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夏丽娜(综述) 王龙(综述) +1 位作者 李厚伸(综述) 刘巍(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8-245,共8页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已成为各种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虽然部分患者受益,但所伴发的高血压往往阻碍了药物的选择。尽管临床上关于抗血管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高危人群、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已成为各种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虽然部分患者受益,但所伴发的高血压往往阻碍了药物的选择。尽管临床上关于抗血管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高危人群、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仍缺乏专业的诊疗指南。本文旨在将相关临床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供临床工作者参考,以便实现对抗血管靶向药物相关高血压的全程规范化管理,最终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高血压 不良反应 肿瘤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弦 张阳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10期37-38,共2页
高血压是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机制和管理受到重视。本文就靶向药物导致高血压的机制进行了探讨,考虑可能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靶点有关,即影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功能所致;介绍临床如何进行高血压管理并建议在... 高血压是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机制和管理受到重视。本文就靶向药物导致高血压的机制进行了探讨,考虑可能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靶点有关,即影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功能所致;介绍临床如何进行高血压管理并建议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使用过程中规范地监测、控制血压,开展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副作用 高血压机制 高血压管理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20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刘永 李俐姗 +1 位作者 李红梅 冷洁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575-2580,共6页
目的: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20例,回顾性观察该方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证实该方案是晚期肝细胞癌临床治疗理想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使用信迪利单... 目的: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20例,回顾性观察该方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证实该方案是晚期肝细胞癌临床治疗理想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使用信迪利单抗(PD-1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20例。20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特点均有乙型肝炎病史。其中16例为男性,女性4例。年龄42岁至67岁。中位年龄56岁。完善基线检查,排除禁忌。确诊后首选治疗方案为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信迪利单抗200 mg,三周方案。甲磺酸阿帕替尼250 mg/天,连续三周,停服一周。用药时间不少于12个月,PD及大于II级以上毒副作用停药。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治疗期间及随访结果。结果:随访至2022年8月。评价目标肿瘤主要参考RECIST1.1标准。毒副作用主要依据CTC2.0版药物治疗毒作用分级标准,CSCO指南的免疫治疗毒作用分级标准。评效结果:6个月其中CR 0例,PR 16例,SD 4例。12个月CR 0例,PR 11例,SD 5例,PD 4例。18个月CR 0例,PR 4例,SD 7例,PD 5例,死亡4例。治疗过程及随访提示不良反应分析未出现II级以上毒副反应。结论: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为晚期肝癌主要治疗方法,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前景值得期待。本组观察结果同国内其他发表的类似研究结果相近。近期疗效高,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免疫治疗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姜婧琦 宋雨童 +2 位作者 卢育彤 赵有利 王志平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86-90,共5页
由于肿瘤微环境中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等持续存在,大量血管化导致肿瘤快速生长扩散。Folkman最早提出将肿瘤血管生成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假设,将关注点从以肿瘤细胞为中心的传统治疗转... 由于肿瘤微环境中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等持续存在,大量血管化导致肿瘤快速生长扩散。Folkman最早提出将肿瘤血管生成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假设,将关注点从以肿瘤细胞为中心的传统治疗转移到抗肿瘤血管生成,开辟了肿瘤学的新领域。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因其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血管正常化、改善肿瘤微环境已广泛应用于结肠癌、肺癌等治疗。然而适应性抵抗或代偿性耐药限制了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目前尚无规范成熟的治疗方案弥补这一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因子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耐药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相关性肾脏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冯青燕 徐金升 白亚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4期424-428,共5页
随着精准靶向治疗的不断发展,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治疗晚期癌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肾脏损伤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主要就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导致肾脏损伤的机制及肾脏损伤与预后潜在关系... 随着精准靶向治疗的不断发展,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治疗晚期癌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肾脏损伤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主要就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导致肾脏损伤的机制及肾脏损伤与预后潜在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不良反应 肾脏损伤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6
作者 马婕 王文娟 余静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841-844,852,共5页
