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RP及EWSS复合加固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成祥 吴永昂 +1 位作者 胡序辉 肖良丽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7,共13页
为研究碳纤维布(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及外包型钢(Externally Wrapped Steel Section,EWSS)复合加固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的恢复力模型,对1榀原型对比试件、1榀无预损加固试件和2榀遭受不同地震损伤加固试件进行... 为研究碳纤维布(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及外包型钢(Externally Wrapped Steel Section,EWSS)复合加固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的恢复力模型,对1榀原型对比试件、1榀无预损加固试件和2榀遭受不同地震损伤加固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破坏试验,获取了滞回曲线并提取骨架曲线,分析其滞回特性,提出一种弹性段和强化段为双折线、下降段为指数函数且考虑初始损伤的骨架曲线模型;采用试验数据回归拟合方法,定量描述了试件滞回曲线卸载刚度的退化规律,考虑了同级加载承载力退化和定点指向特征,建立了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加固试件滞回曲线捏缩现象明显,呈倒S型,各滞回环分别相交于骨架曲线上正向、负向荷载为屈服荷载0.25倍的点,峰值荷载后EWSS产生包辛格效应;所提出的骨架曲线模型对中度震损和重度震损加固试件下降段指数函数的参数k建议取值分别为3.6和3.4;所建立的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可为该类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框架式桥墩 地震损伤 碳纤维布及外包型钢复合加固 滞回特性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反复荷载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辉 刘一 +1 位作者 赵艳丽 白恒宇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27,共8页
为建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对11根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考虑了再生骨料取代率、配钢率及钢管径厚比等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组合柱的地震破坏形态及滞回性能。基于组合... 为建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对11根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考虑了再生骨料取代率、配钢率及钢管径厚比等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组合柱的地震破坏形态及滞回性能。基于组合柱的力学特征及曲线形状,提出了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骨架曲线的三折线参数模型,采用理论推导与数据拟合的方法确定了组合柱骨架曲线的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组合柱的滞回规则和卸载规律,构建了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计算滞回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良好,表明该恢复力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反复荷载下组合柱的受力特征点及滞回性能,可为此类组合柱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再生混凝土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 恢复力模型 骨架曲线 滞回曲线
下载PDF
钢梁贯通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
3
作者 陈丽华 张天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9-1426,共8页
为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干连接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文章设计制作了6个新型装配式节点,通过改变面承板厚度、钢环箍厚度、面承板宽度和钢梁翼缘厚度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变量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及加载过程中的试验现象... 为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干连接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文章设计制作了6个新型装配式节点,通过改变面承板厚度、钢环箍厚度、面承板宽度和钢梁翼缘厚度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变量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及加载过程中的试验现象,结合三折线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出计算骨架曲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滞回规则拟合出计算滞回曲线。将拟合所得计算骨架曲线和计算滞回曲线与试验所得曲线进行对比,吻合度均较好。结果表明:根据三折线模型拟合出的计算骨架曲线可以较好地反映该节点的受力特征;根据滞回规则得到的计算滞回曲线可以有效反映该节点的滞回性能。该恢复力模型可为该类装配式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节点 贯通钢梁 三折线模型 滞回规则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双向恢复力模型对基础隔震建筑风振响应的影响
4
作者 周云 周和鸿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8,共12页
为明确MSS、Casciati和Harvey and Gavin这3种常用双向恢复力模型计算基础隔震建筑风振响应的差异,采用3种模型模拟铅芯橡胶支座在水平单向和双向位移下的恢复力,对比试验或有限元结果的差异,采用3种模型对一算例在双向风荷载下隔震层... 为明确MSS、Casciati和Harvey and Gavin这3种常用双向恢复力模型计算基础隔震建筑风振响应的差异,采用3种模型模拟铅芯橡胶支座在水平单向和双向位移下的恢复力,对比试验或有限元结果的差异,采用3种模型对一算例在双向风荷载下隔震层位移、顶点位移和顶点加速度3个指标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3种模型模拟铅芯橡胶支座在单向循环位移、方形和偏置方形位移下恢复力的趋势基本一致;而模拟圆形和偏置圆形位移时,MSS模型双向恢复力形状与有限元结果不同,不能较为准确地模拟支座双向耦合行为,Casciati模型误差稍小于Harvey and Gavin模型。Casciati模型和Harvey and Gavin模型计算风振响应基本一致;对于横风向响应均方根,3种模型差距不大;对于顺风向隔震层位移、顶点位移和顶点加速度均方根,MSS模型稍小,而对于顺、横风向隔震层位移峰值因子,MSS模型稍大;对于顺、横风向顶点加速度峰值因子和双向与单向模型顶点加速度最值比值随风速变化规律,MSS模型与其他模型差异较大。基于双向耦合效应模拟及风振响应指标的差异,建议采用Casciati模型考虑双向恢复力模型对基础隔震建筑风振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建筑 风振响应 双向恢复力模型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核心筒结构残余位移模型及恢复力模型研究
