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子鳄源粘质沙雷氏菌XCYZE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1
作者 朱鹏 周永康 +11 位作者 姜纪 李佳佳 易平四 章松 张雪松 周奎厚 王应超 石涵 陈洪超 卜孝林 王雅婷 徐前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查明一例源于安徽省扬子鳄管理中心的幼鳄死因。方法从幼鳄脑部组织坏死灶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并对其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呈红色的革兰氏阴性菌;生理生化试验显示该菌在葡萄糖、甘露醇、乳糖、柠... 目的查明一例源于安徽省扬子鳄管理中心的幼鳄死因。方法从幼鳄脑部组织坏死灶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并对其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呈红色的革兰氏阴性菌;生理生化试验显示该菌在葡萄糖、甘露醇、乳糖、柠檬酸盐和硫化氢等中均呈阳性;PCR扩增其16S rDNA基因,其大小约1500 bp,经遗传进化树分析,与已报道的粘质沙雷氏菌GRD1株在同一分支;其致病性试验可导致实验鼠在36 h内全部死亡,出现严重肺出血、肝脏肿大、脾脏肿大、腹水现象等。结论从扬子鳄脑内分离的病原是粘质沙雷氏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多种抗菌药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本试验为野生动物或者人类感染粘质沙雷氏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粘质沙雷氏菌 鉴定 致病性 耐药性
下载PDF
一例扬子鳄痛风病自然病例的病理诊断
2
作者 董俊斌 王文龙 +3 位作者 高娃 郑秉武 丁玉林 王金玲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6-889,共4页
通过尸体剖检、组织病理学方法诊断1例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痛风病自然病例。尸体剖检可见鳄鱼颈部肌肉、胸部肌肉、腹部肌肉、肋间肌肉、胸腔脂肪、腹腔脂肪、肾脏、心脏周围脂肪、心脏表面及切面、二尖瓣与三尖瓣、脾脏、肝脏... 通过尸体剖检、组织病理学方法诊断1例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痛风病自然病例。尸体剖检可见鳄鱼颈部肌肉、胸部肌肉、腹部肌肉、肋间肌肉、胸腔脂肪、腹腔脂肪、肾脏、心脏周围脂肪、心脏表面及切面、二尖瓣与三尖瓣、脾脏、肝脏和胰腺分布大小不等的圆形、针尖状、条索状灰白色尿酸盐沉积灶。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显示,扬子鳄的肾脏肾盂、肝脏间质、胃黏膜层、脾脏、肌肉和脂肪均弥漫性分布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痛风结节,痛风结节中央为向外周呈放射状的红色尿酸盐结晶,边缘为含有多核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的特殊肉芽组织。痛风结节的形成使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坏死。研究结果可为鳄鱼痛风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痛风病 病理诊断 自然病例
下载PDF
野生条件下扬子鳄的吼叫规律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建盛 王小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1-286,共6页
20 0 3年在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对扬子鳄的吼叫规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专题研究。在监测中 ,记录了吼叫日期、吼叫时间、吼叫数和天气情况。扬子鳄在每年的 3月开始吼叫 ,11月停止吼叫 ;扬子鳄的吼叫数在不同的月份差异极显著 (χ2 检验 ... 20 0 3年在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对扬子鳄的吼叫规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专题研究。在监测中 ,记录了吼叫日期、吼叫时间、吼叫数和天气情况。扬子鳄在每年的 3月开始吼叫 ,11月停止吼叫 ;扬子鳄的吼叫数在不同的月份差异极显著 (χ2 检验 :χ2 =4 4 8 2 9,df=8,P <0 0 1) ,其中 6月扬子鳄吼叫最为频繁 ,其吼叫数占全年的 2 6 0 % ;繁殖期间 (6— 9月 )扬子鳄吼叫数明显高于非繁殖期 (Mann WhitneyU检验 :U =2 0 ,P <0 0 5 ) ;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扬子鳄的吼叫数呈极显著差异 (χ2 =2 33 18,df =17,P <0 0 1) ,存在明显的吼叫高峰 ,白天吼叫多于晚上 (U =12 5 ,P <0 0 5 ) ;天气的变化对吼叫没有影响。分析表明 ,扬子鳄的吼叫与其繁殖行为关系紧密 ,吼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异性 ,同时有保护领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条件 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 扬子鳄 吼叫规律 繁殖行为
下载PDF
安徽省启动2023年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
4
作者 刘瑞群 李晓红(图)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6月1日,2023年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启动仪式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泾县双坑片区主会场举行。省政府副省长单向前在主会场出席并宣布启动放归。省政府副秘书长罗光勇主持放归活动。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向阳致辞,生态环境部华... 6月1日,2023年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启动仪式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泾县双坑片区主会场举行。省政府副省长单向前在主会场出席并宣布启动放归。省政府副秘书长罗光勇主持放归活动。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向阳致辞,生态环境部华东督察局局长杨永康、国家林草局驻合肥专员办专员李军、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南京局副专员杭邦明出席活动。宣城市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和南陵县4个分会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同时开展。本次放归扬子鳄200条,放归地点分别在保护区的宣州区红星片区、杨林片区,郎溪县高井庙片区,广德市朱村片区,泾县双坑片区、中桥片区,南陵县长乐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归 南陵县 双坑 郎溪县 扬子鳄 杨永康 宣州区
