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1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造沸石和PFS去除城镇生活污水氨氮和总磷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吴永明 涂勋 +3 位作者 吴留兴 郭雨婷 李昆 邓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86,共6页
采用人造沸石和聚合硫酸铁(PFS)处理污水中氨氮和总磷,人造沸石实验采取连续进水模式,从沸石投加量、曝气量和流速(水力停留时间)多角度考察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PFS实验从浓度、搅拌转速、混凝时间、沉降时间和取样深度多方面考察对污... 采用人造沸石和聚合硫酸铁(PFS)处理污水中氨氮和总磷,人造沸石实验采取连续进水模式,从沸石投加量、曝气量和流速(水力停留时间)多角度考察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PFS实验从浓度、搅拌转速、混凝时间、沉降时间和取样深度多方面考察对污水中总磷的去除。结果表明:对于NH_(3)-N去除,单独曝气或人造沸石均效果不佳,去除率分别达10.01%±1.69%和49.49%±5.08%,但两者共同作用可极大提升去除效率,达90.55%±1.41%;水力停留时间在2.4~5.5 h范围内越长氨氮出水浓度越低,5.5 h时最低为(2.81±0.14)mg/L。对于TP去除,低浓度PFS(50、100 mg/L)表现出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去除率仅达6.62%~10.39%,至400 mg/L时去除率达89.58%±0.79%;转速110 r/min增加至205 r/min,TP去除率仅相差0.27%~3.77%;混凝时间由1 min增至10 min,去除率由52.36%±3.84%提升至87.30%±0.99%,且15 min为最佳沉降时间,之后TP质量浓度趋于平衡;不同取样深度对TP去除无较大影响;最佳实验参数组为PFS浓度400 mg/L,转速110 r/min,混凝10 min后沉降15 min,液面以下池深10%(约2 cm)处取样,出水TP质量浓度可达(0.17±0.01)mg/L,去除率达(89.58±0.79)%,明显优于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人造沸石和PFS在城镇生活污水氮磷突发状况及深度处理,如某些工艺阶段设备突发事故导致不能运转的紧急情况或出水有深度处理需求的场合具有一定的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沸石 氨氮 聚合硫酸铁 总磷 城镇生活污水
下载PDF
结合光谱降维的IPSO-SVR水体总磷浓度预测模型
2
作者 王彩玲 张国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4,共9页
[目的]选择最优模型对水体中总磷浓度进行预测,为准确、实时、高效检测水资源状况提供支持。[方法]以2021年在长江中下游武汉—安徽地区采集的水质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采集到的长江光谱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和均值中心化两种预... [目的]选择最优模型对水体中总磷浓度进行预测,为准确、实时、高效检测水资源状况提供支持。[方法]以2021年在长江中下游武汉—安徽地区采集的水质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采集到的长江光谱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和均值中心化两种预处理操作以便统一数据的范围和均值点,并使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技术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降维操作。选取方差解释率为99.6%下的6个特征向量进行后续预测模型的训练,接着在原有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更新公式和遗传—模拟退火变异思想,提高算法的寻优能力。使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中的超参数组合进行寻优,对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使用输出的结果进行预测模型的训练,最后使用测试集数据进行总磷浓度的预测。[结果]提出了一种结合光谱降维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水体总磷含量预测模型。通过和当前预测性能较好的几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精度的比较发现,该试验模型对长江水体总磷浓度进行预测时决定系数(R^(2))为0.973920,均方根差(RMSE)为0.00301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02105。[结论]使用光谱数据结合降维技术、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的算法融合模型检测水体总磷浓度可行性强,精确度高,且拟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IPSO-SVR模型 KPCA降维 长江水质 总磷浓度检测
下载PDF
水中总磷的测定及不确定度评定
3
作者 陈一虎 周伟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63-64,75,共3页
