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屈原《招魂》与青海民间招魂习俗之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唐仲山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49-52,共4页
楚地“信巫鬼,重淫祀”的巫官文化中的招魂习俗在屈原的《招魂》中被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本文通过青海民间招魂习俗与屈原《招魂》的比较,佐证楚文化与江河源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屈原 招魂 青海 招魂习俗 招魂仪式 招魂 楚文化 江河源文化 招魂巫术 语方崇拜
下载PDF
宋玉作《招魂》说新证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刚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2-56,共5页
《招魂》的作者,汉王逸定为宋玉所作,宋元以前并无异议,明时始有人提出怀疑,以为为屈原所作,遂引起古今学界持久的争论,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也取得了一些共识。我们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招魂的地点、对象、作... 《招魂》的作者,汉王逸定为宋玉所作,宋元以前并无异议,明时始有人提出怀疑,以为为屈原所作,遂引起古今学界持久的争论,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也取得了一些共识。我们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招魂的地点、对象、作者作了进一步的考证,认为招魂的地点在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寿春,招魂的对象是楚考烈王,其作者应遵从王逸的说法,“《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招魂 作者 考证 招魂地点 招魂对象
下载PDF
论《招魂》“我欲辅之”的话语设计与屈原的天命意识
3
作者 马志垚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屈原在《招魂》中借“我欲辅之”表达的天命意识与《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一脉相承,其背后的理论支撑都是儒家天命观。而屈原之所以于远迁陵阳途中幻想“帝”会主动提出“我欲辅之”,是出于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的需要。... 屈原在《招魂》中借“我欲辅之”表达的天命意识与《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一脉相承,其背后的理论支撑都是儒家天命观。而屈原之所以于远迁陵阳途中幻想“帝”会主动提出“我欲辅之”,是出于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的需要。彼时的他因再次遭受重大打击,已经开始怀疑“皇天”“览民德焉错辅”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屈原身处“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的乱世,却坚决固守“自覆之术”,拒绝修习“进取之道”,期盼在“上无所考此盛德”的情况下“帝”能够及时予以支持和回应,这就注定了他悲剧性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招魂 天命意识 儒家 悲剧
下载PDF
论《招魂》中屈原美政理想的文本呈示与具体内涵
4
作者 马志垚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8-54,共7页
屈原对其始终坚持的美政理想的细节描绘,鲜见于《离骚》《天问》《哀郢》诸篇,却在《招魂》中得以呈示。表面看来,招辞外陈险怪,内述荒淫,远乖《雅》《颂》,异乎经典。实际上,屈原在招辞之地方名产的刻画中,凝聚了与楚国当前国势及屈原... 屈原对其始终坚持的美政理想的细节描绘,鲜见于《离骚》《天问》《哀郢》诸篇,却在《招魂》中得以呈示。表面看来,招辞外陈险怪,内述荒淫,远乖《雅》《颂》,异乎经典。实际上,屈原在招辞之地方名产的刻画中,凝聚了与楚国当前国势及屈原过往家世相匹合的对强国的至高追求,同时在招辞之宴饮场景的描写中,寄托了与《雅》诗称颂宴饮之作近似的对和乐的热切希冀。强国与和乐,一外一内,构成了屈原美政理想的两大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招魂 美政理想 《雅》诗
下载PDF
