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维 邬敏志 +1 位作者 黄海英 鲍文博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对照组采用气囊压力测量表定时测量。... 目的:探讨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对照组采用气囊压力测量表定时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气囊压力测定次数、声门下引流液量、机械通气时间、VAP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在不同等级的气囊压力的测定次数优于对照组,第1,2,3天的声门下引流液总量多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能够将压力控制在理想范围,减少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控制 VAP 预防
下载PDF
持续人工气道应用动态气囊压力调控联合声门吸引对VAP预防效果及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威 谢模政 +1 位作者 施于 张晨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2000-2002,2006,共4页
目的 分析持续人工气道应用动态气囊压力调控联合声门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及对患者病死率、气囊压力达标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2例持续人工气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分析持续人工气道应用动态气囊压力调控联合声门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及对患者病死率、气囊压力达标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2例持续人工气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通过气囊压力测量表予以定期测量联合声门吸引,观察组予以动态气囊压力调控联合声门吸引。对比2组VAP发生情况、美蓝渗漏发生情况、28 d病死率、24 h内的气囊压力达标情况、人工气道的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声门下引流量。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8.33%、美蓝渗漏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36.11%及30.56%(P<0.05);观察组24 h内的气囊压力达标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人工气道的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第1天、第2天及第3天,观察组声门下引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人工气道应用动态气囊压力调控联合声门吸引有助于预防VAP,降低美蓝渗漏的发生率,并且提升24 h内的气囊压力达标水平,缩短患者人工气道的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促进声门下引流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人工气道 动态气囊压力调控 声门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死率
下载PDF
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么颖 刘艳存 +2 位作者 余慕明 祝鹏英 陈琪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13期1734-1738,共5页
目的 观察气囊压力(Pcuf)的控制方法对经口气管内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口气管内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80例,按照入院后行经口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编号为奇数者设为... 目的 观察气囊压力(Pcuf)的控制方法对经口气管内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口气管内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80例,按照入院后行经口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编号为奇数者设为干预组,偶数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干预组采用艾瑞特持续Pcuf控制装置,进行持续Pcuf控制;对照组采用德国VBM Pcuf测量表,每日3次间断测量Pcuf并予调节.分别于气管插管时、机械通气后48 h和96 h留取痰液标本,进行痰液标本胃蛋白酶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者Pcuf的差异、痰液标本胃蛋白酶水平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结果 机械通气后96 h内,干预组检测Pcuf在理想范围(20~30 cmH2O)的次数为479次,对照组为38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30,P〈0.01).干预组机械通气后48 h及96 h胃蛋白酶水平分别为(617.32&#177;67.13)、(653.13&#177;71.32)n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17、-14.500;P〈0.01).干预组患者VAP发病率25.0%,对照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P〈0.05).结论 持续Pcuf控制装置可较好控制Pcuf于理想范围,减少机械通气患者的胃内容物误吸,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胃蛋白酶 误吸 持续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原文传递
双加温湿化氧疗与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过滤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金花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8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究双加温湿化氧疗与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过滤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采用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过滤的49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采用双加温湿化氧疗... 目的探究双加温湿化氧疗与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过滤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采用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过滤的49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采用双加温湿化氧疗的49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气管切开处温湿度、痰液粘稠度、动脉血氧相关指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气管切开处温度及湿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后1d、2d、3d时痰液粘稠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机后1d、2d、3d时PaO2、Sp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加温湿化氧疗较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过滤湿化效果更好,患者动脉血氧指标更稳定,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加温湿化氧疗 人工持续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痰液粘稠度 肺部感染
下载PDF
人工气道持续声门下吸引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预防价值
5
作者 李朋 王新兰 米跃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70-73,共4页
探讨人工气道持续声门下吸引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ICU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根据就诊单双号进行分组,对照组51例患者接受常规人工气道护理,研究组5... 探讨人工气道持续声门下吸引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ICU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根据就诊单双号进行分组,对照组51例患者接受常规人工气道护理,研究组52例患者则联合开展人工气道持续声门下吸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血气指标、声门下引流量、病原菌检查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pH、PaCO2水平较对照组更低,SpO2、PaO2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第1d、第2d及第3d声门下引流量较对照组更多(P<0.05);研究组患者革兰阳性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及非发酵菌的检出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VAP与黏膜出血发生率及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 人工气道持续声门下吸引护理可有效改善各血气指标,提高声门下引流量,抑制病原菌滋生,从而降低VAP与黏膜出血的发生风险,对促进机械通气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持续声门下吸引护理 VAP 血气指标 病原菌检出率 引流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