5
作者 汪梦甫 颜玉环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了研究核心筒结构的残余位移及滞回特性,本文利用国内23个核心筒试件参数及拟静力试验结果,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核心筒结构的残余位移预测模型,并据此给出了减小核心筒残余变形的措施与方法,基于三折线骨架模型,对屈服点、峰值点... 为了研究核心筒结构的残余位移及滞回特性,本文利用国内23个核心筒试件参数及拟静力试验结果,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核心筒结构的残余位移预测模型,并据此给出了减小核心筒残余变形的措施与方法,基于三折线骨架模型,对屈服点、峰值点、极限点的荷载与位移进行计算分析,进而构建了核心筒结构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核心筒结构残余位移预测模型与结构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核心筒结构的滞回特性,弥补了国内对于核心筒结构恢复力模型研究的不足,为核心筒在弹塑性分析领域以及残余位移控制方面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筒 残余位移 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BFRP模壳不排水加固RC墩柱恢复力模型
6
作者 张景杭 夏樟华 +3 位作者 姜绍飞 洪俊贤 朱朴 范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2-203,共12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BFRP)模壳不排水加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墩柱抗震恢复力模型,在拟静力试验基础上,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对模壳加固墩柱进行数值分析,主要研究参数为...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BFRP)模壳不排水加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墩柱抗震恢复力模型,在拟静力试验基础上,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对模壳加固墩柱进行数值分析,主要研究参数为填充层混凝土强度、模壳厚度、加固高度、轴压比。研究表明:填充层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墩柱抗震性能有所增强,但C40以上的填充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墩柱的抗震性能较为接近;模壳加固厚度较大墩柱的抗震性能优于厚度较小墩柱;当模壳加固高度较高时,墩柱的抗震性能较好,当加固高度大于2~3倍原墩柱塑性铰高度时,抗震性能提升效果趋于稳定;轴压比越大,墩柱的刚度退化较快,不利延性发展。后通过数据回归分析,建立了BFRP模壳加固RC墩柱恢复力模型,对比可知,恢复力模型与试验曲线拟合较好,能有效反映加固墩柱的滞回性能,可为此类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BFRP)模壳 不排水加固 钢筋混凝土(RC)墩柱 有限元 参数分析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预压碟簧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桥墩恢复力模型与滞回性能研究
7
作者 李春雨 贾和举 +1 位作者 李运生 王军文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4,共11页
为减小钢筋混凝土桥墩在地震中的损伤并且实现经济快速的震后恢复,提出一种新型预压碟簧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桥墩(PDS-SCCP)。文中对PDS-SCCP的整体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建立了反映其滞回特性的恢复力模型。采用ABAQUS建立PDS-S... 为减小钢筋混凝土桥墩在地震中的损伤并且实现经济快速的震后恢复,提出一种新型预压碟簧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桥墩(PDS-SCCP)。文中对PDS-SCCP的整体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建立了反映其滞回特性的恢复力模型。采用ABAQUS建立PDS-SCCP的数值模型,并将ABAQUS计算结果与恢复力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恢复力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PDS-SCCP的滞回特征;在往复荷载作用下,PDS-SCCP可以实现预期的工作机制,其塑性损伤集中于可更换耗能装置,混凝土墩身基本保持弹性,复位装置能够稳定地为桥墩提供恢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桥墩 碟形弹簧 恢复力模型 滞回性能 可更换
下载PDF
废弃轮胎-砂地基抗震性能和恢复力模型研究
8
作者 聂晓梅 王凤池 孙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1,132,共10页
为研究废弃轮胎-砂构造地基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组轮胎-砂构造地基的拟静力试验,分析轮胎-砂单元体的堆砌方式、初始竖向荷载和碳纤维网片对构造地基的滞回性能的影响。在拟静力试验基础上用试验拟合法建立废弃轮胎-砂构造地基的恢复力... 为研究废弃轮胎-砂构造地基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组轮胎-砂构造地基的拟静力试验,分析轮胎-砂单元体的堆砌方式、初始竖向荷载和碳纤维网片对构造地基的滞回性能的影响。在拟静力试验基础上用试验拟合法建立废弃轮胎-砂构造地基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废弃轮胎-砂构造地基的滞回曲线饱满,总体呈梭形,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轮胎-砂单元体错缝堆砌、增大随初始竖向荷载和增设碳纤维网片都有利于轮胎-砂构造地基参与耗能;轮胎-砂构造地基恢复力模型的滞回曲线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可以反映出试件的受力过程和主要受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轮胎 轮胎-砂构造地基 滞回曲线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恢复力模型优化
9
作者 谢冰莹 李强 《粘接》 CAS 2024年第7期156-160,共5页
