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大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荣伟 杨辉 +4 位作者 袁绍纪 刘子生 卢培刚 孙希炎 吕学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扩大经蝶入路切除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采用扩大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其中侵袭单侧海绵窦者14例(4例微腺瘤),侵袭双侧者8例。结果肿瘤全切13例,7例近全切,2例大部... 目的探讨扩大经蝶入路切除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采用扩大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其中侵袭单侧海绵窦者14例(4例微腺瘤),侵袭双侧者8例。结果肿瘤全切13例,7例近全切,2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出现脑神经损伤,无死亡。结论扩大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对双侧海绵窦侵袭病人优点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扩大经蝶入路 磁共振成像 颈内动脉
下载PDF
扩大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蝶斜区肿瘤 被引量:5
2
作者 骆纯 卢亦成 +4 位作者 孙克华 丁学华 白如林 胡国汉 楼美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蝶斜区肿瘤的方法。方法1999~2005年采用扩大经蝶入路切除蝶斜区肿瘤25例,肿瘤直径1.9~4.2cm;采用标准经鼻中隔蝶窦入路,先行切除经蝶入路视野内的肿瘤,而后调整Hardy扩张器方向指向斜坡方向,进行手术...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蝶斜区肿瘤的方法。方法1999~2005年采用扩大经蝶入路切除蝶斜区肿瘤25例,肿瘤直径1.9~4.2cm;采用标准经鼻中隔蝶窦入路,先行切除经蝶入路视野内的肿瘤,而后调整Hardy扩张器方向指向斜坡方向,进行手术入路的扩大。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C"型臂监测、神经导航、神经内镜以及术者的经验决定斜坡骨质磨除或咬除的范围,直至显露正常骨质和硬脑膜。结果全切21例(84%),次全切除3例(12%),部分切除1例(4%)。结论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蝶斜区肿瘤,肿瘤显露满意,肿瘤全切除率高,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神经导航及内镜的辅助使得扩大经蝶入路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蝶入路 脊索瘤 垂体腺瘤 神经导航 内镜
下载PDF
不同方式扩大经蝶入路与Le fortⅠ型上颌骨截骨术颅底中线部位的解剖分析
3
作者 黄纯海 万一 +3 位作者 田志 张晶晶 田志良 张芳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4期110-110,共1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不同方式扩大经蝶入路与Le fortⅠ型上颌骨截骨术对颅底中线部位解剖结构的暴露影响。方法选取9具成人尸体头颅为解剖标本,在神经导航的帮助下,分别采取经唇下、经改良唇下以及经单鼻孔下行扩大蝶入路和 Le fortⅠ...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不同方式扩大经蝶入路与Le fortⅠ型上颌骨截骨术对颅底中线部位解剖结构的暴露影响。方法选取9具成人尸体头颅为解剖标本,在神经导航的帮助下,分别采取经唇下、经改良唇下以及经单鼻孔下行扩大蝶入路和 Le fortⅠ型上颌骨截骨术,依次使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和记录三种不同方式术式解剖下对颅底结构的暴露范围,并使用神经导航仪对上述术式下斜坡方向、栓侧海绵窦以及向前颅窝的解剖范围进行测量。结果经唇下入路式和经鼻入路式解剖下暴露的前颅窝结构范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而Le fortⅠ型上颌截骨术和经改良唇下入路式在上述指标对比下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斜坡方向和双侧海绵窦等解剖暴露指标上,四种解剖术式均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Le fortⅠ型上颌骨截骨术对上述观察结构的暴露较经蝶入路式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临床上需要依据患者病灶所在部位采取最佳的解剖入路,以便使得颅底结构尽可能暴露在手术视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结构 扩大经蝶入路 LE fortⅠ型上颌骨截骨术
下载PDF
扩大经蝶入路切除斜坡脊索瘤的临床应用探讨
4
作者 徐伦 顾艳 +1 位作者 周胜利 李爱民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9期141-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扩大经蝶入路(Extended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ETSA)切除斜坡脊索瘤临床适应症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经鼻入路(Transnasal septum approach,TNSA)、经唇下入路(Sublabial septum approach,SLSA)及改良...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扩大经蝶入路(Extended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ETSA)切除斜坡脊索瘤临床适应症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经鼻入路(Transnasal septum approach,TNSA)、经唇下入路(Sublabial septum approach,SLSA)及改良唇下入路(Modified Sublabial approach,MSLA)切除斜坡脊索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 TNSA、SLSA能较好的切除中上斜坡脊索瘤,对于下斜坡脊索瘤则应选用MSLA。结论 ETSA是切除斜坡脊索瘤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扩大经蝶入路 斜坡
下载PDF
