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观察和致病菌分析
1
作者 施健 朱蓉嵘 朱俭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了解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endogenous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EIE)危险因素、致病菌属分布及其药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7月收治的EIE患者21例(25眼)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发热8例,伴有全身疾病20例(95... 目的:了解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endogenous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EIE)危险因素、致病菌属分布及其药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7月收治的EIE患者21例(25眼)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发热8例,伴有全身疾病20例(95.24%),其中合并糖尿病19例(90.48%),有眼外感染灶13例(61.90%),其中肝脓肿6例(28.57%),肺部感染5例(23.81%)。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15例(71.43%),其中玻璃体液检测阳性11例(52.38%);革兰阴性杆菌10例(肺炎克雷伯杆菌9例,大肠埃希菌1例),均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替坦和美洛培南敏感,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耐药,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他啶中介,余敏感;葡萄球菌3例,均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2例,分别为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敏感)和博伊德假阿什利菌。双眼EIE者4例,均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EIE患者21例中术前行眼内注射抗菌药物(intravitreal antibiotics,IVA)14例,手术行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IVA+硅油填充6例、PPV+硅油填充1例,IVA 1例,眼内容物剜除术13例(15眼),破坏性手术率达71.43%。术后随访3~6月,5眼视力提高。结论:EIE主要为细菌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是导致EIE的主要致病菌。玻璃体液联合血液、肝穿刺液、尿液培养可提高病原菌检测阳性率。亚胺培南联合万古霉素可用于EIE的早期经验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眼内炎 内源 病原菌 抗生素 耐药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炎症指标变化及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赵荣超 郭长城 赵松伟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783-2786,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炎症指标变化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者作为感染组,106例未发生感染...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炎症指标变化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者作为感染组,106例未发生感染性眼内炎者作为未感染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术后第3天清晨,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并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术中情况(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血清hs-CRP、SAA、PCT、IL-1β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s-CRP、SAA、PCT、IL-1β水平分别为(21.49±3.01)mg/L、(15.28±2.63)mg/L、(2.12±0.80)ng/L、(23.11±5.70)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1.20)mg/L、(6.45±1.09)mg/L、(0.40±0.05)ng/L、(17.10±4.1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血清hs-CRP、SAA、PCT、IL-1β分别为(123.25±36.35)m L、(32.45±5.13)mg/L、(23.01±4.25)mg/L、(6.79±1.45)ng/L、(36.42±6.40)ng/L,明显高于未感染组的(108.26±22.78)m L、(10.25±1.85)mg/L、(13.43±2.54)mg/L、(0.70±0.17)ng/L、(20.93±4.3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血清hs-CRP、SAA、PCT、IL-1β均是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血清hs-CRP、SAA、PCT、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其与术中出血量均是术后眼内炎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各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性眼内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感染性眼内炎 超敏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A 降钙素原 白介素-1Β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CD64指数与PCT水平检测分析
3
作者 訾瑞峰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CD64指数与降钙素原(PC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8例白内障患者,将39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列为感染组,并将同期39例白内障术后无感染患者选为对照...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CD64指数与降钙素原(PC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8例白内障患者,将39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列为感染组,并将同期39例白内障术后无感染患者选为对照组。对感染组患者进行病原菌取样和菌株培养、鉴定,以此分析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对所有患者进行CD64指数与PCT水平检验。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与PCT指标,预测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效能。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玻璃体样本的阳性检出率(38.46%)高于房水样本检出率(20.51%),送检样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9株(82.61%),革兰氏阴性菌4株(17.39%),检出率最高的菌种为表皮葡萄球菌(56.52%),其次为头状葡萄球菌(13.04%);感染组CD64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CT水平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与PCT及联合指标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2、0.866、0.951。其中CD64指数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2%、73.3%;PCT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89.7%;两项指标联合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2.2%、91.1%。结论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主要分布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为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多,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CD64指数与PCT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CD64指数与PCT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效能中等,两项联合指标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感染性眼内炎 病原菌 CD64指数 降钙素原