目的:测量水样中总磷含量并进行评定。方法: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通过测量的重复性、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拟合等分量对测量中影响水样总磷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定。结果:水样中总磷质量浓度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 目的:测量水样中总磷含量并进行评定。方法: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通过测量的重复性、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拟合等分量对测量中影响水样总磷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定。结果:水样中总磷质量浓度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27 mg/L,总磷质量浓度为0.350 mg/L±0.027 mg/L。结论:标准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为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水样单从总磷质量浓度来看为Ⅳ类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不确定度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可解释性长短期记忆模型用于预测湖泊总磷浓度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丁艺鼎 范宏翔 +4 位作者 徐力刚 蒋名亮 吕海深 朱永华 程俊翔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6-1059,I0007,共15页
对湖泊总磷的变化预测和来源识别对水资源调度和流域生态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复杂的生化反应和水动力条件导致的非平稳性给湖泊总磷浓度的准确预测带来极大的困难。为克服这一挑战,本文引入了基于加权回归的季节趋势分解(seasonal a... 对湖泊总磷的变化预测和来源识别对水资源调度和流域生态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复杂的生化反应和水动力条件导致的非平稳性给湖泊总磷浓度的准确预测带来极大的困难。为克服这一挑战,本文引入了基于加权回归的季节趋势分解(seasonal and trend decomposition using Loess,STL)技术和夏普利加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构建了一个可解释的预测框架,以增强对湖泊总磷浓度演变的预测并提高其可解释性。研究表明:(1)在骆马湖总磷浓度的预测中,该框架拥有较好的预报精度(R^(2)=0.878),优于LSTM和卷积长短期记忆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and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CNN-LSTM)。当预测时间步长增加到8 h时,该框架有效提高了总磷浓度的预测精度,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47.1%和33.3%。从预测趋势来看,骆马湖在汛期的总磷平均浓度为0.158 mg/L,相较于非汛期的平均浓度,增加了202.1%。(2)运河来水是骆马湖总磷浓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贡献权重为60.0%,并且不同断面(三湾、三场)的污染源受水动力、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本文凸显了神经网络模型在预警水体污染方面的可实施性,并且为提高传统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可解释性的开发与验证提供了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LSTM SHAP 总磷 可解释性研究 骆马湖
下载PDF
长江下游某断面总磷溯源研究
5
作者 王恩强 《青海环境》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为了研究某考核断面总磷污染情况,在其所在的干流及汇入支流共确定了29个采样点,采用无人机采样和人工采样结合的方式进行采样,监测总磷和溶解态总磷浓度,并估算年输入通量。通过三维荧光等手段进行水污染溯源,结果表明D3断面总磷浓度最... 为了研究某考核断面总磷污染情况,在其所在的干流及汇入支流共确定了29个采样点,采用无人机采样和人工采样结合的方式进行采样,监测总磷和溶解态总磷浓度,并估算年输入通量。通过三维荧光等手段进行水污染溯源,结果表明D3断面总磷浓度最高,达到Ⅲ类水,上游来水主要影响D3断面溶解态总磷浓度,而本地颗粒态总磷的上升是导致近期D3断面总磷超标的最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溶解态总磷 断面 监测 三维荧光 溯源
下载PDF
基于香溪河中游水体总磷总氮高光谱估算模型比较
6
作者 周华冕 徐慧 +4 位作者 龙良红 纪道斌 韩燕星 季鑫鑫 崔玉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32,共8页
研究通过地面高光谱遥感技术,针对香溪河中游的水质参数——总氮(TN)和总磷(TP)进行反演分析。研究选取160个数据样本,采用了单波段分析、一阶微分波段分析、波段比值分析、双波长差异指数、归一化差异指数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 研究通过地面高光谱遥感技术,针对香溪河中游的水质参数——总氮(TN)和总磷(TP)进行反演分析。研究选取160个数据样本,采用了单波段分析、一阶微分波段分析、波段比值分析、双波长差异指数、归一化差异指数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6种方法建立反演模型。结果显示,单波段分析和一阶微分波段分析对于TP和TN的反演效果不佳。而波段比值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TN的反演准确性,其二次幂回归分析的R^(2)可达0.3674。在双波长差异指数的3次幂分析中,TP的预测模型达到最高R^(2)值,为0.4014。PLS回归分析在TN反演模型中表现突出,波段差值混合模型的R^(2)达到0.39,RMSEP为0.501,ARE为40.278%,展现一定的预测准确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利用高光谱遥感预测香溪河中游TN、TP长时间变化趋势,但模型预测精度仍受限于数据集和水体类型,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模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氮(TN) 总磷(TP)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 水质监测
