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阳冰篆书在明末清初的接受研究
1
作者 戚馨予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8期118-120,共3页
明人对李阳冰篆书的品评很多,或推崇,或论争,而到了清初,承接晚明篆书书风的余绪,对其篆书的态度从推崇走向批判。围绕明末清初书家对李阳冰篆书这一经典核心的审美变化展开论述,深入挖掘其价值和意义。探究明末李阳冰篆书兴盛的原因,... 明人对李阳冰篆书的品评很多,或推崇,或论争,而到了清初,承接晚明篆书书风的余绪,对其篆书的态度从推崇走向批判。围绕明末清初书家对李阳冰篆书这一经典核心的审美变化展开论述,深入挖掘其价值和意义。探究明末李阳冰篆书兴盛的原因,梳理李阳冰篆书在清初的发展,了解在清初的社会背景下特定书家对李阳冰篆书的不同接受程度,并通过书家的书论及碑帖跋文,剖析不同时期不同书家对李阳冰篆书接受程度的转变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阳冰 篆书 书法品评 接受研究
下载PDF
未完成的展示--1933-1948年的《子夜》接受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思广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92,共3页
谈及《子夜》的接受,瞿秋白的这句预言广为人们所引征:“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之所以如此,固然与作者的预判变成了现实,以及作者的理论家地位使人们不能无视这一重要的声音有关,但我以... 谈及《子夜》的接受,瞿秋白的这句预言广为人们所引征:“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之所以如此,固然与作者的预判变成了现实,以及作者的理论家地位使人们不能无视这一重要的声音有关,但我以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是,瞿秋白的这句断语,为后来者搭建了一个以文学史为基础接受《子夜》价值的思维起点,一个开放地、多向度地阐释《子夜》意义的话语平台,一个意犹未尽的言说《子夜》余响的广阔空间。特别是当“记录《子夜》的出版”已不证自明,但如何“记录”以及“记录”什么仍然是《子夜》进入审美接受的期待视野时,瞿秋白的论断.就成为人们切入《子夜》的最佳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夜》 接受研究 瞿秋白 思维起点 期待视野 审美接受 文学史 理论家
下载PDF
如何辑与如何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接受史料与接受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思广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1期180-185,共6页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接受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中存在着如何辑与如何用的问题,它们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接受视野的生成与深化。在如何辑与辑录什么中,存在着辑录者"偏"、"漏"、"瞒"的现象;在如何用与用...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接受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中存在着如何辑与如何用的问题,它们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接受视野的生成与深化。在如何辑与辑录什么中,存在着辑录者"偏"、"漏"、"瞒"的现象;在如何用与用什么中,存在着创作者(也偶含辑录者)的"添"、"改"、"删"问题。没有竭泽而渔的精神、全面客观的态度,史料的权威性必然会受到质疑;而"穷尽"了相应的史料却又进行了"必要的"删改,史料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接受视野的生成也会产生偏差。如何辑与如何用史料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接受研究中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棘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长篇小说 接受史料 接受研究
下载PDF
巴金小说的接受研究(1929—1949)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天舒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69,108,共6页
在三十年代,巴金是一位拥有众多青年学生读者的著名作家。不过关于他的接受情况的研究还并不深入。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巴金的小说《灭亡》与《激流》由于在针对不同读者群的报刊上连载而导致的不同命运,... 在三十年代,巴金是一位拥有众多青年学生读者的著名作家。不过关于他的接受情况的研究还并不深入。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巴金的小说《灭亡》与《激流》由于在针对不同读者群的报刊上连载而导致的不同命运,此后逐渐形成的在他周围的青年学生“阅读圈”和开明书店的行之有效的出版模式,以及他的小说《家》在四十年代怎样通过戏剧、电影的改编从青年学生中走进普通市民之中。通过这一接受过程的梳理,比较全面的认识一部作品在发表之后漫长的经典化历程,避免以往对这个问题简单化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接受研究 “阅读圈”
下载PDF
唐五代王维绘画接受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晓慧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王维以文人画著称于后世,他的山水画在唐代画坛的地位并不很高,但至晚唐、五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至宋、明更是为文人士大夫所推重。究其原因,从唐人所重视的绘画内容及技法来看,王维显然稍逊于吴道子、李思训等人。从唐代审美风格的... 王维以文人画著称于后世,他的山水画在唐代画坛的地位并不很高,但至晚唐、五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至宋、明更是为文人士大夫所推重。究其原因,从唐人所重视的绘画内容及技法来看,王维显然稍逊于吴道子、李思训等人。从唐代审美风格的流变看,唐代文艺雄强、豪迈、开放、奢华的审美取向与王维寂静、清幽的绘画风格格格不入,但随着消费偏好逐渐趋向较少尘世之争的内敛和阴柔,王维的绘画为更多人所接受。从绘画接受者的流变看,自唐至宋绘画接受群体的逐渐变迁及其由此衍生的不同接受倾向,也使王维绘画的地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绘画 王维绘画 接受研究
