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模型的智能插秧机作业实践探究
1
作者 马东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4,共5页
以进一步优化插秧机的整机作业效率为研究目标,选取插秧机智能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数据挖掘模型及算法理念展开实践应用探究。结合插秧机的作业特征及网控系统结构原理,从降低网络信号传输延迟及提升抗干扰能力角度搭建数据挖掘算... 以进一步优化插秧机的整机作业效率为研究目标,选取插秧机智能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数据挖掘模型及算法理念展开实践应用探究。结合插秧机的作业特征及网控系统结构原理,从降低网络信号传输延迟及提升抗干扰能力角度搭建数据挖掘算法优化模型,并进行实际的插秧状态算法路径设计及控制指令下发,确保各个环节衔接准确。插秧作业结果表明:基于数据挖掘模型的插秧机智能化作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挖掘算法精度与系统控制准确率分别可相对提升7.90%和5.75%,整机插植均匀度可达90.72%,对于插秧机的智能化开发与优化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 数据挖掘 网控系统 插植均匀度 智能化开发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智能插秧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徐亚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205,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智能插秧机的作业效率与插植准确度,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理念针对其结构设计及作业控制展开研究。在充分理解智能插秧机的结构组成与作业要求实现的基础上,运用VR控制理念,建立VR可视化设计模型平台,融入北斗定位及VR矩阵...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智能插秧机的作业效率与插植准确度,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理念针对其结构设计及作业控制展开研究。在充分理解智能插秧机的结构组成与作业要求实现的基础上,运用VR控制理念,建立VR可视化设计模型平台,融入北斗定位及VR矩阵元素等核心技术,形成完整的智能插秧机作业系统,并展开有效性的插秧作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智能插秧机,实现了插秧作业性能的整体提升,在VR可视化的监测与调偏功能运用下,控制准确率相对提高了8.83%,合格率相对提高了6.76%,秧苗利用率亦得到明显提升,对于插秧装备的无人化和智能化及多范围、多地区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为类似农机装备的优化创新提供很好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插秧 虚拟现实 可视化设计 控制准确率 插秧合格率
下载PDF
基于数值分析算法的智能插秧机作业优化研究
3
作者 苏军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47,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智能插秧机的综合作业效率,基于数值分析算法理念展开核心控制与机构的优化研究。从整机的主体结构组成入手,结合插秧作业的功能实现,建立核心算法的插秧设计架构,并进行硬件功能分配及计算动作指令下的控制布置。整机...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智能插秧机的综合作业效率,基于数值分析算法理念展开核心控制与机构的优化研究。从整机的主体结构组成入手,结合插秧作业的功能实现,建立核心算法的插秧设计架构,并进行硬件功能分配及计算动作指令下的控制布置。整机作业试验表明:数值分析算法下的智能插秧机各组件及模块作业执行良好,优化效果显著;在满足深度合格率与插秧合格率的基础上,整机秧苗漏插率可降低至4.01%,秧苗直立度提升至90.52%,综合作业效率相对提升至95.15%,是数值算法精准性与科学性的最佳体现;整机得到合理配置,对于智能插秧装备的深度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插秧 数值分析算法 插秧合格率 秧苗漏插率
下载PDF
基于数学偏微分算法的水稻插秧机控制系统优化
4
作者 李宁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4-238,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稻插秧机的综合作业效率,以数学偏微分应用思维为改善切入点,针对整机控制系统展开优化研究。以充分分析插秧机各功能实现为基点,搭建数学偏微分模型,进行系统控制优化与整机部件改进,设计出全新的功能提升型水稻插秧...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稻插秧机的综合作业效率,以数学偏微分应用思维为改善切入点,针对整机控制系统展开优化研究。以充分分析插秧机各功能实现为基点,搭建数学偏微分模型,进行系统控制优化与整机部件改进,设计出全新的功能提升型水稻插秧机,实施插秧作业。试验结果表明:经数学偏微分算法及控制思维导入,水稻插秧机的整机核心作业参数得到显著提升,秧深精度与系统稳定度均可保持在93.00%以上,插秧合格率相对提升了8.58%,秧苗损失率可降低至0.45%,整机作业效率可达91.12%,符合水稻插秧机的设计标准及预期优化目标,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插秧 智能化 偏微分模型 插秧合格率 功能提升
下载PDF
日本水稻插秧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5
作者 包春江 李宝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166,共5页
全面论述日本插秧机的研究历程。将日本插秧机的发展划分为 3个时期 :实用插秧机出现前的开发期、实用插秧机普及期、乘坐式插秧机出现到高速插秧机普及期。 2 0世纪 90年代后日本水稻插秧机主要向降低生产成本 ,节省劳动力以及多种功... 全面论述日本插秧机的研究历程。将日本插秧机的发展划分为 3个时期 :实用插秧机出现前的开发期、实用插秧机普及期、乘坐式插秧机出现到高速插秧机普及期。 2 0世纪 90年代后日本水稻插秧机主要向降低生产成本 ,节省劳动力以及多种功能方向开展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水稻插秧 产品开发 洗根苗插秧 实用插秧 乘坐式插秧
下载PDF
面向对象技术的智能插秧机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史丽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4,共4页
