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切口周围皮肤麻木临床研究
1
作者 高明 龚建文 +4 位作者 肖俊强 陈博鉴 梁超伦 黄永明 刘文渤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6期95-100,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手术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TKA术后2周首次复诊时出现手术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35例(70膝)。研究期间,2组各剔除3例,最终纳入研...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手术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TKA术后2周首次复诊时出现手术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35例(70膝)。研究期间,2组各剔除3例,最终纳入研究各32例(64膝)。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治疗,针刺组在甲钴胺片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2组皮肤麻木面积、膝关节活动度(ROM)、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皮肤麻木面积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膝关节ROM、HSS膝关节评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对2组皮肤麻木面积、膝关节ROM及HSS膝关节评分的单独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组皮肤麻木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膝关节ROM均较治疗前增加,HSS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2组皮肤麻木面积均较治疗1个月缩小,膝关节ROM均较治疗1个月增加,HSS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1个月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皮肤麻木面积均较治疗2个月缩小,膝关节ROM均较治疗2个月增加,HSS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2个月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因素对皮肤麻木面积的单独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随访6个月,针刺组皮肤麻木面积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因素对膝关节ROM、HSS膝关节评分的单独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针刺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缓解TKA术后患者手术切口周围皮肤麻木,提高其满意度,但无法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手术切口周围皮肤麻木 针刺 满意度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研究
2
作者 钱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36-0039,共4页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外科创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外科创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延续护理等。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细菌培养阳性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0%,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00%,平均住院时间为(10.25±2.14)d,护理满意度为98.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创伤 手术切口 预防护理 切口感染 细菌培养
下载PDF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外科手术切口止血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3
作者 邵千航 刘雪梅 +1 位作者 黄琳 封宇飞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5期864-874,共11页
目的 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外科手术切口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VIP、CNKI,收集白眉蛇毒血凝酶在外科手术切口中止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日。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外科手术切口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VIP、CNKI,收集白眉蛇毒血凝酶在外科手术切口中止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日。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项RCT,共1 0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白眉蛇毒血凝酶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第1天的凝血酶时间(TT)均小于对照组(P <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手术切口中,白眉蛇毒血凝酶组的止血时间、单位面积的出血量及术中出血量均减少(P <0.05)。神经外科手术切口术后第1天白眉蛇毒血凝酶组PT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TT、AP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内镜手术、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术后第1天两组TT、APTT、PT、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手术切口术后第1天白眉蛇毒血凝酶组TT、P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P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6项研究对白眉蛇毒血凝酶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进行报道,其中4项研究并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外科手术切口的止血疗效更佳,且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未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蛇毒血凝酶 外科手术切口 凝血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电阻监测评估胸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准确性研究
4
作者 赵丹 马晓丽 +2 位作者 马敏杰 王小兰 马国婧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8期125-128,共4页
目的纳入电阻监测评估手术切口的方法,通过对胸部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电阻值连续动态监测,为胸部手术切口管理提供客观、可视化的评估依据。方法纳入65例有胸部手术切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术前1天预切口部位的电阻值和术后1~7... 目的纳入电阻监测评估手术切口的方法,通过对胸部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电阻值连续动态监测,为胸部手术切口管理提供客观、可视化的评估依据。方法纳入65例有胸部手术切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术前1天预切口部位的电阻值和术后1~7天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的电阻值。在术后1个月之内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将切口愈合良好的分为非感染组,切口愈合不良的分为感染组。结果术后第1、4、7天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手术切口的电阻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7天的AUC>0.8,模拟性能良好。结论电阻监测有利于提高胸部手术切口评估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将电阻监测用于评估胸部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监测 胸部手术切口 愈合评估
下载PDF
