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病原菌分布及护理效果分析
1
作者 孙丽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76-0079,共4页
探究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感染情况,对患者感染分布和感染特点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行研究,并且要分组对于不同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2022年4月到2023年10月)收诊的60例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 探究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感染情况,对患者感染分布和感染特点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行研究,并且要分组对于不同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2022年4月到2023年10月)收诊的60例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对不同症候患者的病原菌构成情况对比,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证、痰湿阻滞证患者感染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对比没有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情况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肺氧合指标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分别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不同症候患者的数据对比没有差异,在急诊科应用有良好的价值,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 病原菌分布 护理效果 分析
下载PDF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华 刘淼波 江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43-146,共4页
研究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工作,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86名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43例为一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 研究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工作,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86名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43例为一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对患者护理效果提升具有重大帮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 感染性休克患者 护理
下载PDF
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琼 刘锦华 +1 位作者 李鹤琴 董萍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0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休克纠...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0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休克纠正治疗,同时辅以抗感染、吸氧以及其他治疗手段,实验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接受肾上腺素0.05~2.0μg/(kg·min)微量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死亡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尿量、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等肾功能相关指标;观察两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V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以及心脏指数(CI)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HR、CI、MAP、CVP、PAWP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HR水平均降低,CI、MAP、CVP、PAWP水平均升高,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变化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4 h后的尿量均多于治疗前水平(P<0.05),CCr及BUN指标水平变化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死亡率分别为8.24%和24.7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素微量泵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患者临床死亡率,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 肾功能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麻醉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5期196-197,共2页
目的 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应采用的麻醉方法和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4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以及复合静脉气管插管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维库溴铵或者芬太尼等药物给予全身麻醉,针对休克患者的程度... 目的 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应采用的麻醉方法和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4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以及复合静脉气管插管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维库溴铵或者芬太尼等药物给予全身麻醉,针对休克患者的程度还要采用强心药物的使用。结果 患者手术后身体指标都好于手术前,血压回升,心率减慢,电解质稳点,酸碱平衡,且自主呼吸的吸入氧气在92%。结论 针对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要选择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并选择不良反应小,麻醉效果显著的药物,在麻醉基础上还要给予抗休克的治疗,维持身体内环境和脏器功能的稳定,减少对脏器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患者 麻醉药物 处理效果
下载PDF
核查单指导下的集束化护理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双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22期154-156,共3页
目的:观察核查单指导下的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核查单指导下的集... 目的:观察核查单指导下的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核查单指导下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心率、心脏指数、平均动脉压、静脉血氧饱和度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脏指数、平均动脉压、静脉血氧饱和度及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查单指导下的集束化护理有利于提高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静脉血氧饱和度以及SF-36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查单 集束化护理干预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不同晶体液早期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路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59-60,共2页
实验将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不同晶体液早期复苏治疗,明确晶体运用下对患者肾功能造成的影响,为感染性休克复苏液体选择提供临床根据。方法:实验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可分为醋酸钠钾镁钙... 实验将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不同晶体液早期复苏治疗,明确晶体运用下对患者肾功能造成的影响,为感染性休克复苏液体选择提供临床根据。方法:实验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可分为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P组)和林格氏液(L组),对比结果。结果:从应用结果上看,在T0时,两组患的血肌酐没有变化,在T3h的时候,L组患者的血肌酐上升,在T6h的时候下降,在T24h的时候继续上升,在T7d的时候达到了峰值,而另一组则没有明显的变化。与此同时,患者在uNGAL的对比中,在复苏前是没有差异的,在T6h则有明显的差异,且在T7d的时候达到峰值。此外,我们统计了患者AKI发生率,即在L组的发生率为65%(13/20),P组的发生率则为50%(1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晶体液早期复苏,采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和林格氏液可以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且不会造成患者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液 早期复苏 感染性休克患者 肾功能 AKI发生率
下载PDF
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及症状转归分析
7
作者 王晓晶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1期122-122,124,共2页
目的探讨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及症状转归。方法选择我院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70例,收集时间2015年5月-2019年1月。随机分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方案治疗,血液净化组则实施常规方案+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肾功... 目的探讨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及症状转归。方法选择我院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70例,收集时间2015年5月-2019年1月。随机分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方案治疗,血液净化组则实施常规方案+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疗效;纠正休克和生命体征稳定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尿素氮和血肌酐。结果血液净化组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疗效、纠正休克和生命体征稳定时间、尿素氮和血肌酐相比较常规组更好,P<0.05。结论常规方案+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 血液净化 症状转归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作用评价
8
作者 谭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160-160,共1页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8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0给予集束化护理,分析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休克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65±0...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8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0给予集束化护理,分析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休克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65±0.13)h和(6.24±2.19)天,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提升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 护理作用