从长时段看中国传统社会的招魂葬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先成 《西部学刊》 2016年第7期18-22,共5页
过去学界认为先秦时期的招魂即是儒家丧礼中的复以及招魂葬专指空棺椁而安魂神的说法是片面的。招魂葬出现于西汉初年,它是对儒家制礼本意的漠视和违背,又是对先秦时期儒家提倡的招魂仪式的一种调适。自谯周以来,历朝不少的礼家儒臣... 过去学界认为先秦时期的招魂即是儒家丧礼中的复以及招魂葬专指空棺椁而安魂神的说法是片面的。招魂葬出现于西汉初年,它是对儒家制礼本意的漠视和违背,又是对先秦时期儒家提倡的招魂仪式的一种调适。自谯周以来,历朝不少的礼家儒臣认为招魂葬不合礼度。唐代招魂葬在与儒家葬式的调适过程中,其形式和内涵发生变化。唐以后,各朝官方对待招魂葬的态度不尽相同,礼学儒臣对于招魂葬的反对意见甚至可能改变少数民众对于招魂葬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魂 招魂 传统社会 长时段
下载PDF
黄道周《续离骚》《续招魂》新探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浴贤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7-21,36,共6页
历代仿骚作品始终没有偏离《离骚》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忠君恋阙的主题。黄道周《续离骚》《续招魂》二文在艺术形式上继承屈骚;其题材内容则标新立异,抒写失怙之痛。黄道周以孝子事亲之情取代了屈骚忠臣事君之志,看似远离屈骚的题旨,其实... 历代仿骚作品始终没有偏离《离骚》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忠君恋阙的主题。黄道周《续离骚》《续招魂》二文在艺术形式上继承屈骚;其题材内容则标新立异,抒写失怙之痛。黄道周以孝子事亲之情取代了屈骚忠臣事君之志,看似远离屈骚的题旨,其实是一致的。屈原是黄道周道德人格的楷模,因此黄道周追步屈原,以孝子比照忠臣,以孝子事亲比照忠臣事君;这一题材内容的开拓,是以黄道周忠孝一体的孝道观为前提的,并体现其致力于孝子而忠臣的道德养成的自修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离骚》《招魂 黄道周 《续离骚》《续招魂 继承创新 孝道观
下载PDF
《招魂》研究观点辨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义群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58-62,共5页
文章通过对《招魂》对象和作者的各种不同观点的梳理、考证,并以散存于苗族民间的习俗作佐证,提出《招魂》的作者是宋玉。
关键词 招魂 研究观点 屈原 招魂 中国苗族 招魂 楚巫文化 生魂 郭沫若 民间文学
下载PDF
瑶族招魂简述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家旺 《广东民族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40-44,共5页
瑶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之所以能够活着,是因为有魂魄附在身体。如果人的魂魄失落了回不来了,人就会生病甚至死亡,他的魂魄再附于其他刚出生的婴儿身上,他才能转世。因此对活着的人来说,必须非常小心地保护他的魂魄,不让它离开身体,失落... 瑶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之所以能够活着,是因为有魂魄附在身体。如果人的魂魄失落了回不来了,人就会生病甚至死亡,他的魂魄再附于其他刚出生的婴儿身上,他才能转世。因此对活着的人来说,必须非常小心地保护他的魂魄,不让它离开身体,失落到别的地方去。万一失落了,就要想办法把它招回来。对亡人的魂魄则必须超度,让它到极乐世界去,不要回来作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招魂 叫魂 神符招魂 架桥招魂 思想观念 万物有灵
下载PDF
古代“招魂”习俗探讨
9
作者 胡娟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7期259-260,共2页
招魂作为一种古老习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本文从屈原《招魂》章出发,就什么是招魂,招魂的目的、类别及招魂的方法作一个系统概括,并探讨招魂仪式逐步消亡的原因。
关键词 魂魄 招魂 招魂
下载PDF
赋体文学源流与《招魂》的文体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小鸥 孟祥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8-154,287,共7页