下载PDF
上游梯级水库建成运行对长江总磷输移影响分析及管控对策建议
7
作者 张为 黎睿 +1 位作者 王丹阳 汤显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0-1731,共12页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的建成运行改变了河流水沙条件,河流的天然水文节律被打乱,水沙磷由同步输送转变成非平衡性和不连续性输送,总磷的通量和赋存形态也发生改变。受水量水位调控、泥沙拦截淤积和水库滞热等影响,河流的径流、泥沙、温度等...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的建成运行改变了河流水沙条件,河流的天然水文节律被打乱,水沙磷由同步输送转变成非平衡性和不连续性输送,总磷的通量和赋存形态也发生改变。受水量水位调控、泥沙拦截淤积和水库滞热等影响,河流的径流、泥沙、温度等均发生改变,并产生系列生态环境效应。针对新情势下长江总磷问题,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设运行导致径流、泥沙、水温和磷的输送变异,从水沙空间格局及磷迁移转化特征等方面梳理长江流域的新情势,并分析了径流泥沙温度变化对磷输送的影响。结合总磷管控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建议加强河湖库中总磷标准的衔接,完善总磷环境标准体系,推动水质基准的研究,强化地方和流域标准的制定,并坚持将总磷排放浓度与总量双重控制相结合,最终为总磷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梯级水库 水文情势 总磷 水沙变化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SWAT的乌伦古河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和总磷的影响
8
作者 庄秋雨 崔艳欣 +1 位作者 张玉虎 蒲晓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的]定量探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和总磷负荷的影响,为新疆乌伦古河流域未来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污染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法设定6种不同的变化情景,预测了流域在变化环境... [目的]定量探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和总磷负荷的影响,为新疆乌伦古河流域未来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污染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法设定6种不同的变化情景,预测了流域在变化环境下的径流和总磷负荷。[结果]径流和总磷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R^(2)和纳什系数E_(ns)均达到0.75以上,构建的SWAT模型在乌伦古河流域径流和总磷负荷变化的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共同影响下,年均径流量分别上升0.22 m^(3)/s,5.14 m^(3)/s,S_(4)情景年均总磷负荷下降894.5 t,S_(5)情景增加7.41 t。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径流量与降水变化呈正相关,降水变化是乌伦古河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总磷负荷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均呈正相关,但降水对总磷负荷的影响更显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方面,径流和总磷与土地利用变化均呈负相关关系,土地利用变化是总磷负荷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结论]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新疆乌伦古河流域的径流和总磷负荷的产生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未来面临降水增多与水体污染问题时,需同时考虑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来制定相应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径流与总磷 乌伦古河流域
