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品系对二斑叶螨捕食功能的研究
1
作者 李霞 乌恩 +5 位作者 赵文君 李志平 李桂英 郭晓晴 张晓虹 常静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
【目的】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性品系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捕食功能,探究防治潜力。【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观察小室法测定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品系雌成螨对二斑叶螨... 【目的】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性品系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捕食功能,探究防治潜力。【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观察小室法测定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品系雌成螨对二斑叶螨3个发育阶段(卵、若螨、成螨)的捕食功能及搜寻效应。【结果】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品系对二斑叶螨的捕食功能类型均为Holling-Ⅱ型,且对二斑叶螨卵、若螨和成螨的捕食量变化趋势相同,均随着猎物密度增长而增加,捕食量达到最大后趋于平衡。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品系对二斑叶螨卵和成螨的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7 d和0.0269 d,均短于敏感品系(0.0188 d和0.0295 d);攻击速率分别为2.2536和1.1586,均快于敏感品系(2.3029和1.6292)。巴氏新小绥螨抗高效氯氟氰菊酯品系对二斑叶螨卵和成螨的捕食能力(a/T_(h))和搜寻效应较敏感品系更优。【结论】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药性品系对二斑叶螨卵和成螨有非常好的捕食能力,可与减量化学药剂共同应用于田间防治二斑叶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抗性品系 敏感品系 二斑叶螨 捕食功能 搜寻效应
下载PDF
深点食螨瓢虫对各虫态截形叶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分析
2
作者 刘帅 阿尔孜姑丽·肉孜 +7 位作者 哈孜依 王兵 贾尊尊 丁新华 付开赟 李克梅 吐尔逊·阿合买提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0-1200,共11页
【目的】研究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的捕食功能反应,分析深点食螨瓢虫对截形叶螨不同虫态的捕食作用,为截形叶螨在田间的综合治理及对该天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 【目的】研究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的捕食功能反应,分析深点食螨瓢虫对截形叶螨不同虫态的捕食作用,为截形叶螨在田间的综合治理及对该天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截形叶螨充当猎物,在室内研究深点食螨瓢虫不同虫态取食其不同虫态与密度组合条件下的捕食量。【结果】深点食螨瓢虫对截形叶螨各虫态的捕食功能类型均属于Holling-II型。深点食螨瓢虫各虫态的捕食能力存在较大差异,4龄幼虫的捕食能力最强,其对成螨的日最大捕食量(90.91)是2龄幼虫(3.94)的23.09倍,是3龄幼虫(22.73)的4倍,其它依次是雌成虫、雄成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深点食螨瓢虫对截形叶螨的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并随着深点食螨瓢虫虫龄的增加而升高。当猎物种类为成螨、若螨及幼螨时,深点食螨瓢虫4龄幼虫与雌成虫的搜寻效应相近,且均大于其它虫态。【结论】深点食螨瓢虫各捕食虫态中,4龄幼虫和成虫对截形叶螨捕食量较大且控害能力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点食螨瓢虫 截形叶螨 捕食功能反应
下载PDF
食蚜瘿蚊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梦莎 王雄 +4 位作者 李帅 杨茂发 黄纯杨 于晓飞 吴慧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是茶树的重要害虫,评估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对茶蚜的防控潜能,为大田释放天敌食蚜瘿蚊防治茶蚜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探索了饥饿处理24 h的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3龄茶蚜的捕食功...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是茶树的重要害虫,评估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对茶蚜的防控潜能,为大田释放天敌食蚜瘿蚊防治茶蚜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探索了饥饿处理24 h的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3龄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的种内干扰作用,试验完成后继续饲喂,直至食蚜瘿蚊羽化,观察其性别。结果表明:食蚜瘿蚊雌、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雌、雄幼虫的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9.1、24.5头,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0.780、0.459,处理时间(T_(h))分别为0.052、0.041 d;食蚜瘿蚊捕食量随着茶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随着茶蚜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自身密度干扰方程为E=0.421 P^(-0.892),相同的猎物密度下,雌虫的搜寻效应高于雄虫。食蚜瘿蚊对茶蚜具有较好的控害潜能,且雌虫对茶蚜的控害能力优于雄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蚜瘿蚊 茶蚜 捕食功能 搜寻效应 种内干扰
下载PDF