近年来以抗血管生成通路为靶点而研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在显著提高癌症患者存活率的同时,亦伴随出现了心脏毒性等副作用,而高血压是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也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现总结目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可能... 近年来以抗血管生成通路为靶点而研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在显著提高癌症患者存活率的同时,亦伴随出现了心脏毒性等副作用,而高血压是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也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现总结目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一氧化氮信号通路和内皮素-1系统激活、氧化应激、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和盐敏感性高血压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高血压 PI3K/AKT 盐敏感性高血压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20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刘永 李俐姗 +1 位作者 李红梅 冷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59-0061,共3页
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20例,回顾性观察该方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证实该方案是晚期肝细胞癌临床治疗理想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使用信迪利单抗(PD-1单抗)联... 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20例,回顾性观察该方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证实该方案是晚期肝细胞癌临床治疗理想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使用信迪利单抗(PD-1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20例。20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特点均有乙型肝炎病史。其中16例为男性,女性4例。 年龄42岁至67岁。中位年龄56岁。完善基线检查,排除禁忌。确诊后首选治疗方案为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信迪利单抗200mg,三周方案。甲磺酸阿帕替尼250mg/天,连续三周,停服一周。用药时间不少于12个月,PD及大于Ⅱ级以上毒副作用停药。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治疗期间及随访结果。结果 随访至2022年8月。评价目标肿瘤主要参考RECIST1.1标准。毒副作用主要依据CTC2.0版药物治疗毒作用分级标准,CSCO指南的免疫治疗毒作用分级标准。评效结果:6个月其中CR 0例,PR 16例,SD 4例。12个月CR 0例,PR 11例,SD 5例,PD 4例。18个月 CR 0例,PR 4例,SD 7例, PD 5例,死亡4例。治疗过程及随访提示不良反应分析未出现Ⅱ级以上毒副反应。结论 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为晚期肝癌主要治疗方法,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前景值得期待。信迪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一线方案成为晚期肝细胞肝癌主要治疗优选方法之一。本组观察结果同国内其他发表的类似研究结果相近。近期疗效高,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免疫治疗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药物相关蛋白尿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超 陶莹 高文仓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471-475,共5页
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信号传导是肿瘤学中常见的治疗策略,抗血管生成药物作为一种重要的靶向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随着新药物的不断发展,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其仍有许多不良反应... 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信号传导是肿瘤学中常见的治疗策略,抗血管生成药物作为一种重要的靶向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随着新药物的不断发展,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其仍有许多不良反应,常见的为肾毒性,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本文回顾VEGFA-VEGFR2抑制剂对肾毒性的实验验证机制及临床表现,同时介绍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蛋白尿的发生率、相关机制及治疗方法,以阐明在保持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小化肾毒性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肾脏损害 蛋白尿 机制 处理
下载PDF
mFOLFOX7化疗方案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治疗CNLCⅢ期肝细胞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
9
作者 彭林辉 陈涛 +8 位作者 徐云修修 王捷 陈捷 李永 黄拼搏 钟国平 陈茜 叶聪婷 陈亚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索静脉mFOLFOX7化疗方案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在CNLCⅢ期肝细胞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NCT05412589)。方法本研究为单臂、开放、前瞻性临床研究,计划入组35例未经治疗的CNLCⅢ期肝细胞癌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基于RECIST 1.1... 目的探索静脉mFOLFOX7化疗方案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在CNLCⅢ期肝细胞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NCT05412589)。方法本研究为单臂、开放、前瞻性临床研究,计划入组35例未经治疗的CNLCⅢ期肝细胞癌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基于RECIST 1.1标准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基于mRECIST标准评估的ORR,和基于RECIST 1.1标准和mRECIST标准评估的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手术转化率、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等。结果收集并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符合入排标准并签署同意书入组的26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ORR为61.5%(RECIST v1.1)和73.1%(mRECIST),临床缓解率为26.9%,病理完全缓解率为23.1%,DCR为96.2%,mPFS和mOS均尚未达到,均超过9个月。手术转化率为57.7%,均实现R0切除。TRAE≥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结论静脉mFOLFOX7化疗方案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是治疗CNLCⅢ期肝细胞癌的一种有效、安全、易行的策略,初步研究效果类似于FOLFOX⁃HAIC联合靶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门静脉主干癌栓 全身化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心血管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柳 郭亚焕 廖子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849-852,共4页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目前已广泛用于多种晚期实体肿瘤的姑息治疗,其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恶心、疲劳、手足综合征、厌食症、口腔炎、血小板减少、皮疹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心血管方面,如高血压、血栓栓...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目前已广泛用于多种晚期实体肿瘤的姑息治疗,其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恶心、疲劳、手足综合征、厌食症、口腔炎、血小板减少、皮疹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心血管方面,如高血压、血栓栓塞、心力衰竭和QT间期延长。本文就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心血管方面引起不良反应的机制及相应防治策略做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高血压 血栓栓塞 心力衰竭 QT间期延长
