射0.2%CCl4-花生油溶液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观察各组小鼠肝功能,肝脏组织形态,肝组织活性氧族(ROS)水平,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含量,肝组织中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前体(pro-IL-1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肝脏组织损伤程度严重;与模型组相比,荔枝核总黄酮剂量组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小鼠血清中ALT、AST、TBA水平(P<0.05),降低肝组织中ROS水平(P<0.05),并减轻肝组织结构损伤,降低HE染色的形态学评分(P<0.05)。荔枝核总黄酮高剂量与MCC950组均显著下调了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TXNIP、NLRP3、pro-caspase-1、pro-IL-1β、IL-1β表达(P<0.05)。结论 荔枝核总黄酮减轻了CCl4引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参与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NLRP3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毅龙 赵怡楠 +4 位作者 张双丽 邱广楠 冯艺凡 苗明三 苗晋鑫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100,共12页
目的探究各类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为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重庆维普(VIP)、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Yiigle)、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02~2022年急性肝损伤动物实... 目的探究各类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为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重庆维普(VIP)、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Yiigle)、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02~2022年急性肝损伤动物实验文献,归纳总结文献中涉及到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动物种类、阳性对照药、造模方法、造模药及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和检测指标,应用Excel、SPSS Modeler18.0、Cytoscape3.8.2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库共纳入896篇文献,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中应用最多的是雄性KM小鼠;造模方法以化学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和免疫性肝损伤四大类为主,分别对应的主要造模方式为:①实验前24 h腹腔注射10.0 mL/kg 0.1%CCl_(4)植物油;②实验前16 h灌胃12.0 mL/kg 50.0%~56.0%乙醇;③实验前24 h腹腔注射APAP 300 mg/kg;④实验前8 h尾静脉注射Con A 20 mg/kg。模型的评价以肝病理指标为金标准,结合生化指标血清ALT、AST,肝组织匀浆SOD、MDA含量及活性为直接指标。结论临床上急性肝损伤发病原因各异,在制备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时应根据特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特点选择对应的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急性肝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文凯 徐晓敏 +4 位作者 蒋鑫 沃佳美雪 贾素霞 刘树民 卢芳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7期1089-1098,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动物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肝损伤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动物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肝损伤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多层次关联网络图。动物实验中,通过灌胃给予小鼠92.7 g/(kg·d)白鲜皮,7 d后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脏组织蛋白激酶B1(AKT1)、IL-6、TNF-α、肿瘤蛋白p53(TP53)、胱天蛋白酶3(CASP3)、IL-1β的m RNA表达。应用分子对接验证潜在毒性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情况。结果通过筛选共得到白鲜皮化学成分14个,预测靶点244个;与肝损伤的交集靶点202个。GO生物过程分析主要涉及基因表达正向调控、凋亡过程的负向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癌症途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TNF、IL-17等信号通路等。病理片结果显示,给予白鲜皮后,HE染色小鼠肝组织中可见重度出血,较大量的肝细胞坏死,核碎裂或溶解;Masson染色显示肝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油红O染色结果有大量脂滴生成。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组小鼠血清AST、ALT、ALP、LDH及肝脏MDA、TNF-α、IL-1β水平显著上升(P<0.05),肝脏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qRT-PCR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肝脏组织相关m 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分子对接显示黄柏酮、白鲜碱、梣酮3个白鲜皮的潜在毒性成分与AKT1、IL-6、TNF-α、TP53、CASP3、IL-1β靶点结合性、亲和力良好。结论黄柏酮、白鲜碱、梣酮、柠檬苦素可能是白鲜皮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潜在毒性成分,白鲜皮可能是通过改变AKT1、IL6、TNF-α、TP53、CASP3、IL-1β等蛋白的表达,影响能量代谢、细胞分化、炎症、氧化应激及免疫等多种途径来作用于肝脏,导致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急性肝损伤 网络药理学 关联网络图 分子对接 体内实验 黄柏酮 白鲜碱 梣酮 柠檬苦素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治疗脓毒症急性肝损伤作用机制
7
