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铅作业职工铅吸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1
作者 王亚龙 刘淑芳 +1 位作者 刘秀平 邢建勇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1998年第2期19-20,共2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职工健康、预防铅中毒的发生,本文对某蓄电池厂接铅作业较重的工段,1990~1995年铅吸收人员情况作了相关因素的综合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铅吸收出现的平均时间(潜伏期),与吸烟量呈负相关,(r=-0.8P<0.05);该工段铅吸收... 为了更好地保护职工健康、预防铅中毒的发生,本文对某蓄电池厂接铅作业较重的工段,1990~1995年铅吸收人员情况作了相关因素的综合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铅吸收出现的平均时间(潜伏期),与吸烟量呈负相关,(r=-0.8P<0.05);该工段铅吸收发生最严重的工种为焊接工种。另外铅吸收的发生与性别、设备老化、预防监督工作力度等有关。通过调查分析确定了铅中毒的高危人群及预防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接铅作业
下载PDF
某铅锌冶炼企业接铅作业人员关键控制点的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刚 王军明 +2 位作者 李晓然 张秋玲 孙玉兰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29,共2页
通过对某铅锌冶炼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活动、作业环境、作业场所中铅浓度、接铅作业工人血铅值等进行现场调查,根据现场铅浓度以及接铅作业工人血铅值,确定关键控制点。该铅锌冶炼企业接铅作业岗位超标率为66.6%,各车间铅烟平均检测结... 通过对某铅锌冶炼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活动、作业环境、作业场所中铅浓度、接铅作业工人血铅值等进行现场调查,根据现场铅浓度以及接铅作业工人血铅值,确定关键控制点。该铅锌冶炼企业接铅作业岗位超标率为66.6%,各车间铅烟平均检测结果和接铅作业人员平均血铅值也均超标。提示该企业应针对铅烟浓度超标严重的电铅反射炉、供料干燥窑巡检、烧结配料、电铅熔铅锅等岗位作为关键控制点进行技术改造,加强密闭和通风,使铅烟的浓度控制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以下,防止铅中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冶炼 接铅作业 关键控制点
原文传递
2018年甘肃省接铅作业人员血铅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廖萍泰 徐佳 +4 位作者 邵国军 何小刚 寇振霞 赵文莉 何玉红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21年第6期505-506,509,共3页
汇总分析2018年甘肃省"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报告的铅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个案数据。结果显示,白银市白银区铅作业较为集中,经济类型以国有企业为主,行业主要为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铜冶炼业和铜矿采选业;2... 汇总分析2018年甘肃省"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报告的铅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个案数据。结果显示,白银市白银区铅作业较为集中,经济类型以国有企业为主,行业主要为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铜冶炼业和铜矿采选业;2018年甘肃省接铅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2006人,血铅值100~199μg/L人数最多,占34.3%;男女性别比例为4.8∶1,男性血铅值200~299μg/L人数占34.3%,女性血铅值<100μg/L占48.1%;不同年龄组血铅浓度比较,40岁以上各年龄组血铅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工龄增加,血铅浓度呈增加趋势,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持续关注并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企业接铅作业职业病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接铅作业 职业健康检查
原文传递
312名接铅作业人员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李刚 邢威 +3 位作者 孙素梅 傅景海 王军明 李庆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根据血铅值将312名接铅作业人员分组后进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各剂量组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期和波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觉传导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尺神经各组末端潜伏期、波幅、感觉传导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工人的... 根据血铅值将312名接铅作业人员分组后进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各剂量组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期和波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觉传导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尺神经各组末端潜伏期、波幅、感觉传导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工人的血铅值超出正常参考值时,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的末端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提示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末端潜伏期和波幅指标可作为接铅作业人员神经系统早期损伤的最敏感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铅作业人员 感觉神经传导功能
原文传递
2016-2018年某蓄电池厂接铅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5
作者 冯玉娟 付晓宽 段化莉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0年第3期349-350,共2页
目的评价铅接触对蓄电池行业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为蓄电池行业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某蓄电池厂作业场所铅烟及铅尘进行检测与评价,对该厂所有接铅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蓄电池厂职业病防护设施较为完善... 目的评价铅接触对蓄电池行业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为蓄电池行业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某蓄电池厂作业场所铅烟及铅尘进行检测与评价,对该厂所有接铅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蓄电池厂职业病防护设施较为完善,铅尘及铅烟CTWA检测结果超标率明显低于全国蓄电池行业平均水平,血铅异常率也明显低于全国蓄电池行业平均水平。结论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劳动防护与科学管理的强有力保障,也是防止职业性铅中毒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铅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检查
原文传递
接铅人群全血Pb、Zn、Cu及有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春红 李云珍 +1 位作者 罗琼 苏正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5年第1期42-43,共2页
本文对武汉某大型电源厂69名接铅作业工人血Pb、Zn、Cu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平均血Pb、Zn、Cu含量分别为1.53±0.71、107.71±23.87、23.14±5.67μmol/L。血Pb含量与接铅作业工龄及血Cu含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不同工种血Pb... 本文对武汉某大型电源厂69名接铅作业工人血Pb、Zn、Cu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平均血Pb、Zn、Cu含量分别为1.53±0.71、107.71±23.87、23.14±5.67μmol/L。血Pb含量与接铅作业工龄及血Cu含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不同工种血Pb、Cu含量差异明显。应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保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铅作业 血铜 职业危害 血锌
下载PDF
某蓄电池制造企业铅作业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婉娟 冯若乔 +3 位作者 孙雅萍 陈剑华 任庆东 冯振华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3-383,共1页
关键词 作业人员 蓄电池厂 生产企业 教育效果评价 人员健康 健康教育培训 接铅作业工人 制造
下载PDF
21例慢性轻度铅中毒治疗体会
8
作者 左建荣 田辉 秦晓飞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接铅作业 中毒治疗 慢性轻度 平均年龄 最高允许浓度 作业环境空气 露天作业 烟浓度 个人防护 工作服
下载PDF
317名铅作业人员血铅水平与运动神经传导功能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刚 李庆辉 +3 位作者 孙素梅 邢威 傅景海 王军明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3-595,共3页
目的 探索铅作业人员神经系统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为建立有效的职业健康监护路径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317名铅作业人员血铅值进行检测,血铅值范围为26.90~912.80 μg/L,根据血铅正常值(201μg/L),可接受上... 目的 探索铅作业人员神经系统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为建立有效的职业健康监护路径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317名铅作业人员血铅值进行检测,血铅值范围为26.90~912.80 μg/L,根据血铅正常值(201μg/L),可接受上限值(400 μg/L)和诊断值(600 μg/L)将接铅人员分为4个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运动神经传导功能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 正中神经各组末端潜伏期、波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铅最高剂量(>600 μg/L)组末端潜伏期均值为3.63 ms,明显长于总均值3.30 ms;波幅均值为5.63 μV,明显低于总均值7.27 μV.各组运动传导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尺神经各组波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铅最高剂量组波幅为4.31 μV,明显低于总均值4.87 μV.其他参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末端潜伏期和波幅指标可作为接铅作业人员神经系统早期亚临床损伤的最敏感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铅作业人员 运动神经传导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