箍筋锈蚀后受其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强度、刚度都降低,塑性、延性变差,影响了构件的抗震性能。研究基于恢复力模型,考虑到箍筋锈蚀后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改变,建立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的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 箍筋锈蚀后受其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强度、刚度都降低,塑性、延性变差,影响了构件的抗震性能。研究基于恢复力模型,考虑到箍筋锈蚀后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改变,建立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的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构建的恢复力模型计算得到的骨架曲线、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由此得出该模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箍筋 压弯构件 低周往复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CFRP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恢复力模型研究
10
作者 隽蓉蓉 邵永健 严舒云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为建立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恢复力模型,完成了一组CFRP加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复合受扭试验。考虑了混凝土强度、CFRP加固方式、箍筋配筋率对其滞回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的... 为建立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恢复力模型,完成了一组CFRP加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复合受扭试验。考虑了混凝土强度、CFRP加固方式、箍筋配筋率对其滞回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扭矩-扭率骨架曲线特征点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反复加载下卸载刚度和强度退化率的确定办法,并建立了CFRP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扭矩-扭率恢复力模型。按此模型得到的计算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度较好,表明该恢复力模型可用于CFRP加固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复合受扭构件 骨架曲线 滞回规则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部分无黏结螺杆连接梁柱节点的恢复力模型研究
11
作者 程卫红 肖从真 +1 位作者 田春雨 李建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7,共10页
为研究部分无黏结螺杆连接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和恢复力特性,基于2榀高性能装配式框架结构的低周往复试验,分析典型边跨梁柱连接节点的破坏现象、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和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四折... 为研究部分无黏结螺杆连接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和恢复力特性,基于2榀高性能装配式框架结构的低周往复试验,分析典型边跨梁柱连接节点的破坏现象、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和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四折线的节点弯矩-转角骨架曲线模型,并给出各特征点的计算方法;基于试验滞回曲线的特征分析,构建了节点的恢复力滞回规则,与骨架曲线构成节点的恢复力模型。结果表明:极限状态时,部分无黏结螺杆连接梁柱节点的节点区混凝土损伤程度较轻,节点的主要屈服机制为连接螺杆,节点整体工作状态良好;节点弯矩-转角滞回曲线捏拢明显,呈现出明显的转动变形滑移,节点耗能能力较差;节点转角位移延性系数介于3.94~6.21之间,2榀框架中节点的最大转角分别约为1/58和1/53,节点延性性能和变形能力良好;所提出的节点弯矩-转角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滞回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恢复力模型可用于应用该类型连接节点的整体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无黏结螺杆 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恢复力模型研究
12
作者 欧智菁 曹磊 +2 位作者 林上顺 薛文浩 陈治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2-620,共9页
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对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进行建模,计算了桥墩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特征值;以轴压比、长细比、约束系数、方钢管屈服强度、混凝土强度、钢管嵌入深度与桥墩边长比、嵌套钢管直径与桥墩边长比... 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对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进行建模,计算了桥墩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特征值;以轴压比、长细比、约束系数、方钢管屈服强度、混凝土强度、钢管嵌入深度与桥墩边长比、嵌套钢管直径与桥墩边长比、嵌套钢管厚度与桥墩边长比为拓展参数,研究各参数对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的影响规律;借鉴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计算框架,拟合得出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各特征值(弹性刚度、水平荷载峰值、峰值荷载位移与下降段刚度)的计算公式;该计算公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有限元分析值与公式计算值之比的平均值为1.004~1.035,均方差为0.133~0.162;选取实际工程对算法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数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 方钢管约束 特征值 骨架曲线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震恢复力模型研究
13
