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技术人工物”的三重性 被引量:17
1
作者 阴训法 陈凡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8-31,共4页
技术是人类创建人工自然的中介手段和过程,"技术人工物"是在技术过程和劳动过程中生成的。它具有三重属性:物理结构性,社会功能性,技术过程性。技术人工物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的三重属性来源于人类的存在方式,即人... 技术是人类创建人工自然的中介手段和过程,"技术人工物"是在技术过程和劳动过程中生成的。它具有三重属性:物理结构性,社会功能性,技术过程性。技术人工物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的三重属性来源于人类的存在方式,即人以改变自然创建人工自然的方式生存,而每一个具体的"技术人工物"的产生,又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技术人工物 理结构 社会功能 技术过程
下载PDF
技术人工物发展的生态逻辑 被引量:4
2
作者 罗玲玲 魏春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1-226,共6页
根据可供性理论分析了技术人工物的发展逻辑是生态与非生态转换,阐释了技术人工物经历了以工具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动作机器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到智能人工物的三个阶段。以工具为核心的人工物是有机(身体)技术与无机技术的结合,属于非生态... 根据可供性理论分析了技术人工物的发展逻辑是生态与非生态转换,阐释了技术人工物经历了以工具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动作机器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到智能人工物的三个阶段。以工具为核心的人工物是有机(身体)技术与无机技术的结合,属于非生态技术系统的萌芽期。以动作机器为核心的人工物代表了非生态技术系统的形成。智能人工物从身体动作替代转为智能替代,但其非生态的本质尚未改变,智能人工物今后的发展瓶颈就是如何解决其生态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可供性 非生态性 人造智能
下载PDF
在物性与意向之间看技术人工物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三虎 《哲学分析》 2016年第4期89-105,198,共18页
当代技术哲学在经历"经验转向"之后,开始把技术人工物作为分析的学术焦点之一。按照荷兰学派的研究纲领,技术人工物包含结构和功能双重独立属性。但当考虑结构—功能关系时,却发现分析上存在诸多困难,此即技术人工物在本体论... 当代技术哲学在经历"经验转向"之后,开始把技术人工物作为分析的学术焦点之一。按照荷兰学派的研究纲领,技术人工物包含结构和功能双重独立属性。但当考虑结构—功能关系时,却发现分析上存在诸多困难,此即技术人工物在本体论上的"硬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是硬问题,是因为目前人们启用的构制理论和随生理论,均采取了结构—功能二元论描述方法。其实,就技术人工物来说,技术哲学应采取一元论解释方法,将功能(甚至非功能)意义作为被解释对象,而把与此相关的一切因素,如结构或物性、目的或意向、使用和背景等作为解释要素。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避免本体论上的"硬问题",而且能够诉诸人对技术人工物的经验和使用背景,在物性与意向之间,围绕其功能和非功能意义做广泛解释。在这种意义上,技术人工物与自然物的不同,便不再是如亚里士多德那样指认的外在目的或功能特征,而是被赋予的包括功能和非功能意义的内在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意向 功能承担 规范解释
下载PDF
从“技术人工物”到“社会人工物”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福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当代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一直尝试打开黑箱,对人工物从实验室微观世界走向社会宏观世界,进而实现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相联结统一的过程,进行经验充分地描述和说明。技术人工物作为技术载体,成为打开黑箱的主要研究对象。然而,当前技术... 当代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一直尝试打开黑箱,对人工物从实验室微观世界走向社会宏观世界,进而实现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相联结统一的过程,进行经验充分地描述和说明。技术人工物作为技术载体,成为打开黑箱的主要研究对象。然而,当前技术人工物研究中存在着难以克服的三大关系难题。于是,从静态转向动态视角,发现产业化已经成为技术人工物社会化的主要途径。通过产业化过程,那些个体性的技术人工物才能转变为社会化的人工物。产业实践活动成为技术人工物与社会人工物的转化通道。产业实践中的人工物呈现出新内涵与新特征。因而,产业化进程成为理解技术人工物转向社会人工物的过渡状态,并为技术与社会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社会人工 产业化
下载PDF
论“装置范式”研究纲领的逻辑起点—技术人工物 被引量:1
5
作者 傅畅梅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25-228,共4页
研究的逻辑起点决定了研究方向和内容。对现象学技术哲学来说,不同的逻辑起点意味着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不同路径。美国现代技术哲学家阿尔伯特.伯格曼以技术人工物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分析现代技术所呈现的世界图景,最终形成"装... 研究的逻辑起点决定了研究方向和内容。对现象学技术哲学来说,不同的逻辑起点意味着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不同路径。美国现代技术哲学家阿尔伯特.伯格曼以技术人工物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分析现代技术所呈现的世界图景,最终形成"装置范式"技术哲学研究纲领,并以"装置范式论"闻名于技术哲学界。对这一纲领逻辑起点的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装置范式"论思想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范式 技术人工物 先验 范式
