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白术土炒前后成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磊 任榕霞 +2 位作者 丁宁 崔伟亮 李慧芬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 建立测定白术、土白术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白术土炒前后成分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白术、土白术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的HPLC-DAD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测... 目的 建立测定白术、土白术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白术土炒前后成分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白术、土白术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的HPLC-DAD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测定17批白术和17批土白术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OPLS-DA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白术指纹图谱中共标定9个共有峰,土白术指纹图谱中共标定10个共有峰。指认了新绿原酸、绿原酸、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及苍术酮6个成分,土炒后1号峰、4号峰(白术内酯Ⅲ)、8号峰(白术内酯Ⅱ)峰面积增加,2号峰(新绿原酸)、3号峰(绿原酸)、5号峰、6号峰、7号峰、9号峰(白术内酯Ⅰ)、10号峰(苍术酮)土炒后峰面积均降低。结论 所建立指纹图谱方法能够系统地分析白术土炒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可为进一步规范白术土炒工艺,制定土白术专属性质量标准,研究土白术炮制原理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土白术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指纹图谱 多波长切换 化学计量学 成分变化
下载PDF
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四菲 夏美华 高桂琴 《中外食品工业》 2024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在现代饮食文化中,食品加工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通过热处理、冷冻冷藏、发酵等各种方法来对原料进行加工,从而达到增加保质期限,增强食物的安全性和优化味道的目的。但在此过程中,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发生改变,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 在现代饮食文化中,食品加工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通过热处理、冷冻冷藏、发酵等各种方法来对原料进行加工,从而达到增加保质期限,增强食物的安全性和优化味道的目的。但在此过程中,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发生改变,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分析酿造、热处理以及冷冻冷藏食品加工中营养成分变化的基础上,从营养缺失以及营养成分过量两个角度探究了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加工工艺、加大监管力度、增加科研投入、科学选择原材料、调控监督市场环境以及完善追溯召回机制是保障食品加工质量,降低对人体健康不利影响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 营养成分变化 健康
下载PDF
青海软儿梨冷冻前后果实成分变化研究
3
作者 贾岩岩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79-80,共2页
青海软儿梨是青海贵德有名的水果,因果实经贮放后肉质软化而得名,其保健和药用价值极大,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本文首先对青海软儿梨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冻梨的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海软儿梨冷冻前后... 青海软儿梨是青海贵德有名的水果,因果实经贮放后肉质软化而得名,其保健和药用价值极大,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本文首先对青海软儿梨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冻梨的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海软儿梨冷冻前后相关成分的变化,以期为软儿梨的采后贮藏和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儿梨 冷冻储藏 成分变化
下载PDF
云南晒青绿毛茶的微生物固态发酵及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87
4
作者 龚加顺 周红杰 +2 位作者 张新富 宋姗 安文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0-306,共7页
研究了添加外源优势菌种固态发酵云南晒青绿茶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主要的化学品质成分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多酚类、儿茶素、茶红素、茶褐素、寡糖和多糖的变化最明显。发酵40天后,多酚类物质下... 研究了添加外源优势菌种固态发酵云南晒青绿茶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主要的化学品质成分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多酚类、儿茶素、茶红素、茶褐素、寡糖和多糖的变化最明显。发酵40天后,多酚类物质下降了约60%,儿茶素类下降了80%,黄酮类下降了55%,茶红素下降了90%,水溶性寡糖下降了65%,水浸出物下降了25%,而茶黄素、水溶性总糖和灰分的变化不大。但茶褐素类物质增加了4.5倍,水溶性多糖也增加了5.7倍。这说明多酚类物质、儿茶素、茶红素、茶褐素类、寡糖及多糖类物质可作为云南普洱茶的特征成分用于品质判定。实验结果还表明,利用优势菌种发酵晒青绿茶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熟普洱茶,其理化成分含量可达到陈年普洱茶的水平。实验结果同时还表明,离开了微生物和湿热作用,晒青绿茶是难以形成普洱茶特有品质风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青绿茶 普洱茶 黑曲霉 固态发酵 成分变化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发酵复方中药成分变化对腹泻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谷巍 孙明杰 +6 位作者 王丽荣 陈振 曾佳佳 陈静 徐海燕 单宝龙 王春凤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0-525,共6页