作者 龚倩倩 赵清民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2016年第4期47-51,4,共5页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地震恢复力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国内外学者已提出的恢复力模型,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得出刚度退化三折线恢复力模型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恢复力模型研究中。在该恢复力模型的基础上...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地震恢复力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国内外学者已提出的恢复力模型,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得出刚度退化三折线恢复力模型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恢复力模型研究中。在该恢复力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正反向弹性刚度不一致,提出了改进恢复力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建立的内容、数据处理与拟合方法以及拟合时加载与卸载规则。通过分析研究已有刚度退化三折线恢复力模型的研究结果,并对比各试验模型,提出引入修正系数,建立一个适用所有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参考恢复力模型,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地震恢复力模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刚度退化三折线恢复力模型 建议恢复力模型 修正系数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柱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与粘结滑移恢复力模型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李俊华 李玉顺 +2 位作者 王建民 王新堂 薛建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2,共7页
进行了弯矩、轴力、剪力共同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的粘结滑移性能试验。以试验所得的粘结应力-滑移关系曲线为基础,定义了三个特征粘结应力点,并提出了特征粘结强度、特征滑移的统计回归计算公式,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柱距柱底50mm处的基准粘... 进行了弯矩、轴力、剪力共同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的粘结滑移性能试验。以试验所得的粘结应力-滑移关系曲线为基础,定义了三个特征粘结应力点,并提出了特征粘结强度、特征滑移的统计回归计算公式,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柱距柱底50mm处的基准粘结滑移本构模型。以基准粘结滑移本构模型为基础,引入反应不同位置粘结应力和滑移分布差异的位置函数,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柱任意位置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综合考虑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粘结强度、滑移刚度退化规律,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柱粘结滑移恢复力模型,提出了恢复力模型中骨架曲线、加卸载刚度的确定方式,加卸载路径、强度衰减规律以及滞回环规则。研究结果为型钢混凝土柱考虑粘结滑移的有限元分析和地震反应全过程分析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粘结滑移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郭子雄 张志伟 +1 位作者 黄群贤 刘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85,共7页
开展了6个1/2比例的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柱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重点考虑轴压力系数和配箍特征值对型钢混凝土柱变形性能和滞回特征的影响。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滞回曲线特征,并确定了恢复力模型的滞回规则。通过对试验结果的... 开展了6个1/2比例的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柱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重点考虑轴压力系数和配箍特征值对型钢混凝土柱变形性能和滞回特征的影响。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滞回曲线特征,并确定了恢复力模型的滞回规则。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确定了卸载刚度和反复加载下的强度退化率,主要考虑参数包括位移延性比和轴压力系数。恢复力模型的骨架曲线由弹性段、强化段和强度退化段组成三线形骨架曲线。骨架曲线采用基于截面条带法和按实验数据的统计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其强化段和强度退化段均考虑了轴压力系数的影响。从而建立了能够考虑轴压力系数对滞回特性影响的型钢混凝土柱剪力-侧移恢复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框架柱 轴压力系数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框架恢复力模型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琨 袁沈峰 +2 位作者 曹大富 陈再现 郑文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2-1017,1023,共7页
采用梁柱纤维模型对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组合框架滞回全过程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在大量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此类组合框架滞回曲线特点,建立了单层单跨组合框架的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该模型可综合考虑轴压比... 采用梁柱纤维模型对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组合框架滞回全过程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在大量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此类组合框架滞回曲线特点,建立了单层单跨组合框架的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该模型可综合考虑轴压比和预应力度等的影响,能对此类组合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进行预测,其结果与试验及数值仿真结果一致.相关研究可为简化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梁 角钢混凝土柱 框架 恢复力模型 预应力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模型试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52