下载PDF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渔业水体中总磷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作者 刘祝萍 陈家长 +5 位作者 宋超 裘丽萍 李丹丹 方龙香 范立民 孟顺龙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总磷作为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监测的重要检测指标。为了测定渔业水体中总磷含量的不确定度,依据GB 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量渔业水体中总磷含量,依据JJF 1059.1—2012《测... 总磷作为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监测的重要检测指标。为了测定渔业水体中总磷含量的不确定度,依据GB 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量渔业水体中总磷含量,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评定总磷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通过建立测量模型,分析钼酸铵光度法在总磷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可分为3大类:样品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试样在测定磷含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包括磷标准贮备溶液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磷标准使用溶液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总磷标准曲线测试点移取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总磷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检测仪器测定总磷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以及样品在取样、消解、定容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试样中总磷含量的测量结果可以报告为:C=(0.19±0.01)mg/L(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含量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渔业水体 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
下载PDF
基于浓度与流量突变的河流总磷通量估算
10
作者 黄洁钰 庞树江 王晓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4-653,共10页
为进一步加深对流量与水质浓度突变特征的理解,探究浓度与流量突变点对通量模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以及贝叶斯突变点模型,对潮河流域20多年来(1992—2014年)的径流量、总磷(TP)浓度以及二者之间关系进行突变分析,... 为进一步加深对流量与水质浓度突变特征的理解,探究浓度与流量突变点对通量模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以及贝叶斯突变点模型,对潮河流域20多年来(1992—2014年)的径流量、总磷(TP)浓度以及二者之间关系进行突变分析,并结合LOADEST模型估算TP通量。结果表明:潮河流域径流、TP浓度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径流突变点发生于1998年,突变前后的平均流量分别为7.92 m^(3)·s^(-1)和2.86 m^(3)·s^(-1);TP浓度突变点发生于1993年和1996年,1992—1993年、1994—1996年和1997—2014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08、0.06 mg·L^(-1)和0.03 mg·L^(-1)。TP浓度-流量关系在2004年12月前后发生突变,前后两个阶段的流量阈值分别为2.36 m^(3)·s^(-1)和9.08 m^(3)·s^(-1)。突变点前,TP浓度与流量的关系是典型的流量驱动模式;突变点后二者关系会在高流量情况下转变为稀释主导模式。基于突变点识别的分段建模有助于改善LOADEST模型的模拟效果,而不同类型突变点各有优势。基于TP浓度突变点的分段模型的整体模拟效果最佳,使纳什系数从0.50提高到0.96;基于浓度-径流关系突变点的模型对关系突变后TP通量的模拟效果最佳,使纳什系数从-0.31提高到0.89。此外本研究讨论了降水及流域管理措施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进行水质建模及负荷模拟时,考虑水质浓度与流量及其关系的突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分析 浓度与流量关系 总磷 LOADEST模型 潮河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预测方法
11
作者 安昱宁 朱四富 +2 位作者 刘静 杜立伟 刘长青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150,共8页
水体中磷含量过高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故总磷是污水处理的一项重要水质控制参数,传统总磷测定方式无法实现对出水总磷的实时监测,不利于处理过程的智能化发展。使用BP神经网络(BPNN)、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递归... 水体中磷含量过高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故总磷是污水处理的一项重要水质控制参数,传统总磷测定方式无法实现对出水总磷的实时监测,不利于处理过程的智能化发展。