为对比研究中药复方经发酵前后其成分变化对小鼠腹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中药复方发酵前后成分的变化,以大肠杆菌K88所致腹泻小鼠为动物模型,对比研究中药复方发酵液与中药复方水提液对腹泻小鼠腹泻率、腹泻指数、免疫器... 为对比研究中药复方经发酵前后其成分变化对小鼠腹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中药复方发酵前后成分的变化,以大肠杆菌K88所致腹泻小鼠为动物模型,对比研究中药复方发酵液与中药复方水提液对腹泻小鼠腹泻率、腹泻指数、免疫器官指数、肠道菌群及细胞因子IFN-γ、IL-4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发酵液中保留时间为16 min处的主要特征吸收峰消失,主要成分发生了转变,产生了一种新的特征吸收峰。饲喂试验显示发酵组小鼠腹泻指数与腹泻率显著低于中药水提组(p<0.05);中药复方发酵液在降低小鼠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提高双歧杆菌及嗜酸乳杆菌数量方面优于中药复方水提液;发酵组小鼠胸腺指数与肝脏指数显著高于水提组(p<0.05)。中药复方发酵液在提高IFN-γ/IL-4比值方面优于中药复方水提液。结果表明,中药复方经过发酵后成分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物质,对腹泻小鼠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应用效果优于中药复方水提液,为其在治疗腹泻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药 成分变化 小鼠 腹泻
下载PDF
普洱茶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田洋 肖蓉 +2 位作者 徐昆龙 江波 史崇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24,共5页
以云南大叶种特级晒青毛茶为原料,研究普洱茶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茶多酚含量减少59.74%,而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有所增加,其中茶褐素含量增... 以云南大叶种特级晒青毛茶为原料,研究普洱茶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茶多酚含量减少59.74%,而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有所增加,其中茶褐素含量增加幅度最大,成品茶中含量达7.19%;水浸出物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加工结束后分别减少23.36%、57.98%;咖啡碱和茶多糖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总灰分含量变化不大;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茶多酚与茶褐素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93;水浸出物与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分别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6、0.994,它们之间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1=28.845+0.283X1+1.429X2;茶多酚与茶红素、茶褐素之间也具有极显著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45.695-1.180x2-3.641x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加工过程 成分变化 相关性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成分变化及腐熟度评价 被引量:23
7
作者 牛俊玲 崔宗均 +3 位作者 李国学 王伟东 吴永官 李玉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9-253,共5页
以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发酵,研究了堆肥化过程中各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及堆肥腐熟程度。结果表明,北京城市垃圾的含水量在适宜的堆肥含水量范围内,氮素的损失和全碳量的减少均主要发生在发酵前15d,因此堆肥发酵15d以前是... 以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发酵,研究了堆肥化过程中各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及堆肥腐熟程度。结果表明,北京城市垃圾的含水量在适宜的堆肥含水量范围内,氮素的损失和全碳量的减少均主要发生在发酵前15d,因此堆肥发酵15d以前是控制养分损失的关键时期。在堆肥过程中,速效钾含量大幅度增加,从堆制当天的3947mg·kg-1,增加到结束时的5728mg·kg-1;有效磷的含量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从堆制开始的85mg·kg-1,增加到结束时的305mg·kg-1。用不同发酵时期的堆肥样品进行的发芽率试验表明,各个时期对发芽的抑制作用差异不大,说明生活垃圾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植物生长抑制物质比较少。C/N比、种子发芽试验和圆形滤纸层析3种方法的试验结果都说明城市生活垃圾经40d堆制,基本达到了腐熟堆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 高温堆肥 成分变化 腐熟
下载PDF
填埋层空气状况对渗滤液中氮成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于晓华 何品晶 +1 位作者 邵立明 李国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1-744,共4页