下载PDF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综合性护理模式及效果评析
9
作者 李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86-86,88,共2页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模式后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科室2018年6月29日~2020年8月12日收治的8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感染性休克护理模式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一般化护理模式)与研...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模式后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科室2018年6月29日~2020年8月12日收治的8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感染性休克护理模式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一般化护理模式)与研究组(4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综合性护理模式),观察护理效果、心理指数、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效果(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性休克患者,P<0.05;护理后,研究组感染性休克患者心理指数(焦虑自评分数与抑郁自评分数)低于对照组感染性休克患者,P<0.05;研究组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压疮、导管相关性感染、呼吸机相关性感染)2例(4.54%),低于对照组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压疮、导管相关性感染、呼吸机相关性感染)9例(20.4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才能够有效预防压疮、导管相关性感染、呼吸机相关性感染事件,提升护理效果,优化患者心理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模式 感染性休克患者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急诊救治护理中早期应用血滤机进行高容量血液滤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边雅荣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急诊救治护理中早期应用血滤机进行高容量血液滤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2021年2月收治的88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 目的:观察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急诊救治护理中早期应用血滤机进行高容量血液滤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2021年2月收治的88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早期应用血滤机进行高容量血液滤过。比较两组APACHEⅡ、MODS评分、两组炎性因子、心血管功能。结果:两组干预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以及MODS评分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心血管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治护理中,早期应用血滤机进行高容量血液滤过具有较高的价值,有利于改善患者器官功能障碍,促进身体机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量血液滤过 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 急诊救治 器官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达托霉素血浆浓度的UPLC-MS/MS法测定及其在重症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琳璘 郭楠 +1 位作者 张学丽 邵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0-706,共7页
建立测定血浆和置换液中达托霉素的高通量UPLC-MS/MS方法,采用Kinetex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柱温45℃,流动相为含0.1%甲酸水溶液-乙腈,流速0.4 mL/min,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扫描模式下,达托霉素m/z810.9→159.1;内... 建立测定血浆和置换液中达托霉素的高通量UPLC-MS/MS方法,采用Kinetex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柱温45℃,流动相为含0.1%甲酸水溶液-乙腈,流速0.4 mL/min,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扫描模式下,达托霉素m/z810.9→159.1;内标来曲哩m/z 286.2→217.2,分析时长2.5min。达托霉素在血浆(1~200μg/mL)和置换液(0.005~20μg/mL)中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等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静脉滴注6mg/kg达托霉素在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体内的C_(max)和AUC_(0-24)明显低于健康受试者,下降比例分别为50%和60%,未达到预期的杀菌效果。这可能与感染性休克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联合间隙水肿,从而使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加有关,此外,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可体外滤过约16%的达托霉素,导致剂量不足和感染治疗不彻底。研究结果推荐在接受CRRT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中使用达托霉素应适当增加剂量,且须对该类患者进行达托霉素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托霉素 UPLC-MS/MS法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感染性休克患者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许敏 何翠萍 +1 位作者 杨洁 柯莹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60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2014年2月~2015年6月)动态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高容...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60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2014年2月~2015年6月)动态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量血液滤过 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被引量:12
13
作者 Hiroyuki Hirasawa Shigeto Oda Masataka Nakamur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3期4132-4136,共5页
The main pathophysiological feature of sepsis is the uncontrollable activation of both pro-and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s arising from the overwhelming pro-duction of mediators such as pro-and anti-inflammatory cytok... The main pathophysiological feature of sepsis is the uncontrollable activation of both pro-and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s arising from the overwhelming pro-duction of mediators such as pro-and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Such an uncontrollable inflammatory response would cause many kinds of metabolic derangements. One such metabolic derangement is hyperglycemia. Accordingly, control of hyperglycemia in sepsis is considered to be a very effective therapeutic approach. However, despite the initial enthusiasm, recent studies reported that tight glycemic control with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failed to show a beneficial effect on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disappointing result is the incidence of harmful hypoglycemia during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Therefore, avoidance of hypoglycemia during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may be a key issue in effective tight glycemic control.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glycemic control aimed at a blood glucose level of 80-100 mg/dL, as initially proposed by van den Berghe, seems to be too tight and that such a level of tight glycemic control puts septic patients at increased risk of hypoglycemia. Therefore, now many researchers suggest less strict glycemic control with a target blood glucose level of 140-180 mg/dL. Also specific targeting of glycemic control in diabetic pati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Since there is a significantcorrelation between success rate of glycemic control and the degree of hypercytokinemia in septic patient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hypercytokinemia may b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uccessful glycemic control. Thus, in future, use of an artificial pancreas to avoid hypoglycemia during insulin therapy, special consideration of septic diabetic patients, and control of hypercytokinemia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more effective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glucose Diabetes mellitus INSULIN HYPERCYTOKINEMIA Inflammation mediator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