下载PDF
老年白内障病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蒋丽 邹怡 李晓敏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期343-347,共5页
目的:构建老年白内障病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风险评估模型,并检验模型预测能力。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180例,根据是否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将病人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 目的:构建老年白内障病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风险评估模型,并检验模型预测能力。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180例,根据是否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将病人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白内障病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老年白内障病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风险评估模型。选取我院2022年8月—2023年4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50例校验模型预测能力。结果:18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并发感染性眼内炎21例,发生率为11.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0 min、术中玻璃体溢出、血清清蛋白<35 g/L为老年白内障病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0.05,提示预测情况与实际情况比较一致,模型有较好拟合度;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13,95%CI(0.765,0.862),灵敏度为0.823、特异度为0.879,约登指数为0.702;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准确值为86.00%,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85.71%,Kappa一致性系数为0.504。结论:老年白内障病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较高,且其危险因素复杂,研究构建的老年白内障病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风险评估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老年病人 感染性眼内炎 危险因素 评估模型 护理
下载PDF
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回顾性分析
5
作者 张茵 马清敏 +1 位作者 牛佳琳 王建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2016-201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菌、耐药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2009-01/2023-06收治的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37例37眼。分析不同类型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菌、耐药性、...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菌、耐药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2009-01/2023-06收治的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37例37眼。分析不同类型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菌、耐药性、早期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或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治疗效果。结果:纳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37眼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24眼,玻璃体切除术后4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2眼,抗青光眼术后2眼,角膜移植术后2眼,前房穿刺术后2眼,玻璃体腔注药术后1眼。眼内液标本送检37例(玻璃体+房水14例,单纯玻璃体20例,单纯房水3例),检出致病菌20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7株(12例为表皮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2株,真菌1株(镰刀菌)。37眼中行单纯玻璃体腔注药7眼、玻璃体腔注药联合玻璃体切除11眼、单纯玻璃体切除19眼。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0.05者15眼,0.06-0.3者15眼,0.4-1.0者7眼,与治疗前(无光感-手动者31眼,数指-0.05者3眼,0.06-0.3者3眼)有差异(P<0.001)。结论:对于眼内感染相对较轻、初诊视力相对较好的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仍然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可以有效控制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进展,减少手术次数,显著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眼内炎 致病菌 耐药 眼内的治疗
下载PDF
眼科术后,要防感染性眼内炎
6
作者 王莹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1期42-42,共1页
临床上,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均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恢复期间受病理、手术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影响预后。因此,做完眼科手术后并不意味着治疗结束,患者还需要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防护... 临床上,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均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恢复期间受病理、手术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影响预后。因此,做完眼科手术后并不意味着治疗结束,患者还需要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防护,以保障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常见病 感染性眼内炎 眼科手术 危险因素 青光眼 白内障 术后恢复期 首选治疗
下载PDF
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
7
作者 许彦 温立萍 米雪纯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 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2021年12月我院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22145例(32515眼)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产生感染性眼内炎分为感染组(32例,45眼)... 目的 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2021年12月我院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22145例(32515眼)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产生感染性眼内炎分为感染组(32例,45眼),未感染组(22113例,32470眼)。就感染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培养病原菌45株,包括表皮葡萄球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溶血性链球菌6株,铜绿色假单胞菌9株,芽孢杆菌10株;单因素:两组年龄、晶状体核硬度、糖尿病、手术时间>30min、眼内压、玻璃体溢出、开放性眼球外伤、术后护理不符合医嘱(P<0.05);经Logistic多元分析,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30min、玻璃体溢出、开放性眼球外伤、术后护理不符合医嘱均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芽孢杆菌等为主。且受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30min、玻璃体溢出、开放性眼球外伤、术后护理不符合医嘱等独立危险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感染性眼内炎 病原菌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某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中医护理措施