原位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在扩大经蝶入路颅底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季文霞 王然 +1 位作者 黄清 王奎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34-737,共4页
目的分析原位骨瓣(ISBF)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HBF)在内镜扩大经蝶入路(EETA)颅底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于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施行EETA颅底重建的107例颅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EETA术中联合人工骨基质、HBF... 目的分析原位骨瓣(ISBF)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HBF)在内镜扩大经蝶入路(EETA)颅底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于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施行EETA颅底重建的107例颅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EETA术中联合人工骨基质、HBF进行颅底重建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50),将EETA术中联合ISBF、HBF进行颅底重建的患者纳入试验组(n=57),对比两组手术住院情况、手术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07例患者中有89例垂体腺瘤、9例Rathke囊肿、2例生殖细胞瘤、7例颅咽管瘤,两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试验组疗效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逆行感染、张力性气颅、鼻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ETA颅底重建中联合应用ISBF、HBF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优化疗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扩大经蝶入路 颅底重建 原位骨瓣 带蒂鼻中隔黏膜瓣
下载PDF
扩大经蝶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举磊 衡立君 +3 位作者 张治国 黄涛 田启龙 屈延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扩大经蝶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扩大经蝶入路手术的6例儿童颅咽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并发症及随访资料等。结果 6例患儿平均年龄10.7岁,均经CT及MRI确... 目的探讨扩大经蝶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扩大经蝶入路手术的6例儿童颅咽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并发症及随访资料等。结果 6例患儿平均年龄10.7岁,均经CT及MRI确诊,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视力下降,发育迟缓等。术后5例原发、1例复发性肿瘤均做到内镜下完全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近期脑脊液漏1例,颅内感染1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尿崩3例。远期(>1个月)垂体功能低下1例,尿崩1例,无复发病例。结论扩大经蝶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临床可行,但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及较长时间的学习曲线。鞍膈下型颅咽管瘤为最佳手术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蝶入路 颅咽管瘤 儿童
下载PDF
扩大经蝶入路进人海绵窦内侧腔的应用显微解剖 被引量:2
7
作者 骆纯 闵杰 +5 位作者 卢亦成 姚志强 孙克华 丁学华 胡国汉 楼美清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为临床开展扩大经蝶入路进入海绵窦内侧腔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50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显微镜下对蝶窦外侧壁、蝶鞍、海绵窦及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量。模拟扩大经蝶入路磨除海绵窦腹侧骨质,切开海绵窦内侧壁,显露海绵窦... 目的为临床开展扩大经蝶入路进入海绵窦内侧腔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50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显微镜下对蝶窦外侧壁、蝶鞍、海绵窦及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量。模拟扩大经蝶入路磨除海绵窦腹侧骨质,切开海绵窦内侧壁,显露海绵窦内侧腔。结果颈内动脉(ICA)明显隆起于蝶窦侧壁的占58%,蝶窦内隆起呈管型占3%。鞍底硬膜分为2层,海绵窦内侧壁的上部由垂体硬膜构成,无骨性结构支撑;下部由骨周硬膜构成,有蝶窦侧壁骨质支撑。两侧海绵窦内侧壁的距离为(14.8±2.7)mm。海绵窦内侧腔位于C4段ICA与垂体之间,腔内为丰富的静脉丛,最宽可达7mm,但常因ICA扭曲而闭塞。无颅神经穿越海绵窦内侧腔,ICA是扩大经蝶入路探查海绵窦遇到的第一个主要结构。结论扩大经蝶入路进入海绵窦内侧腔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蝶入路 海绵窦 颈内动脉 应用解刮
原文传递
扩大经蝶入路蝶鞍区病变手术的解剖与临床 被引量:5
8
作者 廖建春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5年第4期370-373,共4页