亚致死浓度呋虫胺处理荻草谷网蚜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4
作者 费芍丹 刘永刚 +4 位作者 孙佳聪 任兴平 王艺璇 柳敬龙 张海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0-1208,共9页
【目的】探析亚致死浓度呋虫胺处理蚜虫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捕食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害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及小麦蚜虫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以亚致死浓度(LC_(20)和LC_(30))呋虫胺处理荻草谷网蚜Sitob... 【目的】探析亚致死浓度呋虫胺处理蚜虫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捕食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害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及小麦蚜虫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以亚致死浓度(LC_(20)和LC_(30))呋虫胺处理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 3龄若蚜后,饲喂异色瓢虫各龄期幼虫,观察统计异色瓢虫捕食量N_(a)、瞬时攻击率a、处理时间T_(h)、日最大捕食量N_(a-max)、捕食效能a/T_(h)以及各发育阶段历期。【结果】异色瓢虫幼虫对荻草谷网蚜3龄若蚜的捕食拟合Holling氏圆盘方程。与对照组(异色瓢虫幼虫捕食未接触呋虫胺的荻草谷网蚜3龄若蚜)相比,饲喂LC_(20)和LC_(30)浓度呋虫胺处理的荻草谷网蚜3龄若蚜,异色瓢虫幼虫对荻草谷网蚜的处理时间T_(h)延长,瞬时攻击率a、日最大捕食量N_(a-max)和捕食效能a/T_(h)均降低。其中捕食效能a/T_(h)受LC_(20)和LC_(30)浓度呋虫胺影响最显著的是异色瓢虫1龄幼虫,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4.03%和50.48%;其搜寻效应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历期延长。随着呋虫胺浓度的增加,药蚜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和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也增大。【结论】取食亚致死浓度呋虫胺处理的荻草谷网蚜3龄若蚜,异色瓢虫的捕食功能和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进行农药喷施作业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捕食效能最高且受农药影响较小的异色瓢虫4龄幼虫盛发期,可以在有效防控蚜虫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呋虫胺 亚致死效应 捕食功能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六斑月瓢虫幼虫和草地贪夜蛾幼虫之间的双向捕食功能评价
5
作者 崔祥鑫 黎荟璐 +2 位作者 李盼 唐继洪 李金花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7,共9页
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4月首次在海口市发现,逐渐在各市县扩散,成为海南省多种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六斑月瓢虫是海南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评价六斑月瓢虫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能力,室内测定了六斑月瓢虫3龄幼虫对草地贪夜... 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4月首次在海口市发现,逐渐在各市县扩散,成为海南省多种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六斑月瓢虫是海南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评价六斑月瓢虫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能力,室内测定了六斑月瓢虫3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2龄幼虫,以及草地贪夜蛾3、4龄幼虫对六斑月瓢虫卵和1龄幼虫的双向捕食作用。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与六斑月瓢虫的双向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功能反应模型。六斑月瓢虫3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2龄幼虫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82.40粒、54.63头。草地贪夜蛾幼虫也可捕食六斑月瓢虫幼虫,其捕食量随草地贪夜蛾龄期增加而增大。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对六斑月瓢虫卵和1龄幼虫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33.68粒、9.89头,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对六斑月瓢虫卵和1龄幼虫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66.04粒、219.08头。而且,不论是六斑月瓢虫捕食草地贪夜蛾,还是草地贪夜蛾捕食六斑月瓢虫,捕食者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结果表明,用六斑月瓢虫来防治草地贪夜蛾时,应在草地贪夜蛾出现暴食期前进行,这时防治会有较好的控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斑月瓢虫 草地贪夜蛾 双向捕食 捕食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下载PDF
多异瓢虫对番茄潜叶蛾的捕食功能反应
6
作者 帕提玛·乌木尔汗 马召 +4 位作者 阿卜力孜·塔伊尔 王思佳 王惠卿 付文君 马德英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7-792,共6页
