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庄战地通讯的特色
1
作者 马学清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85-86,共2页
李庄(1918~2006),河北省徐水县人。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抗战初期在太行山参加革命。1948年,党中央决定将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央机关报,李庄由华北局《人民日报》编... 李庄(1918~2006),河北省徐水县人。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抗战初期在太行山参加革命。1948年,党中央决定将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央机关报,李庄由华北局《人民日报》编委进入组建班子,历任《人民日报》记者、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庄 战地通讯 《人民日报》 新闻工作者 副总编辑 中国共产党 1948年 抗战初期
下载PDF
萧乾战地通讯采写艺术对当代军事新闻写作的启示
2
作者 王迪 《新闻研究导刊》 2014年第9期56-56,共1页
本文以萧乾作为《大公报》驻欧洲特派记者期间(1939~1946)所发表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通讯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战地通讯作品的特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挖掘萧乾战地通讯作品的主题思想,梳理出萧乾战地通讯作... 本文以萧乾作为《大公报》驻欧洲特派记者期间(1939~1946)所发表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通讯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战地通讯作品的特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挖掘萧乾战地通讯作品的主题思想,梳理出萧乾战地通讯作品对创新军事新闻写作提供的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乾 战地通讯 军事新闻 启示
下载PDF
战地记者笔下的鄂北淅河对峙——陆诒、陈北鸥、哈庸凡等记者的战地通讯写作
3
作者 哈晓斯 《抗战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1938年10月武汉弃守后,鄂北随枣地区成为日寇窥伺西犯,进而经宜昌入川的战略要塞。同年11月,第五战区劲旅陆军第八十四军率一七三师、一七四师和一八九师由鄂东广济转进随县守备。至1939年5月初随枣会战爆发前,八十四军3万将士依托逾百... 1938年10月武汉弃守后,鄂北随枣地区成为日寇窥伺西犯,进而经宜昌入川的战略要塞。同年11月,第五战区劲旅陆军第八十四军率一七三师、一七四师和一八九师由鄂东广济转进随县守备。至1939年5月初随枣会战爆发前,八十四军3万将士依托逾百华里长的战壕,沿淅河西岸与日寇对峙,逼迫日寇止步于我军淅河防线阵前。随枣会战爆发前后,《新华日报》记者陆诒、《大公报》记者陈北鸥等和参与淅河战壕对峙和随枣会战全过程、时任八十四军一八九师少校团指导员兼《广西日报》暨《珠江日报》(香港)特派战地记者哈庸凡,各自以不同视角报道了将士们长逾半年的战壕生活,使得抗战期间这一绝无仅有而卓绝壮烈的战例及时为读者知晓,为淅河对峙战役保留珍贵第一手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地记者 战地通讯 随枣会战 淅河战壕
下载PDF
哈庸凡抗战文化活动及其战地通讯写作--兼记武汉会战和随枣会战几件史料
4
作者 哈晓斯 《抗战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74-95,共22页
抗日战争时期,哈庸凡以文化和政治工作者的身份活跃于抗日战场,包括敌后与前方两个战场,抗战文化活动贯穿其抗战期间全部经历.文章论述其在桂林创办和参与抗日报刊工作和奔赴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战场的战地采访写作等活动.