渗滤液回灌厌氧填埋层可以有效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物 ,但却对氨氮去除无效 ;而且由于有机物降解的加速 ,使回灌后渗滤液中氨氮的质量浓度比常规垃圾填埋场更高 ,从而导致渗滤液必须再经过复杂的物化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 .为此 ,通过实验... 渗滤液回灌厌氧填埋层可以有效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物 ,但却对氨氮去除无效 ;而且由于有机物降解的加速 ,使回灌后渗滤液中氨氮的质量浓度比常规垃圾填埋场更高 ,从而导致渗滤液必须再经过复杂的物化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 .为此 ,通过实验室模拟 ,研究了垃圾层中空气状况对回灌渗滤液出水中氮成分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只要向填埋层供给少量空气 ,就可有效降低渗滤液中氨氮的质量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 通风 渗滤液 回灌 成分变化
下载PDF
SPME-GC-MS法分析草鱼汤烹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金林 涂宗财 +4 位作者 张露 沙小梅 王辉 庞娟娟 唐平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49-154,共6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传统鱼汤烹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草鱼肉块经油煎后与生姜、大蒜混合水煮制作鱼汤,煮制分为3个时间段,0-10 min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46种,其中萜类20种、芳香族9种、醛类5种、酮类2种、醇...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传统鱼汤烹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草鱼肉块经油煎后与生姜、大蒜混合水煮制作鱼汤,煮制分为3个时间段,0-10 min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46种,其中萜类20种、芳香族9种、醛类5种、酮类2种、醇类3种、呋喃类3种、含硫化合物3种、其他1种;11-20 min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43种,其中萜类22种、芳香族3种、醛类4种、酮类1种、醇类5种、呋喃类2种、含硫化合物4种、其他2种;21-30 min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53种,其中萜类21种、芳香族5种、醛类11种、酮类3种、醇类5种、呋喃类2种、含硫化合物3种、其他3种。这些化合物当中,萜和含硫化合物来源于生姜和大蒜,主要形成于煮制的初始阶段且含量在煮制过程中不断下降;醛、醇、酮等化合物主要由脂肪酸氧化形成,且在煮制过程中种类不断丰富,含量逐渐增加。油煎和调料添加是鱼汤风味化合物形成的主要原因,煮制是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不断丰富和含量平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汤 烹煮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变化
下载PDF
赤霉素处理对糙米发芽力及其主要成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顾振新 陈志刚 蒋振晖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7,共4页
用 0 0 2 ,0 2 0和 2 0 0mg·L-1的赤霉素 (GA3 )处理糙米 ,结果表明 ,在 3种浓度下 ,GA3 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糙米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淀粉酶活力 ,最适作用浓度是 0 2 0mg·L-1;GA3 处理能显著提... 用 0 0 2 ,0 2 0和 2 0 0mg·L-1的赤霉素 (GA3 )处理糙米 ,结果表明 ,在 3种浓度下 ,GA3 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糙米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淀粉酶活力 ,最适作用浓度是 0 2 0mg·L-1;GA3 处理能显著提高发芽糙米中淀粉降解量和还原糖、水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 ,其中以 0 2 0mg·L-1赤霉素处理的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糙米 发芽力 成分变化
下载PDF
霞多丽干白葡萄酒品种香和发酵香成分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胡博然 徐文彪 +1 位作者 杨新元 李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1-194,共4页
本研究对确立宁夏贺兰山东麓原产地葡萄酒质量的感官体系标准,以及对葡萄酒生产工艺优化和质量评价有着重要实用价值。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霞多丽品种果实与干白发酵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 本研究对确立宁夏贺兰山东麓原产地葡萄酒质量的感官体系标准,以及对葡萄酒生产工艺优化和质量评价有着重要实用价值。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霞多丽品种果实与干白发酵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果实和干白葡萄酒中分别分离出81和33个峰,鉴定出78和32个香气化学成分,共占其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8.89%和98.97%;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2-呋喃甲醛等脂肪醛、2-呋喃乙酮等脂肪酮和十六碳酸等脂肪羧酸类。经过发酵工艺处理原酒中挥发性物质,主要有3-甲基丁醇、丁二酸二乙酯、辛酸、苯乙醇等。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种类相似,而微量特征香气成分差异较为显著,从而构成不同产区同一品种葡萄酒相似和独特香气与风格。本结果将对不同原产区优质葡萄酒酿造工艺生产,最大限度的释放游离态芳香物质的能力,提高干白葡萄酒的果香,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霞多丽葡萄 干白葡萄酒 香气成分变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烤烟不同叶位叶片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高家合 秦西云 +2 位作者 李金平 谭仲夏 李梅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3期183-186,258,共5页
