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3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永强 陈超 +2 位作者 李信晓 武跃辉 王新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41例PSE患者。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对于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耐药组(n=23)与非耐药组(n=118)。...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41例PSE患者。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对于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耐药组(n=23)与非耐药组(n=11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影响因素,并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对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首发年龄≤50岁、出血性脑卒中、中重度脑卒中是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226(1.108~1.356)、6.866(1.197~39.390)、0.073(0.013~0.417)]。脑卒中首发年龄≤50岁、出血性脑卒中对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价值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6和0.848,0.739和0.780。结论:脑卒中首发年龄≤50岁、出血性脑卒中对于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耐 脑卒中首发年龄 NIHSS评分 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后癫痫
下载PDF
不同常用抗癫痫药对儿童癫痫患者的影响及疗效
2
作者 贾方增 陈文斌 +3 位作者 赵肖君 刘俊 张幸 洪丽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9期1342-1344,共3页
目的探讨常用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对儿童癫痫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氨水平的影响以及疗效和副作用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儿童癫痫患者12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丙戊酸钠组(VPA组,45例... 目的探讨常用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对儿童癫痫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氨水平的影响以及疗效和副作用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儿童癫痫患者12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丙戊酸钠组(VPA组,45例)、左乙拉西坦组(LEV组,43例)和奥卡西平组(OXC组,37例),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血清叶酸、血氨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三组治疗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四组儿童入组时血清叶酸、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血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儿童癫痫患者考虑到疗效、治疗依从性、副作用和对代谢的影响可优选左乙拉西坦,在使用丙戊酸钠或奥卡西的情况下需关注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氨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抗癫痫药 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血氨
下载PDF
第三代新型抗癫痫药物布瓦西坦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莹 王鸣璐 +2 位作者 王成彬 赵明明 肇丽梅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4期1008-1012,共5页
布瓦西坦是第三代新型抗癫痫药物,是第一个高亲和力的突触囊泡蛋白2A(SV2A)配体,具有吸收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被批准用于4岁及以上伴或不伴继发全面性发作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的单药治疗或辅助治疗。本文就布瓦西... 布瓦西坦是第三代新型抗癫痫药物,是第一个高亲和力的突触囊泡蛋白2A(SV2A)配体,具有吸收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被批准用于4岁及以上伴或不伴继发全面性发作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的单药治疗或辅助治疗。本文就布瓦西坦的抗癫痫作用机制、药动学特征、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妊娠期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癫痫治疗提供更有效的药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瓦西坦 抗癫痫药 动学 效学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两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4
作者 黄莹莹 许健 +2 位作者 孙一鸣 孔令提 余美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867-870,共4页
目的分析某院开展的两种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奥卡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并对患者进行回访,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回访结果综合评价两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疗效,为指导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方法收集某院2... 目的分析某院开展的两种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奥卡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并对患者进行回访,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回访结果综合评价两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疗效,为指导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方法收集某院2020年1—12月使用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奥卡西平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患者进行回访,分析血药浓度达标率与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率。