处方点评模式结合DMAIC流程管理对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永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目的分析处方点评模式结合DMAIC流程管理对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我院接收的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处方点评模式结合DMAIC流程管理对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我院接收的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管理,观察组采取处方点评模式结合DMAIC流程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用药不适宜、超常处方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不合理用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工作态度、管理技巧、抗菌药使用流程执行、抗菌药管理规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模式结合DMAIC流程管理能提高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和处方质量,提升管理质量,降低用药不良反应、Ⅰ类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点评模式 DMAIC流程管理 Ⅰ类手术切口 预防性用药 抗菌药物
下载PDF
改良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手术切口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曹云平 邰金谷 +2 位作者 陈涛 李涛 汪靖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36-41,共6页
目的 探讨改良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手术切口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随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46例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 目的 探讨改良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手术切口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随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46例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手术患者资料,选取改良PFNA手术切口和传统PFNA手术切口治疗股骨粗间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切口不同将患者分为改良切口组(27例)和传统切口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透视次数、平均住院时长,以及患者术后1 d、1个月及1年随访时的WOMAC、VAS评分及影像学资料,同时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周期为1年。与传统切口组相比,改良切口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透视次数少、平均住院时长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 d、1个月及1年末次随访时的WOMAC、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X线影像学评估时,改良切口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传统切口组发生螺旋刀片退钉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PFNA手术切口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式安全可靠,手术时间、出血量大大减少、置入导针时皮肤牵拉少,切口长度小,透视次数减少,改良后的切口能使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更为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改良手术切口
下载PDF
利福平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范银白 刘三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福平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和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利福平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和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利福平治疗。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及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切口疼痛程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切口愈合等级高于对照组,住院及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福平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提高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且换药次数少、切口疼痛轻、住院及切口愈合时间短,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 利福平 红外线照射 疼痛程度 满意度
下载PDF
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8
作者 朱岩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0期161-163,168,共4页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菏泽市中医医院行骨科手术的2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其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按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n=35)和未感染组(n=210),...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菏泽市中医医院行骨科手术的2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其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按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n=35)和未感染组(n=210),针对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45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35例(14.29%)。感染组开放性创伤、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手术部位为腰髋或下肢、手术时间≥3 h、切口类型为Ⅲ型、切口长度≥10 cm的发生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开放性创伤、手术时间、糖尿病、营养不良、切口类型、手术部位、切口长度(P均<0.05)。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开放性创伤、营养不良、糖尿病、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切口长度,临床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并积极采取合理的护理对策确保患者的就医效果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手术切口 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下载PDF
皮肤减张器在整形外科张力性手术切口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9
作者 郑伟龙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5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皮肤减张器在整形外科张力性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泉州市晋江市医院整形外科接受整形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抽签法分为2组,奇数入对照组,偶数入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张力... 目的分析皮肤减张器在整形外科张力性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泉州市晋江市医院整形外科接受整形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抽签法分为2组,奇数入对照组,偶数入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张力性切口采用减张缝合,研究组在常规减张缝合的前提下采取皮肤减张器缝合。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创面愈合评分、术后瘢痕评分[温哥华瘢痕评分(Vancouver scar scale,VSS)、曼彻斯特瘢痕评分(Manchester scar scale,MSS)]、手术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对创面修复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术后第7天、第14天创面愈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第20天、术后第50天VSS评分、M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对创面修复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形外科张力性手术切口应用皮肤减张器缝合效果理想,可显著减少术后瘢痕增生,降低手术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减张器 整形外科 张力性手术切口 术后瘢痕