8
作者 顾雪英 宋芝雁 龚佳怡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3期280-283,288,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中医护理措施,为临床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11月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2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白... 目的:分析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中医护理措施,为临床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11月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2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部位、手术时长、无菌操作情况、玻璃体溢出情况、血清白蛋白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果:32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有39例,感染发生率为12.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与合并高血压与否、合并糖尿病与否、无菌操作规范与否、玻璃体溢出与否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无菌操作不规范是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可能与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无菌操作不规范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对此类高风险患者应加强监测和护理,以减少换算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但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少,相关结论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术后感染 感染性眼内炎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下载PDF
脑膜炎奈瑟菌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感染性眼内炎1例
9
作者 凌勇 袁凯旋 +1 位作者 禄梦笛 胡雪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761-1764,共4页
1例74岁的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因右眼红肿胀痛入院,临床上通过患者右眼前房和玻璃体腔抽出液行涂片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最终通过mNGS诊断为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感染性眼内炎,经手术治疗和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患者右眼感染... 1例74岁的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因右眼红肿胀痛入院,临床上通过患者右眼前房和玻璃体腔抽出液行涂片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最终通过mNGS诊断为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感染性眼内炎,经手术治疗和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患者右眼感染明显控制,眼内炎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脑膜奈瑟菌 感染性眼内炎
下载PDF
血清标志物sTREM⁃1、AQP5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测价值研究
10
作者 潘雪菲 邵婷 刘青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8期1484-1487,1492,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标志物可溶性人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水通道蛋白5(AQP5)是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在成都爱尔眼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进行体检... 目的研究血清标志物可溶性人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水通道蛋白5(AQP5)是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在成都爱尔眼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2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sTREM⁃1、AQP5水平的差异;根据观察组术后是否发生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并分为感染亚组(n=31)和非感染亚组(n=115),比较两亚组间血清sTREM⁃1、AQP5水平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REM⁃1、AQP5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TREM⁃1、AQP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35、12.484,P<0.05);感染亚组患者的血清sTREM⁃1、AQP5水平以及糖尿病比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玻璃体溢出比例均高于非感染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6、4.026、4.392、6.934、10.544、14.508,P<0.05);有糖尿病史、手术时间延长及血清sTREM⁃1、AQP5水平增加是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sTREM⁃1、AQP5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具有预测价值,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0.905。结论血清sTREM⁃1、AQP5水平增加与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相关,两项指标均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感染性眼内炎 可溶人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水通道蛋白5
下载PDF
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张素环 修俊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41-0144,共4页
研究青光眼患者在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2022.1.1-2022.12.31阶段内受诊的青光眼患者200例列入医学观察范围,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情况,了解发生率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对于接受青光眼手术干预的... 研究青光眼患者在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2022.1.1-2022.12.31阶段内受诊的青光眼患者200例列入医学观察范围,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情况,了解发生率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对于接受青光眼手术干预的200例患者,有8例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占比4.0%。其中年龄大于等于60岁有3例患者、发生率是6.00%,伴随睑内翻倒睫有2例患者、发生率是2.50%,合并糖尿病有5例患者、占比5.00%,处于夏季阶段接受治疗有5例患者、发生率5.68%,非层流手术室干预有5例患者、发生率5.00%,没有开展健康指导有6例患者、发生率6.67%,没有限制探视有5例患者、发生率4.13%,多个项目均作为青光眼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单影响因素,p<0.05;借助二元Logistic回归研究影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多因素,包含年龄大于等于60岁、伴随睑内翻倒睫、合并糖尿病、处于夏季阶段接受治疗、非层流手术室干预、没有开展健康指导、没有限制探视,p<0.05。