结果共收集数据52例,排除空号,诊断和症状不符等情况,可用数据共42例。监测对象以中青年(19-60岁)为主,占71.43%,男性多于女性。奥卡西平监测结果在有效浓度的范围内的比例(89.66%)高于拉莫三嗪(15.38%)(P<0.05)。通过电话进行回访,联合用药患者共17例,其中联合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治疗有效率为33.33%;联合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治疗有效率为50%;联合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治疗有效率为40%;联合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治疗结果有效的例数是1例,有效率为100%。奥卡西平总有效率为51.72%,高于拉莫三嗪的30.77%(P<0.05)。结论新型抗癫痫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总体达标率不够。对回访的结果进行分析,单药治疗有效率高于联合用药,奥拉西平总体有效率高于拉莫三嗪。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大,应积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患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并优化给药方案,加强患者的用药教育,使患者更安全、合理的使用抗癫痫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癫痫药 浓度监测 拉莫三嗪 奥卡西平
下载PDF
抗癫痫药致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文献分析
5
作者 丁玲 刘丽华 +5 位作者 罗星 段现来 黄芳 汤显靖 邱珂 毕方方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2期245-249,共5页
目的:了解抗癫痫药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OVI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截至2022年3月),收集抗癫痫药相关HLH的个案报道类文献,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和原发病... 目的:了解抗癫痫药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OVI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截至2022年3月),收集抗癫痫药相关HLH的个案报道类文献,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和原发病等)、致敏药物、用药剂量和联合用药,以及HLH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置和转归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个案报道类文献20篇,涉及22例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3~59岁;应用拉莫三嗪18例,苯巴比妥2例,奥卡西平1例,同时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和托吡酯1例;17例报告了出现HLH的时间,HLH发生时间最短和最长的药品均为拉莫三嗪,分别为用药后第6日和第42日。抗癫痫药致HLH的典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及多脏器损害。停用抗癫痫药并使用糖皮质激素、依托泊苷、免疫球蛋白等治疗,19例患者的症状在数日至数月内逐渐改善,3例患者最终死亡。结论:应关注抗癫痫药所致HLH,加强用药教育,早期识别和停止使用致敏药物,结合相关治疗患者症状可改善,但严重者可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 噬血细胞综合征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局灶性癫痫患者停用抗癫痫药后的复发风险研究
6
作者 成孝林 袁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5期566-568,574,共4页
目的:评估停用抗癫痫药(AED)后成年患者局灶性癫痫复发的风险和复发的高危期,分析影响停药2年内的复发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确定无癫痫发作2年以上的患者停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利用癫痫随访登记数... 目的:评估停用抗癫痫药(AED)后成年患者局灶性癫痫复发的风险和复发的高危期,分析影响停药2年内的复发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确定无癫痫发作2年以上的患者停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利用癫痫随访登记数据库,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成年局灶性癫痫患者进行随访。用Kaplan-Meier法分析复发风险和复发时间,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预测因素。结果:108例患者中,39例出现了复发,其中8例在药物减停过程中发生,31例在完全停药之后出现。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ED停药后12、24、36、48、60、72和84个月的癫痫复发概率分别为24.0%、20.4%、8.3%、2.7%、4.6%、0.97%和0.98%。大部分复发发生于停药24个月内,尤其是停药12个月内。停药24个月后,癫痫复发的可能性下降,尤其是停药60个月后,癫痫复发率<1%,呈极低的水平曲线,仅2例患者分别在停药64个月和84个月时复发。此外,AED停药12、24、36、48和60个月癫痫复发的累积概率分别为24.0%、41.3%、48.4%、51.1%和56.9%。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脑电图异常、发作频率>4次/月、减药持续时间≤6个月和AED联合应用是影响癫痫复发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成年局灶性癫痫患者停药24个月内为癫痫复发的高危期,停药60个月以上癫痫复发率<1%。对于成年局灶性癫痫患者,性别、脑电图异常、发作频率>4次/月、减药持续时间≤6个月和AED联合应用为复发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癫痫 抗癫痫药 合理用 复发
下载PDF
传统抗癫痫药丙戊酸添加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群 孟红梅 +3 位作者 王赞 崔俐 吕玉丹 林卫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物治疗 传统抗癫痫药 拉莫三嗪 丙戊酸 癫痫患者 抗癫痫药 AED
下载PDF
新型和传统抗癫痫药物治疗新诊断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晏玉奎 胡建琴 张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7期793-799,共7页