下载PDF
技术治理中技术人工物设计的底层属性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延龙 汤书昆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1-246,共6页
技术人工物的本体属性经过还原后存在多种争议,造成使用者和设计者在对其认知和行为方式上的困扰。通过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和"三重性"的溯源、伦理实在性的前提批判、伦理本体属性的考量和"四重性"的... 技术人工物的本体属性经过还原后存在多种争议,造成使用者和设计者在对其认知和行为方式上的困扰。通过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和"三重性"的溯源、伦理实在性的前提批判、伦理本体属性的考量和"四重性"的实践进路4个层面,解析技术人工物底层属性逻辑的问题,以期从伦理转向视角为技术人工物的技术治理提供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伦理 技术设计 底层属性 技术治理
下载PDF
技术人工物的自然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叶路扬 吴国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6-61,68,共7页
自然类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分组。自然类的划分标准是结构、功能与要素的统一,还有时间性标准。从结构、功能与要素以及时间性四个因素分析技术人工物,可以确定人工类属于自然类,自然类的划分标准同样适用于人工类的划分。技术人工物... 自然类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分组。自然类的划分标准是结构、功能与要素的统一,还有时间性标准。从结构、功能与要素以及时间性四个因素分析技术人工物,可以确定人工类属于自然类,自然类的划分标准同样适用于人工类的划分。技术人工物实在性问题是分析技术哲学的重要问题。人工物的核心要素、核心结构与专有功能相互统一的实在,决定了技术人工物的实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类 人工 技术人工物 实在性
下载PDF
技术人工物何以是艺术品?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国林 刘小青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9,共9页
意向、要素、结构、功能与环境构成了通常意义上的技术人工物系统模型。技术人工物要成为艺术品,技术人工物系统模型还需要增加边界因素。边界与上述五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技术人工物作为艺术品的本体论模型。技术人工物的形式不能... 意向、要素、结构、功能与环境构成了通常意义上的技术人工物系统模型。技术人工物要成为艺术品,技术人工物系统模型还需要增加边界因素。边界与上述五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技术人工物作为艺术品的本体论模型。技术人工物的形式不能仅指外在边界或结构,而是其外在边界、结构、功能以及要素的整体显现。意向含有审美意识并指向了其他因素,使技术人工物具有“美”的形式成为可能。功能与美学的统一使技术人工物具有象征的美学意义。随着现代技术的日益精进,技术与艺术之间由分离重归融合;作为二者深度融合的产物,技术人工物成为艺术品,已是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艺术品 审美意识 形式 象征 功能
下载PDF
技术人工物之物自体的再认识——德绍尔物自体观中的悖论引发的思考
9
作者 曾丹凤 吴国林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7,共6页
德绍尔建立了不同于康德和恩格斯的物自体观,但存在着悖论。康德不可知的超验物自体可以区分为感性物自体和理念物自体,二者与经验对象有不同的关系。德绍尔把技术人工物的物自体(TII2)与自然物的物自体(TII1)分离开来,认为TII1是康德... 德绍尔建立了不同于康德和恩格斯的物自体观,但存在着悖论。康德不可知的超验物自体可以区分为感性物自体和理念物自体,二者与经验对象有不同的关系。德绍尔把技术人工物的物自体(TII2)与自然物的物自体(TII1)分离开来,认为TII1是康德的感性物自体,TII2是康德的理念物自体;TII2隐藏在上帝创造的技术理念中,人类的技术发明活动使之得到物化;较之科学认识活动,人类的技术发明活动拓展和经验了上帝创造的可能性领域,TII2可知,TII1不可知。基于经验事实,TII2是人类以TII1为基础建构的,它包含着人类的目的或意向,与TII1具有某种程度的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德绍尔 自体 技术人工物 悖论
下载PDF
技术人工物可靠性的哲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国林 傅铭 齐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工物的可靠性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目前学界对技术人工物的可靠性分析主要集中在工程学方面,很少运用哲学的方法分析技术人工物的可靠性。从哲学意义上研究技术人工物的可靠性,主要从技术人工物可靠性的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工物的可靠性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目前学界对技术人工物的可靠性分析主要集中在工程学方面,很少运用哲学的方法分析技术人工物的可靠性。从哲学意义上研究技术人工物的可靠性,主要从技术人工物可靠性的基础,即技术人工物的实在性,技术人工物的三个组成部分结构、功能、要素,技术人工物的意向性及时间性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可能对技术人工物的可靠性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同时对技术人工物可靠性的哲学含义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可靠性 哲学分析 哲学意义
下载PDF