与《诗经》相比,《楚辞》各篇的文体性质相对复杂,《招魂》即为其例。历代学者都曾注意到《招魂》文章结构的特殊性,但皆未明确指出其赋体文学的性质。从文章结构和其他审美特征来看,《招魂》符合《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和《文心雕龙.... 与《诗经》相比,《楚辞》各篇的文体性质相对复杂,《招魂》即为其例。历代学者都曾注意到《招魂》文章结构的特殊性,但皆未明确指出其赋体文学的性质。从文章结构和其他审美特征来看,《招魂》符合《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和《文心雕龙.诠赋篇》中所述赋体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一篇经典的早期赋作。《招魂》的出现既有时代环境的因素,也是《楚辞》内部诸文体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它对当时及后世的赋体文学创作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魂 文体性质 赋体文学 源流
下载PDF
试述中古时期的招魂葬俗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松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4-69,共6页
招魂作为一种丧葬礼仪在古代中原与楚两地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从史料出发,对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楚地招魂葬俗的流行及其原因进行了新的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
关键词 中古时期 招魂葬俗 楚国 中原地区 魏晋南北朝 成因 隋朝 唐朝
下载PDF
《招魂》赋体文学说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小鸥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4-60,共7页
本文从《招魂》文本结构的分析入手,引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比较其与公认的赋体文学作品形式结构的异同关系,论定《招魂》为《文心雕龙·诠赋篇》所定义的经典赋体文学作品。这一结论对屈原及《楚辞》研究,对赋体文学发展历史的研... 本文从《招魂》文本结构的分析入手,引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比较其与公认的赋体文学作品形式结构的异同关系,论定《招魂》为《文心雕龙·诠赋篇》所定义的经典赋体文学作品。这一结论对屈原及《楚辞》研究,对赋体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都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魂 赋体文 巫祝文 形式结构
下载PDF
《楚辞》的体例和《招魂》的对象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啸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44-450,共7页
确定《楚辞》的体例,不宜以颇有附会之辞的王逸序言为依据,而应考察《楚辞》各篇的实际情况。由于《楚辞》成书不同阶段所收屈原作品有“疑不能明”的误传因素,增辑者所附己作的主旨和体式亦有不同,故《楚辞》并无所谓“非屈原作品,均... 确定《楚辞》的体例,不宜以颇有附会之辞的王逸序言为依据,而应考察《楚辞》各篇的实际情况。由于《楚辞》成书不同阶段所收屈原作品有“疑不能明”的误传因素,增辑者所附己作的主旨和体式亦有不同,故《楚辞》并无所谓“非屈原作品,均代屈原设言”、“以屈原为第一人称口气抒写”的统一体例。因此,用这种“体例”去推断宋玉《招魂》必为“代屈原自招其魂”,是不科学的。宋玉《招魂》的创作背景,当与楚襄王射猎云梦、惊兕失魂有关,其所招应为楚襄王之生魂。但宋玉只是借此作为创作这篇瑰玮辞章的由头,《招魂》本身并不是巫师实际招魂的咒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体例 不统一 原因 招魂对象
下载PDF
运用筛选法为《楚辞·招魂》决疑 被引量:6
14
作者 熊任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98-103,117,共7页
运用筛选法为《楚辞·招魂》决疑熊任望(河北大学中文系)读《招魂》者,无不感到它的“奇丽”。明人评它“构法奇,撰语丽,备谈怪说,琐陈缕述,务穷其变态,自是天地间环法文字。”(孙)然而,“鬼斧神工,人莫窥其下手处”(... 运用筛选法为《楚辞·招魂》决疑熊任望(河北大学中文系)读《招魂》者,无不感到它的“奇丽”。明人评它“构法奇,撰语丽,备谈怪说,琐陈缕述,务穷其变态,自是天地间环法文字。”(孙)然而,“鬼斧神工,人莫窥其下手处”(陆时雍),以至于作者问题、被招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魂 屈原 筛选法 《离骚》 顷襄王 楚辞 牵于俗而芜秽 艺术手法 上帝 盛德