在同一品种、同一施肥水平、同一栽培条件下,对烤烟不同叶位叶片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叶位叶片的非金属无机元素含量P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B、Cl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S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非金属无... 在同一品种、同一施肥水平、同一栽培条件下,对烤烟不同叶位叶片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叶位叶片的非金属无机元素含量P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B、Cl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S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非金属无机元素P、S、Cl、B含量不存在相关性。(2)不同叶位叶片的金属无机元素含量K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Ca、Mg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Cu、Mn含量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大,Zn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金属无机元素C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K含量呈极显著强负相关,;与C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Mn、Zn含量不存在相关性。(3)不同叶位叶片的有机成分含量总糖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总氮的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烟碱含量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有机成分总氮含量呈极显著强正相关,与总糖、烟碱含量不存在相关性;与氮碱比、糖碱比(烟叶品质指数)均呈极显著强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位 叶片 烤烟 烟碱含量 化学成分变化 施肥水平 n含量 无机元素 程度 相关性
下载PDF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不同外源添加物对氧化酶活性与成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隋华嵩 杨旭 +1 位作者 周红杰 龚加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8-652,共5页
研究了添加不同外源物对云南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氧化酶活性及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外源物的发酵普洱茶中抗坏血酸酶活性变化较大:发酵10 d时,酶活性大小依次表现为焦性没食子酸(没食子酸(水(甘氨酸(葡萄糖;发酵20 d时,酶活... 研究了添加不同外源物对云南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氧化酶活性及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外源物的发酵普洱茶中抗坏血酸酶活性变化较大:发酵10 d时,酶活性大小依次表现为焦性没食子酸(没食子酸(水(甘氨酸(葡萄糖;发酵20 d时,酶活性大小依次表现为水(没食子酸(葡萄糖(焦性没食子酸(甘氨酸;发酵30 d时,酶活性大小依次表现为焦性没食子酸(葡萄糖(水(甘氨酸(没食子酸。而多酚氧化酶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以一翻样(发酵10 d)最高。发酵前后,添加不同外源物的发酵茶样中茶黄素无明显变化,茶多酚和茶红素含量大幅减少,茶褐素含量大幅增加。这说明,外源添加葡萄糖、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和甘氨酸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酶活性和成分有较大影响,可加速茶褐素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外源物 酶活性 成分变化 茶多酚 茶褐素
下载PDF
电渣重熔过程中渣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艳梅 赵俊学 +3 位作者 樊君 崔雅茹 李小明 路晓涛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共3页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法对AH6(70%CaF_2)、M-1(42%CaF_2)、L-3(15%CaF_2)和F-2(无CaF_2)4种重熔渣进行热重-差热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高温熔炼渣结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aF_2与渣中其他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氟化物气体导致渣系...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法对AH6(70%CaF_2)、M-1(42%CaF_2)、L-3(15%CaF_2)和F-2(无CaF_2)4种重熔渣进行热重-差热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高温熔炼渣结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aF_2与渣中其他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氟化物气体导致渣系失重,并造成初始渣成分和终点渣池的渣成分存在明显差异;随初始渣CaF_2含量的增加,氟化物失重率增大,1 500℃时AH-6、M-1、L-3和F-2渣的失重率分别为11.92%、7.84%、4.87%和0.38%。XRD检测高温熔炼渣发现渣池中出现结构复杂、熔点较高的2CaO·SiO_2(2 130℃)、3Al_2O_3·2SiO_2(1 750℃)、CaO·6Al_2O_3(1860℃)和11CaO·7Al_2O_3·CaF_2(1577℃)等物质,导致渣皮形成过程中发生成分偏析,使电渣重熔全过程中渣池的化学组成和渣壳相组成无法始终保持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渣重熔渣 成分变化 热重-差热分析