“设计者谬误”与前反思自身觉知——论技术人工物道德化设计的身体现象学基础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铮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维贝克的“技术道德化”理论以“劝导技术”和“助推技术”为其主要实践进路,通过对技术人工物的道德化设计,达成对身体行为的道德化引导。但维贝克把技术人工物道德功能的实现归结为技术意向性和技术设计,致使他无法解释产生“设计者... 维贝克的“技术道德化”理论以“劝导技术”和“助推技术”为其主要实践进路,通过对技术人工物的道德化设计,达成对身体行为的道德化引导。但维贝克把技术人工物道德功能的实现归结为技术意向性和技术设计,致使他无法解释产生“设计者谬误”的内在根源。通过身体的前反思自身觉知维度的引入,一方面可以把身体意向性看作是技术人工物道德化功能之实现的内在原因,另一方面也能够找到导致“设计者谬误”出现的身体现象学根源。因而,基于身体现象学的技术设计进路不仅需要把对物的设计和对情境的设计结合起来,而且也要把对技术设计的反思和对技术使用的反思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者谬误 技术人工物 道德化设计 身体现象学 前反思自身觉知
下载PDF
城市技术人工物意向下的城市现代性问题及出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怡帆 文成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3-128,共6页
虽然技术的工具理性促成了城市化进程,但是也造成了城市的蔓延、城市人文肌理的断裂、城市差异性受限、日常生活依赖技术性的设置和城市空间隔离等城市现代性问题。这是城市技术人工物功能意向的符号化、价值意向的工具化、伦理意向的... 虽然技术的工具理性促成了城市化进程,但是也造成了城市的蔓延、城市人文肌理的断裂、城市差异性受限、日常生活依赖技术性的设置和城市空间隔离等城市现代性问题。这是城市技术人工物功能意向的符号化、价值意向的工具化、伦理意向的等级化的必然结果。为此,从超越本质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立场出发,从发展智慧科技、涵养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技术人工物共享价值3个方面对城市日常生活进行改造,来克服由于技术理性而带来的城市现代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理性 城市现代性问题 技术人工物 意向转向 日常生活改造
下载PDF
技术人工物道德意向性何以可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江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0,共7页
人工智能无疑是当今最重要技术人工物之一,其在助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导致社会新问题不断出现,技术人工物道德意向性命题得以提出。其中,语义学与算法、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生命的有限性与道德的不圆满性和制度的保障性与社会实... 人工智能无疑是当今最重要技术人工物之一,其在助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导致社会新问题不断出现,技术人工物道德意向性命题得以提出。其中,语义学与算法、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生命的有限性与道德的不圆满性和制度的保障性与社会实践的验证性分别为技术人工物道德意向性的形成提供了技术、历史、客观与现实等方面的可能性,这四种可能性相互作用,共同昭示着技术人工物道德意向性的形成。研究发现,技术人工物道德意向性的形成有助于促进语义学与算法向伦理化发展,有助于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算法化发展,有助于人类生命的有限性与道德的不圆满性的弥补,有助于法律与制度的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道德意向性 可能性
下载PDF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的功能分解
14
作者 李秀波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3-39,共7页
技术人工物的设计遵循功能推理的逻辑,通过功能分解方法实现。文章通过梳理功能分解的三种方法,分析功能分解的内在逻辑,认为功能分解的逻辑基础来自技术人工物的工作机制及其与使用者的互动方式,其实现的基础条件是功能的可分隔性和性... 技术人工物的设计遵循功能推理的逻辑,通过功能分解方法实现。文章通过梳理功能分解的三种方法,分析功能分解的内在逻辑,认为功能分解的逻辑基础来自技术人工物的工作机制及其与使用者的互动方式,其实现的基础条件是功能的可分隔性和性能的可降层性。功能分解作为一个桥梁,帮助设计者连接了“意向图景”与“物理/机械图景”,在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功能之间获得一种逻辑上的互通性。功能分解思维帮助设计者得到了易于理解的,具有可预测性、可靠性、稳定性、可控性的牛顿机器,并通过设计方案说明设计对象的性能/行为是严格可预测的,与预期运行效果是一致的。这实质上是机械论和还原论在设计思维中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工程设计 功能推理 功能分解
下载PDF
技术人工物二重性问题对产品设计方法的启示
15
作者 陈廷煊 张洪雷 袁启慧 《艺术科技》 2023年第3期59-61,共3页
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难题似乎让产品设计的合理性永远无法得到保障。一个产品除了自身结构和主体意向,还与外界有着广泛的联系,根据外部关系建立模型是保障产品设计合理性的可行进路。基于此,文章探讨技术人工物二重性问题对产品设计方... 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难题似乎让产品设计的合理性永远无法得到保障。一个产品除了自身结构和主体意向,还与外界有着广泛的联系,根据外部关系建立模型是保障产品设计合理性的可行进路。基于此,文章探讨技术人工物二重性问题对产品设计方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经验转向 难问题 设计方法 产品设计
下载PDF
技术人工物本体论困境的分析与突破
16
作者 王旭辉 《哲学进展》 2022年第5期1253-1260,共8页
当代技术哲学沿着两种不同的进路进行了经验转向。其中以荷兰学派为代表的技术哲学家们沿着“工程导向”进路,开辟了技术人工物本体论研究路径,产生了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难问题”。由于“工程导向”进路采取分析哲学主客二分的哲学立... 当代技术哲学沿着两种不同的进路进行了经验转向。其中以荷兰学派为代表的技术哲学家们沿着“工程导向”进路,开辟了技术人工物本体论研究路径,产生了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难问题”。由于“工程导向”进路采取分析哲学主客二分的哲学立场,导致这种“难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社会导向”进路为解决这一“难问题”提供了一种身体现象学思路。在此研究进路下,不仅消解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逻辑鸿沟,也解决了技术人工物在设计情境和使用情境中面临的心物二元关系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导向”进路 技术人工物本体论“难问题” “社会导向”进路 身体现象学 设计情境 使用情境