使用BP神经网络(BPNN)、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LSTM)、Informer模型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预测模型,分析表明:BPNN模型的R2为0.459 7,模型预测结果平稳性差;CNN模型的各项评估指标都较差,不适用于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的预测;LSTM模型的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R^(2)分别为0.008 2、0.090 5、0.068 4和0.606 8,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相较于LSTM模型,Informer模型的MSE、RMSE、MAE分别降低了21.95%、11.60%、28.65%,R2提高了19.94%,具有明显的预测优势。Informer模型预测精度高且泛用性强,预测结果平稳性好,能有效预测污水处理工艺的出水总磷,对于污水处理厂提高实时智能化水平、优化处理工艺、提高除磷效率、减少能耗和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总磷预测 神经网络 Informer模型
下载PDF
基于流域分区的鄱阳湖流域入湖总磷负荷估算
12
作者 崔芳 王华 +2 位作者 曾一川 闫雨婷 陈经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6,共8页
随着江西省和环鄱阳湖经济带的快速发展,鄱阳湖湖区总磷超标且浓度日益上升。针对鄱阳湖流域内主要磷污染来源成因问题,基于污染源普查的流域分区技术方法,开展全流域总磷污染负荷核算和入湖磷污染源系统定量解析。结果表明:2021年鄱阳... 随着江西省和环鄱阳湖经济带的快速发展,鄱阳湖湖区总磷超标且浓度日益上升。针对鄱阳湖流域内主要磷污染来源成因问题,基于污染源普查的流域分区技术方法,开展全流域总磷污染负荷核算和入湖磷污染源系统定量解析。结果表明:2021年鄱阳湖入湖总磷污染负荷为1.49万t,主要污染来源于陆域输入,其贡献占比为87.73%,湖体内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内源释放(5.52%)和水土流失(4.60%);污染源按贡献权重大小排序依次为畜禽养殖(48.63%)>城镇生活(20.01%)>种植业(9.71%)>水产养殖(7.37%)>内源释放(5.52%)>水土流失(4.6%)>工业企业(1.12%)>农村生活(0.89%)>候鸟粪便(0.46%)>旅游业(0.12%);在空间分布上,总磷入湖负荷高贡献流域主要集中在赣江集水区和滨湖区,贡献占比分别为50.67%、25.92%,抚河和信江集水区总磷产生量集中,贡献率分别为7.64%、8.34%;各分区的总磷污染源贡献结构类似,主要呈现为农业源为主,城镇源为次要来源。研究显示,鄱阳湖总磷污染来源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但不同区域对总磷入湖主控污染源具有相似性,建议优先管控滨湖区和赣江集水区等高贡献流域,并针对农业源、城镇生活等主控贡献源提出相应的防控削减措施,以改善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总磷 污染负荷 空间差异 主控污染源
下载PDF
潮河流域净人为磷输入变化及其对河流总磷通量的影响
13
作者 杨木兰 黄洁钰 +1 位作者 王焕晓 王晓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9-1608,共10页
为了定量分析长期净人为磷输入(Net anthropogenic phosphorus input,NAPI)及其对河流总磷(TP)通量的影响,本研究估算了潮河流域1995—2014年的NAPI及河流TP通量,并分析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潮河流域1995—2014年的NAPI量为4.93~10.74 ... 为了定量分析长期净人为磷输入(Net anthropogenic phosphorus input,NAPI)及其对河流总磷(TP)通量的影响,本研究估算了潮河流域1995—2014年的NAPI及河流TP通量,并分析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潮河流域1995—2014年的NAPI量为4.93~10.74 kg·hm^(-2)·a^(-1),年均增长率为4.01%,其在时间上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南高北低,90%以上的NAPI来自化肥和食品/饲料;潮河TP通量变化主要与流量有关,其均值为1.70×10^(-2) kg·hm^(-2)·a^(-1);潮河流域磷输出率(TP/NAPI)降低主要是由于水文气候因素对磷迁移过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土壤和沉积物的强烈截留作用。研究表明,在潮河流域的磷素管理措施中,需要更加关注磷输入和滞留磷的协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河流域 净人为输入(NAPI) 河流总磷通量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不同时间总磷去除效率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蒲正宇 李凌宇 +3 位作者 邹鹏 雷朝洁 陈庆仙 杨志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97-98,96,共3页
人工湿地具有较好的总磷去除效果,但总磷去除效率受季节性变化影响。通过对人工湿地为期一整年的总磷去除效率研究,结果表面:全年人工湿地平均总磷去除量和去除率分别为0.030 mg/L和22.70%,9月和10月总磷平均去除量最高,10月总磷平均去... 人工湿地具有较好的总磷去除效果,但总磷去除效率受季节性变化影响。通过对人工湿地为期一整年的总磷去除效率研究,结果表面:全年人工湿地平均总磷去除量和去除率分别为0.030 mg/L和22.70%,9月和10月总磷平均去除量最高,10月总磷平均去除率最高;1月总磷平均去除量和去除率均为最低;秋季总磷平均去除率最高,冬季最低。该研究结果对污水处理厂设计、建设及运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 总磷 去除效率
下载PDF