下载PDF
手术切口防渗漏袋的设计与应用体会
10
作者 周瑜 王荣 钱明珠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8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切口防渗漏袋在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行开腹手术并需大量冲洗的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无菌洁净袋和无菌手术膜保护手术切口,观察组使用自... 目的观察手术切口防渗漏袋在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行开腹手术并需大量冲洗的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无菌洁净袋和无菌手术膜保护手术切口,观察组使用自制手术切口防渗漏袋。比较两组缝皮前手术切口周围皮肤细菌培养结果、手术前后核心体温温差及手术部位皮肤温差、手术敷料及手术区周围环境浸湿率、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细菌检出率[46.7%(14/30)]与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86.7%(26/30)];观察组手术部位皮肤温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巾、术者手术衣裤、手术床和/或地面的浸湿率[6.7%(2/30)、3.3%(1/30)、0]均低于对照组[100%、63.3%(19/30)、43.3%(13/30)],总满意度[96.7%(29/30)]高于对照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口防渗漏袋能有效防止术中液体渗漏,可直接减少切口污染,并间接降低切口感染率,同时还能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并保护术者不被污染,提高术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口防渗漏袋 开腹手术 设计与应用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切口对角膜原有散光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贺月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90-0093,共4页
分析白内障手术切口对角膜原有散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散光在0.75D~1.50D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60例,选择不同手术切口,观察对角膜原有散光影响。结果 A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 分析白内障手术切口对角膜原有散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散光在0.75D~1.50D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60例,选择不同手术切口,观察对角膜原有散光影响。结果 A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力指数均优于B组(P<0.05),两组术后3d视力指数没有差异(P>0.05);A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散光屈光度好于B组(P<0.05),两组术后3d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状植入术中,建议选择个性化切口,可有效降低对散光的影响,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视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手术切口 角膜 散光
下载PDF
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陈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96-0199,共4页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出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90例胃肠道手术病患,A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B组45例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效果。结果 相比于A组,B组手术指标、切口愈合情况更好,护理后的S...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出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90例胃肠道手术病患,A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B组45例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效果。结果 相比于A组,B组手术指标、切口愈合情况更好,护理后的SF-36得分值与护理好评率更高,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改善病患的手术指标,减少切口感染风险,提升生活质量与护理好评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胃肠道 手术切口 感染 满意度
下载PDF
跟骨折手术中手术切口对创伤愈合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孙书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4-0096,共3页
探讨分析跟骨折手术中手术切口对创伤愈合的影响研究?方法 病例接受临床治疗时间段为2021年01月至2023年01月,研究对象选择方式为入院顺序随机抽选,92例均为我院接受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组别划分标准为治疗方式差异,以对照组与观察组划... 探讨分析跟骨折手术中手术切口对创伤愈合的影响研究?方法 病例接受临床治疗时间段为2021年01月至2023年01月,研究对象选择方式为入院顺序随机抽选,92例均为我院接受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组别划分标准为治疗方式差异,以对照组与观察组划分组别,各46例,为L形入路治疗的为对照组,为横切口双窗入路治疗的为观察组,对研究完成后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各项跟骨关节各指标均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AOFAS评分相比更高为观察组,VAS评分相比更高为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未见差异(P>0.05),而创伤愈合时间更短的为观察组(P<0.05)?结论 对于跟骨骨折患者,为其使用横切口双窗入路治疗患者所承受的疼痛感受要明显低于传统L形入路,且患者在使用横切口双窗入路的治疗过程之后,创伤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手术切口 创伤愈合 手术切口 创伤愈合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研究
14
作者 姚飞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53-0056,共4页
综合分析针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20年1月—2022年12月内从病历系统中任意选取100例实施胃肠道手术的患者纳入此次研究,采用数字标号的方法均等划分为两组,即普通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两... 综合分析针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20年1月—2022年12月内从病历系统中任意选取100例实施胃肠道手术的患者纳入此次研究,采用数字标号的方法均等划分为两组,即普通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指标。结果 研究组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较少,占比为2.00%,而普通组切口感染总发生率为18.00%,且研究组患者多数切口愈合良好,甲级愈合率达到86.00%,而普通组切口愈合率为62.00%,研究组显著优于普通组,差距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同样显著优于普通组,差距明显(P<0.05);且研究组患者普遍对护理干预持满意态度,总满意率达到98.00%,而普通组对护理干预表示满意的患者较少,总满意率为74.0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距明显(P<0.05)。结论 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预后,降低切口感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干预 胃肠道 手术切口感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对于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李宏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64-0167,共4页