下载PDF
论技术人工物的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的推理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国林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20,共8页
结构与功能是描述技术人工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尚不能完备地描述技术人工物,还必须将要素作为描述技术人工物的一个因素,这也有助于克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逻辑鸿沟。技术人工物本体论的非充分决定标准与实现限制标准还不足以在结构描述与... 结构与功能是描述技术人工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尚不能完备地描述技术人工物,还必须将要素作为描述技术人工物的一个因素,这也有助于克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逻辑鸿沟。技术人工物本体论的非充分决定标准与实现限制标准还不足以在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之间建立逻辑联系,需要增加要素限制标准和环境限制标准。利用赖欣巴哈关于量子力学逻辑的三值逻辑系统,引入最小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结构-功能子,可以在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之间建立三值的技术推理关系,其逻辑关系是:C.S.L.E.SF_0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结构 功能 技术推理 三值逻辑
原文传递
关于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理论的述评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宝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56,共6页
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是指技术人工物具有功能和物理结构双重属性,其探究的是技术功能与物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技术功能与设计者、使用者的意向之间的联系;在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理论被提出后,它受到了米切姆等学者对其合法性的讨论;技术人... 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是指技术人工物具有功能和物理结构双重属性,其探究的是技术功能与物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技术功能与设计者、使用者的意向之间的联系;在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理论被提出后,它受到了米切姆等学者对其合法性的讨论;技术人工物两重性的划分及其所探讨的设计者与使用者的意向关系,开启了"技术-伦理"实践的征程,这促使荷兰学派基于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开始探求技术应用伦理这个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 理结构 技术功能 技术-伦理”实践
原文传递
技术人工物本性理论的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顾世春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3,共5页
20世纪末21世纪初,克罗斯和梅耶斯提出了技术人工物本性理论。2011年,克罗斯等学者在技术哲学伦理转向的推动下发展了这一理论,增补了"使用规划"技术人工物本性的新维度。他们由此把技术人工物本性理论由经验层面发展到伦理... 20世纪末21世纪初,克罗斯和梅耶斯提出了技术人工物本性理论。2011年,克罗斯等学者在技术哲学伦理转向的推动下发展了这一理论,增补了"使用规划"技术人工物本性的新维度。他们由此把技术人工物本性理论由经验层面发展到伦理层面。技术人工物本性理论这一新发展不论对于技术人工物本性理论自身,还是对于设计伦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二重本性论 三重本性论 使用规划 克罗斯
原文传递
技术人工物作为道德行动体:可能性、存在状态及伦理意涵 被引量:6
20
作者 芦文龙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50,共6页
学界对"技术人工物能否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持肯定答案的观点较多关注技术人工物不断增强的社会角色,持否定答案的较多关注道德行动体的标准哲学概念及其既有定义、特征。回答该问题的关键在技术人工... 学界对"技术人工物能否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持肯定答案的观点较多关注技术人工物不断增强的社会角色,持否定答案的较多关注道德行动体的标准哲学概念及其既有定义、特征。回答该问题的关键在技术人工物是否满足道德行动体的必要条件。具有意向性和自主性是存在物成为道德行动体的必要条件。技术人工物基于技术功能和物理结构两重性之上的三元意向性、基于技术中介理论的差异自主性,使其满足了成为道德行动体的必要条件。在"人-技术"综合存在中只有技术人工物的自主性和道德敏感性强于人的时,它才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技术人工物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既扩展了技术设计者的伦理责任,又拓展了伦理学的理论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三元意向性 差异自主性 道德行动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