下载PDF
招魂、轮回与历史的开启——论《受活》的时间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鸿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7,共9页
一、“六月飞雪”的今世前生 你看哟,炎炎热热的酷夏里,人本不受活,却又落了一场雪。是场大热雪。
关键词 《受活》 招魂 时间 历史 轮回
下载PDF
“招生魂与招死魂”学案的文化考辨--宋玉《招魂》的礼俗文化解读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8-182,共5页
关于宋玉《招魂》,汉王逸认为是为生者招魂,自汉至宋未有异议,迄至明代始有张凤翼认为是为死者招魂,且得到了当时著名学者陈第的响应,争讼遂起。从先秦楚国礼俗文化入手对招生魂说和招死魂说的文本依据所做的文化辨析和以先秦礼俗为依... 关于宋玉《招魂》,汉王逸认为是为生者招魂,自汉至宋未有异议,迄至明代始有张凤翼认为是为死者招魂,且得到了当时著名学者陈第的响应,争讼遂起。从先秦楚国礼俗文化入手对招生魂说和招死魂说的文本依据所做的文化辨析和以先秦礼俗为依据提出的新的文本内证,均表明宋玉《招魂》所招实为生人之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招魂 招生魂 招死魂
下载PDF
亦屈亦宋论《招魂》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74-78,共5页
关键词 招魂 屈原 《离骚》 司马迁 郭沫若 庐江 艺术风格 《楚辞章句》 牵于俗而芜秽 生魂
下载PDF
唐代招魂葬习俗及其原因解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格侠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8-112,117,共6页
招魂葬作为中国古老葬俗的一种形式,在唐代极为流行。不仅民间为战死、溺死或死后尸骨无着者举行招魂葬,宫廷里也为在政治斗争中的死难者实施招魂葬。甚至进入中原的胡族也为死后尸骨无着者进行招魂葬。当时的招魂葬有三种形式:一为以... 招魂葬作为中国古老葬俗的一种形式,在唐代极为流行。不仅民间为战死、溺死或死后尸骨无着者举行招魂葬,宫廷里也为在政治斗争中的死难者实施招魂葬。甚至进入中原的胡族也为死后尸骨无着者进行招魂葬。当时的招魂葬有三种形式:一为以死者衣物或与死者有亲密关系者的衣物来招魂而葬,二为束茅或剪纸为死者形象来招魂安葬,三为在水边为死难者以衣履招魂而归葬。唐代招魂葬的流行与社会的动荡不安、唐人的灵魂观念以及夫妻合葬的习俗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招魂 习俗 原因
下载PDF
《招魂》“像设君室”与楚简帛之“象”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信芳 《云梦学刊》 2011年第1期45-47,共3页
《招魂》"像设君室"之"像",前贤或解为法像,或解为画像,以顾炎武"尸礼废而像事兴,盖在战国之时矣"之推断最有见地。上博藏六《天子建州》"士象大夫之位"、"大夫象邦君之位"、"... 《招魂》"像设君室"之"像",前贤或解为法像,或解为画像,以顾炎武"尸礼废而像事兴,盖在战国之时矣"之推断最有见地。上博藏六《天子建州》"士象大夫之位"、"大夫象邦君之位"、"邦君象天子之位"之类记载,其"象"谓祭祀之设象。楚地出土的楚帛画以及西汉帛画对研究招魂之礼具有重要意义。据此由周代之"尸"到战国之"象"的礼制变革可以得到更为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魂 礼制
下载PDF
关于《招魂》著作权与魂主问题——近20年《招魂》聚讼焦点问题研究述评之一 被引量:6
20
作者 钟其鹏 《云梦学刊》 2009年第5期52-55,共4页
《楚辞·招魂》是中国文学史上争议最多的作品之一。与此前相比,最近二十年《招魂》聚讼焦点问题研究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新变。在著作权争议中,宋玉作说吹响了收复失地的号角;在魂主讨论方面,宋玉招襄王生魂说与宋玉拟屈原自招说影响... 《楚辞·招魂》是中国文学史上争议最多的作品之一。与此前相比,最近二十年《招魂》聚讼焦点问题研究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新变。在著作权争议中,宋玉作说吹响了收复失地的号角;在魂主讨论方面,宋玉招襄王生魂说与宋玉拟屈原自招说影响日渐扩大。此期学术界围绕《招魂》著作权与魂主问题的研究,不仅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也有力地推动了其他聚讼问题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魂 聚讼焦点问题 研究 述评 著作权 魂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