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抗战文化的旅游类APP界面设计研究
1
作者 赵静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8-348,共11页
目的抗战文化是特殊历史时期留给重庆的文化财富,如何深入挖掘这些具有高度历史价值的陪都抗战文化,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借助陪都抗战文化... 目的抗战文化是特殊历史时期留给重庆的文化财富,如何深入挖掘这些具有高度历史价值的陪都抗战文化,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借助陪都抗战文化旅游类APP的开发,整合抗战文化资源,针对前期用户调研和具体分析,同时对抗战文化信息进行合理组织和优化,从而设计规划抗战文化旅游类APP首页、攻略、微享、消息和我的五大模块架构,并从五大模块中选择部分界面进行呈现,展示APP界面设计对陪都抗战文化传播的直观性,以及借助美观的界面设计保持用户黏性的重要性。结论抗战文化旅游类APP的开发,促进了陪都抗战文化资源的整合,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多角度、多方位地向用户进行传播,使用户可以从不同视角观察中国人民的抗日历史,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更多形式的素材,同时助力地方文旅的发展,并使其文化世代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化 旅游类APP 界面设计
下载PDF
扩展现实技术介入下的抗战文化遗迹情景可视化设计
2
作者 韩芷懿 李刚 《湖南包装》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文化数字化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探索抗战文化遗迹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具有多重价值。通过信息可视化结合数字技术构建叙事空间,将历史以互动叙事的方式呈现有助于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教育体验新样态。文章梳理了文化遗迹数字化应用现状... 文化数字化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探索抗战文化遗迹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具有多重价值。通过信息可视化结合数字技术构建叙事空间,将历史以互动叙事的方式呈现有助于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教育体验新样态。文章梳理了文化遗迹数字化应用现状,结合扩展现实及信息可视化技术,立足重庆大轰炸抗战文化遗迹的扩展现实设计案例,总结基于扩展现实技术的抗战文化遗迹设计创新路径,并结合扩展现实介入下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出了面向数字文旅融合发展下的抗战文化遗迹情景可视化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现实 抗战文化遗迹 可视化设计 情境设计
下载PDF
红色文化:桂林抗战文化的鲜明特质
3
作者 刘洋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桂林抗战文化形成于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蓬勃发展。桂林抗战文化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国民党统治区的红色文化之一,其鲜明的红色文化特质主要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性、坚持发动依... 桂林抗战文化形成于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蓬勃发展。桂林抗战文化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国民党统治区的红色文化之一,其鲜明的红色文化特质主要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性、坚持发动依靠服务人民群众的人民性、坚持以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为己任的民族性、坚持海纳百川求同存异的开放包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抗战文化 红色文化 特质 政治性 科学性 人民性 开放包容性
下载PDF
抗战文化传播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
4
作者 陈秀云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16-324,共9页
抗战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定的历史性与现实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天然相通。抗战文化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动力资源、行为范例和方法借鉴。抗战文化传播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主要有三条路径:一... 抗战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定的历史性与现实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天然相通。抗战文化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动力资源、行为范例和方法借鉴。抗战文化传播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通过加强以各方合作为基础的抗战文化学术传播,拓宽抗战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夯实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成基础;二是以抗战文化遗存的多元传播,为抗战文化传播提供具体可见的素材,促进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事实确证;三是推动抗战文化艺术的深度创作、生产与跨文化传播,通过生动形象的抗战文化产品编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情感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化传播 抗战文化遗存 抗战文化艺术 全人类共同价值
下载PDF
关于滇缅公路抗战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研究——以滇缅公路漾濞段为例
5
作者 窦金焕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对滇缅公路漾濞路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发现随着滇缅公路运输地位的变化,滇缅公路原貌保存较少,滇缅公路抗战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随之弱化,且有些抗战文化已完全消失,不可恢复。为此,提出增强全社会对滇缅公路抗战文化的保护意识、深入挖... 对滇缅公路漾濞路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发现随着滇缅公路运输地位的变化,滇缅公路原貌保存较少,滇缅公路抗战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随之弱化,且有些抗战文化已完全消失,不可恢复。为此,提出增强全社会对滇缅公路抗战文化的保护意识、深入挖掘滇缅公路抗战文化、建设完善滇缅公路抗战文化馆、成立专门滇缅公路抗战文化“研、宣、保”队伍等措施来加强滇缅公路抗战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缅公路 抗战文化 传承 保护