关键词 哈庸凡 克敌周刊 战地通讯
下载PDF
《泰晤士报》战地通讯员之死与火烧圆明园
5
作者 郑一卉 《文化与传播》 2020年第5期57-62,共6页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泰晤士报》战地通讯员鲍尔比被清廷处死,该报于近期刊文指出,特使额尔金下令烧毁圆明园是为了给这位通讯员报仇。本文认为,额尔金烧毁圆明园的主要目的是赢得国内舆论支持,使清政府尽快屈服和让英军尽早撤离,而不...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泰晤士报》战地通讯员鲍尔比被清廷处死,该报于近期刊文指出,特使额尔金下令烧毁圆明园是为了给这位通讯员报仇。本文认为,额尔金烧毁圆明园的主要目的是赢得国内舆论支持,使清政府尽快屈服和让英军尽早撤离,而不是给通讯员报仇。鲍尔比则是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名利之欲的驱使下,为侵略战争煽风点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明园 战地通讯 第二次鸦片战争 《泰晤士报》
下载PDF
战地通讯的魅力
6
作者 刘乃生 《传媒观察》 2003年第7期60-61,共2页
战争从来没有真正远去,“岁月决不会使这样的作品黯然失色。”综观中外新闻史,可以发现其中极富生命力、动人心弦、摄人心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战地通讯。战地记者用血肉之躯写就的战地通讯,表现了战火中的生死成败、悲欢离合、喜怒爱憎,... 战争从来没有真正远去,“岁月决不会使这样的作品黯然失色。”综观中外新闻史,可以发现其中极富生命力、动人心弦、摄人心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战地通讯。战地记者用血肉之躯写就的战地通讯,表现了战火中的生死成败、悲欢离合、喜怒爱憎,而其力点正在于事实的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新闻报道 战地通讯 特征 新闻性 文学性 政论性
下载PDF
衡阳市:《淮冰战地通讯》捐赠进馆
7
作者 刘天君 《档案时空》 2016年第2期48-48,共1页
近日,衡阳市档案馆收到了王淮冰先生从南京邮寄过来捐赠给该馆的《淮冰战地通讯》2本。王淮冰先生是河南固始县人.1939年5月经范长江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际新闻社和中国青年记者学会。抗战期间,曾先后担任湖南衡阳《大刚报》... 近日,衡阳市档案馆收到了王淮冰先生从南京邮寄过来捐赠给该馆的《淮冰战地通讯》2本。王淮冰先生是河南固始县人.1939年5月经范长江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际新闻社和中国青年记者学会。抗战期间,曾先后担任湖南衡阳《大刚报》战地记者、采访主任、副总编辑,柳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地通讯 衡阳市 捐赠 中国共产党领导 1939年 市档案馆 青年记者 抗战期间
下载PDF
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杨刚的“战地通讯”特色 被引量:1
8
作者 靖鸣 张雷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72,共4页
早在抗战爆发之初,新记《大公报》就十分重视战地通讯。一批年轻力壮、勇敢无畏的记者冒着枪林弹雨上前线采访,其中成绩显著的有:范长江、孟秋江、陆诒、杨纪、高公、徐盈、赵惜梦、李天炽、张高峰等。《大公报》(桂林版)创刊后,战... 早在抗战爆发之初,新记《大公报》就十分重视战地通讯。一批年轻力壮、勇敢无畏的记者冒着枪林弹雨上前线采访,其中成绩显著的有:范长江、孟秋江、陆诒、杨纪、高公、徐盈、赵惜梦、李天炽、张高峰等。《大公报》(桂林版)创刊后,战地通讯主要由杨纪、杨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大公报》 战地通讯 抗战时期 杨刚 桂林 范长江 采访 记者
原文传递
是桂花是丁香——评战地通讯《踏访激战中的伊朗前线》
9
作者 邵建武 《中国记者》 1987年第3期34-,共1页
六年多的两伊战争,简直把人打糊涂了。关心的人不少,为之操心的人则不多。到底谁对谁错,到底谁胜谁败,到底谁强谁弱,对于一般的读者,或者不究其细,或者就希望新闻报道说个明明白白。新华社为此经常援引两伊各方的战报,详细报道了两伊战... 六年多的两伊战争,简直把人打糊涂了。关心的人不少,为之操心的人则不多。到底谁对谁错,到底谁胜谁败,到底谁强谁弱,对于一般的读者,或者不究其细,或者就希望新闻报道说个明明白白。新华社为此经常援引两伊各方的战报,详细报道了两伊战争的每一次变化,可有些地方仍让人觉得不痛快。初读新华社2月5日播发的战地通讯《踏访激战中的伊朗前线》,就有这样的感觉。踏访战场的前前后后,记者交代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地通讯 新闻报道 炮火封锁 英雄的十月 土地荒芜 离城 艰难困苦 《北京日报》 隐者 开门营业
原文传递
斯坦贝克《战地随笔》分析
10
作者 朱雍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28-32,共5页