下载PDF
宣城:“国宝”扬子鳄“入住”暖房越冬
5
作者 曹光鑫 夏同胜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3期4-5,共2页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截至2022年12月3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千条人工繁育扬子鳄全部平安“入住”53个暖房,开启暖和舒适的越冬生活。至此,历时5天的2022年扬子鳄越冬转场宣告结束。扬子鳄与大熊猫一样,享有动物界“活化石”...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截至2022年12月3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千条人工繁育扬子鳄全部平安“入住”53个暖房,开启暖和舒适的越冬生活。至此,历时5天的2022年扬子鳄越冬转场宣告结束。扬子鳄与大熊猫一样,享有动物界“活化石”之称。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迄今已有2亿多年历史,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扬子鳄是唯一具有冬眠习性的鳄类,每年12月到次年3月进入洞穴冬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育 扬子鳄 宣城 气温骤降 保护野生动物 冬眠 珍稀物种 大熊猫
下载PDF
野生扬子鳄营巢微生境选择及其对鳄卵自然孵化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涂根军 章松 +1 位作者 章燕 庞帆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9-23,共5页
本文利用监控探头、红外相机和温湿度记录仪等设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野生扬子鳄窝巢微生境及其对鳄卵自然孵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距水源距离、距水面高度、窝巢地势平坦度和巢材丰富度等因素对野生扬子鳄营巢位点选择影响较大... 本文利用监控探头、红外相机和温湿度记录仪等设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野生扬子鳄窝巢微生境及其对鳄卵自然孵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距水源距离、距水面高度、窝巢地势平坦度和巢材丰富度等因素对野生扬子鳄营巢位点选择影响较大,说明在扬子鳄栖息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应注意岸高和平整度。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窝巢地势平坦度对自然条件下鳄卵孵化率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扬子鳄 巢位 微生境 孵化率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人工辅助扬子鳄卵孵化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邵民 王朝林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3期207-208,共2页
关键词 扬子鳄 扬子鳄 孵化 自然条件
下载PDF
初生扬子鳄胃粘膜表面及胃腺的形态
8
作者 华田苗 陈壁辉 +1 位作者 汪仁平 王朝林 《四川动物》 CSCD 1996年第4期159-161,共3页
观察了2例初生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胃粘膜表面及胃腺的形态。扫描电镜观察:胃贲门具11—13个贲门瓣,贲门区及幽门区粘膜上皮凹陷稀而浅,胃体部上皮凹陷密而深,排列很规则,胃小凹明显。组织切片观察... 观察了2例初生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胃粘膜表面及胃腺的形态。扫描电镜观察:胃贲门具11—13个贲门瓣,贲门区及幽门区粘膜上皮凹陷稀而浅,胃体部上皮凹陷密而深,排列很规则,胃小凹明显。组织切片观察:贲门腺及幽门腺均为短的单管腺,腺上皮由单一类型的腺细胞组成,胃底腺为分校管状腺,晚上皮由多种腺细胞组成。对扬子鳄胃粘膜表面及胃腺的形态特点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目 扬子鳄 初生扬子鳄 胃粘膜表面 胃腺 形态
下载PDF
扬子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61
9
作者 吴孝兵 张盛周 +5 位作者 陈壁辉 邓泽沛 周占祥 王朝林 聂继山 谢万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5-161,共7页
应用7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5-羟色胺细胞在消化道各段都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食道、直畅其次。生长抑素细胞在胃幽门部非常密集,胃体中等,胃贲门部... 应用7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5-羟色胺细胞在消化道各段都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食道、直畅其次。生长抑素细胞在胃幽门部非常密集,胃体中等,胃贲门部较少,十二指肠偶见。胃泌素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前段,空肠、回肠和直肠偶见。许多血管活性肠肽细胞分布于胃贲门部,胃体和胃幽门部少数。胰高血糖素、胰多肽和P-物质在消化道各段均未检出阳性细胞。结合扬子鳄的食性,对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扬子鳄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2
10
作者 张盛周 吴孝兵 +3 位作者 陈壁辉 汪仁平 王朝林 谢万树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34,共4页