环境水样中总磷检测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汐 景慧 王晶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4年第3期39-41,45,共4页
优化水质总磷浓度检测样品前处理工艺,缩短样品处理时间。用COD快速消解仪代替高温高压灭菌锅,进行水样前处理,并对参数进行优选。对于5.0 mL水样,135℃下,反应15 min,加入0.90 mL过硫酸钾为最优条件;在上述试验条件下,总磷标准曲线相... 优化水质总磷浓度检测样品前处理工艺,缩短样品处理时间。用COD快速消解仪代替高温高压灭菌锅,进行水样前处理,并对参数进行优选。对于5.0 mL水样,135℃下,反应15 min,加入0.90 mL过硫酸钾为最优条件;在上述试验条件下,总磷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99,说明该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良好;0.396±0.015 mg/L的总磷标准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40%,满足实验室定量实验的要求。该方法利于降低实验操作难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特性适用于现场应急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快速消解
下载PDF
环鄱阳湖区入出湖总磷浓度与负荷变化分析
16
作者 赵楠芳 成静清 刘章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7,共7页
入、出湖总磷负荷变化是影响鄱阳湖富营养化状态的关键性要素。基于2009—2018年水质水量监测资料,计算环鄱阳湖区的入、出湖总磷负荷,并采用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分别计算总磷年平均浓度,探明其时空变化规律;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回归... 入、出湖总磷负荷变化是影响鄱阳湖富营养化状态的关键性要素。基于2009—2018年水质水量监测资料,计算环鄱阳湖区的入、出湖总磷负荷,并采用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分别计算总磷年平均浓度,探明其时空变化规律;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回归分析法,分析入湖水量和入湖总磷浓度与入湖总磷负荷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污染负荷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①加权平均法比算术平均法更能反映环鄱阳湖区入、出湖水量、水质时空差异性,入湖总磷多年平均浓度高低排序依次为饶河区(0.123 mg/L)>信江区(0.091 mg/L)>抚河区(0.069 mg/L)>赣江区(0.063 mg/L)>修水区(0.045 mg/L)。②环鄱阳湖区各水资源分区入湖总磷负荷多年平均值为98514 t,低于湖口出湖总磷负荷年均值108442 t,这主要是由于鄱阳湖滨湖区输入、湖体内源释放以及干湿沉降等均未进行计算。③赣江区和饶河区入湖总磷年负荷多年平均值分别为45208 t和19320 t,占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总入湖负荷的比重位居前二,其中赣江区的占比达46%。④各水资源分区月入湖总磷负荷与入湖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各分区入湖总磷负荷在很大程度上受水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浓度 负荷 富营养化状态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鄱阳湖
下载PDF
双通道在线连续流动分析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总磷和磷酸盐
17
作者 肖细炼 陈燕波 +6 位作者 魏立 邵鑫 刘金 陈金宝 张春林 王宁涛 杨红梅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529,共9页
准确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总磷和磷酸盐含量,对于评价水体的环境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消解试剂及浓度、加热温度、泵速等条件进行考察,将样品和总磷、磷酸盐试剂分别通过自动进样器和蠕动泵在线载入各自管路,... 准确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总磷和磷酸盐含量,对于评价水体的环境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消解试剂及浓度、加热温度、泵速等条件进行考察,将样品和总磷、磷酸盐试剂分别通过自动进样器和蠕动泵在线载入各自管路,再进入各自的化学分析模块进行化学反应,之后进入各自的比色计在波长为660 nm条件下完成检测,建立了双通道在线连续流动分析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总磷和磷酸盐的分析方法。以空白介质溶液配制校准系列,使得校准系列与试样基体匹配,消除了基体效应干扰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总磷和磷酸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2.6%,精密度较好;总磷和磷酸盐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0 mg/L和0.022 mg/L;经国家水样标准物质验证,方法相对误差(RE)均在±5%以内,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吻合,方法准确度较好;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并与传统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比对,测定值的相对偏差(RD)均小于5%,更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能够满足大批量环境水样中总磷和磷酸盐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法 环境水样 总磷 酸盐