作者 颜诗帆 潘冰冰 +6 位作者 余婷 侯常苗 蒋宇 陈芳 王菁菁 刘艳娟 祝益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治疗脓毒症急性肝损伤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脓毒症组(20只)和HSYA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构建脓毒症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HSYA组造...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治疗脓毒症急性肝损伤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脓毒症组(20只)和HSYA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构建脓毒症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HSYA组造模后2 h皮下注射HSYA(2.25 mg/kg)。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及肝功能,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肝组织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多元数据统计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HSYA治疗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潜在靶点,并对潜在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Metabo Analyst 5.0数据库对模型组和HSYA组差异代谢物与潜在靶点进行匹配,构建靶点-代谢物-代谢通路网络,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HSYA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采用RT-qPCR验证核心基因表达。结果HSYA能降低模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恢复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代谢组学筛选出26个向假手术组回调的差异代谢物,包括氟芬那酸、白叶藤碱、邻苯二甲酸、甲氰菊酯等,主要涉及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等5条代谢通路。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HSYA治疗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潜在靶点81个,涉及2735个GO条目、124条信号通路;联合分析共匹配到5个差异代谢物,对应IL1B、STAT3、PTGS2、TP53等14个靶点参与HSYA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代谢紊乱的调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HSYA与IL1B、STAT3、PTGS2、TP53有良好的结合活性。RT-qPCR结果显示,HSYA能抑制肝组织IL1B、STAT3、PTGS2基因表达。结论HSYA可能通过调节IL1B、STAT3、PTGS2基因表达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维持机体代谢稳态,从而减轻脓毒症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肝损伤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网络药理学 代谢组学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肖冬焱 何伟 +4 位作者 肖志滢 廖月 毛家豪 何毅怀 蒋智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54-3660,共7页
背景:淫羊藿苷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能,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潜在药物。目的:分析淫羊藿苷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取32只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淫羊藿... 背景:淫羊藿苷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能,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潜在药物。目的:分析淫羊藿苷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取32只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及淫羊藿苷高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10 mL/kg的生理盐水,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00,200 mg/kg的淫羊藿苷混悬液,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及淫羊藿苷高剂量组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24 h后,检测小鼠肝指数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丙二醛浓度,肝组织病理形态及肝细胞凋亡情况,以及肝组织中混葡萄糖调节蛋白78、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指数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上述指标均降低(P均<0.05);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P均<0.05),丙二醛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P均<0.05),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③苏木精-伊红与TUNEL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肝细胞大面积坏死,肝细胞凋亡率较高;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及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及肝细胞坏死面积明显轻于模型组,肝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内葡萄糖调节蛋白78、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Caspase-3的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内上述指标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⑤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调节内质网应激及减轻程序性坏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急性肝损伤 抗炎 抗氧化 内质网应激 程序性坏死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9
作者 鲁玲君 杨小迪 +3 位作者 张华平 梁媛 石秀兰 周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6-1134,共9页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D-GaIN模型组、LPS/D-GaIN+rSj-Cys治疗组和rSj-Cys对照组(n=18)。LPS...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D-GaIN模型组、LPS/D-GaIN+rSj-Cys治疗组和rSj-Cys对照组(n=18)。LPS/D-GaIN组和LPS/D-GaIN+rSj-Cys组小鼠均腹腔注射LPS(10μg/kg)和D-GaIN(700 mg/kg)造模;造模后30 min,LPS/D-GaIN+rSj-Cys组及rSj-Cys对照组小鼠均腹腔注射rSj-Cys(1.25 mg/kg),正常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PBS。造模6 h后,每组随机挑选8只小鼠处死,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进行后续检测,每组剩余10只分别在3、6、12、24 h观察其生存情况,并计算生存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68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Bax、Bcl-2蛋白水平,采用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12 h生存率为30%,rSj-Cys治疗组小鼠12 h生存率为80%。