结论 以手术的方式治疗青光眼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在实际治疗中医护工作者应实施科学化指导干预模式,降低患者术后有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一旦出现异常要配合有效治疗方法,保障患者可以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手术 感染性眼内炎 危险因素 有效策略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抽吸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郭婷婷 黎娓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9期1291-1293,1298,共4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抽吸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I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2月在我院首次行超声乳化抽吸术的白内障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IE分为发生组(n=15)... 目的:分析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抽吸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I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2月在我院首次行超声乳化抽吸术的白内障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IE分为发生组(n=15)和未发生组(n=10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R软件“rms”包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开放性眼球外伤、手术时间(≥15min)、合并糖尿病、术中玻璃体溢出、年龄(≥70岁)、血清白蛋白(<35g/L)是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抽吸术后发生IE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C指数为0.875(0.769~0.981),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结论:基于开放性眼球外伤(有)、手术时间(≥15min)、合并糖尿病(有)、术中玻璃体溢出(有)、年龄(≥70岁)、血清白蛋白(<35g/L)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可为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抽吸术后发生IE的预测评估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感染性眼内炎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36
13
作者 刘铁 解成志 谢同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64-1767,共4页
目的:探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因素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01/2018-01收治的1 365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统计患者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并分析感染性眼内炎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因素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01/2018-01收治的1 365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统计患者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并分析感染性眼内炎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者28例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共检出病原菌36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9株(25.00%),铜绿假单胞菌9株(25.00%),芽孢杆菌8株(22.22%)。铜绿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有较强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米诺环素的敏感性较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70岁)、糖尿病、手术时间(≥15min)、术中玻璃体溢出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多见。年龄(≥70岁)、糖尿病、手术时间(≥15min)、术中玻璃体溢出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感染性眼内炎 老年 病原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感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胡淑英 汪振芳 +2 位作者 谭素芬 陈绮华 胡穗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41-542,共2页
目的 研究与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中心 1992~ 2 0 0 1年 10年间白内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计施行 5 4 82 2例 (眼 )白内障手术 ,其中感染性眼内炎 2 5例 (眼 ) ,感染率为 0 .0 4 6 % ,2 4例标本送检... 目的 研究与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中心 1992~ 2 0 0 1年 10年间白内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计施行 5 4 82 2例 (眼 )白内障手术 ,其中感染性眼内炎 2 5例 (眼 ) ,感染率为 0 .0 4 6 % ,2 4例标本送检 ,17例培养阳性 ,病菌检出率 70 .83% ,革兰阳性球菌占 82 .35 % ,>6 0岁患者占 72 % ,8例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经治疗后 92 %的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且恢复部分视力。结论 我中心白内障手术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为 0 .0 4 6 % ,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要菌属 ,条件致病菌是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菌群。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控制感染性眼内炎的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感染性眼内炎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大卫 范永 +2 位作者 韩学军 张燕 贺忠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注药对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玻璃体切割组19例,视力提高7例,1例炎症不能控制眼球摘除;非玻璃体切割组15例,视力提高7例,4例炎症不能控制行眼球摘除。结...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注药对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玻璃体切割组19例,视力提高7例,1例炎症不能控制眼球摘除;非玻璃体切割组15例,视力提高7例,4例炎症不能控制行眼球摘除。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注药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注药治疗 感染性眼内炎 手术 玻璃体
下载PDF
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和致病菌临床分析 被引量:38
16
作者 王伟 徐海峰 +2 位作者 原公强 潘晓钢 董晓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 了解感染性眼内炎流行病学特点及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 5年内 2 13例感染性眼内炎住院患者的资料 ,对病因及其致病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眼外伤是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占 85 .92 % ;在儿童组占 98.67% ,其中一次性废弃注... 目的 了解感染性眼内炎流行病学特点及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 5年内 2 13例感染性眼内炎住院患者的资料 ,对病因及其致病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眼外伤是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占 85 .92 % ;在儿童组占 98.67% ,其中一次性废弃注射器致伤者最多占 3 3 .3 3 %。内眼手术后感染主要发生在老年组占 2 9.2 7%。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细菌 ,分别占 48.49%和 2 5 .3 5 % ;真菌占 2 1.2 3 %。细菌感染对环丙沙星敏感者最多 ,为 96.0 8% ,头孢唑啉次之。经治疗后92 .49%的患者炎症得到控制 ,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应重视眼外伤预防 ,加强一次性注射器管理。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流行病学 诊断 外伤感染性眼内炎 病因 致病菌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感染性眼内炎导致眼球丧失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17