该文用龙桂开浸银法对扬子鳄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整个消化道中,从食道到直肠。其中,十二指肠和回、直肠交接处密度很高,胃体及直肠很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食道嗜银细胞位于上皮基部和... 该文用龙桂开浸银法对扬子鳄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整个消化道中,从食道到直肠。其中,十二指肠和回、直肠交接处密度很高,胃体及直肠很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食道嗜银细胞位于上皮基部和固有膜中,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胃嗜银细胞位于胃腺部,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可见明显的胞突。肠嗜银细胞位于上皮细胞之间,呈长柱形、纺锤形、长颈瓶形或锤状。多数细胞两端有较长胞突,分别与固有膜及肠腔联系,有时可见部分嗜银细胞正在向肠腔分泌颗粒。还对扬子鳄嗜银细胞的分布特点、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消化道 嗜银细胞 形态学 分布特点
下载PDF
扬子鳄鞣制皮革和鳞片的DNA提取方法 被引量:33
11
作者 史燕 吴孝兵 +1 位作者 晏鹏 赵哲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7-301,共5页
运用一种改进的提取方法 ,作者从鞣制皮革中成功地提取了总DNA ,同时还对尾尖皮、鳞片、盐腌生皮等皮质进行了DNA提取 ;用 12SrRNA基因扩增的通用引物、扬子鳄鉴别引物、微卫星引物及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 ,并对部分扩增结果进行测序 ,... 运用一种改进的提取方法 ,作者从鞣制皮革中成功地提取了总DNA ,同时还对尾尖皮、鳞片、盐腌生皮等皮质进行了DNA提取 ;用 12SrRNA基因扩增的通用引物、扬子鳄鉴别引物、微卫星引物及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 ,并对部分扩增结果进行测序 ,以检验提取效果。结果证明 ,几种皮质标本都可提取出DNA ,其中尾尖皮和鳞片的提取效果较好 ,用四种引物都可扩增出明显亮带 ;盐腌生皮和鞣制皮提取结果也很好 ,并且用12SrRNA通用引物、扬子鳄鉴别引物扩增的亮带较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皮革 鳞片 DNA 提取 PCR
下载PDF
南陵县扬子鳄的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质量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何利军 丁由中 +6 位作者 李秀洪 胡林英 王小明 邵民 谢万树 John Thorbjarnarson 顾长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198 6~ 1 998年 ,在安徽省南陵县对扬子鳄种群资源及分布区栖息地状况进行了 4次调查 ,1 999年对该县扬子鳄部分栖息地的质量做了研究。结果显示 ,南陵县扬子鳄野生种群目前只 30头左右 ,每 4年平均递减率约 38% ,分布于 6个镇 ,7个行... 198 6~ 1 998年 ,在安徽省南陵县对扬子鳄种群资源及分布区栖息地状况进行了 4次调查 ,1 999年对该县扬子鳄部分栖息地的质量做了研究。结果显示 ,南陵县扬子鳄野生种群目前只 30头左右 ,每 4年平均递减率约 38% ,分布于 6个镇 ,7个行政村中 ,75 %的栖息地已经消失。其中东河、三里、石铺三镇生活有全县 80 %的扬子鳄 ,而石铺镇扬子鳄密度最大。引起扬子鳄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破坏 ,同时对鳄的捕杀、污染、天灾也是重要因素。其野外栖息地主要为两种类型 ,农耕区普通池塘和丘陵山地的山塘、水库。耕作区食物、栖息条件较好 ,人鳄矛盾较小的局部水域依然是扬子鳄最佳选择 ,但这类水域农药化肥污染已构成对扬子鳄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种群数量 栖息地质量 南陵 安徽
下载PDF
影响野生扬子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方 江红星 +3 位作者 吴陆生 薛辉 吴孝兵 邵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74-377,共4页
通过对被保护物种生存环境的分析是探知该物种灭绝和种群数量下降的重要手段.2002年9月间,作者在参加南陵县野生扬子鳄栖息地生境的考察工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南陵县野生扬子鳄生存环境作为对象,对野生扬子鳄的生存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评... 通过对被保护物种生存环境的分析是探知该物种灭绝和种群数量下降的重要手段.2002年9月间,作者在参加南陵县野生扬子鳄栖息地生境的考察工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南陵县野生扬子鳄生存环境作为对象,对野生扬子鳄的生存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影响野生扬子鳄生存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食物、隐蔽条件和水体以及人的活动.在安徽省南陵县二个官方指定的保护点中长乐点尽管食物、隐蔽条件和水三大生境基本要素都较为理想,但因为没有足够的栖息地因此这里并不适合野生扬子鳄种群的生存.比较而言,如对楂林点野生扬子鳄的生存环境进行一定的人工修饰,此地应该有着较为合适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生存环境 安徽 南陵县 食物 隐蔽条件 水体
下载PDF
扬子鳄生活习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23
14
作者 汪仁平 周应健 +1 位作者 王朝林 叶日全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2-35,共4页
1988~1995年,每天观察扬子鳄的生活行为,并测量气、水温度,经过多年的重复观测,发现扬子鳄的生活习性与环境温度间存在紧密关系: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底,鳄处于冬眠期,旬平均温度幅度在3~18℃间;5月上旬至1... 1988~1995年,每天观察扬子鳄的生活行为,并测量气、水温度,经过多年的重复观测,发现扬子鳄的生活习性与环境温度间存在紧密关系: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底,鳄处于冬眠期,旬平均温度幅度在3~18℃间;5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为采食期,旬平均温度幅度在20~32℃间;5月下旬至9月下旬鳄处于繁殖期,旬平均温度幅度在24~32℃间。据此总结出扬子鳄年生活周期循环规律图,并认为扬子鳄的生活及生理机能受气候温度影响,它只能生存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因而它的分布受到地理气候限制。指出各地在引种养殖扬子鳄时要注意这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生活习性 环境温度
