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硫渣复合水泥安定性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浩波 朱书景 +1 位作者 梁静 管维佳 《再生资源研究》 2005年第5期33-37,共5页
针对固硫渣(CFBA)的产生过程和物化特性,通过对其进行机械磨细和掺加促安剂HAZ进行改性,进而使脱硫渣复合胶凝材料在脱硫渣掺量在40%~70%时的安定性合格,并且在改性前后,促安剂掺量从0.5%增至2%时各个龄期抗压试件强度增加幅度最大为1... 针对固硫渣(CFBA)的产生过程和物化特性,通过对其进行机械磨细和掺加促安剂HAZ进行改性,进而使脱硫渣复合胶凝材料在脱硫渣掺量在40%~70%时的安定性合格,并且在改性前后,促安剂掺量从0.5%增至2%时各个龄期抗压试件强度增加幅度最大为15%,膨胀度减幅最多为47.8%,最后根据经济效益比,将促安剂最佳掺量控制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硫渣复合水泥 安定性 改性实验 掺量 促安剂
下载PDF
材料改性实验室EHS管理体系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奇 刘勐 杨文崧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0-232,251,共4页
分析了材料改性实验室建立EHS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列举了主要的危险因素。从个体防护装备、电气设备防护、消防、化学品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主要事故防治措施。从EHS管理机构设置、EHS方针与考核指标、风险识别和评价、程序文件的策划和建立... 分析了材料改性实验室建立EHS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列举了主要的危险因素。从个体防护装备、电气设备防护、消防、化学品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主要事故防治措施。从EHS管理机构设置、EHS方针与考核指标、风险识别和评价、程序文件的策划和建立、管理体系检查和评审等方面讨论了材料改性实验室EHS管理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改性实验 EHS管理 实验室安全
下载PDF
《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闫丽 《高教论坛》 2016年第5期34-36,44,共4页
《木材保护与改性》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实验课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内容包括"引导认识类""理论验证类""实际操作类"三类实验。根据教学... 《木材保护与改性》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实验课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内容包括"引导认识类""理论验证类""实际操作类"三类实验。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类型特点,探索与理论课同步教学、开放性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多元化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实验课在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 多元化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基于SPOC的聚合物改性实验混合式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梦萌 钱勇 陈荣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4期30-32,共3页
针对聚合物改性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POC)的优势,将线上学习、线下实验与线上拓展有机结合,建立以线上互动学习为重点的课前学习环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实践和以拓展知识体系为核心的课后延伸,从而... 针对聚合物改性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POC)的优势,将线上学习、线下实验与线上拓展有机结合,建立以线上互动学习为重点的课前学习环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实践和以拓展知识体系为核心的课后延伸,从而形成一种课前、课中、课后的闭环教学体系。通过SPOC实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聚合物改性实验 教学改革 混合式学习模式
原文传递
项目驱动为导向的“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改革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望 曹金珍 +1 位作者 商俊博 彭尧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25期64-67,共4页
实验课程是“木材保护与改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和不足,将项目驱动教学引入“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中。这种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实验课程是“木材保护与改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和不足,将项目驱动教学引入“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课程中。这种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实现具有探究性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在该实验课教学中以项目驱动为导向,使学生既能重温木材保护与改性的基本原理,又能从实验操作中找到基本理论的落脚点,从而真正使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保护与改性实验 项目驱动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6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 化学纤维 改性 功能型纤维 环保型纤维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邱琳 宁平 任丙南 《四川化工》 CAS 2005年第3期10-12,共3页
利用7%的碳酸钠(NaCO3)溶液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实验,所制得的脱硫剂比普通纯活性炭脱硫剂的硫容量提高了近30%。本文主要考察了氧含量、反应温度、空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催化氧化脱硫 改性活性炭 改性实验 反应温度 脱硫效率 脱硫剂 碳酸钠 硫容量 氧含量
下载PDF
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0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8
作者 赵子清 《表面工程资讯》 2005年第1期46-46,共1页