《战地随笔》是斯坦贝克的一本军事散文集,内收作者1943年任战地记者时写的52篇通讯,这些通讯不是“纯新闻”,而是出色的文学作品。作者的视角始终对准了士兵,用恬淡的笔调抒写在艰苦的环境中士兵们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张情绪和求... 《战地随笔》是斯坦贝克的一本军事散文集,内收作者1943年任战地记者时写的52篇通讯,这些通讯不是“纯新闻”,而是出色的文学作品。作者的视角始终对准了士兵,用恬淡的笔调抒写在艰苦的环境中士兵们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张情绪和求生欲望,乡思,对异域的敏感,同战区妇女儿童之间的友情,以及生活情趣,幽默滑稽……他让读者看到即使在残酷的二次大战期间人性也不曾泯灭。本文重点分析了该书这一主题特色以及斯坦贝克式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斯坦贝克 战地通讯 新闻
下载PDF
范长江的新闻通讯(上)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淮冰 《传媒观察》 1992年第8期17-20,共4页
名记者范长江,既是社会活动家,又是新闻事业家、新闻教育家,是中国新闻记者的一代楷模。我们要学习范长江同志的好思想、好经验、好作风。本文作者王淮冰,早在1939年就结识范长江同志。曾在范长江创办的国际新闻社跟随长江一道采访、工... 名记者范长江,既是社会活动家,又是新闻事业家、新闻教育家,是中国新闻记者的一代楷模。我们要学习范长江同志的好思想、好经验、好作风。本文作者王淮冰,早在1939年就结识范长江同志。曾在范长江创办的国际新闻社跟随长江一道采访、工作过,现正在从事范长江的研究工作,本文即是研究论著中的一篇。正如作者在本文开头所说“名记者范长江,名就名在他那些轰动一时,至今仍为人称道的新闻通讯。”此文全面评价了范长江的新闻通讯,很有价值,我们郑重向读者推荐。因文章较长,本刊分三次刊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通讯 国际新闻 新闻事业 西北通讯 战地通讯 采访写作 时事评论 全国新闻界 研究论著 研究工作
下载PDF
通讯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创作的前前后后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坤静 《党史博采(上)》 2014年第9期30-33,共4页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代表作之一、朝鲜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官兵拼死守卫松骨峰的英雄事迹,它一经发表即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一举奠定了作家在我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最...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代表作之一、朝鲜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官兵拼死守卫松骨峰的英雄事迹,它一经发表即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一举奠定了作家在我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最可爱的人"从此成为志愿军的代名词。那么,《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影响、教育了新中国几代人的红色经典作品究竟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其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地通讯 当代著名作家 魏巍 最可爱的人 英雄事迹 松骨峰 红色经典 文学副刊 雁宿崖战斗 冀中军区
下载PDF
穆青通讯特色浅析
13
作者 宋义 李继红 《新闻前哨》 2003年第6期20-20,共1页
一、战地通讯 穆青从事新闻工作初期,正值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是放弃文学创作中对人物的虚构,真实、感人地报道抗战一线的英雄人物,生动逼真地反映出热气腾腾的抗战场面,以鼓舞抗日军民和全国人民的士气。在这样... 一、战地通讯 穆青从事新闻工作初期,正值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是放弃文学创作中对人物的虚构,真实、感人地报道抗战一线的英雄人物,生动逼真地反映出热气腾腾的抗战场面,以鼓舞抗日军民和全国人民的士气。在这样的环境下,穆青迈出了他新闻工作的第一步——直接描写抗战第一线的人和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青 新闻作品 新闻写作 战地通讯 人物通讯 国际通讯 特色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福州报刊的救亡活动及其历史意义
14
作者 钟健英 吴国安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8-67,53,共11页
福州报刊的抗日救亡活动源远流长。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中华民族的危机日趋严重的时刻,便已预先启动:在1935年,由卢懋榘、陈学英、孙克骥、张立等编辑的《福建民报》副刊《回声》,向福州文化界发出在抗日旗帜下广泛联络加强... 福州报刊的抗日救亡活动源远流长。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中华民族的危机日趋严重的时刻,便已预先启动:在1935年,由卢懋榘、陈学英、孙克骥、张立等编辑的《福建民报》副刊《回声》,向福州文化界发出在抗日旗帜下广泛联络加强团结的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民报 抗敌后援会 抗战初期 战地通讯 抗敌周刊 “七七”事变 卢懋 全民抗战 中国抗战 救国公债