目的:比较新型和传统抗癫痫药(AEDs)治疗新诊断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新诊断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组、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组、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组和拉莫... 目的:比较新型和传统抗癫痫药(AEDs)治疗新诊断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新诊断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组、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组、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组和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组,以治疗后稳定期初次发作时间、治疗失败时间和达“6月、1年和2年无发作”比例为观察指标,评估其治疗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50例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分为CBZ组(n=62)、LEV组(n=67)、OXC组(n=63)、LTG组(n=58)。通过Kaplan-Meier统计分析显示新型和传统AEDs治疗癫痫后初次发作时间,CBZ和OXC的疗效相当(Log-Rank=0.226,P=0.635),而CBZ优于LTG(Log-Rank=15.305,P=0.000)和LEV(Log-Rank=8.027,P=0.005);治疗失败时间,CBZ和LTG疗效相当(Log-Rank=0.127,P=0.721),而CBZ优于OXC、LEV,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7.000,P=0.008;Log-Rank=5.572,P=0.018)。“6月无发作”率依次为CBZ、LEV、LTG、OXC,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年无发作”率和“2年无发作”率,依次为CBZ、LTG、OXC、LEV,其中CBZ均优于OXC和LEV(均P<0.05),但和LT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有25例患者(10.0%)出现不良反应。CBZ的不良反应率为19.3%,高于LTG(8.6%)、OXC(7.9%)、LEV(4.5%)。结论:CBZ治疗部分性癫痫的效果优于OXC和LEV,特别是在治疗的早期阶段,与LTG相当,但副作用的发生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性癫痫 新型抗癫痫药 传统抗癫痫药 疗效
下载PDF
抗癫痫药与认知功能 被引量:5
9
作者 霍阳 高旭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023-1025,共3页
抗癫痫药的认知功能损害一直是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临床评价和试验设计方法的逐步完善,各类传统或新型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目前多认为新型抗癫痫药较传统抗癫痫药对认知功能的损害轻。遵循抗癫... 抗癫痫药的认知功能损害一直是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临床评价和试验设计方法的逐步完善,各类传统或新型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目前多认为新型抗癫痫药较传统抗癫痫药对认知功能的损害轻。遵循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是减少抗癫痫药对认知功能损害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损害 新型抗癫痫药 影响的研究 抗癫痫药 临床医生 设计方法 临床评价 癫痫患者 有效方式 原则 传统
下载PDF
传统和新型抗癫痫药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苗 朱珠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7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面对日益复杂的抗癫痫药应用状况,对传统及新型抗癫痫药的临床应用状况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6个传统抗癫痫药和9个新型抗癫痫药的临床适应证及其药动学特点、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 目的:面对日益复杂的抗癫痫药应用状况,对传统及新型抗癫痫药的临床应用状况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6个传统抗癫痫药和9个新型抗癫痫药的临床适应证及其药动学特点、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病状态以及经济因素等方面对影响抗癫痫药合理选择的因素作一探讨。结果及结论:传统抗癫痫药仍被广泛应用,新型抗癫痫药与传统抗癫痫药相比具有药代动力学更好、药物相互作用更少、耐受性更好等优势,但临床资料和用药经验相对缺乏,临床应用时应权衡利弊,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抗癫痫药 新型抗癫痫药 合理选择
下载PDF
丙戊酸钠致抗癫痫药高敏综合征1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辜蕊洁 马秀伟 封志纯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62-63,共2页
抗癫痫药高敏综合征(Antiepileptic 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HS)是一种抗癫痫药物所致的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内脏损害,严重者可出现重度肝损害或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病死率高达10%[1]。AHS多发生于芳... 抗癫痫药高敏综合征(Antiepileptic 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HS)是一种抗癫痫药物所致的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内脏损害,严重者可出现重度肝损害或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病死率高达10%[1]。AHS多发生于芳香族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丙戊酸所致AHS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高敏综合征 丙戊酸钠 中毒性表皮松解症 淋巴结肿大 重度肝损害 抗癫痫药 drug 变态反应
下载PDF
德巴金引起抗癫痫药高敏综合征(AHS)1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燕 庄兰春 郭丽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8期161-161,共1页
关键词 抗癫痫药高敏综合征 德巴金 芳香族抗癫痫药 变态反应 物化学成分 交叉过敏反应 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
下载PDF