“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200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于2004年12月20日在大连举行。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立时教授主持.大连理工大学校长程耿东院士出席了会议.学术委员们认真听取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介绍.... “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200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于2004年12月20日在大连举行。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立时教授主持.大连理工大学校长程耿东院士出席了会议.学术委员们认真听取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介绍.考察了实验室的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情况.详细了解了实验室的大型设备的建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 200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研究方向 设备管理
下载PDF
氨基聚醚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明勇 贺江平 《陕西纺织》 2008年第2期7-9,共3页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对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微乳液进行氨基、聚醚改性实验,合成了氨基聚醚改性有机硅柔软剂。考察了改性剂用量、聚醚、氨基改性剂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氨基聚醚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最佳...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对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微乳液进行氨基、聚醚改性实验,合成了氨基聚醚改性有机硅柔软剂。考察了改性剂用量、聚醚、氨基改性剂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氨基聚醚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柔软剂 合成工艺条件 改性实验 聚醚 氨基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微乳液聚合法 应用
下载PDF
活性炭改性及其吸附甲苯和丁酮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柯涛 黄学敏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1期162-163,共2页
通过微波改性,电炉直接加热改性,氢氧化钠改性,硝酸改性等几种方法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进行研究,得出微波改性和电炉直接加热改性增强了活性炭吸附能力,氢氧化钠改性和硝酸改性则明显削弱其吸附能力。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能力 改性实验 吸附量
下载PDF
小麦淀粉改性及用于表面施胶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首旗 张吉亮 吴国旗 《中华纸业》 CAS 2013年第4期14-16,共3页
选用多种氧化剂,对小麦淀粉进行改性实验,对不同氧化剂使用条件下小麦改性淀粉用于纸张表面施胶的性能及小麦改性淀粉用于纸张施胶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小麦淀粉氧化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小麦淀粉 改性实验 技术可行性 最佳工艺
下载PDF
改性前驱体调控泡沫铝孔结构尺寸的研究
12
作者 黄闻战 侯伟 +4 位作者 王录才 游晓红 王芳 田晋平 刘浩钰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为了达到较好的调节熔模铸造法制备的泡沫铝孔棱尺寸的效果,对聚氨酯泡沫母体材料孔棱进行了详细的粗化修饰实验。对母体材料经过预处理后,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的乙醇清漆对孔棱尺寸为0.3 mm的聚氨酯泡沫进行粗化;通过实验发现清漆稀料... 为了达到较好的调节熔模铸造法制备的泡沫铝孔棱尺寸的效果,对聚氨酯泡沫母体材料孔棱进行了详细的粗化修饰实验。对母体材料经过预处理后,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的乙醇清漆对孔棱尺寸为0.3 mm的聚氨酯泡沫进行粗化;通过实验发现清漆稀料配比为3.5∶1的稀释液可以获得较好的粗化效果,经过8次粗化后孔棱尺寸可以达到0.8 mm左右。提出了一种数学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对聚氨酯泡沫母体材料粗化效果进行理论计算和预测;同时,对粗化过程中乙醇清漆粘附母体材料孔棱的过程中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分析。在清理制备的泡沫铝中石膏型过程中,使用8 wt%的醋酸铵溶液可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模铸造法 通孔泡沫铝 聚氨酯母体材料 粗化改性实验
下载PDF
可发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工艺及配方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帆 何韵 +1 位作者 韩贤超 谢建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7,共5页
将甲醛溶液和多聚甲醛按质量比1∶1与一定量的三聚氰胺、改性剂(聚乙二醇200、己内酰胺、一缩二乙二醇、乙二醇)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制得可发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并在80℃下对其进行发泡制备泡沫塑料。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 将甲醛溶液和多聚甲醛按质量比1∶1与一定量的三聚氰胺、改性剂(聚乙二醇200、己内酰胺、一缩二乙二醇、乙二醇)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制得可发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并在80℃下对其进行发泡制备泡沫塑料。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p H值、甲醛/三聚氰胺物质的量之比(F/M)、改性剂种类及其用量对改性MF树脂固含量、黏度、储存期以及泡沫塑料表观密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F/M、提高反应温度等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制备可发性改性MF树脂的适宜优化工艺及配方,即反应温度90℃,p H=9,F/M=2.8,改性剂己内酰胺用量为三聚氰胺质量的14%。在优化工艺及配方下得到的改性MF树脂溶液黏度为1 547.5 m Pa·s,固含量为70.5%,储存期76 h,改性MF树脂发泡性能优良,发泡后泡沫塑料的表观密度为32.76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发泡 改性:正交实验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活性炭电极的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生娟 王树林 +1 位作者 徐波 陈新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17-1621,共5页