为明确新疆优势捕食性天敌多异瓢虫成虫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害潜能,本文研究了其对番茄潜叶蛾1龄、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多异瓢虫成虫对番茄潜叶蛾1龄、2龄和3龄幼虫的日捕食量分别是66.33头、60.00头和40.33头,表现... 为明确新疆优势捕食性天敌多异瓢虫成虫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害潜能,本文研究了其对番茄潜叶蛾1龄、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多异瓢虫成虫对番茄潜叶蛾1龄、2龄和3龄幼虫的日捕食量分别是66.33头、60.00头和40.33头,表现出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大多异瓢虫成虫的捕食数量下降的趋势。多异瓢虫成虫对番茄潜叶蛾1、2、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圆盘方程,其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454.55头、161.29头、81.97头,多异瓢虫成虫对番茄潜叶蛾的搜寻效应随着番茄潜叶蛾幼虫密度、龄期的增大而降低,多异瓢虫对番茄潜叶蛾1、2、3龄幼虫的最大搜寻效应分别是0.7376、0.7107、0.5303。表明多异瓢虫对番茄潜叶蛾1龄、2龄和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番茄潜叶蛾幼虫,因此可以将多异瓢虫作为番茄潜叶蛾的生物防治材料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捕食功能反应 多异瓢虫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蠋蝽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江花 何浩锋 张江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明确蠋蝽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捕食能力。【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蠋蝽5龄若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2和4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搜寻效应。【结果】蠋蝽5龄若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2和4龄幼虫的捕食行为均符合Ⅱ型功能反应;随着茄二... 【目的】明确蠋蝽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捕食能力。【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蠋蝽5龄若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2和4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搜寻效应。【结果】蠋蝽5龄若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2和4龄幼虫的捕食行为均符合Ⅱ型功能反应;随着茄二十八星瓢虫密度的增加,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蠋蝽5龄若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2龄幼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4龄幼虫;蠋蝽5龄若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2和4龄幼虫的实际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5和10头。【结论】蠋蝽5龄若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具有较好的捕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二十八星瓢虫 蠋蝽 捕食功能 搜寻效应
下载PDF
七星瓢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功能研究
8
作者 文嫣 何恒果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7期90-93,共4页
本文就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雌雄成虫对豌豆修尾蚜(Megoura iaponica Matsumura)的捕食功能进行了室内研究,经实验表面,七星瓢虫雌雄成虫对豌豆修尾蚜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反应。将豌豆修尾蚜设置密度范围... 本文就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雌雄成虫对豌豆修尾蚜(Megoura iaponica Matsumura)的捕食功能进行了室内研究,经实验表面,七星瓢虫雌雄成虫对豌豆修尾蚜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反应。将豌豆修尾蚜设置密度范围为50~250头/皿,七星瓢虫雌雄成虫的捕食量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达到一定密度时,捕食量趋于平缓,雌、雄成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3.29、38.91头/天,在捕食方面表现良好,说明七星瓢虫雌雄成虫对于豌豆修尾蚜有很好的控害能力。所以,本文研究可在七星瓢虫对于豌豆修尾蚜的防治技术上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豌豆修尾蚜 捕食功能
下载PDF
稻田蜘蛛生态位变化及杀虫剂对捕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姜永厚 吴进才 +4 位作者 徐建祥 刘井兰 邱慧敏 杨国庆 王洪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86-1292,共7页
通过对稻田各蜘蛛和害虫空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 ,空间生态位宽度随季节而变化 ,狼蛛的生态位宽度值逐渐变大 ;肖蛸两头高中间低 ;微蛛在 7月下旬最大 ;球腹蛛在 8月下旬 9月上旬最大。各类群的数量是影响该类群空间生态位的重要因素。空... 通过对稻田各蜘蛛和害虫空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 ,空间生态位宽度随季节而变化 ,狼蛛的生态位宽度值逐渐变大 ;肖蛸两头高中间低 ;微蛛在 7月下旬最大 ;球腹蛛在 8月下旬 9月上旬最大。各类群的数量是影响该类群空间生态位的重要因素。空间生态位具有明显的日节律 ,狼蛛在 7~ 8月份以中午最宽 ,微蛛变化不大 ;肖蛸在 7~ 8月份下午的生态位宽度值大于上午 ,9月份则上午大于下午 ;球腹蛛 7~ 8月份以上午为最大 ;跳蛛下午大于上午。不同种类农药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施用对各类蜘蛛存活率及捕食功能的影响不同 ,杀虫双上午用药对蜘蛛集团的捕食功能减退率影响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蜘蛛 生态位变化 杀虫剂 捕食功能