原文传递
肝癌肝移植手术前后靶向及免疫治疗的指征及时机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克跃 魏国微 +4 位作者 黎涛 王春林 汤可立 张毅 刘延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1-568,共8页
肝移植是治疗早期肝细胞癌(肝癌)的重要措施之一,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严重影响了受者的长期生存率。靶向及免疫治疗在降低肝癌分期、控制疾病进展、降低复发率、延长寿命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靶向及免疫治疗在肝癌... 肝移植是治疗早期肝细胞癌(肝癌)的重要措施之一,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严重影响了受者的长期生存率。靶向及免疫治疗在降低肝癌分期、控制疾病进展、降低复发率、延长寿命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靶向及免疫治疗在肝癌肝移植受者中的使用目前仍未形成共识,包括靶向及免疫治疗使用的指征、时机及剂量等。本文对肝癌肝移植手术前后靶向及免疫治疗的指征及时机等展开综述,阐述相关临床进展,旨在为改善肝癌肝移植受者的生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移植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AATD)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免疫疗法联合靶向治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2
作者 王巍 曹博 +1 位作者 王志武 于镓锐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748-1753,共6页
目的: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转移性MSS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科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呋喹替尼/瑞戈非尼)或单药抗血管生成药物(呋喹替尼/瑞... 目的: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转移性MSS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科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呋喹替尼/瑞戈非尼)或单药抗血管生成药物(呋喹替尼/瑞戈非尼)三线治疗的转移性MSS结直肠患者40例(联合组、单药组各20例)。评价两组的总生存期(OS)、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同时统计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和单药组的中位OS分别为11个月和7.5个月,DCR分别为85%和60%,ORR分别为30%和10%。联合组和单药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在95%和90%,不良事件多为1~2级,严重不良事件(≥3级)的发生率分别为15%和10%,无4级不良反应。联合组毛细血管发生率高于单药组。结论:联合组可改善患者的OS获益,但是与单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疗法联合抗血管生成类药物治疗是一种有前景的策略,两者联合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获益,在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显现出更好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较高,为发展针对CRC的免疫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卡瑞利珠单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mFOLFOX7方案全身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和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癌合并Vp4型门静脉癌栓的疗效
13
作者 彭林辉 陈涛 +8 位作者 徐云修修 王捷 陈捷 李永 黄拼搏 钟国平 陈茜 叶聪婷 陈亚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1,共7页
目的探讨mFOLFOX7方案全身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和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癌合并Vp4型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采用单臂、开放、探索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5例肝细胞癌合并Vp4型门... 目的探讨mFOLFOX7方案全身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和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癌合并Vp4型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采用单臂、开放、探索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5例肝细胞癌合并Vp4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4例,女1例;年龄为48(33~67)岁。患者均行mFOLFOX7方案+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阿帕替尼治疗。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2)生存情况。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临床疗效。15例患者均行mFOLFOX7方案+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阿帕替尼治疗。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v1.1评估,15例患者客观缓解占比为10/15,完全缓解占比为1/15,部分缓解占比为9/15,疾病控制占比为15/1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时间均未达到(>9个月)。根据改良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评估,15例患者客观缓解占比为12/15,完全缓解占比为6/15,部分缓解占比为6/15,疾病控制占比为15/1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时间均未达到(>9个月)。15例患者中,7例成功转化(手术转化占比为7/15,均实现R0切除),6例转化失败,2例尚在转化治疗。7例成功转化患者中,5例病理学完全缓解;1例主要病理学缓解,90%肿瘤坏死;1例影像学检查完全缓解,但在继续观察中肝脏出现多处新发病灶,予以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有肝内多发转移。15例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占比为13/15,其中≥3级不良反应发生占比为7/15,包括腹泻(3/15)、中性粒细胞减少(2/15)、血小板减少(2/15)和丙氨酸转氨酶增高(2/15)。同1例患者可发生≥1种不良反应。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2)生存情况。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0(2.0~31.0)个月。随访期间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为部分缓解,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生存时间为7.5个月;1例为肝内多发转移,肿瘤>70%肝体积,生存时间为9.5个月;1例为肝脏多发肿瘤合并双肺转移,达到部分缓解,病情进展后死亡,生存时间为13.5个月。7例行手术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4.0(2.0~25.0)个月。7例患者中,1例术后20.0个月复发,6例至随访截止时间均无复发(3例治疗结束进入随访观察),最长生存时间为31.0个月。结论mFOLFOX7方案全身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和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癌合并Vp4型门静脉癌栓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静脉癌栓 全身化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疗效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化学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14