通过物理方法对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进行改性实验,探讨了活性炭电极的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容)和性能(比电容、充放电特性)的优化问题.改性后活性炭电极BET比表面积从1739.77m2·g-1增至2215.40m2·g-1,其中微孔比... 通过物理方法对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进行改性实验,探讨了活性炭电极的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容)和性能(比电容、充放电特性)的优化问题.改性后活性炭电极BET比表面积从1739.77m2·g-1增至2215.40m2·g-1,其中微孔比表面积增幅22%,中孔比表面积增幅35%,孔容积也有20%~30%的增幅量,孔径分布更为合理.优化的活性炭电极结构改善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比电容量可达424F·g-1,增幅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电极 双电层电容器 改性实验 比电容量 比表面积
下载PDF
蓄冷空调中有机相变材料机理研究
15
作者 李立 黄丽丽 孟迪 《低温建筑技术》 2016年第3期35-37,共3页
选取相变温度在5℃~8℃之间的有机相变材料(PCM)进行实验,分别对其进行氧化改性、酯化改性、接枝改性的实验,通过反应接入羟基、羧基、羰基等极性基团,从而使得极性基团与直链烷烃上的氢原子结合形成氢键,最后使得有机混合相变材料... 选取相变温度在5℃~8℃之间的有机相变材料(PCM)进行实验,分别对其进行氧化改性、酯化改性、接枝改性的实验,通过反应接入羟基、羧基、羰基等极性基团,从而使得极性基团与直链烷烃上的氢原子结合形成氢键,最后使得有机混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发生变化,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变化光谱分析仪(FTIR)对改性后的PCM进行了热物性的详细研究。实验显示,氧化产物中虽然接入极性基团,但由于原PCM化学键的破坏,链长的断裂,导致相变潜热降低。因此,在保证链长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接枝改性,导入极性基团,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使得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相变潜热 相变温度 机理研究 改性实验
下载PDF
石灰在膨胀土施工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锡勤 《安徽建筑》 2004年第3期66-66,共1页
通过石灰改善膨胀土的胀缩性、塑性指数降低及相应的土质稳定性能增强的试验,分析了石灰在土中的作用机理及形成板结的过程,提出了石灰对弱、中、强3种膨胀土掺入剂量的合理指标,为市政工程建设中对处理膨胀土问题提供了成功的实验数据。
关键词 膨胀土 质量问题 石灰土 改性实验
下载PDF
锰铬掺杂对陶瓷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雷杨俊 黄晓军 +1 位作者 唐兵华 黄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4年第1期421-422,共2页
针对95氧化铝陶瓷薄弱的沿面耐压能力开展体掺杂改性实验研究,以95氧化铝陶瓷瓷料为基料,选择Cr2O3和MnCO3作为添加剂制备掺杂样品,并对陶瓷样品开展了性能参数测试及沿面耐压、体击穿、金属化等实验研究,探讨锰铬掺杂对陶瓷表面结... 针对95氧化铝陶瓷薄弱的沿面耐压能力开展体掺杂改性实验研究,以95氧化铝陶瓷瓷料为基料,选择Cr2O3和MnCO3作为添加剂制备掺杂样品,并对陶瓷样品开展了性能参数测试及沿面耐压、体击穿、金属化等实验研究,探讨锰铬掺杂对陶瓷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参数测试 氧化铝陶瓷 表面结构 铬掺杂 改性实验 耐压能力 陶瓷样品
下载PDF
Laborator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of Polymer and Crumb Rubber Modified Bitumen 被引量:9
18
作者 Jan B. Krol Piotr Radziszewski +2 位作者 Karol J. Kowalski Michal Samowski Pawel Czajkowski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4年第10期1327-1334,共8页
In this paper, properties of new kind of modified bitumen are presented. Bituminous binder was modified with mix modification using polymer and additive of crumb rubber. Terminal blend process at the refinery was appl... In this paper, properties of new kind of modified bitumen are presented. Bituminous binder was modified with mix modification using polymer and additive of crumb rubber. Terminal blend process at the refinery was applied to produce the mixed modified binder. Laboratory tests were focused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45/80-55 CR binder with comparison to reference 50/70 and conventional polymer modified 45/80-55 bitumen. Based on conventional binder tests such as penetration, softening point and Fraass breaking point as well as BBR (bending beam rheometer) and DSR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tests, rhe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For determination of stability of the polymer and crumb rubber, modified bitumen tube testing method was u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analysis, improvement of th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polymer and crumb rubber modified bitumen was observed. Convention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tests show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ass standard requirements for polymer modified bitumen. Mixed modification and terminal blend allow to use crumb rubber as a modifier with elimination of the separation of crumb rubber dur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at high temperature. In this paper, experience from filed sections with use of the asphalt mixture with new kind of modified bitumen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modified bitumen crumb rubber terminal blend.