作者 姜彩辉 张卯年 +1 位作者 杨惠英 何庆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 探讨感染性眼内炎导致眼球丧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93年 2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116例 (117眼 )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1例 (2 1眼 )行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 ,发生率为17 95 % ;其中视力无光感的... 目的 探讨感染性眼内炎导致眼球丧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93年 2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116例 (117眼 )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1例 (2 1眼 )行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 ,发生率为17 95 % ;其中视力无光感的眼内炎病例中眼球丧失的发生率是 80 % (P =0 .0 0 0 1OR =73.6 ) ;内源性眼内炎的发生率是 4 5 .4 5 % (P =0 .0 12 5OR =4 .6 9) ;眼球破裂伤的发生率是 4 1.6 7% (P =0 .0 0 31OR =6 .78) ;女性眼内炎的发生率是 35 .2 9% (P =0 .0 0 2OR =4 .4 8) ;前、后 5年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的发生率分别是 2 6 .5 3%和11 76 % (P =0 .0 4 0 )。结论 眼内炎病例中视力无光感、内源性眼内炎、眼球破裂伤及女性是导致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的危险因素 ;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的发生率逐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眼内炎 眼球摘除 眼内容剜出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193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致病原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邹玉凌 陈佳 游志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8-951,共4页
目的对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原因、临床诊治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诊治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93例(193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致病因素、病原学、治疗及预后... 目的对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原因、临床诊治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诊治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93例(193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致病因素、病原学、治疗及预后等特点。结果所有患者中外伤性眼内炎137例(71.0%),铁器类、木制品和物体类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眼部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35例(18.1%),以白内障和青光眼术后为主;内源性眼内炎15例(7.8%),以不明原因的病例为主;感染性角膜炎导致者6例(3.1%)。181例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13.3%,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眼部手术后及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易感因素的比例较高,玻璃体切割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感染性眼内炎患者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无光感~0.02者占比为86.2%,治疗后无光感~0.02者占比为62.9%、≥0.10者占比为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治疗前后视力有统计学差异的是外伤性及眼部手术后患者,内源性眼内炎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感染性角膜炎导致者视力大部分无光感。结论外伤性和眼部手术后眼内炎是感染性眼内炎的两种主要类型,玻璃体切割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感染性眼内炎经不同的方式积极治疗后可以控制感染,改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眼内炎 致病原因 玻璃体切割术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燕 李永平 +3 位作者 王丽丽 柳晓辉 丁运刚 刘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4-536,542,共4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并送病理科检查的12例小梁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抗青光眼手术情...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并送病理科检查的12例小梁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抗青光眼手术情况、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治疗前后的情况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病理涂片检查及培养的病原体总检出率为66.7%,迟发性眼内炎者真菌检出率为22.2%。使用抗感染药物联合早期前房冲洗注药、经扁平部后段玻璃体切割术及玻璃体内注药可有效控制感染,治疗后所有患者前房积脓消失,房水闪辉阴性。44.4%的迟发性眼内炎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最佳矫正视力达到0.2。所有患者治疗后眼压均正常。结论对于小梁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取材行病理涂片检查可早期诊断并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经扁平部后段玻璃体切割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预后与发病时视力、病原体种类及其毒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感染性眼内炎 经扁平部后段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病人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忠华 李勇 史静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308-2310,共3页
对12例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原因。分析发现,导致青光眼病人滤过性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原因包括抗增殖药物丝裂霉素的使用、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病人自身的因素等,... 对12例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原因。分析发现,导致青光眼病人滤过性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原因包括抗增殖药物丝裂霉素的使用、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病人自身的因素等,提示临床应加强对青光眼滤过性术后眼内炎病人的病情观察以及健康宣教,告知病人注意眼部卫生,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滤过手术 感染性眼内炎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病情观察 健康宣教 眼部卫生 丝裂霉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