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心何以不忘?——论王阳明的持志辩证法及其启示
1
作者 郭敏科 赵佳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24,共6页
立志之后,人们往往面临如何持志的问题。立志不持,则流于空想。如何持志既关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关乎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王阳明基于心学立场,为人们提供了持志的多种方法。他认为人们要通过出入以定志来凝聚道德意识、有无以辩... 立志之后,人们往往面临如何持志的问题。立志不持,则流于空想。如何持志既关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关乎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王阳明基于心学立场,为人们提供了持志的多种方法。他认为人们要通过出入以定志来凝聚道德意识、有无以辩志来明辨道德动机、警戒以责志来校正道德认知、患难以励志来坚定道德意志、勇毅以成志来推动道德实践。他的持志说既回答了追求理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启发人辩证地把握内容与形式、目标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等问题,同时也建立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紧密的直接的联系,为我们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化解道德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及其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持志 道德意识 道德动机 道德意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湖北大学生是如何“持志”的
2
作者 陈瑜 周震宇 +1 位作者 庞珍 王小青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3,共9页
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湖北省高校35名大学生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尝试构建了大学生持志的假设模型矩阵,力图呈现湖北大学生在疫情期间持志过程的动态性和情境性。研究发现:(1)持志表现根据持志意愿与持志行动两个属性及其维度可区分出... 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湖北省高校35名大学生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尝试构建了大学生持志的假设模型矩阵,力图呈现湖北大学生在疫情期间持志过程的动态性和情境性。研究发现:(1)持志表现根据持志意愿与持志行动两个属性及其维度可区分出9种模型:矢志不渝型、冉冉升起型、朝三暮四型、曲线救国型、两全其美型、束手就缚型、不安现状型、眼高手低型、一落千丈型。个体的持志行为差异均能放置在模型中予以理解。(2)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外部刺激在人生片段上只强化了原有持志模式,持志表现呈上升状态的加速上升,下降的加速下降,摆动状态的仍然按照周期或提前周期继续摆动。这些模型反映了新冠疫情背景下湖北省大学生在"封城期间"的持志样态和表现特征,为特定社会情境中的大学生持志表现提供了有效解释,也为如何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持志以恒"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大学生 持志 持志意愿 持志行动
下载PDF
孟子“持志养气”说对大学生正气培养的启示
3
作者 赵伟莉 孟欣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60-161,共2页
"持志养气"说是孟子重要的道德教育思想,既具主体意识,又有审美目标,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是创新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在内容与策略两方面都对当代大学生的正气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关键词 持志养气 大学生 正气培养 启示
下载PDF
从朱子、船山看宋明理学意志思想的展开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海波 《船山学刊》 2024年第2期49-63,共15页