下载PDF
安徽省宣州扬子鳄饲养种群繁殖现状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孝兵 王义权 +3 位作者 周开亚 聂继山 王朝林 谢万树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85-588,共4页
对1993 ~1998 年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内的亲代与子代鳄的繁殖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扬子鳄亲代卵的平均受精率为(75.66±2.29) % ,子一代为(69 .24 ±5 .12) % ,经t 检验,... 对1993 ~1998 年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内的亲代与子代鳄的繁殖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扬子鳄亲代卵的平均受精率为(75.66±2.29) % ,子一代为(69 .24 ±5 .12) % ,经t 检验,两者差异显著;亲代产卵孵化幼鳄的平均畸形率为(0.30 ±0.20) % ,而子一代产卵幼鳄平均畸形率为(1 .85±0.95) % ,经t 检验,两者差异显著.但受精卵幼鳄孵化率在两代间差异不显著.通过饲养种群的家系和有效群体大小分析,作者认为造成子代鳄的繁殖率下降和畸形率上升的原因与近亲繁殖有关.对扬子鳄的遗传保护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饲养种群 繁殖率 现状 遗传保护
下载PDF
人工养殖扬子鳄野放初期的活动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丁由中 王小明 +3 位作者 王正寰 吴建盛 John THORBJARNARSON 邵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1,共5页
20 0 3年 4月 2 7日 ,将经过兽医检查挑选出来的两雌一雄人工养殖的健康成年扬子鳄 (Alligatorsinensis)释放到安徽宣城红星扬子鳄保护点 ,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测定其释放初期 4周内的活动区域 ,共记录3 72个位点 ;还通过白天望远镜观察... 20 0 3年 4月 2 7日 ,将经过兽医检查挑选出来的两雌一雄人工养殖的健康成年扬子鳄 (Alligatorsinensis)释放到安徽宣城红星扬子鳄保护点 ,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测定其释放初期 4周内的活动区域 ,共记录3 72个位点 ;还通过白天望远镜观察和夜间灯光计数法观察了它们的活动情况。结果显示 :3条扬子鳄经过 3~1 4d后处于不同的稳定区域内 ,具领域特征 ;雄性个体的活动区域大于雌性 ,日活动区域面积的变化也大于雌性 ;局部环境选择上均趋向靠近岸边并具有茂密植被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野放 适应 活动区域
下载PDF
人工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的营巢和产卵行为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方 吴孝兵 +1 位作者 孟维志 朱家龙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6,共6页
2003-2005年,利用红外线摄像仪,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的营巢和产卵行为进行了研究。扬子鳄在产卵前,有营造后肢落脚洞的行为;在产卵后期,一边产卵,一边覆盖。为探讨气候对营巢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对气... 2003-2005年,利用红外线摄像仪,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的营巢和产卵行为进行了研究。扬子鳄在产卵前,有营造后肢落脚洞的行为;在产卵后期,一边产卵,一边覆盖。为探讨气候对营巢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对气候和扬子鳄营巢开始时间进行分析后的结果表明,对营巢开始时间影响最大的是4月的平均气温,较高的平均气温会导致扬子鳄营巢开始时间提前。运用主成分分析饲养条件下巢址的环境因子,得出巢址的植被盖度、离水源距离等对扬子鳄的巢址利用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养 扬子鳄 营巢 产卵
下载PDF
野生扬子鳄栖息地植被多样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守标 秦卫华 +4 位作者 江红星 吴孝兵 吴陆生 汪恒英 邵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157-1160,共4页
20 0 3年 6~ 7月 ,采用样方法 ,对野生扬子鳄在安徽省南陵县、泾县、广德县、郎溪县和宣城地区等 5县市的 2 2个栖息地的植被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 ,并对植物种类作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结果发现 ,野生扬子鳄栖息地植被均属于次生性植被 ... 20 0 3年 6~ 7月 ,采用样方法 ,对野生扬子鳄在安徽省南陵县、泾县、广德县、郎溪县和宣城地区等 5县市的 2 2个栖息地的植被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 ,并对植物种类作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结果发现 ,野生扬子鳄栖息地植被均属于次生性植被 ,共有维管束植物 92科 2 94种 ;苦竹 (Pteioblastusamarus)灌丛广泛分布于每个栖息地 ;2 2个调查点的植被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时还初步分析了野生扬子鳄与栖息地植被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为野生扬子鳄的保护提供植物生态学基础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扬子鳄 栖息地 植被 多样性
下载PDF