模型组小鼠24 h生存率为10%,rSj-Cys治疗组小鼠24 h生存率为6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D-GaIN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ST、ALT、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病理结构损伤严重,肝脏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表达明显增强(P<0.01),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增加(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GRP78、CHOP、NF-κB 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而LPS/D-GaIN+rSj-Cys治疗组小鼠转氨酶AST、ALT和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肝脏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表达明显降低(P<0.01),Bax表达显著降低(P<0.01),Bcl-2表达显著增强(P<0.01),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GRP78、CHOP、NF-κB 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或P<0.01);rSj-Cys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Sj-Cys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和肝细胞凋亡缓解LPS/D-GalN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内质网应激 炎症 凋亡
下载PDF
1例尼达尼布致肺癌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急性肝损伤的药学实践
10
作者 章娟 申丽华 +1 位作者 刘继勇 王春敏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78-1182,共5页
本文报道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癌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使用尼达尼布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过程。临床药师通过梳理患者既往用药史,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患者肝酶急速升高情况进行分析,根据RUCAM量表判定该病例发生的急性肝损伤与尼达尼布的... 本文报道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癌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使用尼达尼布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过程。临床药师通过梳理患者既往用药史,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患者肝酶急速升高情况进行分析,根据RUCAM量表判定该病例发生的急性肝损伤与尼达尼布的关联性为“很可能有关”,建议停用尼达尼布,并积极给予保肝治疗。临床医师采纳建议,治疗20 d后患者肝功能好转。临床药师分析患者肝损伤的原因和特点,协助医师及时识别处理不良反应,参与临床实践,体现了自身价值。本文可为同类型急性肝损伤病例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达尼布 肺癌合并间质性肺炎 急性肝损伤 药学实践
下载PDF
柴胡多糖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1
作者 陈雨婵 彭东辉 +2 位作者 孙延平 王秋红 匡海学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52-2357,共6页
目的 研究柴胡多糖对急性肝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护肝片,550 mg/kg)和柴胡多糖高、低剂量组(400、100 mg/kg),每组8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 目的 研究柴胡多糖对急性肝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护肝片,550 mg/kg)和柴胡多糖高、低剂量组(400、100 mg/kg),每组8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20 mg/kg刀豆蛋白A溶液建立ALI模型。注射刀豆蛋白A溶液12 h后,测定小鼠肝脾指数,观察其肝脾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检测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以及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大量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脾脏增大、出血增多、淋巴细胞减少,肝脾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AST、ALT、LDH水平,血清和肝组织中TNF-α、IL-6、IL-1β水平,肝组织中MDA水平和TLR4、NF-κB、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水平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胡多糖高、低剂量组小鼠肝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肝脾指数、血清和肝组织中上述指标水平大部分被显著逆转(P<0.05或P<0.01)。结论 柴胡多糖对ALI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和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多糖 急性肝损伤 TLR4/NF-κB信号通路 Nrf2/HO-1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苦苣菜治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梁薛峰 孙锦怡 +4 位作者 王成 曹彬 倪子薇 段伟 阮彩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9-14,共6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多种中药、基因数据库综合分析苦苣菜治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数据、TCMSP及HERB获取苦苣菜主要活性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活性成分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3.9.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多种中药、基因数据库综合分析苦苣菜治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数据、TCMSP及HERB获取苦苣菜主要活性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活性成分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3.9.1构建苦苣菜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OMIM获取急性肝损伤靶点;利用微生信平台获取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并制作Venn图;运用STRING构建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利用DAVID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利用微生信平台、Adobe Illustrator 2022对结果可视化分析。