朱子晚年比较重视意志问题的讨论,区分意与志,认为与意相比,志是深层、稳定的心理意向,而意则是与具体的念虑、选择、权衡相关的心理意念。立志对于为学与修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不过,朱子始终认为志与意都属于已发之情,未发阶段不能... 朱子晚年比较重视意志问题的讨论,区分意与志,认为与意相比,志是深层、稳定的心理意向,而意则是与具体的念虑、选择、权衡相关的心理意念。立志对于为学与修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不过,朱子始终认为志与意都属于已发之情,未发阶段不能有立志、持志的工夫。朱子的这一看法使得其“心统性情”的工夫论,缺了未发时意志对心的主宰。与之相联系,朱子在诠释《大学》“正心”工夫时,也倾向于从深层未发心体的虚灵无滞加以解释。船山对这一看法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朱子的看法一方面混同于佛老的心灵观,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儒家未发之心的道德主宰性,对儒家之心的意志主义特征缺乏深入的体认。因此,船山主张“持志”是《大学》“正心”工夫的主要内容。同时,与朱子相似,船山严格区分“意”“志”,认为志有恒体而“意无恒体”,肯定志对于意的基础地位及其主宰性。不过,船山的志并不是一种先验的道德意志。沿着这一思路,必然应该肯定一种先验的道德意志,晚明王栋、刘宗周所强调的意就是一种先验的道德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统性情 持志 正心 朱子 船山
下载PDF
求学之成在持志——涂又光先生的求学经历与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雷洪德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求学是否有成,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在于志。涂又光先生在学问上取得的成果,可追溯到其成于持志的求学经历。涂又光求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从父为师读私塾,接着为求新知进学校,最后连续四年考大学,志在进入一流大学。从他... 求学是否有成,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在于志。涂又光先生在学问上取得的成果,可追溯到其成于持志的求学经历。涂又光求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从父为师读私塾,接着为求新知进学校,最后连续四年考大学,志在进入一流大学。从他的求学经历看,志的形成与发展包含立、信、持、得四个因素。人之得志,或始于立志,或始于信志,终成于持志。涂又光在求学路上虽然历经艰难坎坷,但因为有志于学,且持志于学,而终有所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又光 求学 持志
原文传递
持志以定心——王船山的“正心教”及其定位 被引量:7
6
作者 程旺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72,共7页
船山提出“正心之学不讲久矣”,明确主张以“先正其心”为圣学提纲之要;以志解心,持志以定心,提出学者当“以大心正志为本”,着重阐发了“志”作为本体与工夫的双重意蕴。在《大学》系统,尤其是“心意之辨”的分疏中,船山厘清了“正心... 船山提出“正心之学不讲久矣”,明确主张以“先正其心”为圣学提纲之要;以志解心,持志以定心,提出学者当“以大心正志为本”,着重阐发了“志”作为本体与工夫的双重意蕴。在《大学》系统,尤其是“心意之辨”的分疏中,船山厘清了“正心”的内涵及其主宰下的工夫脉络。船山构建出“正心”作为工夫节目的独特意义以及以之基础的理论系统。从朱子“格物教”、阳明“良知教”、蕺山“诚意教”进一步转进到船山“正心教”,再次印证了《大学》对宋明理学范式转换的型塑作用,体现了理学心性论内在接续与转进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持志 正心教 《大学》 心性论
原文传递
持志如心痛:内生动力才是前进的磁场
7
作者 宁霄 《宁波通讯》 2022年第3期68-68,共1页
《传习录》记载了一段阳明先生与薛侃关于"持志如心痛"的对话,引出了先生关于持志阶段的态度:初始可"心痛",功夫熟练后就应顺乎心性,让"志"成为自觉良知。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立志?阳明先生所持何志?... 《传习录》记载了一段阳明先生与薛侃关于"持志如心痛"的对话,引出了先生关于持志阶段的态度:初始可"心痛",功夫熟练后就应顺乎心性,让"志"成为自觉良知。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立志?阳明先生所持何志?今人又当持何志?"夫志,气之帅也。""志"就是人的信念。一个人有了信念,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做到"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而立定宏大的志向是成就一切功业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先生 内生动力 《传习录》 无远弗届 持志 薛侃
原文传递
志气相依与通达——王阳明心志与气机关系略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洪卫 《哲学分析》 2015年第1期85-99,共15页
西方哲学的身心关系问题在中国哲学中是以心气关系呈现的,而心气关系在儒家则是"志"与"气"的关系。志与气的关系,由孟子较为系统提出,经王阳明充分发展与完善。阳明认为,持志即是养气,孟子的"守约"、&qu... 西方哲学的身心关系问题在中国哲学中是以心气关系呈现的,而心气关系在儒家则是"志"与"气"的关系。志与气的关系,由孟子较为系统提出,经王阳明充分发展与完善。阳明认为,持志即是养气,孟子的"守约"、"专心致志"说的是一个道理。持志首先要立志、定心,养气即在其中。阳明认为,立志既是涵养正气的功夫同时也抵御、辟出邪气,即克服杂念、清除习气、通理气机。阳明详细阐发了定气与定心的关系原理:他依据孟子学说用"主一"概念解释了通过持志而定心和"硬把捉此心"之间的分别,从而通过"意动气动"对"志公意私"的说法作出了准确的说明。王阳明认同程明道关于"生之谓性"的论述,认为气也是性,只要不执著一边,依良知行去即是,这样最终将性、心、气完全打通归并为一。这一论述将身心一体的哲学推向了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持志 定气与定心 生之谓性
