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母草注射液对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大鼠多器官自由基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张新 雷慧 +1 位作者 侯亚利 丁跃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05-1706,共2页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LHI)对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500)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大鼠肝、肾、心、肺等器官自由基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益母草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均n=6)。静脉推注10%Dex-tran500(10ml/kg)复...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LHI)对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500)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大鼠肝、肾、心、肺等器官自由基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益母草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均n=6)。静脉推注10%Dex-tran500(10ml/kg)复制DIC模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6min后,益母草组自颈静脉缓慢推注LHI(5g/kg),其它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40min后,制备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观察组织匀浆的自由基指标。结果模型组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及益母草组心肌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益母草组各器官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肝、肾、心肌、肺组织匀浆S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益母草组各组织匀浆均高于模型组,其它指标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母草能明显干预Dextran500致DIC大鼠的自由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高分子右旋糖酐 自由基 损伤
下载PDF
血液成分输血治疗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文权 朱淼勇 +1 位作者 朱永林 谢炳寿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7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成分输血在治疗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9例产科DIC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指标给予不同的血液成分输血。治疗前后测定DIC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 目的探讨血液成分输血在治疗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9例产科DIC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指标给予不同的血液成分输血。治疗前后测定DIC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TT)等指标并评价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DIC患者PLT、Fg水平明显升高(P<0.05);FDP、DD、TT水平明显降低(P<0.05)。有效率为82.75%。结论血液成分输血治疗产科DIC患者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成分输 产科
下载PDF
不同抗凝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被引量:3
3
作者 祝彪 李成龙 +1 位作者 陈姣 黄晓兵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抗凝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及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APL伴DI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进行实验室指标与体... 目的研究不同抗凝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及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APL伴DI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进行实验室指标与体征检查,进行常规APL治疗,分别给予小剂量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与诺保思泰抗凝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一周测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含量,于治疗后7 d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估,治疗后1个月内记录两组胃肠道不适、肺损伤、心功能损伤情况发生率,并统计两组复发和死亡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7 d后血浆PT、a PTT、Fbg及D-D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LMWH组下降程度较诺保思泰组更显著(P<0.05);治疗1周后,LMWH组治疗有效率可达80.43%,与对照组60.87%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个月内两组胃肠道不适、肺损伤及心功能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内均无复发,死亡率也相当(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LMWH治疗APL伴DIC,可获得优于诺保思泰的临床疗效,并显著改善患者凝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白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重症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救治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 张冬冬 +1 位作者 刘雪亮 饶向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3期269-270,共2页
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HIT是血透患者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日益受到肾内科医师的重视。卫生部颁发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 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HIT是血透患者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日益受到肾内科医师的重视。卫生部颁发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也对肝素抗凝的监测等做出了明确的指导。HITI型通常无需特殊处理,继续用药血小板计数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诱发小板减少症 严重并发症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救治 重症 标准操作规程 小板计数 透患者
下载PDF