近年来,随着对颅底蝶鞍区域解剖学的细致研究,以及内镜、神经导航和术中 MRI 在经蝶手术中的应用,使临床切除由鞍内向鞍旁、鞍上发展及侵袭海绵窦、斜坡的肿瘤(如巨大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血管母细胞瘤和脊索瘤等)成为可能... 近年来,随着对颅底蝶鞍区域解剖学的细致研究,以及内镜、神经导航和术中 MRI 在经蝶手术中的应用,使临床切除由鞍内向鞍旁、鞍上发展及侵袭海绵窦、斜坡的肿瘤(如巨大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血管母细胞瘤和脊索瘤等)成为可能[1-4]。笔者在临床开展扩大经蝶入路处理斜坡病变的基础上,复习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扩大经蝶入路的外科手术入路进行讨论,重点对入路相关的解剖及处理不同部位肿瘤时应注意的解剖关系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蝶入路 临床实践 鞍区病变 解剖学 手术中 巨大垂体腺瘤 血管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扩大经蝶入路的解剖与手术学研究
9
作者 齐震 杨军 刘瑞华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81-1182,共2页
鞍区肿瘤以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良性肿瘤多见,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根本治疗方法,但鞍区空间狭小,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神经结构,手术中稍有不慎即可损伤上述结构,发生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而手... 鞍区肿瘤以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良性肿瘤多见,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根本治疗方法,但鞍区空间狭小,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神经结构,手术中稍有不慎即可损伤上述结构,发生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而手术入路的选择至关重要。经蝶窦入路手术损伤小,术后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鞍内病变的首选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蝶入路 鞍区 显微解剖 手术
原文传递
蝶窦外侧壁的显微解剖及其在扩大经蝶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翦 Sharatchandra Bidari Albert Rhoton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9年第3期180-183,共4页
背景与目的:经蝶入路的手术范围已经从鞍区扩展到海绵窦、颅中窝等处。本研究对蝶窦气化延伸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关系的解剖进行观测,旨在为扩大经蝶手术的术前评估提供参考,避免术中重要结构的损伤。方法:结合尸头解剖与头颅CT,对蝶窦... 背景与目的:经蝶入路的手术范围已经从鞍区扩展到海绵窦、颅中窝等处。本研究对蝶窦气化延伸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关系的解剖进行观测,旨在为扩大经蝶手术的术前评估提供参考,避免术中重要结构的损伤。方法:结合尸头解剖与头颅CT,对蝶窦外侧壁的气化方向的变异及其与邻近神经血管结构的关系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结果:当蝶窦气化向外侧方向扩展超过连接圆孔颅外端内侧缘与翼管前端开口内侧缘的VR线(Vidian-Rotundum line)时,该蝶窦被称为外侧型蝶窦。VR线外侧的蝶窦部分称为蝶窦外侧隐窝。外侧型蝶窦可分为蝶骨大翼型、翼突型和全外侧型。本研究在100例CT扫描中,外侧型蝶窦占46%。其中蝶骨大翼型占12%,翼突型占11%,全外侧型占71%。结论:外侧型蝶窦中的外侧隐窝可为经蝶窦和经上颌窦入路切除海绵窦区和颅中窝病灶提供自然手术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窦 气化 扩大经蝶手术 神经 血管 显微解剖
下载PDF
三种扩大经蝶至斜坡手术入路的螺旋CT评价实验研究
11
作者 周胜利 顾艳 +1 位作者 徐伦 李爱民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利用CT三维重组测量模拟的3种扩大经蝶至斜坡入路斜坡暴露范围,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颅20例,在安全显露范围内,在同一尸颅上先后模拟3种扩大经蝶-斜坡的手术入路,即直接鼻内入路(ENA)、经唇下-鼻... 目的利用CT三维重组测量模拟的3种扩大经蝶至斜坡入路斜坡暴露范围,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颅20例,在安全显露范围内,在同一尸颅上先后模拟3种扩大经蝶-斜坡的手术入路,即直接鼻内入路(ENA)、经唇下-鼻中隔入路(SLSA)和经唇下-上颌窦入路(SLMSA)。分别使用16排螺旋CT行尸颅薄层扫描,后行斜坡的三维重组,分别测量3种扩大经蝶-斜坡入路获得的纵径和横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得两侧破裂孔外口内侧缘、颈内静脉孔外口内侧缘、颈内动脉管外口内侧缘、舌下神经管外口内侧缘之间距离及Dorello管处、颈静脉孔处、舌下神经管处斜坡的厚度分别为(23.2±3.4)mm、(44.2±4.0)mm、(54.2±4.2)mm、(39.6±4.4)mm和(16.5±3.1)mm、(11.2±2.7)mm、(6.5±1.7)mm;测得斜坡的暴露范围,ENA、SLSA、SLMSA的纵径及横径分别为(31.8±1.4)mm、(37.1±1.6)mm、(37.2±1.4)mm和(29.0±1.4)mm、(29.5±1.2)mm、(36.8±1.20mm,SLSA较ENA斜坡暴露范围中纵径增加明显(q=11.39,P<0.05),横径增加不明显(q=1.08,P>0.05)。SLMSA较ENA斜坡暴露范围的纵径、横径增大均明显(q值分别为11.64和17.93,P均<0.05)。SLMSA与SLSA相比,暴露范围中的横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q=16.84,P<0.05),而纵径没有明显差异(q=0.26,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为扩大经蝶-斜坡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有利于入路手术方案的确定,有利于减少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扩大经蝶入路 经唇下-鼻中隔 经唇下-上颌窦 直接鼻内
原文传递
多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的治疗 被引量:23
12
