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从氨基酸代谢角度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湿热瘀黄证和气虚瘀黄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靶向氨基酸代谢组学分析HBV-ACLF湿热瘀黄证组(20例)与气虚瘀黄证组(20例)患者的血清氨基酸代谢谱,寻找两种证型的...目的:从氨基酸代谢角度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湿热瘀黄证和气虚瘀黄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靶向氨基酸代谢组学分析HBV-ACLF湿热瘀黄证组(20例)与气虚瘀黄证组(20例)患者的血清氨基酸代谢谱,寻找两种证型的氨基酸代谢差异特征,分析不同证型中氨基酸代谢与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湿热瘀黄证患者体内异亮氨酸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气虚瘀黄证[(10.36±4.47)μg/ml vs(7.76±4.08)μg/ml,P=0.016],但色氨酸则表达相反[(10.26±4.95)μg/ml vs(14.51±7.32)μg/ml,P=0.014];湿热瘀黄证患者白细胞介素(IL)-6显著高于气虚瘀黄证[10.15(3.88,24.42)pg/ml vs 7.73(3.93,18.83)pg/ml,P=0.017],而IL-2、IL-10显著低于气虚瘀黄证[4.40(2.88,8.55)pg/ml vs 6.60(2.80,15.50)pg/ml,P=0.033;7.19(4.52,15.04)pg/ml vs 8.21(2.19,14.64)pg/ml,P=0.015];多种氨基酸代谢与两种证型的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密切相关,尤其是色氨酸代谢与支链氨基酸代谢;湿热瘀黄证中氨基酸代谢主要与促炎细胞因子IL-2、IL-6相关,按照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天冬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蛋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色氨酸、苯丙氨酸;气虚瘀黄证中氨基酸代谢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IL-6、IL-10相关,按照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丝氨酸。异亮氨酸及色氨酸代谢不仅在两种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性关联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HBV-ACLF湿热瘀黄证和气虚瘀黄证患者在氨基酸代谢及炎症反应中均具有异质性,且两者之间相互关联。色氨酸以及支链氨基酸代谢可能对HBV-ACLF的免疫炎症反应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与湿热瘀黄证和气虚瘀黄证的生物学基础密切相关。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HBV-ACLF住院患...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HBV-ACLF住院患者184例,根据诊断慢加急性肝衰竭后90d内是否死亡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常规、生化指标和并发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肝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与其他常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年龄、入院时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模型(chronic liver failure-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CLIF-SOFA)、低钠血症为HBV-ACLF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比较新模型、CLIF-SOFA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预后预测价值:新模型>CLIF-SOFA>MELD>0.7,且新模型预测能力最佳。新模型连续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AUC2W(0.894)>AUC1W(0.890)>AUC0W(0.814),可提高HBV-ACLF患者9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论年龄、CLIFSOFA评分和血钠水平可预测HBV-ACLF患者90d病亡率,帮助基层医生早期识别危重ACLF。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从氨基酸代谢角度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湿热瘀黄证和气虚瘀黄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靶向氨基酸代谢组学分析HBV-ACLF湿热瘀黄证组(20例)与气虚瘀黄证组(20例)患者的血清氨基酸代谢谱,寻找两种证型的氨基酸代谢差异特征,分析不同证型中氨基酸代谢与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湿热瘀黄证患者体内异亮氨酸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气虚瘀黄证[(10.36±4.47)μg/ml vs(7.76±4.08)μg/ml,P=0.016],但色氨酸则表达相反[(10.26±4.95)μg/ml vs(14.51±7.32)μg/ml,P=0.014];湿热瘀黄证患者白细胞介素(IL)-6显著高于气虚瘀黄证[10.15(3.88,24.42)pg/ml vs 7.73(3.93,18.83)pg/ml,P=0.017],而IL-2、IL-10显著低于气虚瘀黄证[4.40(2.88,8.55)pg/ml vs 6.60(2.80,15.50)pg/ml,P=0.033;7.19(4.52,15.04)pg/ml vs 8.21(2.19,14.64)pg/ml,P=0.015];多种氨基酸代谢与两种证型的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密切相关,尤其是色氨酸代谢与支链氨基酸代谢;湿热瘀黄证中氨基酸代谢主要与促炎细胞因子IL-2、IL-6相关,按照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天冬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蛋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色氨酸、苯丙氨酸;气虚瘀黄证中氨基酸代谢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IL-6、IL-10相关,按照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丝氨酸。异亮氨酸及色氨酸代谢不仅在两种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性关联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HBV-ACLF湿热瘀黄证和气虚瘀黄证患者在氨基酸代谢及炎症反应中均具有异质性,且两者之间相互关联。色氨酸以及支链氨基酸代谢可能对HBV-ACLF的免疫炎症反应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与湿热瘀黄证和气虚瘀黄证的生物学基础密切相关。
文摘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HBV-ACLF住院患者184例,根据诊断慢加急性肝衰竭后90d内是否死亡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常规、生化指标和并发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肝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与其他常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年龄、入院时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模型(chronic liver failure-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CLIF-SOFA)、低钠血症为HBV-ACLF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比较新模型、CLIF-SOFA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预后预测价值:新模型>CLIF-SOFA>MELD>0.7,且新模型预测能力最佳。新模型连续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AUC2W(0.894)>AUC1W(0.890)>AUC0W(0.814),可提高HBV-ACLF患者9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论年龄、CLIFSOFA评分和血钠水平可预测HBV-ACLF患者90d病亡率,帮助基层医生早期识别危重AC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