下载PDF
桂林抗战文化育人价值与机制建构探究
6
作者 潘何琴 《文教资料》 2024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桂林抗战文化是中国优秀革命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挖掘桂林抗战文化的育人功能,探讨其具有的穿越时空的思想价值。在立足区域特点落实文化育人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文化育人的相关机制,以文育人... 桂林抗战文化是中国优秀革命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挖掘桂林抗战文化的育人功能,探讨其具有的穿越时空的思想价值。在立足区域特点落实文化育人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文化育人的相关机制,以文育人就是要明确以什么样的文化“育”人,如何创新“育”的方法,以及将人“育”向何处,总体建构育人机制,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抗战文化 以文育人 实现机制 建构
下载PDF
桂林抗战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
7
作者 罗既白 《世纪桥》 2024年第2期13-15,共3页
桂林抗战文化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是地方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地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素材。文章在论述桂林抗战文化蕴含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基础上,从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平台建设、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探... 桂林抗战文化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是地方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地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素材。文章在论述桂林抗战文化蕴含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基础上,从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平台建设、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探索桂林抗战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旨在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实现桂林抗战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桂林抗战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地方高校
下载PDF
李庄抗战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8
作者 王佳 《世纪桥》 2024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省内外文教机构及其知识分子一万余人为躲避战火,迁驻四川宜宾南溪李庄,在抗战后方坚持治学传薪,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形成了特有的李庄抗战文化,为赓续中华文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省内外文教机构及其知识分子一万余人为躲避战火,迁驻四川宜宾南溪李庄,在抗战后方坚持治学传薪,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形成了特有的李庄抗战文化,为赓续中华文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李庄抗战文化蕴含的精神意蕴为基点,分析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进而提出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构建专业素养过硬的师资队伍、通过社会实践开辟第二教学课堂等实践路径,将李庄抗战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体系、全过程、全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庄抗战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下载PDF
旧貌换新颜:抗战文化在短视频中的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
9
作者 黎书 肖海江 贺琬雅 《新闻传播》 2024年第11期46-48,共3页
随着短视频的出现,抗战文化可以借助新的媒介渠道焕发生机。从传播主题层面来讲,抗战文化短视频注重国家民族情绪的输出;从传播内容层面来看,抗战文化短视频侧重于还原历史事件;从传播主体层面来讲,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而抗战文化短... 随着短视频的出现,抗战文化可以借助新的媒介渠道焕发生机。从传播主题层面来讲,抗战文化短视频注重国家民族情绪的输出;从传播内容层面来看,抗战文化短视频侧重于还原历史事件;从传播主体层面来讲,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而抗战文化短视频在面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时,本文主要从优化“媒介融合”路径、坚持“内容为王”原则、立足“用户思维”导向等方面对它如何加强国家认同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化 国家认同 短视频传播
下载PDF
桂林抗战文化助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研究
10
作者 孙朵 《科学咨询》 2024年第5期245-248,共4页
桂林抗战文化是在抗日战争特殊环境下孕育的地域性红色文化。它政治立场鲜明,历史底蕴厚重,具有地域性、革命性、多样性的特征,是广西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抗战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桂林抗战文化是在抗日战争特殊环境下孕育的地域性红色文化。它政治立场鲜明,历史底蕴厚重,具有地域性、革命性、多样性的特征,是广西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抗战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深入发掘桂林抗战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将其应用于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提升爱国教育成效、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这一举措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抗战文化 新时代 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 研究