下载PDF
东亚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被引量:48
10
作者 张安盛 于毅 +2 位作者 李丽莉 张思聪 门兴元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33-1237,共5页
为探明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效能,开展了东亚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该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在相同温度下,东亚小花蝽成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为探明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效能,开展了东亚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该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在相同温度下,东亚小花蝽成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18℃~26℃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东亚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量增加,而在26℃~34℃则有相反的趋势。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随着东亚小花蝽成虫密度的增大,其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地降低,东亚小花蝽成虫之间存在分摊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西花蓟马 捕食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下载PDF
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51
11
作者 陈然 梁广文 +2 位作者 张拯研 曾嵘 冼继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1-406,共6页
叉角厉蝽Cahtheconidea furcellata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为了探明该虫的捕食潜能,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叉角厉蝽成虫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二龄和三龄幼虫的捕食作用和种内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叉角厉蝽成虫的捕食量随... 叉角厉蝽Cahtheconidea furcellata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为了探明该虫的捕食潜能,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叉角厉蝽成虫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二龄和三龄幼虫的捕食作用和种内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叉角厉蝽成虫的捕食量随着斜纹夜蛾幼虫的密度增加而增大,其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捕食量符合Na=0.7364N/(1+0.0118N),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量符合Na=0.7504N/(1+0.0005N),叉角厉蝽的捕食作用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捕食率与个体间相互干扰的关系符合Hassell模型。叉角厉蝽的捕食量与害虫密度正相关,寻找效应与害虫密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角厉蝽 斜纹夜蛾 捕食功能
下载PDF
棉田优势天敌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捕食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姚举 姬华 +2 位作者 王东 孙世龙 张云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2-264,共3页
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模型,日最大捕食量为172.6头棉蚜,捕食一头棉蚜需要3.34min,功能系数为1.575;多异瓢虫个体间相互干扰对捕食效应的影响可以用E=0.9795P-1.016模拟;多异瓢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可以用A=103.5... 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模型,日最大捕食量为172.6头棉蚜,捕食一头棉蚜需要3.34min,功能系数为1.575;多异瓢虫个体间相互干扰对捕食效应的影响可以用E=0.9795P-1.016模拟;多异瓢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可以用A=103.55P-0.6305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异瓢虫 棉蚜 捕食功能
下载PDF
转双价基因(Bt+CpTI)棉对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崔金杰 雒珺瑜 +2 位作者 王春义 李树红 李春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比较研究了 4种捕食性天敌对用转双价基因 (Bt+CpTI) 棉、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喂饲的棉铃虫幼虫和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 4种捕食性天敌对用两种转基因棉处理的棉铃虫捕食量明显高于常规棉, 捕食功能反应仍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 比较研究了 4种捕食性天敌对用转双价基因 (Bt+CpTI) 棉、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喂饲的棉铃虫幼虫和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 4种捕食性天敌对用两种转基因棉处理的棉铃虫捕食量明显高于常规棉, 捕食功能反应仍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 与常规棉相比, 用两种转基因棉处理的棉铃虫或棉蚜的功能系数 (即瞬间攻击率 ) 有增有降, 但日最大捕食量及处理一头棉铃虫或棉蚜所用的时间均短于常规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天敌 捕食功能反应