结果 从苦苣菜中筛选出21种活性成分,其相关靶点与急性肝损伤靶点相交集85个靶点,最终获得22个关键靶点;主要富集于338条生物学过程、51条细胞组成、103条分子功能,调控131条急性肝损伤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苦苣菜可能通过TNF、TP53等关键靶点调控癌症等信号通路,为研究苦苣菜治疗急性肝损伤及后续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菜 急性肝损伤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Mito-Tempo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谢珂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8-435,共8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Mito-Tempo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盲肠结扎穿刺组(CLP组)、Mito-Tempo治疗组(CLP+Mito-Tempo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cal ligation an... 目的:探讨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Mito-Tempo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盲肠结扎穿刺组(CLP组)、Mito-Tempo治疗组(CLP+Mito-Tempo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小鼠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模型,CLP+Mito-Tempo组在CLP处理前1 h使用Mito-Tempo腹腔注射进行预处理。24 h后麻醉并处死小鼠,取小鼠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ELISA法监测血清中炎症因子,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肝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焦亡相关蛋白剪切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leaved-Caspases-1)、剪切型焦孔素D(cleaved-gasdermin D,GSDMD)、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 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LP组肝损伤加重,ROS水平增加,线粒体形态出现破坏,细胞焦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1、cleaved-GSDMD、IL-1α、IL-1β的表达水平增加;与CLP组相比,CLP+Mito-Tempo组肝组织损伤程度减轻,ROS水平降低,线粒体形态部分恢复,细胞焦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1、cleaved-GSDMD、IL-1α、IL-1β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ito-Tempo可以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细胞焦亡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肝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焦亡
下载PDF
竹节参总皂苷缓解CCl_(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基于调控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广阳 宋添力 +3 位作者 唐浪 王一民 刘绪 黄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51,共8页
目的探讨土家族药用植物竹节参提取物总皂苷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的药理学机制。方法将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00 mg/kg)、竹节参总皂苷低、中、高(50、100、200 mg/kg)剂量组,各组... 目的探讨土家族药用植物竹节参提取物总皂苷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的药理学机制。方法将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00 mg/kg)、竹节参总皂苷低、中、高(50、100、200 mg/kg)剂量组,各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CCl_(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处理组于造模中给予药物灌胃干预。比较各组大鼠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组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酶联免疫法测定肝脏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PI3K-Akt和SIRT6-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竹节参总皂苷对急性肝损伤的有治疗作用,其关键的通路为PI3K/Akt等信号通路。血清学和酶联免疫学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的AST、ALT、ALP、TBil和MDA明显增高(P<0.01),T-SOD和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ALT、AST、ALP、TBIL和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T-SOD和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肝组织细胞内未见p-NF-κB表达阳性,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p-NF-κB阳性表达则明显增加,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PI3K、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p-NF-κB、TNF-α和IL-6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PI3K、p-Akt和SIRT6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NF-κB p65、TNF-α和IL-6的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竹节参总皂苷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和NF-κB通路,有效减缓CCl_(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发挥其抗炎、抗氧化应激和保护肝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竹节参总皂苷 PI3K/Akt/NF-κB 抗炎 抗氧化
下载PDF
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APAP诱导肉鸡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庄向婷 王勃森 +1 位作者 杨乐 刘晓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2,共6页