夏秋两季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的行为谱和活动节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方 吴孝兵 +1 位作者 朱家龙 章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8-494,共7页
2003年夏秋两季(7-11月间),采用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对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的个体行为和活动 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秋两季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的个体行为主要包括休息行为(水中休息、陆地休息、晒 太阳、挠痒、打哈欠、伸懒腰)... 2003年夏秋两季(7-11月间),采用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对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的个体行为和活动 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秋两季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的个体行为主要包括休息行为(水中休息、陆地休息、晒 太阳、挠痒、打哈欠、伸懒腰);运动行为(游泳、潜水、爬行、摆尾);摄食行为(摄食、漱口);冲突行为(打斗、对视);嬉 戏行为(嬉戏、堆积);吼叫行为;排泄行为等。 夏季,扬子鳄休息行为的时间最多,日变化规律显示:早晨6:00-7:00为休息高峰期;下午12:30-13:30为潜 水高峰期。秋季,用于晒太阳的时间最多,秋季早晨6:00-7:30为潜水高峰期,且一天中扬于鳄晒太阳活动出现三 次高峰即10:30-11:00,13:30-14:00,16:30-17:00。统计结果表明,夏秋两季潜水、晒太阳和休息3种个体行为差 异性较为显著。在30℃-36℃之间,扬子鳄潜水时间和温度之间呈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同时表明,长期人工饲养 对扬子鳄的某些弹性行为如摄食行为等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行为描述的基础上,对扬子鳄的有关行为机制进行了 探讨。而影响扬子鳄行为表达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和食物资源;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空间和生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行为 活动节律
下载PDF
温度对扬子鳄卵野外孵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何利军 王小明 +4 位作者 丁由中 邵民 汪国宏 谢万树 John THORBJARNARSON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20-424,共5页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egg incubation of the wild Chinese alligator was studied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s of 1999 and 2000(July to October and August to September,respectively)at three observation sites, Zhuangto...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egg incubation of the wild Chinese alligator was studied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s of 1999 and 2000(July to October and August to September,respectively)at three observation sites, Zhuangtou of Xuanzhou County,Shuangkeng and Zhongqiao of Jingxian county, Anhui Province. One nest at each of the above sites was monitored, bearing 19,17 and 19 eggs,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width of the band on the eggs, we estimated the dates that the eggs were laid. We recorded both the nest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e temperature with an automated temperature data logger (HOBO Temp) during the whole observation period.We found that the average nest temperature maintained around 25 26℃ during incubation throughout day and night,within over two thirds of time in each day the nest temperature being higher than the atmosphere temperature. Analysis of our data revealed that alligator nests have buffering effect on the inside temperature. Higher nest temperature (27 30℃)increased the hatching rate. It was also noticed that the hatching rate varied considerably from site to site(between 0 100%). We conclude that climat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egg hatching in the wild, and prolonged rainy season which caused larg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can decrease the hatching rate of the alligator eg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扬子鳄 野外孵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