作者 陈亚进 彭林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4,共6页
随着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在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中的应用,化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显示出更高价值。尤其在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简称靶免联合治疗)时代,FOLFOX⁃HAIC联合靶向和免疫治疗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笔者... 随着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在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中的应用,化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显示出更高价值。尤其在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简称靶免联合治疗)时代,FOLFOX⁃HAIC联合靶向和免疫治疗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笔者团队探索的FOLFOX全身化疗联合免疫和靶向治疗方案取得了类似三联治疗效果。中晚期肝癌更具全身性疾病特征,全身化疗联合靶向和免疫治疗初期探索取得了更高的疾病控制率,其机制可能是全身化疗改变了肿瘤的全身免疫微环境,使肿瘤免疫微环境由免疫抑制性转变为免疫支持性,从而更好增效免疫治疗。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探索全身化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优化方案,以期达到晚期肝癌治疗更加高效、安全和经济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联合治疗 全身化疗 肝动脉灌注化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原文传递
Antiangiogenic agent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15
作者 Shanshan Chen Shun Lu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5年第2期58-64,共7页
As a targeted therapy, antiangiogenic treat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studied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and has proven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SCLC. Bevacizumab, a monoclonal anti... As a targeted therapy, antiangiogenic treat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studied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and has proven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SCLC. Bevacizumab, a monoclonal antibody targeting angiogenesis, is the only antiangiogenic agent approved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non-squamous NSCLC.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targeting th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have also shown promise when combined with standard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However, unlike bevacizumab, not all other antiangiogenic agents show significant benefits whe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As for the failures of most other combinations, the combination schedule may be an important reason that has so far been overlooked in clinical trial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ombination of angiogenic agents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N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ntiangiogenic agent CHEMOTHERAPY combination schedule
下载PDF
TACE-HAIC-靶向-免疫四联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灵 贺剑 +7 位作者 谢义星 黄新辉 翁吓俤 潘欣婷 焦宇兵 郑杭海 邱林彬 郭武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9-946,共8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靶向-免疫四联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入排标准入组101例中晚期HCC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患者行TACE-HAIC-靶向-免疫四联治疗,对照...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靶向-免疫四联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入排标准入组101例中晚期HCC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患者行TACE-HAIC-靶向-免疫四联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TACE治疗。对2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Kaplan-Meier曲线、对数秩检验、Cox回归分析或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mRECIST 1.1标准评估联合组肿瘤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和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2%(P<0.001)和74.5%(P=0.007)。联合组的OS和PFS为15.6(95%CI 11.3~NA)个月和8.8(95%CI 6.9~12.0)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95%CI 5.3~6.6)个月(P<0.001)和3.2(95%CI 3.0~3.6)个月(P<0.001)。联合组胃溃疡发生率(9/50,18%)比对照组(2/51,3.9%)明显增加(P=0.023)。结论TACE-HAIC-靶向-免疫四联治疗对比单纯TACE治疗是一种更有效的中晚期HCC治疗方式,需注意对靶免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肝动脉灌注化疗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中晚期肝细胞癌介入治疗的进展及前景
17
作者 汤宏涛 何坤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4年第4期305-308,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国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是HC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有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而不可行手术治疗。近年来介入治疗不断发展,在HCC领域取得诸多优异成绩,合理应... 肝细胞癌(HCC)是国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是HC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有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而不可行手术治疗。近年来介入治疗不断发展,在HCC领域取得诸多优异成绩,合理应用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本文就血管介入治疗在中晚期HCC治疗领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和前景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