下载PDF
深圳河口总磷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祝明月 许泽婷 余香英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93-100,共8页
在“十四五”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总体目标下,差异化地确定了国考断面考核目标,总磷成为制约深圳河口断面达标的关键因素。基于深圳河口2021—2022年降雨、水质监测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不同环境... 在“十四五”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总体目标下,差异化地确定了国考断面考核目标,总磷成为制约深圳河口断面达标的关键因素。基于深圳河口2021—2022年降雨、水质监测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不同环境因子对总磷的变化影响,探究了不同降雨事件下总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总磷与水温、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降雨量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电导率显著负相关。小雨、中雨、大雨降雨强度下总磷较晴天时分别上升13.1%、40.8%和47.4%,说明降雨形成的径流冲刷地表携带总磷进入深圳河,其效果远大于稀释作用;不同强度的单场降雨发生后,中雨及以上强度下第2天总磷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中雨强度下第3天总磷浓度基本可回到雨前水平,大雨、暴雨及以上强度下总磷浓度约需7天才可降至雨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降雨 浊度 底泥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总磷应急去除工艺研究
19
作者 诸力维 刘利 +5 位作者 彭喜林 周洋 张楷彬 刘晓 谢川 李晓林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2252-2257,共6页
目前污水处理除磷工艺主要以厌氧-缺氧-好氧(A^(2)/O)为主,然而A^(2)/O工艺仅能实现正磷酸盐的去除。当非正磷酸盐浓度过高时,采取应急措施去除污水中的非正磷酸盐以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开展了污水中总磷的应急去除... 目前污水处理除磷工艺主要以厌氧-缺氧-好氧(A^(2)/O)为主,然而A^(2)/O工艺仅能实现正磷酸盐的去除。当非正磷酸盐浓度过高时,采取应急措施去除污水中的非正磷酸盐以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开展了污水中总磷的应急去除的工艺研究。通过对传统芬顿氧化、臭氧-传统芬顿氧化、次氯酸钠(NaClO)氧化等方式对比,确定了NaClO氧化为最佳氧化方式,通过进一步的探索,得出了混凝法去除正磷酸盐的最佳条件:加入10 mL质量分数为5.5%的NaClO、氧化时间为30 min、氧化搅拌转速为60 r·min^(-1)、混凝剂体积为0.2 mL、混凝时间为20 min、搅拌速度为300 r·min^(-1)、慢速搅拌时间10 min、慢速搅拌速度60 r·min^(-1)、质量分数0.1%的聚丙烯酰胺体积为0.2 mL、助凝时间为30 min、助凝搅拌速度为60 r·min^(-1)。在上述条件下,非正磷酸盐的氧化去除率最高。该实验的开展可作为A^(2)/O工艺的重要辅助手段,当总磷浓度过高引起水质冲击时可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非正酸盐 应急处理 化学氧化 混凝法
下载PDF
松花江干流佳木斯城市段总磷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
20
作者 董彭旭 李广来 +2 位作者 冯可心 于晓英 潘保原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9期47-50,56,共5页
基于松花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季节性不均衡的情况,针对河流流经佳木斯市区后总磷浓度有所升高的问题,选取河流二维岸边排放模型和段尾控制法,计算松花江干流佳木斯城市段总磷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松花江干流佳木斯城市段总磷的实际水环... 基于松花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季节性不均衡的情况,针对河流流经佳木斯市区后总磷浓度有所升高的问题,选取河流二维岸边排放模型和段尾控制法,计算松花江干流佳木斯城市段总磷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松花江干流佳木斯城市段总磷的实际水环境容量季节性变化较大,丰水期容量明显较高,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4月,应进行动态的水质管理。河段内工业源和生活源的总磷尚余环境容量,建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减少总磷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水环境容量 总磷 松花江干流佳木斯城市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