下载PDF
李耿与林志仪:桂籍抗战文化人活动拾遗
11
作者 李建平 《广西地方志》 2023年第2期35-41,50,共8页
抗战时期,广西进步文化人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爱国救亡活动,过去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新发现的李耿、林志仪两位桂籍作家,抗战时期在编辑抗日报刊、创作抗战文艺作品、参加各类抗日斗争活动、从事爱国教育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们的活动... 抗战时期,广西进步文化人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爱国救亡活动,过去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新发现的李耿、林志仪两位桂籍作家,抗战时期在编辑抗日报刊、创作抗战文艺作品、参加各类抗日斗争活动、从事爱国教育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们的活动,有着比较相近的特点和贡献:编辑进步报刊建立反帝反封建进步文化阵地,发表抗日文艺作品动员民众抗战,撰写学术著作为进步文学事业添砖加瓦,从事爱国救亡教育工作培养出一批进步青年等。他们的活动和贡献,值得我们总结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耿 林志仪 桂籍作家 抗战文化 广西
下载PDF
华侨与抗战文化运动的缩影:昆明华侨书店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潇仪 王明亮 《八桂侨刊》 2023年第1期29-35,92,共8页
1941年“皖南事变”后,由泰国归侨创办的华侨书店在抗战文化堡垒之一的昆明落地。在中共地下党和各界民主进步人士的帮助下,昆明华侨书店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出版事业,出售进步书籍,支援中共的抗战文化运动,聚集了一批知识分子和进步读... 1941年“皖南事变”后,由泰国归侨创办的华侨书店在抗战文化堡垒之一的昆明落地。在中共地下党和各界民主进步人士的帮助下,昆明华侨书店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出版事业,出售进步书籍,支援中共的抗战文化运动,聚集了一批知识分子和进步读者。在抗日战争胶着时期的大后方点燃了知识的火炬,同时也为归国华侨走近共产党、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跳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书店 抗战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桂林抗战文化研究30年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华龄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39-42,共4页
文章介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桂林抗战文化研究近30年的主要成果,包括资料工作和学术著作,研究活动的主要特点和社会评价。
关键词 桂林抗战文化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 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会
下载PDF
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国家空间表征与抗战文化传播
14
作者 谢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78,共8页
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是抗日战争时期建构文化表征空间的主导性诉求。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作为文化空间表征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始终肩负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强化文化认同、型塑国家空间形象的历史使命。媒介空间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认同生... 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是抗日战争时期建构文化表征空间的主导性诉求。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作为文化空间表征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始终肩负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强化文化认同、型塑国家空间形象的历史使命。媒介空间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认同生产方式,回顾勘察国家空间表征、文化空间隐喻与媒介空间生产之间复杂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战争条件下文化政策与传播机制在塑造民族精神文化认同过程中的重要功能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文化认同 空间表征 抗战文化
下载PDF
桂林抗战文化精神的核心意蕴及其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
15
作者 苏亮乾 刘洋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5,17,共6页
桂林抗战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桂林抗战文化蕴含着追求真理、践行真理的真理精神,共赴国难、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自强精神,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这些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 桂林抗战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桂林抗战文化蕴含着追求真理、践行真理的真理精神,共赴国难、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自强精神,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这些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当代中国青年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精神,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抗战文化精神 时代青年
下载PDF
反文化“围剿”、革命文化锻造与抗战文化的交融——中国共产党与上海革命文化运动探赜之二
16