以插秧机智能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面向控制对象技术设计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智能控制系统,并在水泥路面和水田两种不同环境中对插秧机进行性能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路面上插秧机行进过程最大横向偏差小于50mm,最大航向偏差... 以插秧机智能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面向控制对象技术设计一种无人驾驶插秧机智能控制系统,并在水泥路面和水田两种不同环境中对插秧机进行性能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路面上插秧机行进过程最大横向偏差小于50mm,最大航向偏差小于2°;在水田内插秧机行进过程最大横向偏差小于60mm,最大航向偏差小于3°,表明智能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插秧 控制系统 面向对象 横向偏差 航向偏差
下载PDF
不同育苗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钟平 纪力 +1 位作者 孙春梅 邵文奇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为探明常规育苗、托盘育苗和漂浮育苗3种方式对水稻育苗及大田生长的影响,以‘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比较相同播量下3种方式所育秧苗素质差异及对栽插质量、大田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育苗方式成苗率在71.7%-75.0%,其中漂浮育... 为探明常规育苗、托盘育苗和漂浮育苗3种方式对水稻育苗及大田生长的影响,以‘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比较相同播量下3种方式所育秧苗素质差异及对栽插质量、大田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育苗方式成苗率在71.7%-75.0%,其中漂浮育苗最高,三者的地上部性状无显著差异,但常规育苗根系数量及长度较托盘育苗和漂浮育苗分别增加21.4%、16.1%和3.3%、9.8%;漂浮育苗的空穴率和伤秧率分别为0.39%、0.78%,栽插质量最优;漂浮育苗分蘖高峰期分蘖数较托盘育苗和常规育苗分别增加9.8%和24.0%,但单株生物量积累有所降低;漂浮育秧最终成穗数较托盘育苗、常规育苗增加7.2%和8.1%,但每穗实粒数降低4.9%、4.6%,在最终产量上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来看,3种育苗方式都可育出健壮秧苗,并且栽插质量、大田生长和产量表现良好,在生产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插秧 托盘育苗 漂浮育苗 秧苗素质 产量
下载PDF
水稻无纺布盘育苗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文孝荣 唐福森 +5 位作者 康民泰 杜孝敬 赵志强 袁杰 张燕红 王奉斌 《农村科技》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温宿县是新疆水稻主产区之一,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7万公顷,80%的水稻种植面积采用盘育苗机插秧种植技术,但生产中存在秧苗易徒长,易发生立枯病、青枯病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2023年温宿县引进水稻无纺布盘育苗技术。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 温宿县是新疆水稻主产区之一,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7万公顷,80%的水稻种植面积采用盘育苗机插秧种植技术,但生产中存在秧苗易徒长,易发生立枯病、青枯病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2023年温宿县引进水稻无纺布盘育苗技术。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秧田管理三方面总结水稻无纺布盘育苗技术,从秧苗移栽、大田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为当地水稻高产稳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纺布盘育苗 插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数学建模应用的水稻插秧机控制系统优化分析
9
作者 张静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19,共4页
以水稻插秧机仿形机构作业升降和保持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反馈和位移反馈相互切换的控制方式构建作业过程控制系统,并利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搭建仿形机构作业过程控制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控制系统模型。采用模糊PID算法对... 以水稻插秧机仿形机构作业升降和保持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反馈和位移反馈相互切换的控制方式构建作业过程控制系统,并利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搭建仿形机构作业过程控制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控制系统模型。采用模糊PID算法对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算法能够显著提升插秧机控制系统在不同控制阶段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插秧 控制系统 模糊PID控制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的插秧机优化研究
10
作者 权小勤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8-222,共5页