不同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湛愔 陆兵勋 +4 位作者 刘中华 林海峰 陈逢俭 王志海 陈文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94-1397,共4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3种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癫痫患者32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韦氏智能测定,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0例癫痫患者中,智能水平低于正常者(IQ值<90分)... 目的研究和探讨3种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癫痫患者32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韦氏智能测定,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0例癫痫患者中,智能水平低于正常者(IQ值<90分)259例(80.9%),智能水平明显低下者(IQ值<70分)168例(52.8%)。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丙戊酸钠、妥泰、卡马西平单药服药组之间认知水平无显著差异,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组认知水平较单药应用低下,3种药物联合用药的认知障碍最重。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检验结果患者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发作次数、用药选择以及是否存在脑部继发性疾病等则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显著。结论抗癫痫药可造成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单药应用认知功能损害较轻,联合用药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研究提示尽量单药、足量、足疗程、合理用药原则,避免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抗癫痫药 认知障碍 情感障碍
下载PDF
抗癫痫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赵序利 许永广 +1 位作者 宋文阁 傅志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102位患者进入本研究,比较卡马西平或加巴喷丁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强度的改变和对睡眠影响的改善;依据药物分类,... 目的:回顾性分析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102位患者进入本研究,比较卡马西平或加巴喷丁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强度的改变和对睡眠影响的改善;依据药物分类,比较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果: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起效较加巴喷丁快,二者长期疗效相当;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疗效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卡马西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加巴喷丁高。结论: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有效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但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 慢性疼痛 三叉神经痛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下载PDF
LC-MS/MS法同时测定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的15种抗癫痫药及镇静催眠类药物 被引量:18
15
作者 罗疆南 谭力 +1 位作者 曹玲 王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建立LC-MS/MS方法测定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的15种抗癫痫药及镇静催眠类药物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150 mm×2.1 mm,5μm)色谱柱,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1%乙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流速为0.2 mL/min。采用ESI离子化-串... 目的建立LC-MS/MS方法测定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的15种抗癫痫药及镇静催眠类药物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150 mm×2.1 mm,5μm)色谱柱,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1%乙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流速为0.2 mL/min。采用ESI离子化-串联质谱选择离子监测(SRM)正负离子检测模式,喷雾电压为3 500V,鞘气压力为30 psi,辅助气压力为5 arb,毛细管温度为325℃。结果所建立的方法对15种化学药物均有较好的线性,回收率均大于80%,检测限均低于1.5 ng,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抗癫痫及镇静催眠类药物的快速筛查并定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 镇静催眠 LC—MS/MS 非法添加 检测
下载PDF
5种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初诊癫痫患儿2a单药保留率比较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晓莉 曾皎 +10 位作者 顾家鹏 李瑞杰 张萍 张留莎 张帆 杜爱玲 王旭升 韩永凯 费鹏鸽 田晓杰 顾仁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目的比较5种抗癫痫药(AEDs)单药治疗初诊儿童癫痫患者的2 a单药保留率,为儿童癫痫患者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登记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初诊儿童癫痫患者564例,根据患儿首次选用AEDs名称将患儿分为5组,即... 目的比较5种抗癫痫药(AEDs)单药治疗初诊儿童癫痫患者的2 a单药保留率,为儿童癫痫患者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登记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初诊儿童癫痫患者564例,根据患儿首次选用AEDs名称将患儿分为5组,即卡马西平(CBZ)组、丙戊酸(VPA)组、托吡酯(TPM)组、奥卡西平(OXC)组和拉莫三嗪(LTG)组,通过门诊随访患者的停药时间及停药原因,比较其6、12和24个月的单药保留率。结果6个月单药保留率OXC组患儿为82.98%,LTG组患儿为79.69%,TPM组患儿为68.49%,CBZ组患儿为51.15%,VPA组患儿为46.18%;12个月单药保留率LTG组患儿为76.56%,OXC组患儿为74.47%,TPM组患儿为61.64%,CBZ组患儿为42.75%,VPA组患儿为42.17%;24个月单药保留率LTG组患儿为71.88%,OXC组患儿为61.70%,TPM组患儿为60.27%,CBZ组患儿为41.22%,VPA组患儿为40.56%。6、12、24个月单药保留率LTG组、OXC组、TPM组患儿均明显高于CBZ组和VPA组(P<0.05),但LTG组、OXC组、TPM组患儿之间单药保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原因上,因依从性差停药患儿占40.79%,因疗效不佳停药患儿占38.63%,这是导致患儿停药的2个主要原因。结论 LTG、OXC和TPM比较适合作为儿童癫痫治疗的首选药物,导致患儿停药的主要原因是药物疗效不佳和依从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 癫痫 儿童 保留率
下载PDF
愈痫灵方加减联合抗癫痫药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振光 王净净 +4 位作者 张宏耕 田丽君 肖磊 谭奔腾 谭梅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4-6,42,共4页