17
作者 寇佳亮 梁兴文 邓明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70,共13页
以4个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为基础,考虑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延性和应变硬化特性,分析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推导整个受力过程不同阶段剪力墙顶点位移公式,建立剪力墙截面弯矩-曲率关... 以4个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为基础,考虑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延性和应变硬化特性,分析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推导整个受力过程不同阶段剪力墙顶点位移公式,建立剪力墙截面弯矩-曲率关系。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公式的合理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开裂点、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为特征点,并考虑刚度退化得出四线型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给出各特征点理论计算公式。利用此恢复力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非线性模型,模拟曲线与试验恢复力曲线较为吻合,表明提出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模型可为非线性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 恢复力模型 四线型模型 加卸载规则 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酸雨腐蚀砖墙抗震性能试验及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郑山锁 朱揽奇 +2 位作者 牛丽华 郑捷 程明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31,共11页
为了研究一般大气环境下酸雨作用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4榀相同特性的砖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酸雨模拟加速腐蚀试验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考察了砖墙的抗震性能随着酸雨腐蚀循环次数增加的退化现象,得到了砖墙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为了研究一般大气环境下酸雨作用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4榀相同特性的砖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酸雨模拟加速腐蚀试验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考察了砖墙的抗震性能随着酸雨腐蚀循环次数增加的退化现象,得到了砖墙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通过对比各腐蚀循环次数下的试验数据,分析并建立了砖墙构件性能的退化规律。基于Ibarra-Krawinkler滞回模型建立了不同酸雨腐蚀循环次数下砖墙的退化恢复力模型,并利用OpenSees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恢复力模型能够准确的描述酸雨腐蚀下砖墙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材料的非线性,为酸雨环境下砌体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酸雨腐蚀 循环退化 恢复力模型 OPENSEES
下载PDF
钢框架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宏 李兆凡 +1 位作者 石永久 王元清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65,59,共3页
为了研究高层钢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 ,对钢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进行了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考虑了节点延性、耗能性能和强度、刚度退化等影响 ,建立了钢框架梁柱节点的恢复力模型 ,计算结果与试验... 为了研究高层钢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 ,对钢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进行了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考虑了节点延性、耗能性能和强度、刚度退化等影响 ,建立了钢框架梁柱节点的恢复力模型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节点 滞回特性 恢复力模型 高层建筑 钢结构
下载PDF
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国军 吕西林 刘伯权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90,共8页
根据108根高强混凝土框架柱在固定轴向荷载和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分析和回归出试验柱的骨架曲线强化段水平投影长度、最大荷载与屈服荷载的比值和各刚度与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特征值及总横截面面积与核心混凝土面积比值之间... 根据108根高强混凝土框架柱在固定轴向荷载和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分析和回归出试验柱的骨架曲线强化段水平投影长度、最大荷载与屈服荷载的比值和各刚度与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特征值及总横截面面积与核心混凝土面积比值之间的关系。根据高强混凝土框架柱屈服时截面平衡条件推导出的屈服柱顶水平荷载和水平位移、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出的柱顶峰值水平荷载及有关试验回归公式确定出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恢复力模型的骨架曲线及滞回曲线。研究表明:试验骨架曲线强化段在水平投影长度和屈服位移的比值与配箍特征值成正比,与轴压比、剪跨比和总横截面面积与核心混凝土面积比值成反比;试件的弹性刚度、强化刚度及退化刚度与轴压比和总横截面面积与核心混凝土面积比值成正比,与配箍特征值和剪跨比成反比;建议的恢复力模型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与试验结果相接近,且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抗震 试验和理论分析 高强混凝土框架柱 恢复力模型 配箍特征值 轴压比 剪跨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