以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作业效率及智能化应用为目标,选取其可视化处理与执行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展开优化研究。通过分析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及作业特征,搭建计算机图像特征处理模型,经内部特征计算匹配,设计了完... 以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作业效率及智能化应用为目标,选取其可视化处理与执行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展开优化研究。通过分析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及作业特征,搭建计算机图像特征处理模型,经内部特征计算匹配,设计了完整、有效的插秧图像分析处理流程。展开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优化下的整机作业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机械特征分析相比,图像识别准确率得到较大提升,插秧均匀率可提升至94.39%,插秧效率相对提升8.30%,满足了插秧机智能化作业需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 可视化 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 优化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网络控制的插秧机自动路径规划研究
11
作者 魏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3-207,共5页
首先,对插秧机导航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插秧机行驶模型;然后,通过确定矩形地块边界、直线和转弯路径规划实现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控制的插秧机自动路径规划系统。系统采用Ω式转弯式覆盖方法,可以较大程度提高作业覆盖率。试验结果表... 首先,对插秧机导航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插秧机行驶模型;然后,通过确定矩形地块边界、直线和转弯路径规划实现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控制的插秧机自动路径规划系统。系统采用Ω式转弯式覆盖方法,可以较大程度提高作业覆盖率。试验结果表明:插秧机在进行直线行驶的路径和仿真路径一致,只有在转弯时才会出现较小偏差,证明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 导航控制 路径规划 计算机网络控制
下载PDF
水稻插秧机调平装置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2
作者 周海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4,120,共5页
为了保证秧苗入土深度一致,提升秧苗成活率,对水稻插秧机的调平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水稻插秧机的主要组成包括机架、电气控制系统、调平装置、秧箱、取秧和插秧部件、动力系统及传动系统。为了提升调平装置的性能,对液压装... 为了保证秧苗入土深度一致,提升秧苗成活率,对水稻插秧机的调平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水稻插秧机的主要组成包括机架、电气控制系统、调平装置、秧箱、取秧和插秧部件、动力系统及传动系统。为了提升调平装置的性能,对液压装置的参数包括最大功率和作业效率进行了设计,并对横向自适应调平装置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为了验证水稻插秧机调平装置的性能,对插秧机进行了液压装置仿真试验和调平装置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液压装置的参数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调平装置可以满足插秧机的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插秧 调平装置 电气控制系统 液压装置 横向自适应调平装置
下载PDF
打响新中国插秧机械化的“第一枪”
13
作者 邱缘 朱一鸣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7期52-54,共3页
水稻,不仅仅是中国人历史餐桌上的主粮,更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演变过程的鲜活体现。而关于水稻的栽培,也与华夏民族有着不解之缘。从原始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栽培方式到近代以来栽培机械化的日益演进,我国第一台人... 水稻,不仅仅是中国人历史餐桌上的主粮,更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演变过程的鲜活体现。而关于水稻的栽培,也与华夏民族有着不解之缘。从原始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栽培方式到近代以来栽培机械化的日益演进,我国第一台人力夹式水稻插秧机——广西-65型水稻插秧机的发明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插秧 面朝黄土背朝天 原始农业 插秧机械化 弯腰曲背 第一枪 栽培方式 中华文明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育苗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4
作者 相华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6期62-64,共3页
水稻机插秧育苗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推动水稻生产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阐述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提升水稻栽培的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水稻机 插秧育苗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下载PDF
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应伟杰 王亚梁 +4 位作者 朱德峰 怀燕 张玉屏 向镜 陈惠哲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比较了我国水稻生产中不同水稻机插秧方式、机插播种育秧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传统杂交稻机插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创新提出杂交稻精准播种机插技术,并展望了水稻绿色机插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水稻 插秧 育秧 精准播种 技术模式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返青慢的原因及对策
16
作者 周世明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9期38-38,40,共2页