作者 陈红旗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在1927年以来“大革命”失败和系列反革命政变给中国革命乃至整个社会带来至暗时刻的时代,由于存有无产阶级革命必将胜利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支撑,上海共产党人并未丧失追求理想的正确方向,他们不仅继续践行无产阶级革命,还在暂时的迷... 在1927年以来“大革命”失败和系列反革命政变给中国革命乃至整个社会带来至暗时刻的时代,由于存有无产阶级革命必将胜利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支撑,上海共产党人并未丧失追求理想的正确方向,他们不仅继续践行无产阶级革命,还在暂时的迷乱之后重新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并在政治高压、文艺统制和文化“围剿”之中“杀出”重围,将上海建成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大本营和文化战线上的“战略高地”。上海共产党人在建构和推行革命文化观念时,不仅关注着个体的悲惨命运及其对幸福生活的渴求,而且关注着集体层面的政治民主、言论自由、民族利益和国家富强等问题。上海共产党人对革命文化的建构,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价值的建构。借助抗日救国、共御外侮的政治主线和“文化高地”,中国共产党争取了更多民众的同情和认可,实现了革命文化与抗日精神的联姻,这为其后来率领中国人民创建新中国奠定了牢固的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上海革命文化运动 革命潜能 抗战文化
下载PDF
桂林抗战文化在高校英语课中的思政融入研究
17
作者 曾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3期68-71,共4页
桂林抗战文化精神内涵丰富,为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桂林高校应把课堂内口语教学和翻译教学等环节作为思政植入的主要渠道;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专业知识及抗战文化,通过课堂外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抗战文化遗址的研学之旅等方式,将桂林抗... 桂林抗战文化精神内涵丰富,为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桂林高校应把课堂内口语教学和翻译教学等环节作为思政植入的主要渠道;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专业知识及抗战文化,通过课堂外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抗战文化遗址的研学之旅等方式,将桂林抗战文化有机纳入英语教学中,力求实现英语语言知识和抗战文化思政育人的双重育人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抗战文化 高校英语课 思政融入
下载PDF
抗战文化与知识分子的主体追求——论卞之琳的《山山水水》
18
作者 余梦成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3年第3期38-43,共6页
《山山水水》是卞之琳于1941—194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将其付之一炬,如今所见只是由7个不相连的小片段组成,不到原文的十分之一。该小说具备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深刻表现了在抗战文化的集体氛围之下,知识分子... 《山山水水》是卞之琳于1941—194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将其付之一炬,如今所见只是由7个不相连的小片段组成,不到原文的十分之一。该小说具备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深刻表现了在抗战文化的集体氛围之下,知识分子如何追求主体的生命价值,如何“调和”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又是如何创造了“螺旋式”的新生和发展。可以说《山山水水》是卞之琳20世纪40年代思想的艺术结晶,它既是作家回避时代氛围的一种实验,又是回应时代文化要求的深刻实践;既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的强调,又是对人与社会命运关系的探讨,具有很强的实验性、现实性、文化性。从卞之琳“皖南事变”后的思想转向与文化选择出发,深入探讨小说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和对社会、民族命运的思考以及卞之琳将小说焚毁的文化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山山水水》 抗战文化 主体追求
下载PDF
新时代李庄抗战文化的创新性开发与利用研究
19
作者 曹春梅 《民风》 2023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闻名中外,素有“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称的李庄,在抗战时期,以其博大的胸怀和珍贵的宁静,为中国文化单位的西迁,以及当时中国一批文化精英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中华文化免受战争摧残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与重庆、昆明、成都并称... 闻名中外,素有“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称的李庄,在抗战时期,以其博大的胸怀和珍贵的宁静,为中国文化单位的西迁,以及当时中国一批文化精英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中华文化免受战争摧残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与重庆、昆明、成都并称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本文将从李庄抗战文化的形成过程、李庄抗战文化中的红色基因两个方面着手介绍李庄和李庄的抗战文化,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李庄抗战文化的创新性开发与利用,为四川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庄抗战文化 创新性开发 利用
下载PDF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三十五年综述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建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3-137,共5页
广西抗战文化自1979年开展研究以来,经历了资料收集整理、研究深化和扩展研究三个时期,在整体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两方面着力,在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地位作用与形成原因,党对桂林抗战文化城的领导、抗战文化与爱国主义、抗战精神与先进文... 广西抗战文化自1979年开展研究以来,经历了资料收集整理、研究深化和扩展研究三个时期,在整体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两方面着力,在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地位作用与形成原因,党对桂林抗战文化城的领导、抗战文化与爱国主义、抗战精神与先进文化建设、国际文化交流、文化与文艺各门类研究、人物研究、出版物研究等方面取得较多成果。21世纪以来,广西抗战文化研究又取得了由地域性影响到全国性影响、由文本研究到影像研究、由单本专著到研究丛书整体推出的三项突破性成果。大量的成果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广西社会科学界的一个学术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抗战文化 抗战文化研究 桂林文化 广西社会科学事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