下载PDF
在生成与转向间——1936~1966年《骆驼祥子》的接受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思广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6-170,共5页
1936~1966年《骆驼祥子》的接受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936~1948年为生成与展示期,开放的审美观念使《骆驼祥子》在语言艺术、人物形象、艺术价值、艺术切入点、域外接受心理与文本意义潜势等介入点上生成了有待实现的期待视野,为接受深... 1936~1966年《骆驼祥子》的接受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936~1948年为生成与展示期,开放的审美观念使《骆驼祥子》在语言艺术、人物形象、艺术价值、艺术切入点、域外接受心理与文本意义潜势等介入点上生成了有待实现的期待视野,为接受深化开启了通道。其中,出色的语言艺术为接受者所公认,成为《骆驼祥子》接受的既定视野。1949~1966年为转向与过滤期,一元化的审美观念使接受者注重对文本的理想主义色彩与思想倾向的强调与定向,使得这两个时代的接受视阈发生错位,相互间的接受视野无法对接、扩展、深化,而那些看似理性、导向性的接受视阈在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时,淡出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6~1966年 《骆驼祥子》 接受研究
下载PDF
认同与思辨——1976—2010年李劼人“大河小说”的接受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思广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6,共4页
1976—2010年李劼人的"大河小说"接受是在认同与维护的基础上起步的,在文本意蕴、文学史意义、史之意与志之趣、影响渊源与史诗品格等方面生成了为接受者广泛认同的既定视野,为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全方位的参照。对史诗性追求... 1976—2010年李劼人的"大河小说"接受是在认同与维护的基础上起步的,在文本意蕴、文学史意义、史之意与志之趣、影响渊源与史诗品格等方面生成了为接受者广泛认同的既定视野,为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全方位的参照。对史诗性追求与艺术平衡,方志意识、接受期待与文学书写得失的辨析,显示了接受者实现"大河小说"接受跨越与思辨的气度与实绩,也使"大河小说"的接受回归到多元常态的学术场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人 “大河小说” 接受研究 李劼人难题
下载PDF
审美之维——1928—2008年《蚀》的接受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思广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4,共7页
80年来《蚀》的接受分为三个时期:生成期(1928—1941)、转向期(1951—1963)和深化期(1979—2008)。生成期《蚀》接受的成就在于文本的时代性与人物的心理刻画为众多接受者所公认,成为《蚀》的既定视野。转向期《蚀》的接受在特殊的历史... 80年来《蚀》的接受分为三个时期:生成期(1928—1941)、转向期(1951—1963)和深化期(1979—2008)。生成期《蚀》接受的成就在于文本的时代性与人物的心理刻画为众多接受者所公认,成为《蚀》的既定视野。转向期《蚀》的接受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展开,主流话语导引与文学史视野是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但《蚀》的接受不仅没有多少推进,反而有所后退。深化期《蚀》的接受在"时代女性"形象以及政治隐喻与艺术表达的定向及具体化上取得突破,形成既定视野,但一些有待实现的接受视野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8—2008年 《蚀》 接受研究 既定视野 接受视野 接受视阈
下载PDF
近40年莎士比亚喜剧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常晓丹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1-83,共3页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1978—2017年刊登在中国知网上与莎士比亚喜剧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莎士比亚喜剧在中国的接受过程,述说中国莎士比亚喜剧研究的现状、趋势、热点及不足,分析莎士比亚喜剧作品在...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1978—2017年刊登在中国知网上与莎士比亚喜剧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莎士比亚喜剧在中国的接受过程,述说中国莎士比亚喜剧研究的现状、趋势、热点及不足,分析莎士比亚喜剧作品在中国的接受境遇及其成因,挖掘中国莎士比亚喜剧研究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喜剧 学术期刊 接受研究
下载PDF
纠偏与审美——1944—2011年沙汀长篇小说接受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思广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7-102,共6页