近几年来,万州区在水稻生产中大力推广“棚盘育秧、机械插秧”技术,取得了节省人力、节省种子、节省秧苗、节省时间、增加产量、增加收入的效果,但也出现了部分秧苗返青速度缓慢的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将对技术推广产生不利影... 近几年来,万州区在水稻生产中大力推广“棚盘育秧、机械插秧”技术,取得了节省人力、节省种子、节省秧苗、节省时间、增加产量、增加收入的效果,但也出现了部分秧苗返青速度缓慢的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将对技术推广产生不利影响。一、水稻机插秧返青慢的原因1.秧苗长势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省种子 机械插秧 水稻机插秧 秧苗 盘育秧 返青 技术推广 水稻生产
下载PDF
湖北水稻机械化插秧取得历史性突破 被引量:2
17
作者 涂同明 《现代农业装备》 2009年第1期50-50,共1页
2008年,机械插秧成为湖北省农机化工作的最大亮点。全年全省实现水稻机插308万亩,比2007年增加73万亩;进行国家补贴购置水稻插秧机3700台,创历史最高水平;到目前,机动插秧机保有量已达到7500台,增长113.44%。2008年,京山县机... 2008年,机械插秧成为湖北省农机化工作的最大亮点。全年全省实现水稻机插308万亩,比2007年增加73万亩;进行国家补贴购置水稻插秧机3700台,创历史最高水平;到目前,机动插秧机保有量已达到7500台,增长113.44%。2008年,京山县机械插秧面积达到22.5万亩,天门、公安等6个县市机插面积超过10万亩;全省有717个乡(镇)、5642个村开展了机插秧推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插秧 湖北省 机械化插秧 历史 机械插秧 农机化工作 机动插秧 插秧
下载PDF
基于路径跟踪技术的插秧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明建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43,共4页
以插秧机作业过程轨迹和行走路径为研究对象,建立插秧机作业过程运动学模型,并利用滑模控制理论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插秧机智能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插秧机作业过程中的横向偏差和航... 以插秧机作业过程轨迹和行走路径为研究对象,建立插秧机作业过程运动学模型,并利用滑模控制理论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插秧机智能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插秧机作业过程中的横向偏差和航向偏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插秧机作业过程中的横向偏差均值为0.03 m,航向偏差均值为1.5°,智能控制系统满足农艺条件中的插秧直线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 智能控制 路径跟踪 滑模控制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滑块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浩 李振澳 +2 位作者 董晓威 陈长海 朱春燕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中的滑块在受到较大轴向冲击载荷时容易破坏断裂,为保证移箱机构的可靠性,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供滑块的结构设计优化参考。【方法】首先通过ANSYS Workbench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获得滑块所受最大应力值,... 【目的】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中的滑块在受到较大轴向冲击载荷时容易破坏断裂,为保证移箱机构的可靠性,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供滑块的结构设计优化参考。【方法】首先通过ANSYS Workbench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获得滑块所受最大应力值,然后采用Kriging模型结合MonteCarlo模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考虑材料密度、工作温度和工作载荷的影响,计算了滑块的可靠度和灵敏度。【结果与结论】在许用应力值为523.21 MPa时,滑块的可靠度为0.9987,其中工作载荷对滑块所受应力值的影响概率最大,其次为工作温度和材料密度,分析结果可为滑块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水稻插秧 KRIGING模型 概率分析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播量和插秧密度互作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周燕 慕永红 +1 位作者 王萌 那永光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3期1-4,14,共5页
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垦稻1725为试验材料,设置干籽125 g/盘(S1)、干籽70 g/盘(S2)两个水平及行株距为30 cm×12 cm(P1)、30 cm×10 cm(P2)、25 cm×12 cm(P3)和25 cm×10 cm(P4)四个水平,分析不同播量和插秧密度互作下... 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垦稻1725为试验材料,设置干籽125 g/盘(S1)、干籽70 g/盘(S2)两个水平及行株距为30 cm×12 cm(P1)、30 cm×10 cm(P2)、25 cm×12 cm(P3)和25 cm×10 cm(P4)四个水平,分析不同播量和插秧密度互作下寒地水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播量下,S2处理秧苗素质高于S1处理。播量与插秧密度交互作用下,各处理组合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或显著互作效应,以播量70 g/盘、行株距30 cm×10 cm(S2P2)处理产量最好,产量达748.62 kg/667 m^(2)。在同一密度下,S2处理产量高于S1处理。在同一播量下,稀播处理产量最好的为S2P2处理,密播处理产量最好的为S1P3处理。综合分析表明,种植垦稻1725稀播育壮秧,稀播建议30 cm×10 cm插秧密度,提高后期分蘖及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产量;如是密播弱苗,建议25 cm×12 cm插秧密度,增加平方米基本苗数,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播量 插秧密度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