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髎穴齐刺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研究
1
作者 苏毅 王怀泽 +2 位作者 王超 熊应宗 朱俊琛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21-26,共6页
目的:观察八髎穴齐刺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红外偏振光采用振荡模式照射针刺部位,1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八髎穴齐刺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红外偏振光采用振荡模式照射针刺部位,1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八髎穴齐刺法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腰腿部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采用指地距离(FFD)评价腰部主动前屈受限程度,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在治疗前后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和FFD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降低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SF-36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八髎穴齐刺针刺法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显著,在缓解患者疼痛及改善腰部前屈活动方面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早期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八髎穴 齐刺法 红外偏振光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坤 刘彧 +4 位作者 董玉茹 刘水涛 王帅 史展 邢更彦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技术治疗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4例诊断为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组(n=28)和对照组(n=26)。ESWT组予发散式冲...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技术治疗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4例诊断为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组(n=28)和对照组(n=26)。ESWT组予发散式冲击波干预,对照组将冲击波能流密度调整为0。在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肢体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进行疼痛和功能的评定,并记录下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4周ESWT组VAS评分及ODI均有改善,分别为(2.71±0.76)、(39.93±2.29),且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t=13.02,P=0.00;t=27.09,P<0.001);对照组VAS评分及ODI也有改善,分别为(5.77±1.27)、(58.96±3.70),但VAS评分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t=1.90,P=0.07),ODI指数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t=8.51,P<0.001);两组VAS评分与ODI指数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8,P=0.04;t=-22.89,P=0.03)。试验期间ESWT组及对照组分别出现不良反应1例和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3.57%、15.38%。结论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对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可能是有效、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 物理治疗
下载PDF
针刺镇痛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6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蔡平 耿泽 +1 位作者 黄正泉 李向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7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镇痛治疗急性腰痛的疗效,寻找治疗方便、疗效显著的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骨伤科门(急)诊就诊的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8例,采用针刺腰痛点、后溪穴的方法,治疗后即刻评估疗效。结果本研究中,患者痊愈率4... 目的观察针刺镇痛治疗急性腰痛的疗效,寻找治疗方便、疗效显著的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骨伤科门(急)诊就诊的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8例,采用针刺腰痛点、后溪穴的方法,治疗后即刻评估疗效。结果本研究中,患者痊愈率47.1%,有效率50%,无效率2.9%,总有效率为97.1%,优良率86.8%。结论针刺镇痛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确切,经济方便,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 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后溪穴
下载PDF
针刀配合整脊调髋手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孙方勇 丁玉鑫 +3 位作者 黄柄祥 张明岳 丛文磊 任树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1期1998-2001,共4页
目的 观察针刀配合整脊调髋手法治疗急性期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期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刀配合整脊调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 观察针刀配合整脊调髋手法治疗急性期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期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刀配合整脊调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统计临床有效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患者腰骶部疼痛症状减轻;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患者腰椎功能趋于稳定,临床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方面较前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患者的腰部功能障碍程度较前减轻。且以上各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93.33%(P<0.05)。结论 针刀配合整脊调髋手法治疗急性期非特异性下腰痛在改善腰骶部疼痛及腰部活动受限方面疗效显著,见效快,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针刀治疗 整脊调髋手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