1944—2011年沙汀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和《还乡记》的接受研究在1944—1956年、1981—1989年间形成两次视野波,在第一次视野波中曾形成"阴暗的气息"、"客观主义"与"出路"等中心阈值,在第二次... 1944—2011年沙汀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和《还乡记》的接受研究在1944—1956年、1981—1989年间形成两次视野波,在第一次视野波中曾形成"阴暗的气息"、"客观主义"与"出路"等中心阈值,在第二次视野波的纠偏中退出历史;而纠偏中所沿袭的"揭露……统治"与"反映……本质"的思维定式因观念的局限而昙花一现。王晓明从文本的实际与个人的强烈体验出发,以人学的美学的审美视野生成既契合文本又带有强烈个人印记的审美视野,开人心智,其所生成的期待视野迅速转化为既定视野,至今无人超越,它既是沙汀长篇小说接受研究的峰点,也是深化与超越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4—2011年 沙汀 长篇小说 接受研究
下载PDF
中西修辞接受研究的传统回顾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毅 《云梦学刊》 1998年第3期80-84,104,共6页
关键词 修辞接受 汉语修辞学 接受活动 修辞活动 接受美学 陈望道 以意逆志 修辞理论 亚里斯多德 接受研究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途径研究——评《传播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俊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8-168,共1页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形势,教育效果令人担忧。高校思政教师要从接受角度,采取分析综合方法,积极探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途径。由张雷编著的《传播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形势,教育效果令人担忧。高校思政教师要从接受角度,采取分析综合方法,积极探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途径。由张雷编著的《传播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究》一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途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许多复杂问题研究中与信息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研究 传播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转型时期 教育效果 接受角度 思政教师
下载PDF
传播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评《传播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莹莹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109,共1页
随着新闻传播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延伸,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已经和当前相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明显的鸿沟,因此当下必须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可以作为改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重要方... 随着新闻传播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延伸,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已经和当前相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明显的鸿沟,因此当下必须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可以作为改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重要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大学生思想变化和发展情况。传播学理论中的传播者、信息、受体三个方面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和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传播学理论 接受研究 传播理论 应用 教育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观念 教育现状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接受研究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泉 《对外传播》 2018年第6期59-61,共3页
一、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接受研究的新时代背景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和平崛起、造福世界的新时代大国角色做出了准确定位,对中国作为新时代强国的大国文化姿态做出了准确指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一、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接受研究的新时代背景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和平崛起、造福世界的新时代大国角色做出了准确定位,对中国作为新时代强国的大国文化姿态做出了准确指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的世界性高度和国际担当精神,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大格局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历史叙述,是中国梦宏伟蓝图的现实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国际传播 接受研究 文化自信 意义 中国和平崛起 准确定位 文化姿态
下载PDF
接受研究对比较文学领域的垦拓
15
作者 李建华 孟昭毅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0-95,共6页