维甲酸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汉冲 叶娴 《苏州医学杂志》 1996年第3期5-6,共2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程进展迅速而凶险.易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化疗疗效差,且能促发及加重DIC,患者常在化疗过程中并发颅内出血死亡,成为血液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我们采用维甲酸(RA)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并发DIC的AP...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程进展迅速而凶险.易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化疗疗效差,且能促发及加重DIC,患者常在化疗过程中并发颅内出血死亡,成为血液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我们采用维甲酸(RA)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并发DIC的APL17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联合用药 小剂量 肝素 药物治疗 并发症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早幼粒细胞白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洪涌 《湖北中医杂志》 2002年第1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中医药疗法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辨证分型
下载PDF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中内毒素损伤红细胞和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机理及其意义
7
作者 吴其夏 张仪华 +6 位作者 王小明 于希春 王云霞 陶建国 闫占清 陈莉 党瑛 《医学研究杂志》 1997年第10期15-16,共2页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为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病理过程,多并发于感染性疾病。表现为贫血和多部位的栓塞、出血。鉴于其情况复杂,发病机制中许多问题尚不清楚,因此防治比较困难。 1986年Ruhenberg命名DIC时的贫血为“微血管...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为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病理过程,多并发于感染性疾病。表现为贫血和多部位的栓塞、出血。鉴于其情况复杂,发病机制中许多问题尚不清楚,因此防治比较困难。 1986年Ruhenberg命名DIC时的贫血为“微血管溶血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板聚集 内毒素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红细胞变形 发病机制 纤维蛋白原受体 感染疾病 多部位 损伤
下载PDF
新生儿硬肿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和肺出血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郭铭玉 郭学鹏 +4 位作者 赵德安 孔祥永 郭杰 张淑玲 周慧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硬肿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出凝血功能改变 ,为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比较观察组 10 0例和对照组 5 0例 5项出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不同病情之间比较 :凝血酶原时间 ,3P试验 ,血小板计数和外...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硬肿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出凝血功能改变 ,为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比较观察组 10 0例和对照组 5 0例 5项出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不同病情之间比较 :凝血酶原时间 ,3P试验 ,血小板计数和外周血红细胞形态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试管法凝血时间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观察组与对照组 5项指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新生儿硬肿症存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出凝血功能改变 ,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 ,越易合并DIC、肺出血 ,病死率也越高 ,硬肿症早期血液多呈现高凝状态 ,DIC的晚期多呈现低凝状态。早期肝素治疗 ,不仅可改变血液的出凝血状态 (高凝状态 ) ,而且是防治DIC ,肺出血 ,提高治愈率的有效途径。治疗硬肿症加强综合支持疗法 ,尤其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纠正酸中毒切不可忽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肿症 新生儿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肺出 肝素治疗
下载PDF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红细胞膜磷脂的改变及其意义
9
作者 黄细莲 杜建伟 +2 位作者 付兵 解勤之 陈方平 《血栓与止血学》 2005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是否参与DIC的发病过程。方法以红细胞体外溶血后所获得的磷脂代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验中的脑磷脂,以正常人的混合血浆为基质血浆,测定凝血时间。结果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DIC患者... 目的探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是否参与DIC的发病过程。方法以红细胞体外溶血后所获得的磷脂代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验中的脑磷脂,以正常人的混合血浆为基质血浆,测定凝血时间。结果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DIC患者治疗前的红细胞膜磷脂APTT明显较正常人延长,经针对病因和抗凝治疗后, DIC患者的APTT可恢复至接近正常。结论DIC患者红细胞膜磷脂可能参与DIC发病过程中高凝状态的形成,以DIC 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测定APTT简便易行,可作为DIC治疗过程中监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部分活酶时间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红细胞膜 磷脂
下载PDF
骨科手术中发生的急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10
作者 孙雪峰 李平 +1 位作者 郝建华 张英民 《颈腰痛杂志》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一种严重的获得性出凝血障碍 ,主要是因为病理性激活凝血级联反应导致凝血因子大量消耗而出现矛盾性的出血倾向。骨科手术发生急性DIC的报到还很少。本文报道了一例 72岁男性颈椎手术后死于严重的急性DIC的病...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一种严重的获得性出凝血障碍 ,主要是因为病理性激活凝血级联反应导致凝血因子大量消耗而出现矛盾性的出血倾向。骨科手术发生急性DIC的报到还很少。本文报道了一例 72岁男性颈椎手术后死于严重的急性DIC的病例。我们回顾了一些关于骨科手术中发生DIC的病例报道 ,并简述了这种严重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获得障碍 术中并发症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颅脑损伤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11
作者 宋明 张扬 单宏宽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8年第2期122-123,126,共3页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常并发于产科疾病、严重感染或创伤及肿瘤等原发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在颅脑损伤的患者中,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都有特殊性,故综述于下:
关键词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颅脑损伤 并发症 诊断 肿瘤 治疗 原发病 简称
下载PDF
妇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16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黄竹筠 王勇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6期516-517,共2页