探讨手术室护理对于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60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手术室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 探讨手术室护理对于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60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手术室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用于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开放性四肢骨折 手术切口感染 影响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皮肤消毒方法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蒙东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23-0126,共4页
探讨剖宫产术中采用不同皮肤消毒方法对手术切口感染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分别采用两种皮肤消毒方法的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研究组采用特定消毒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以... 探讨剖宫产术中采用不同皮肤消毒方法对手术切口感染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分别采用两种皮肤消毒方法的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研究组采用特定消毒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以往的产妇资料,并比较了两组的年龄、经产妇和初产妇比例等资料以及术后感染情况,包括白细胞指标、伤口观察、分泌物检查等。结果 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在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也更为显著,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采用更科学合理的皮肤消毒方法能显著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和心理状态,并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推广使用正确的皮肤消毒方法,添加皮肤护理措施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皮肤消毒方法 手术切口感染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探究与讨论
17
作者 李线英 孟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15-0118,共4页
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手术室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常规组,全方位手术室护理配合纳入护理配合组。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血... 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手术室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常规组,全方位手术室护理配合纳入护理配合组。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血清中各项炎症因子的监测值、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 护理配合组中有5.00%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常规组有17.50%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P<0.05)。护理配合组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配合组术后血清3天时,血清中各项炎症因子的监测值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配合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配合组满意度相对于常规组而言明显提高(P<0.05)。结论 全方位手术室护理配合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配合 手术切口感染 影响
下载PDF
银离子敷料式康复干预在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伍倩倩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18-320,共3页
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属于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切口一旦出现感染会严重影响愈合速度,且增加了临床治疗、康复的难度,不利于患者预后转归[1]。既往,临床上主要是采用传统无菌纱布敷料进行干预,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 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属于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切口一旦出现感染会严重影响愈合速度,且增加了临床治疗、康复的难度,不利于患者预后转归[1]。既往,临床上主要是采用传统无菌纱布敷料进行干预,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与日俱增,传统无菌纱布敷料已然无法满足临床实践所需[2]。于湿润条件下表皮细胞的增殖速度存在明显的加快,因此可能有利于伤口的早期愈合,且能获取较为理想的愈合效果[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口愈合不良 银离子敷料 视觉模拟评分法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
下载PDF
1例急性肠梗阻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切口处开放肠造口的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慧 何兰芳 +1 位作者 贾宏玉 王一涵 《天津护理》 2023年第3期337-340,共4页
总结1例直肠癌术后出现急性肠梗阻、腹疝且合并糖尿病需再次手术,且术后于腹部正中切口上开放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提出护理要点为:①建立围手术期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血糖控制方案,促进患者术后切口愈合,避免造口术后相关并发症;②医护... 总结1例直肠癌术后出现急性肠梗阻、腹疝且合并糖尿病需再次手术,且术后于腹部正中切口上开放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提出护理要点为:①建立围手术期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血糖控制方案,促进患者术后切口愈合,避免造口术后相关并发症;②医护患协同构建手术切口上开放肠造口标准化处理流程,为患者居家护理提供参考,结合随访,实现延续性护理;③采用无菌纱布上覆盖水胶体敷料的方法,充分吸收渗液,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患者的造口护理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糖尿病 手术切口 肠造口 护理
下载PDF
分析不同手术切口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
20
作者 王强 周鑫 赵延军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0期62-65,共4页
目的评价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切口治疗对于角膜内皮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评价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切口治疗对于角膜内皮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双切口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观察阶段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的膜内皮细胞密度(1655.62±287.87)个/mm^(2)、膜内皮细胞面积(598.38±72.37)μm^(2)高于对照组(1402.72±287.82)个/mm^(2)、(536.56±70.98)μ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7、3.659,P<0.001)。结论青光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手术治疗中,采用单切口治疗的效果更佳,有利于降低对角膜内皮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 联合手术 角膜内皮 不同手术切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