下载PDF
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捕食功能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方寅昊 陶玫 +3 位作者 马钧 曹克强 陈国华 李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6-309,共4页
为明确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初步研究异色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功能,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对异色瓢虫捕食绣线菊蚜的作用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II模型,其瞬时攻击率为1.... 为明确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初步研究异色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功能,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对异色瓢虫捕食绣线菊蚜的作用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II模型,其瞬时攻击率为1.65,处置时间为0.004。通过Hassell和Valley的干扰效应模型,异色瓢虫自身密度增加会导致种内干扰影响,干扰参数为0.86,其对绣线菊蚜的寻找效应随蚜虫密度上升而下降,最佳寻找密度为68.68头。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有很强捕食能力,室内试验成虫24 h最大捕食量为144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功能 异色瓢虫 绣线菊蚜 干扰效应
下载PDF
水对稻田蜘蛛捕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国庆 吴进才 +2 位作者 王洪全 姜永厚 邱慧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1-687,共7页
采用脉冲抽样法调查 ,将两年的田间飞虱每日被捕食量与捕食性天敌密度的资料分为有水和无水两组 ,分析了两种条件下飞虱被捕食量、被捕食百分率与蜘蛛密度、飞虱平均拥挤度的关系 ,并在室内模拟有水和无水分别进行了拟水狼蛛 ( Pirata s... 采用脉冲抽样法调查 ,将两年的田间飞虱每日被捕食量与捕食性天敌密度的资料分为有水和无水两组 ,分析了两种条件下飞虱被捕食量、被捕食百分率与蜘蛛密度、飞虱平均拥挤度的关系 ,并在室内模拟有水和无水分别进行了拟水狼蛛 ( Pirata subpiraticus)和食虫瘤胸蛛 ( Oedothorax insecticeps)对褐飞虱 ( N 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 :飞虱被捕食百分率随飞虱平均拥挤度增加而呈递减趋势 ;在同一飞虱平均拥挤度时 ,有水时飞虱被捕食量大于无水 ;有水时飞虱被捕食量与水狼蛛密度呈二次抛物线型关系 ,水狼蛛密度在每穴 1 .4头时 ,飞虱被捕食量最大 ;无水时飞虱被捕食量与水狼蛛密度呈线型关系 ;两种条件下飞虱被捕食量与微蛛密度的关系不明显。室内功能反应同样证实了水狼蛛在有水时的捕食量大于无水 ,前者比后者高 1 .5倍 ,而食虫瘤胸蛛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捕食 捕食 蜘蛛 捕食功能 飞虱 农业害虫 天敌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鞍形花蟹蛛亚成蛛对茶尺蠖3日龄幼虫的捕食功能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国昌 孙晓玲 +2 位作者 董文霞 蔡晓明 陈宗懋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3-176,共4页
鞍形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 Simon)是茶园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了明确它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控制能力,在20、25、30℃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了鞍形花蟹蛛亚成蛛对茶尺蠖3日龄(1龄末2龄初)幼虫的捕食反应。结... 鞍形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 Simon)是茶园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了明确它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控制能力,在20、25、30℃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了鞍形花蟹蛛亚成蛛对茶尺蠖3日龄(1龄末2龄初)幼虫的捕食反应。结果表明,鞍形花蟹蛛雌蛛和雄蛛对茶尺蠖3日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在相同温度下,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25℃和30℃时,雌虫的捕食上限均为68头;雄虫的捕食上限以30℃时最大,为67头。相同条件下雌、雄蛛之间的捕食量没有明显差别,而温度对鞍形花蟹蛛的捕食量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形花蟹蛛 茶尺蠖 捕食功能
下载PDF
龟纹瓢虫对扶桑绵粉蚧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17
17
作者 崔志富 曹凤勤 +4 位作者 林进添 程立生 彭正强 万方浩 刘万学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4-842,共9页