为探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提取物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所致鸡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白羽肉鸡分为溶媒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APAP模型对照组、波棱瓜子总木脂素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 为探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提取物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所致鸡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白羽肉鸡分为溶媒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APAP模型对照组、波棱瓜子总木脂素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各组受试鸡均灌胃相应溶媒或药物,连续7 d,于末次给药后2 h,除溶媒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受试鸡腹腔注射400 mg/kg APAP进行急性肝损伤造模。APAP造模16 h后对受试动物进行肝脏系数和血清的生化指标测定,HE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肝组织损伤情况。结果显示,与APAP模型对照组比较,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各剂量组的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明显下降(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明显下降(低、高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各剂量组肝细胞坏死的程度和范围比APAP模型对照组减轻。表明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APAP诱导的白羽肉鸡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棱瓜子 总木脂素 对乙酰氨基酚 肉鸡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沙利度胺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16
作者 杨鹿奎 程晓琳 +1 位作者 许凯尧 王彩娥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8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复方甘草酸苷组(0.035 mg/g)及沙利度胺低、中、高剂量组(0.01,0.03,0.05 mg/g),各8只。腹腔注射0.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复方甘草酸苷组(0.035 mg/g)及沙利度胺低、中、高剂量组(0.01,0.03,0.05 mg/g),各8只。腹腔注射0.6%四氯化碳(CCl_(4),0.01 mL/g)以复制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建模前12 h及建模后12 h、24 h时均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称定肝组织质量及体质量,并计算肝指数。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匀浆中CD6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甘草酸苷组及沙利度胺中剂量组小鼠肝细胞坏死、炎性浸润程度减轻;复方甘草酸苷组及沙利度胺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指数及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复方甘草酸苷组及沙利度胺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复方甘草酸苷组及沙利度胺中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CD6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显著改善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转氨酶活性及CD68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小鼠 转氨酶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1在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17
作者 常勇生 田雪钦 +4 位作者 赵雨欣 宋苗苗 王涵 娄运伟 常廷民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12-717,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1(TNFAIP8L1)在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C57BL/6J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C57BL/6J雌性TNFAIP8L1^(+/-)小鼠杂交繁殖的第2代TNFAIP8L1^(+/-)小鼠和WT小鼠,进一步自交繁殖出第3代雄性T...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1(TNFAIP8L1)在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C57BL/6J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C57BL/6J雌性TNFAIP8L1^(+/-)小鼠杂交繁殖的第2代TNFAIP8L1^(+/-)小鼠和WT小鼠,进一步自交繁殖出第3代雄性TNFAIP8L1^(-/-)小鼠和第3代WT雄性小鼠。分别取5只正常第3代雄性WT小鼠和5只正常第3代雄性TNFAIP8L1^(-/-)小鼠,检测比较2种正常小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2种正常小鼠肝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坏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种正常小鼠肝组织髓系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树突状细胞(DC)、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BMNCs)所占百分比。另取5只第3代雄性WT小鼠和4只第3代雄性TNFAIP8L1^(-/-)小鼠,采用脂多糖(LPS)/D-半乳糖胺(D-Gal)诱导制备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24 h后采取上述方法检测比较2种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水平,观察2种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坏死情况,并检测2种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髓系细胞亚群Neu、EOS、DC、BMDMs、BMNCs所占百分比。结果正常WT小鼠和TNFAIP8L1^(-/-)组小鼠肝组织中髓系细胞亚群Neu、EOS、DC、BMDMs、BMNCs百分比及血清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WT小鼠和TNFAIP8L1^(-/-)小鼠的肝组织HE染色结果均显示肝小叶结构完整清晰,肝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坏死。急性肝损伤24 h后,TNFAIP8L1^(-/-)小鼠肝组织髓系细胞亚群中Neu、BMNCs百分比及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WT小鼠(P<0.05);2组小鼠肝组织髓系细胞亚群EOS、DC、BMDMs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损伤WT小鼠肝组织中肝小叶结构模糊,肝细胞肿胀、散在空泡样脂肪变性,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急性肝损伤TNFAIP8L1^(-/-)小鼠肝组织中肝小叶结构几乎不存在,肝细胞损伤严重且大量坏死,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TNFAIP8L1基因缺陷不影响小鼠肝组织中髓系细胞的发育和小鼠肝脏稳态。TNFAIP8L1在急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制作用。TNFAIP8L1基因缺陷加重LPS/D-Gal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有可能是通过增加Neu和BMNCs浸润而招募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浸润入肝组织,从而加重肝细胞的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1 急性肝损伤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探究竹叶青酒缓解急性肝损伤作用机理