目的探讨愈痫灵方加减联合抗癫痫药(AEDs)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IE)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病例130例,按照Doll's临床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愈痫灵方联合AEDs及单纯AEDs治疗。定期随诊并记录... 目的探讨愈痫灵方加减联合抗癫痫药(AEDs)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IE)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病例130例,按照Doll's临床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愈痫灵方联合AEDs及单纯AEDs治疗。定期随诊并记录用药后患者的临床发作症状、频率及不良反应等,6个月后复查视频脑电图、肝肾功能和血常规。以总体疗效、癫痫临床症状积分及脑电图异常程度积分作为临床疗效评定指标,并对比药物保留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癫痫症状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脑电图改善率、癫痫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愈痫灵方联合AEDs能减少IE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症状严重程度、改善脑电图异常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提高用药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愈痫灵方 抗癫痫药 视频脑电图 物保留率
下载PDF
2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1490例次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苗霞 汪铁山 +3 位作者 陈莉婧 张生潭 杜延琪 林敬明 《中南药学》 CAS 2011年第5期386-389,共4页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对1 490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 23...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对1 490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 234例次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中,血药浓度〈50μg.mL-1的占30.31%,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率为44.53%;在50100μg.mL-1的占57.62%,有效率为89.17%;〉100μg.mL-1的占9.48%,有效率为76.92%;183例次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中,血药浓度〈4μg.mL-1的占15.30%,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率为46.43%;在412μg.mL-1的占81.97%,有效率为66.67%;〉12μg.mL-1占2.73%,有效率为100%;73例次联合用药中,只有22例次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对提高癫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 浓度监测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下载PDF
NONMEM法估算3种抗癫痫药对丙戊酸相对清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敏 张静华 +3 位作者 孙鹤 施孝金 俞丽云 钟明康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 用NONMEM法定量考察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对门诊癫痫患者丙戊酸 (VPA)的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16 2例门诊癫痫患者口服丙戊酸达稳态 ,得到谷浓度数据 196点 ,用FPIA法进行检测。采用NONMEM法估算其相对清除率CL ,并定量考察... 目的 用NONMEM法定量考察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对门诊癫痫患者丙戊酸 (VPA)的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16 2例门诊癫痫患者口服丙戊酸达稳态 ,得到谷浓度数据 196点 ,用FPIA法进行检测。采用NONMEM法估算其相对清除率CL ,并定量考察体重、合并用药、丙戊酸钠剂量对清除率的影响。结果 按口服一房室开放模型得到体重、丙戊酸钠日剂量、合并用药等因素与清除率CL(L·h-1)之间的拟合模型为 :CL =0 .0 0 4 82WT +0 .110TAMT +0 .394CBZS +0 .10 8PHT +0 .0 82 2PB +0 .0 5 83。其中WT为患者的体重 (kg) ;TAMT的值当VPA剂量大于 1.3g·d-1时为 1,否则为 0 ;CBZS的值为卡马西平按体表面积折算的日剂量 (g·m-2 ·d-1) ;PHT的值当合用苯妥英钠按体表面积折算的日剂量 (mg·m-2 ·d-1) >15 0时为 1,否则为 0 ;PB的值当合用苯巴比妥按体表面积折算的日剂量 (mg·m-2 ·d-1) >4 0时为 1,否则为 0。结论 ①使用丙戊酸钠剂量 >1.3g·m-2 ·d-1或合并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均可使VPA的清除率增加 ;②儿童CL/WT较成人高 ,提示VPA在儿童体内更易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卡马西平 苯妥英 苯巴比妥 物相互作用 群体动力学 荧光偏振免疫法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抗癫痫药 VPA NOVMEM法 相对清除率
下载PDF
抗癫痫药预防外伤性癫痫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江基尧 张浚 +5 位作者 李维平 徐蔚 许文辉 方乃成 罗其中 朱诚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比较采用常规预防性抗癫痫药和不使用任何预防性癫痫药对 12 13例急性脑挫裂伤患者伤后癫痫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6家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12 13例 ,分为两组 :①常规采用预防性抗癫痫药组 6 0 7例 ;②... 目的 比较采用常规预防性抗癫痫药和不使用任何预防性癫痫药对 12 13例急性脑挫裂伤患者伤后癫痫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6家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12 13例 ,分为两组 :①常规采用预防性抗癫痫药组 6 0 7例 ;②不采用预防性抗癫痫药组 6 0 6例。所有患者都经CT扫描证实存在脑挫裂伤。服用常规抗癫痫药物 >18月。伤后临床随访 1~ 8年 ,平均 3.6年。结果 常规预防性抗癫痫药组患者癫痫发生 16例 (2 .6 4 % ) ,不使用任何预防性抗癫癫药组 14例 (2 .31% ) ,两组癫痫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采用常规预防性抗癫痫药不能减少脑挫裂伤患者伤后癫痫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 预防措施 外伤性癫痫 临床研究 颅脑损伤 毒副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