接受理论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其理论思维与比较文学研究较为接近,在被引进比较文学领域以后,被比较文学吸收、融合,使研究手段增加了科学性,减少了随意性,形成比较文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接受研究,为研究者开辟了新的探索途... 接受理论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其理论思维与比较文学研究较为接近,在被引进比较文学领域以后,被比较文学吸收、融合,使研究手段增加了科学性,减少了随意性,形成比较文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接受研究,为研究者开辟了新的探索途径和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注入了活力。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既有因果联系的一致性,又表现出泾渭分明的差异性。在比较文学中,接受研究的视线主要凝聚在读者(接受者)身上。影响研究则是在接受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视点主要集中在作品(放送者)上。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是文学事实联系的因与果,是异域文学相互关系的两个对等的方面,它不仅弥补了影响研究理论与实践上的不足,而且为拓宽比较文学研究空间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理论 比较文学 接受研究
下载PDF
东晋南朝文化场域下的陶渊明接受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世轩 《琼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8-74,共7页
陶渊明作为伟大的诗人是在宋代被追认的。在当时及其身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一直被误读着,即使受到不多的称赏也往往局限在非文学的或形式的维度。尤其是东晋南朝的一百五十多年里,陶渊明是较为寂寞的。这主要与东晋南朝的文化场域息息相... 陶渊明作为伟大的诗人是在宋代被追认的。在当时及其身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一直被误读着,即使受到不多的称赏也往往局限在非文学的或形式的维度。尤其是东晋南朝的一百五十多年里,陶渊明是较为寂寞的。这主要与东晋南朝的文化场域息息相关,表现为他在文化资本、政治资本和审美趣味等方面与时代的差距与悬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文化场域 审美趣味 接受研究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悲剧人物形象接受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志亮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8年第1期122-126,共5页
莎学一直是全球文学界关注的热点,中国学者也不例外。但国内的莎学研究大多是从中外比较的视域下开展的,很少有学者从接受者这个视域开展莎剧人物形象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莎剧研究现状的文献进行述评,论证了开展基于语料库的莎剧人物形... 莎学一直是全球文学界关注的热点,中国学者也不例外。但国内的莎学研究大多是从中外比较的视域下开展的,很少有学者从接受者这个视域开展莎剧人物形象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莎剧研究现状的文献进行述评,论证了开展基于语料库的莎剧人物形象接受研究的必要性,阐述了开展相关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基于语料库的莎剧悲剧人物形象接受研究有助于拓展中国莎剧接受研究的领域、填补国内莎士比亚定量研究的缺口、推进莎剧研究和语料库相结合的新型研究模式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莎士比亚 悲剧人物形象 接受研究
下载PDF
“十七年”文学语境中杨朔散文的接受研究
18
作者 张勇 夏宇 《云梦学刊》 2016年第5期131-135,共5页
杨朔"诗化"散文作为"十七年"抒情散文的代表形态,在一个时期内深受读者喜爱,并有多篇代表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从接受美学的理论出发,分析"十七年"文学语境下不同读者的阅读状态及其成因,当是研究其"... 杨朔"诗化"散文作为"十七年"抒情散文的代表形态,在一个时期内深受读者喜爱,并有多篇代表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从接受美学的理论出发,分析"十七年"文学语境下不同读者的阅读状态及其成因,当是研究其"诗化"散文的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杨朔散文 接受研究
下载PDF
兴德米特理论、十二音序列体系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艳丽 《黄河之声》 2023年第3期35-39,共5页
中国现代音乐的繁盛路径,是同时在西方20世纪多声技术理论的接受和中国作曲家努力建立自身的文化特性和身份的“合力”下产生的。文章梳理了20世纪西方主要的两种多声技术理论:兴德米特理论、十二音序列在中国的接受、迁延和拓展。文章... 中国现代音乐的繁盛路径,是同时在西方20世纪多声技术理论的接受和中国作曲家努力建立自身的文化特性和身份的“合力”下产生的。文章梳理了20世纪西方主要的两种多声技术理论:兴德米特理论、十二音序列在中国的接受、迁延和拓展。文章继而认为中国作曲家们有意识地从本国的传统文化入手,依托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音乐作品,已然建立了极具中国审美符号和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音乐。而辨明中国现代音乐之本质属性,可为我国的专业音乐创作和研究提供健康、良性的参考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德米特理论 十二音序列体系 接受研究
下载PDF
在理解中重建作品的本来规定——评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
20
作者 盖晓明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作家作品 接受研究 陶渊明 阅读研究 唐代 中文 接受 柏拉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