下载PDF
“志、旨、才、气”——刘熙载创作主体论初探
9
作者 赵晓丛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1-13,共3页
刘熙载注重观照创作主体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并从人格修养、主体情感特征和艺术修养等方面开掘主体精神。他认为,创作主体所持之"志"与所具备的"气"奠定了艺术作品的根本基调,同时强调主体才情的重要性,又表现了关... 刘熙载注重观照创作主体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并从人格修养、主体情感特征和艺术修养等方面开掘主体精神。他认为,创作主体所持之"志"与所具备的"气"奠定了艺术作品的根本基调,同时强调主体才情的重要性,又表现了关注现实生活与回归自然的旨趣,从而为创作主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创作主体 持志 养气 才情 本色
下载PDF
何园沧桑(中)——何汝持家族五代传奇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路霞 《江淮文史》 2004年第2期146-162,共17页
关键词 何世桢 持志大学 生平经历 何适斋 绘画艺术
下载PDF
船山志气观探微
11
作者 吴峰鑫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7-23,共7页
志气关系在中国哲学中属于心气的关系范畴,最早由孟子系统提出,而船山则继承并深化了这一思想。在对"志""气"的内涵进行系统而深刻阐述的基础上,船山认为志不能独重、气也不应独轻,志气的关系应当是不离互依、相交... 志气关系在中国哲学中属于心气的关系范畴,最早由孟子系统提出,而船山则继承并深化了这一思想。在对"志""气"的内涵进行系统而深刻阐述的基础上,船山认为志不能独重、气也不应独轻,志气的关系应当是不离互依、相交为功。而志气关系辩证的深刻意义在于,道德修养实践功夫的切实展开,也即以道持志、集义养气,从而达到不动心以成浩然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道持志 集义养气
下载PDF
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 被引量:7
12
作者 傅琳凯 王立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4,共6页
人格理论是历代思想家关怀人生、追求理想、完善成人之道的理想结晶。孟子以大丈夫为培养目标,以居仁由义为核心内容,以性善论为基石,创设了理想的人格理论。为了成就理想人格,孟子提出了从心内求、持志养气、意志磨砺、反求诸己等一系... 人格理论是历代思想家关怀人生、追求理想、完善成人之道的理想结晶。孟子以大丈夫为培养目标,以居仁由义为核心内容,以性善论为基石,创设了理想的人格理论。为了成就理想人格,孟子提出了从心内求、持志养气、意志磨砺、反求诸己等一系列的实现途径。认识和把握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对当代的人格教育和人格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丈夫 居仁由义 性善论 从心内求 持志养气 磨砺 反求诸己
下载PDF
孟、庄养心工夫的对比与融合
13
作者 刘乐恒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0,126,共6页
孟子与庄子都有关于"心"与"养心工夫"的论说。孟子说的心是"德性心",庄子说的心是"灵台心"。同样是心,德性心通于存在本源,揭示本心本性;灵台心关注人心虚妄,开启虚灵空境。德性心较灵台心要根... 孟子与庄子都有关于"心"与"养心工夫"的论说。孟子说的心是"德性心",庄子说的心是"灵台心"。同样是心,德性心通于存在本源,揭示本心本性;灵台心关注人心虚妄,开启虚灵空境。德性心较灵台心要根本,德性心涵摄灵台心。但反过来说,庄子关于灵台心的展示能化解因对于德性心的自信而带来的执著之病。孟子"持志养气"与庄子"心斋"两套养心工夫构成"持志"与"一志"、"养气"与"听气"、"集义"与"集虚"、"知言"与"传言"等正与反、实与虚的关系。如同其心论一样,孟子的养心工夫较庄子根本,可以涵摄庄子的工夫,但庄子的工夫反过来可以对治孟子工夫末流的执著之病,因此两者也构成对比与融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庄子 工夫 养心 持志 心斋 灵台心
下载PDF
渴望
14
作者 马骏 《地理教学》 2011年第4期1-1,共1页
我渴望蓝天白云,红日高照。那清新的空气让我陶醉得张开双臂,深情呼吸,沁入心脾。我渴望见到处处青山绿野,户户窗明几净,那崭新如洗的大地万物,让我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教学方法 环境保护 持志发展
下载PDF
红四军军长王良
15
作者 文俊 《红岩春秋》 2016年第6期24-25,共2页
王良,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綦江县(今重庆市綦江区)。他少小离家,12岁考入重庆华英中学,18岁考入上海持志大学。读书期间,受五四运动及其叔父王奇岳(中共党员、革命烈士)革命思想的影响,立志救国救民。1926年9月。
关键词 持志 广州黄埔 救国救民 革命思想 綦江县 黄洋界保卫战 中共党员 漳州战役 反“围剿” 龙冈战斗
下载PDF
孟子的独立人格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晓坤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3-25,共3页