18
作者 涂慕鑫 孟亦浩 +4 位作者 王庆亮 张鑫 杨晨 江涛 田俊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4,共9页
该研究首先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竹叶青酒中潜在的功效成分进行筛选与检测,然后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成分及疾病靶点,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 该研究首先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竹叶青酒中潜在的功效成分进行筛选与检测,然后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成分及疾病靶点,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而构建“功效成分-潜在靶点-作用通路”网络以筛选关键功效成分与作用通路。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核心潜在靶点和关键功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网络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从竹叶青酒中共获得113个潜在活性成分。竹叶青酒可能以柚皮素、京尼平、金合欢素、山奈酚、川陈皮素、苜蓿素为关键功效成分,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Toll样受体(TLRs)等信号通路上的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JUN原癌基因(JUN)、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靶点,发挥缓解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青酒 网络药理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急性肝损伤 功效成分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多发伤后急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陈璐 牟雪琳 杜工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369-2378,共10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后发生急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6例多发伤成人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并发急性肝损伤分为多发伤急性肝损伤组(81例)和多发伤无急性肝损伤组(135例),通过比较... 目的:探讨多发伤后发生急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6例多发伤成人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并发急性肝损伤分为多发伤急性肝损伤组(81例)和多发伤无急性肝损伤组(135例),通过比较急性肝损伤组和无急性肝损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使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伤患者并发急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在预测多发伤患者发生急性肝损伤发生中的价值。并将急性肝损伤组分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胆红素型、混合型4个亚组,比较不同亚组间的临床特点。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SS评分、住院时间、休克纠正时间、PT-T、HCT、ALT、AST、Tbil、合并腹腔感染、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脓毒症是多发伤后急性肝损伤患者的危险因素(均P < 0.05)。其中,肝细胞型和胆管细胞型肝损伤组中ISS评分高的人数更多;胆红素型和混合型肝损伤组中合并脓毒症人数更多。结论:多发伤后急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点:住院时间更长,ISS评分更高、休克纠正时间长、合并腹腔感染、脓毒症的几率更高;急性肝损伤患者ISS评分高者以肝细胞型和胆管细胞型肝损伤为主,急性肝损伤并发脓毒症的患者以胆红素型和混合型肝损伤为主。多发伤后急性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休克纠正时间、合并腹腔感染、脓毒症;联合三项预测指标对多发伤急性肝损伤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性肝损伤 损伤分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白及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
作者 葛婷婷 陈祺 +6 位作者 王洁琼 杨洪飞 卢雨菲 孟丽媛 要辉 闵清 白育庭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研究白及多糖(BSP)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模型组(LPS 1mg/kg,Model组)、阳性对照组(2mg/kg联苯双酯滴丸,BDP组)、BSP低、中、高剂量给药组(BSP 100、200... 目的研究白及多糖(BSP)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模型组(LPS 1mg/kg,Model组)、阳性对照组(2mg/kg联苯双酯滴丸,BDP组)、BSP低、中、高剂量给药组(BSP 100、200、400mg/kg组),Control组和Model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4组按相应药物剂量,1次/d,连续灌胃7d,最后一次给药2h后,除Control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5组腹腔注射LPS(1mg/kg)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12h后取材,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血浆中AST、ALT、MDA、SOD、GSH-Px、CAT含量。光镜下观察HE染色后各组小鼠肝脏的组织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TLR4/MyD88/NF-κB和TNF-α/IL-1β/IL-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肝脏指数明显上升(P<0.01),血浆中AST、ALT、MDA含量升高(P<0.01),SOD、GSH-Px、CAT含量显著下降(P<0.01),光镜下可见Model组肝小叶结构不清,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Model组相比,BSP干预后降低了肝脏指数,增加了SOD、GSH-Px、CAT含量(P<0.01),显著降低血浆中AST、ALT、MDA含量(P<0.01),TLR4/MyD88/NF-κB和TNF-α/IL-1β/IL-6蛋白表达显著性下调(P<0.05)。结论BSP对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及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蛋白和减少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多糖 脂多糖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