下载PDF
李蕤与《前锋报》
15
作者 韩爱平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前锋报》 主编 编辑人员 《大刚报》 战地通信 战地通讯 特派记者 文艺副刊 燧火 河南大学 新闻版 社评 报刊 报纸 灾情
下载PDF
《蜡烛》意象的视觉效应
16
作者 沈华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诗歌意象 《蜡烛》 视觉效应 视觉形象 “意义” 主观色彩 作用发挥 战地通讯 组合体 作者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重庆画刊
17
作者 陈桂香 《红岩春秋》 2017年第4期34-37,共4页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救亡”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不论阶层、党派、团体还是个人,所有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结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一致对外。这一时期,文化界以抗日救亡为中心和出发点,创办了一大批报刊...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救亡”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不论阶层、党派、团体还是个人,所有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结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一致对外。这一时期,文化界以抗日救亡为中心和出发点,创办了一大批报刊、画刊,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和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建 文化中心 战地通讯 中信局 高龙生 联合画报 南方印书馆 赵望云 最后胜利 梅健鹰
下载PDF
《救亡日报》大事记(下)
18
作者 万忆 万一知 《抗战文化研究》 2012年第1期299-316,共18页
1940年1月2日一版刊发1月1日特电:《昆仑关残敌肃清》.一版社论:《新年新任务》,号召集中一切力量为抗战而努力.三版发表紫秋:《新年的献礼———致读者通讯员》.文章指出三版是外部通讯版,靠大家爱护帮助,特约了几篇关于通讯创作的文... 1940年1月2日一版刊发1月1日特电:《昆仑关残敌肃清》.一版社论:《新年新任务》,号召集中一切力量为抗战而努力.三版发表紫秋:《新年的献礼———致读者通讯员》.文章指出三版是外部通讯版,靠大家爱护帮助,特约了几篇关于通讯创作的文章供参考.内容有:《怎样写战地通讯》、《采访与调查工作》、《略谈采访技术》.3日一版消息:《昆仑关之役我达歼敌目的》,文中说“􀆺􀆺据俘获敌二十一联队一军官记事册之自供,证明中国愈战愈强之宣传实非虚言,我方(敌自称)伤亡之惨重,实是寒心”,云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地通讯 《救亡日报》 采访 大事记 通讯
下载PDF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19
作者 徐敏 《新西部》 2005年第4期44-44,共1页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这是军旅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写抗美援朝松骨峰战斗中的一个激烈场面.
关键词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人民日报》 1951年 头版头条 战地通讯 中南海 毛泽东 邓拓 社长 报纸
下载PDF
抗战与文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茅盾 赵西 《社会科学(甘肃)》 1982年第2期9-11,共3页
文艺是反映现实的,抗战是全中华民族争生存的一件大事。因之,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文艺,无疑是反映抗战的。自从前年“八一三”抗战发动以来,中国文坛上产生好多抗战作品,无论是小说,诗歌,戏剧,报告文学,战地通讯……大部分是描写... 文艺是反映现实的,抗战是全中华民族争生存的一件大事。因之,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文艺,无疑是反映抗战的。自从前年“八一三”抗战发动以来,中国文坛上产生好多抗战作品,无论是小说,诗歌,戏剧,报告文学,战地通讯……大部分是描写前线将士怎样英勇杀敌,民众怎样精诚团结。这种现象,当然是好的,可是人人都写抗战的光明一面,写来写去变成公式化的东西就不大好了。前线将士是应当描写的,但后方民众生活状态,也都与抗战有连带关系。我们能够把握住后方的现实去描写,那末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抗战的,抗战文艺不一定只限于写前线情形。因为文艺有教育民众、组织民众的作用。抗战过程中,我们的优点当然要尽量的发扬,而缺点也应该反映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艺 中华民族 中国文坛 报告文学 战地通讯 生活状态 民众 描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