孟子是我国古代极富独立人格精神的哲学家,他提出了"持志"的人格品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人格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人格标准。孟子的这种独立人格精神对于... 孟子是我国古代极富独立人格精神的哲学家,他提出了"持志"的人格品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人格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人格标准。孟子的这种独立人格精神对于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格转型,完善现代性独立人格,培育人的高尚道德品质,建构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独立人格 持志 大丈夫
下载PDF
蒋大沂先生二三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明华 《上海文博论丛》 2013年第2期93-95,共3页
在"上海百年前是一座小渔村"这样的谬论至今流传的时代,很久以来,上海的考古工作其实一直在默默而持之以恒地进行着,这些坚持来自于一些平凡而伟大的前辈。蒋大沂(1904-1981),江苏苏州人,1930年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国学系,同... 在"上海百年前是一座小渔村"这样的谬论至今流传的时代,很久以来,上海的考古工作其实一直在默默而持之以恒地进行着,这些坚持来自于一些平凡而伟大的前辈。蒋大沂(1904-1981),江苏苏州人,1930年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国学系,同年参加考古学家卫聚贤主持的南京栖霞山六朝墓发掘工作。1932年至1935年曾同留法博士张凤等在江、浙、沪、皖等地从事考古调查。1935年任上海市博物馆干事,考察发现上海第一个古文化遗址—金山戚家墩遗址。1936年任上海市博物馆艺术部主任,同年升任研究员。建国后历任华东文化部文物科科长,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陈列部主任,上海同济大学副教授,上海博物馆地方历史研究部、陈列部副主任、主任、《上海博物馆馆刊》编委。指导了上海马桥遗址的首次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化遗址 戚家墩 卫聚贤 上海博物馆 艺术部 考古工作 考古调查 发掘工作 持志 马桥
下载PDF
儒家经典之道德教育在现今社会的批判继承探析
18
作者 杨华杰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0期265-265,共1页
儒家教育方法和他们的"教学论"是分不开的,因为儒家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人伦道德,所以他们提出的一些教学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大多数都可以用到道德教育上来。所以对儒家道德教育要科学对待,批判继承。
关键词 持志 主动修养 以身作则
下载PDF
浅谈孔子学习动机理论的人本主义取向
19
作者 李晓霞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88-89,共2页
孔子的学习动机理论关注学习的内在动机。立志是学习的根本,持志是保证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相统一的必要条件,乐学是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这种对学习主体内在世界的关注,与当代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暗合。研究孔子的学习动机理论,对实... 孔子的学习动机理论关注学习的内在动机。立志是学习的根本,持志是保证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相统一的必要条件,乐学是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这种对学习主体内在世界的关注,与当代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暗合。研究孔子的学习动机理论,对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有着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学习动机理论 人本主义 取向 持志 乐学
下载PDF
有道不动心——王船山的“知言养气”论
20
作者 陈屹 石惠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4-18,38,共6页
王船山诠释孟子的"知言养气"章,认为北宫黝、孟施舍、告子等人都是"不动心有道",而孔、孟圣学是"有道不动心"。孟子以持志为本,集义养气、学诲知言而至义精仁熟,自然"不动心",告子等人是在&qu... 王船山诠释孟子的"知言养气"章,认为北宫黝、孟施舍、告子等人都是"不动心有道",而孔、孟圣学是"有道不动心"。孟子以持志为本,集义养气、学诲知言而至义精仁熟,自然"不动心",告子等人是在"不动心"上下功夫,而孟子"不动心"是自致的功效。在"心气不二"的气本论前提下,王船山将孟子的持志、集义、养气、知言贯通为一,彰显出孟子心性之学的气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王船山 不动心 持志 集义 养气 知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