关键词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妊娠并发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诊断
13
作者 王淑娟 《中国医刊》 CAS 2000年第10期4-5,共2页
关键词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实验室诊断 酶原时间
下载PDF
尸检确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49例的病因及病理特点浅析
14
作者 陈基善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36-337,共2页
关键词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病因 病理特点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与潘生丁配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被引量:1
15
作者 容中旺 廖丽娟 +1 位作者 殷果 刘传勇 《血栓与止血学》 1998年第2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方案。方法: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加小剂量高三尖杉碱与阿糖胞苷作诱导缓解方式案,配合使用低分子量肝素与潘生丁治疗 DIC。结果:APL 20例合并 DIC全部逆转 (10%)。结论... 目的: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方案。方法: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加小剂量高三尖杉碱与阿糖胞苷作诱导缓解方式案,配合使用低分子量肝素与潘生丁治疗 DIC。结果:APL 20例合并 DIC全部逆转 (10%)。结论:本文认为本治疗方案确实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肝素 潘生丁 早幼粒细胞白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蜂毒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报告
16
作者 李艳芳 李兵 《吉林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蜂毒 非淋巴细胞白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小剂量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治疗重度脓毒症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宇 谷娅 +3 位作者 王静 赵丽娜 陈艺 贺茜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治疗重度脓毒症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入住的60例重度脓毒症伴DI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LMWH小...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治疗重度脓毒症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入住的60例重度脓毒症伴DI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LMWH小剂量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护理干预后两组相关指标[出血停止时间、肝素使用时间、DIC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血小板计数(PLT)]、治疗护理干预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及治疗护理干预后病死率比较情况。结果治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1.43±0.31)d、肝素使用时间(4.13±1.31)d、术中引流量DIC指标恢复正常时间(3.98±0.50)d分别均显著短(P<0.05);治疗、护理干预后两组PT、a PTT分别均显著降低,PLT显著升高,APACHE II评分分别均显著减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PT(16.12±2.48)s、a PTT(27.26±0.61)s分别均降低显著,治疗护理后1 d、7 d、14 d,APACHEII评分(20.81±4.49)分、(15.62±3.89)分、(9.13±2.38)分分别均减小显著,PLT(98.82±28.98)×109/L升高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配合低分子肝素小剂量治疗对重度脓毒症伴DIC患者病情控制作用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脓毒症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护理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产妇病理事件导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磊 胡谢应 +1 位作者 李冰 龚波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3期381-382,385,共3页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对30例病理产科临床疑为并发DIC患者,诊断的预示价值。方法采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病理产科临床疑为并发DIC(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子痫各1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入院时与拟诊DIC时凝血功...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对30例病理产科临床疑为并发DIC患者,诊断的预示价值。方法采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病理产科临床疑为并发DIC(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子痫各1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入院时与拟诊DIC时凝血功能与TEG检测的变化。结果与入院时相比,30例患者疑为并发DIC凝血功能与TEG检测均有变化,但凝血功能不能达到DIC诊断标准,而TEG检测明显呈现持续高凝、预示血栓形成的高风险。结论TEG是评价病理产科临床疑为并发DIC的良好方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弹力图 病理产科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近廿年研究之进展(3)心跳骤停与复苏
19
作者 刘泽霖 罗承锋 《血栓与止血学》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早于30年前,医者己明确:败血症、创伤与心跳骤停是引发机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三大重要因素,然而对天然免疫性的炎性反应与凝血机制的相互作用的认识则是近20年的事情。播散性血管内凝... 早于30年前,医者己明确:败血症、创伤与心跳骤停是引发机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三大重要因素,然而对天然免疫性的炎性反应与凝血机制的相互作用的认识则是近20年的事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即为其相互作用所致的病理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进展
下载PDF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近廿年研究之进展(1)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泽霖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3期361-367,共7页
临床上已将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视为一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其患者死亡率最高可>70%(具体数据依病因、诊断标准、DIC分型、救治时间与方案... 临床上已将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视为一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其患者死亡率最高可>70%(具体数据依病因、诊断标准、DIC分型、救治时间与方案而异)。故DIC之重要性已不言而喻。1 DIC定义DIC是以不同原因造成丧失局限性的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为特征的获得性综合征。它可以来自或引起微血管体系损伤,如损伤严重,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2001国际血栓止血学会DIC专业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