作者 位振清 王任直 +4 位作者 姚勇 邓侃 王剑新 刘小海 代从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多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侵袭海绵窦的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比分析同期72例神经内镜下和55例显微镜下侵袭海绵窦的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两组均采用扩大经蝶入路,术中应用神经导航和多普勒,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多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侵袭海绵窦的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比分析同期72例神经内镜下和55例显微镜下侵袭海绵窦的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两组均采用扩大经蝶入路,术中应用神经导航和多普勒,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内镜组与显微镜组在肿瘤全切率、手术时间、术后鼻腔通畅率和术后复发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03,P=0.000,P=0.002);在脑脊液漏、术后尿崩、颅神经损伤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扩大经蝶入路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巨大垂体腺瘤的首选手术方法,外侧海绵窦入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扩大经蝶入路 海绵窦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1
13
作者 鲁晓杰 王清 +4 位作者 季卫阳 李兵 陈开来 孙继勇 缪亦峰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报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59例鞍区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探讨其优缺点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全部病人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内-蝶窦标准入路和改良入路切除肿瘤。其中常规的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内-蝶窦入路36例,简化的神经内镜下经蝶窦... 目的报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59例鞍区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探讨其优缺点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全部病人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内-蝶窦标准入路和改良入路切除肿瘤。其中常规的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内-蝶窦入路36例,简化的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16例,扩大的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7例。4例手术中利用了神经导航技术。结果全切除肿瘤42例,次全切(>80%)7例,大部切除5例,引流3例,活检2例;本组病例术后1例死亡,7例有一过性脑脊液鼻漏;19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多尿,术后3d-1周恢复正常,5例术后出现较长时间的多尿,4例经治疗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1例目前维持用药。随访3个月-3.5年,视力不同程度改善20例,异常增高的激素水平降至正常22例;4例手术后再接受了伽玛刀治疗,21例手术后3个月行普通放疗,1例垂体瘤1年后复发,再次接受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包括标准入路和改良入路)适用于大多数鞍区肿瘤的切除,如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等,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蝶 扩大经蝶入路 鞍区肿瘤
原文传递
思维导图在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飞苑 马艳芬 曾丹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2年第9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扩大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4月本院接收的200例扩大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2020年5月初起,本院实施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根据实施时间点进...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扩大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4月本院接收的200例扩大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2020年5月初起,本院实施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根据实施时间点进行分组,将实施前接收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将实施后接收的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症状困扰程度变化。结果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各个症状困扰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各个症状困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各个症状困扰评分(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扩大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降低患者的症状困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扩大经蝶入路手术 垂体腺瘤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掌握率 症状困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