为初步探究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对入侵性害虫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生物防控能力,本实验在(T=26℃±2℃,R=80%±5%,L∶D=16∶8)条件下进行。将饥饿处理过的各个龄期的龟纹瓢虫分别与扶桑绵粉蚧不同... 为初步探究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对入侵性害虫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生物防控能力,本实验在(T=26℃±2℃,R=80%±5%,L∶D=16∶8)条件下进行。将饥饿处理过的各个龄期的龟纹瓢虫分别与扶桑绵粉蚧不同密度的1龄若虫进行组合,在一定的时间内,测定各龄期的龟纹瓢虫对猎物进行的捕食量、捕食率。龟纹瓢虫1龄幼虫、2龄幼虫和成虫对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反应,其捕食者的捕食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龟纹瓢虫对猎物的处理时间Th随瓢虫龄期的增大而呈减小趋势。龟纹瓢虫3龄幼虫,4龄幼虫对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Ⅲ型反应,其捕食量随虫龄的增大而增加,发现率和最大捕食量也增大,平均处理时间减少。结果表明,龟纹瓢虫对扶桑绵粉蚧具有较强的控制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扶桑绵粉蚧 捕食功能
下载PDF
短期食物驯化对麦蛾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的捕食功能反应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吕兵 孙猛 +3 位作者 翟一凡 陈浩 于毅 郑礼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探明使用替代饲料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在释放前是否有必要针对其主要防治对象——蓟马、蚜虫、叶螨进行短期食物驯化,以及进行短期食物驯化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本试验以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 为探明使用替代饲料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在释放前是否有必要针对其主要防治对象——蓟马、蚜虫、叶螨进行短期食物驯化,以及进行短期食物驯化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本试验以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二斑叶螨Tetranych usurticae为猎物,全程饲喂麦蛾卵的东亚小花蝽雌成虫为处理A,提前2 d饲喂猎物的东亚小花蝽雌成虫为处理B,研究了2种处理的东亚小花蝽在不同猎物密度(5、15、30、50头)下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发现,无论是否经过短期食物驯化,东亚小花蝽对3种猎物在不同猎物密度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模型。处理A对3种猎物的平均时间均低于处理B,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处理每头西花蓟马的时间Th分别为0.024 d和0.031 d,玉米蚜分别为0.081 d和0.103 d,二斑叶螨为0.078 d和0.090 d。由此可知,以麦蛾卵作为替代饲料人工饲养的东亚小花蝽,在释放前不需要针对猎物进行短期食物驯化;在东亚小花蝽规模化生产中,麦蛾卵是一种优良的替代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麦蛾卵 短期食物驯化 捕食功能反应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和花蓟马种群季节动态及捕食功能反应(英文)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鲁民 刘志诚 +2 位作者 孙兴全 刘力行 陈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1-27,共7页
2006-2007年使用吸虫器调查了田间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月季生境中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分别是植食性害虫和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南方小花蝽与花蓟马种群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 2006-2007年使用吸虫器调查了田间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月季生境中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分别是植食性害虫和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南方小花蝽与花蓟马种群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且两者变化关系密切(2006, R^2=0.586;2007,R^2=0.388)。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对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为N_e=0.60×N_0/(1+0.038×N_0),理论日最大捕食量为15.79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花蝽 花蓟马 月季 种群动态 捕食功能反应
下载PDF
两种杀虫剂对稻田捕食性天敌集团捕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徐建祥 吴进才 +2 位作者 程遐年 嵇茂盛 戴建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5-149,共5页
将稻田各类捕食性天敌作为一集团,运用功能法评价了甲胺磷和杀虫双对该集团捕食功能的影响。由于各类捕食性天敌对杀虫剂敏感性的不同,甲胺磷和杀虫双造成的各类天敌的死亡率和残存天敌个体的捕食功能减退率均不同。实验表明,隐翅虫类... 将稻田各类捕食性天敌作为一集团,运用功能法评价了甲胺磷和杀虫双对该集团捕食功能的影响。由于各类捕食性天敌对杀虫剂敏感性的不同,甲胺磷和杀虫双造成的各类天敌的死亡率和残存天敌个体的捕食功能减退率均不同。实验表明,隐翅虫类和狼蛛类对甲胺磷较为敏感,而对杀虫双,肖蛸类最为敏感。杀虫双对隐翅虫类的致死作用及捕食功能影响均较小。就集团的捕食功能而言,甲胺磷影响明显大于杀虫双,但在总的功能减退率组分中,甲胺磷致死作用超过对残存天敌个体捕食功能的影响,而杀虫双则相反。同时,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尽管甲胺磷的影响大于杀虫双,但杀虫双作用时间更长,受其影响,天敌捕食功能恢复较慢。文中还就功能评价法的田间实施及其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捕食性天敌 捕食功能 田间试验 农田害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