下载PDF
经光合细菌作用的六味地黄汤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常青 曾宇 +2 位作者 黄应起 陶曙红 赵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8-600,共3页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六味地黄汤 化学成分变化
下载PDF
基于HPLC/ESI-MS技术的川乌加热前后化学成分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林宏英 苏畅 +6 位作者 段天璇 黄建梅 孙毅坤 王玥 冀娇娇 董洁 刘永刚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研究川乌在加热前后生物碱变化。方法:采用LC-MS测定方法,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醋酸铵(氨水调pH 8)-乙腈(20 mmol·L-1);流速为1.0 mL·min-1;质谱采用正离子检... 目的:研究川乌在加热前后生物碱变化。方法:采用LC-MS测定方法,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醋酸铵(氨水调pH 8)-乙腈(20 mmol·L-1);流速为1.0 mL·min-1;质谱采用正离子检测模式。结果:分析鉴定了川乌中13个生物碱类成分,其中9个生物碱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较明显。结论:本方法简便,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生物碱变化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乌 液质联用 成分变化
下载PDF
烹调中挂糊工艺与原料成分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铭铎 缑仲轩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5-48,共4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烹饪技法中清炸与典型的几种挂糊油炸工艺对几类烹饪原料某些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清炸相比较,对于脂肪含量丰富的原料,挂糊油炸对水分和脂肪含量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以肥膘肉为样品,蛋泡糊对样品的... 本文分析了中国烹饪技法中清炸与典型的几种挂糊油炸工艺对几类烹饪原料某些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清炸相比较,对于脂肪含量丰富的原料,挂糊油炸对水分和脂肪含量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以肥膘肉为样品,蛋泡糊对样品的水分保存率为89.1%,脂肪的保存率为80.2%,保护作用最强;全蛋糊对脂肪保存率为70.6%,水分为86.0%;水粉糊对脂肪保存率为50.8%,水分保存率为15.8%;清炸的脂肪保存率为29.2%,水分保存率为6.3%。2、对不同类肌肉组织原料,挂糊油炸对样品水分含量显示出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蛋白质和维生素BZ显示出微弱的保护作用,对脂肪不显出保护作用。3、对含淀粉丰富的植物性原料,挂糊油炸对水分、热敏性的维生素C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清炸豆后,水分保存率为46.7%,维生素C保存率为8.3%;挂糊油炸后水分保存率在70.8%~80.2%之间,维生素C保存率在8.5%~15.2%之间。4、评价糊的保护作用必须至少考虑热处理温度、温度缓冲作用,机械阻滞作用和热处理时间等4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调 挂糊 工艺 原料 成分变化
下载PDF
瓶装天然矿泉水在保存期间某些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邢大荣 苏豪浩 +2 位作者 徐贺荣 宋荣云 张锦山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5-145,共1页
关键词 瓶装矿泉水 天然矿泉水 保存期 成分变化 水质监测
下载PDF
淀粉木薯渣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成分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志连 王金丽 +5 位作者 陆小静 焦静 王刚 郑勇 公谱 杨美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03-104,107,F0003,共4页
通过对淀粉厂新鲜木薯渣及其在密封和有氧贮存条件下贮藏3个月后的理化指标,如pH值、含水量、总碳、灰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密封贮存和有氧贮存两种条件下木薯渣成分的变化,为淀粉厂木薯残渣的贮存提供参... 通过对淀粉厂新鲜木薯渣及其在密封和有氧贮存条件下贮藏3个月后的理化指标,如pH值、含水量、总碳、灰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密封贮存和有氧贮存两种条件下木薯渣成分的变化,为淀粉厂木薯残渣的贮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新鲜木薯渣相比,密封贮存3个月的木薯渣总纤维类含量降低21.90%,其中纤维素含量降低了10.46%,其他营养成分变化相对较小;有氧存放3个月的木薯渣pH值上升了2.6,物料从严重偏酸到接近中性,灰分增加了1.215倍,半纤维素含量则减少了2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木薯渣 保存条件 成分变化
下载PDF
大棚翠冠梨果实发育及主要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涛 黄雪燕 +2 位作者 陈丹霞 金伟 陈伟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果实发育过程 营养成分 翠冠梨 成分变化 大棚 栽培条件 设施栽培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