下载PDF
Modifi cation of sleep architecture in an animal model of experimental cirrhosis 被引量:2
19
作者 Anabel Jiménez-Anguiano Vanessa Díaz-Medina +5 位作者 Blanca Eugenia Farfán-Labonne Gloria Giono-Chiang David Kersenobich Mario García-Lorenzana Maria Concepción Gutiérrez-Ruiz Javier Velázquez-Moctezum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1期5176-5180,共5页
AIM: To analyze the polygraphic sleep patterns during cirrhosis progression in a rat model by repeated CCh administration. METHODS: Male Wistar rats received three weekly injections of CCl4 for 11 wk, and were analy... AIM: To analyze the polygraphic sleep patterns during cirrhosis progression in a rat model by repeated CCh administration. METHODS: Male Wistar rats received three weekly injections of CCl4 for 11 wk, and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during the induction of cirrhosis. Rats were im- planted with electrodes to record their sleep patterns. Polygraph recordings were made weekly over 11 wk for 8 h, during the light period. After a basal recording, rats received three weekly injections of CCl4. Histological confirmation of cirrhosis was performed after 11 wk.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a progressive decrease in total wake time that reach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second week of treatment. In addition,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total time of slow wave sleep (SWS)Ⅱ and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 sleep) in most of the 11 wk. SWS I showed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s. During the final week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EM sleep frequency was also observed. Histological analyses of the livers showed unequivocal signs of cirrhosis. CONCLUSION: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hepatic failure produced by CCh administration is capable of modifying the sleep pattern even after only a few do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erimental cirrhosis SLEEP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CCI4 WAKEFULNESS
下载PDF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separation of oily sludge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小兵 刘炯天 +1 位作者 肖云奇 肖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367-373,共7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perties of oily sludge samples,the effect of modification parameters,such as liquid to solid (L/S) ratio,agitation temperature,agitation intensity,agitation time and pH on the modifica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perties of oily sludge samples,the effect of modification parameters,such as liquid to solid (L/S) ratio,agitation temperature,agitation intensity,agitation time and pH on the modification of oily sludge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oil remnants in dry sludge as a reference index. Remix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a simplex-lattice design,where Sx4056 was used as the demulsifier,petroleum sulfonate as the surfactant and sodium silicate (Na2SiO3) as the dispersant.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reagent formulation was optimized by a regression equation on the modified effect and based on the amounts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reag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oil remaining in dry oily sludge is 0.28% of 10.15% oily sludge,when the reagent concentration rises to 3.5 g/L under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y sludge surface modification REAGENT simplex-lattice desig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