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小切口入路微创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卢道云 黄强 +2 位作者 陆海波 张斌 邹守平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611-615,共5页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经肘关节前内侧小切口入路微创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6-01~2019-06-01经肘关节前内侧小切口入路带线锚钉微创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32例,采用Mayo规范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经肘关节前内侧小切口入路微创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6-01~2019-06-01经肘关节前内侧小切口入路带线锚钉微创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32例,采用Mayo规范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5.3(3~12)个月。疗效评定:优22例,良10例,优良率为100%。患者肘关节屈肘为(144.5°±2.7°),伸直受限为(4.6°±2.4°)。术后MEP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经肘关节前内侧小切口入路微创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可获得良好的骨折解剖复位、侧副韧带及关节囊修复,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能有效防止肘关节前方的血管及神经损害,肘关节稳定性牢靠,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冠状突骨折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小切口入路 微创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在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梁辉 林石明 司在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23-123,共1页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采用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1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4~65岁。左侧4例,右侧7例。开放损伤2例,闭合损伤9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5~72...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采用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1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4~65岁。左侧4例,右侧7例。开放损伤2例,闭合损伤9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5~72h。1.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下手术。肘关节前内旋前圆肌走向切口,长约7cm,切口始于肱骨内上髁前下方,沿旋前圆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隙走行方向逐层切开,显露肱肌。顺肱肌纤维方向进入肘关节囊,显露冠状突,复位冠状突骨折块,克氏针临时固定。采用T形微型接骨板螺钉固定冠状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冠状突骨折 改良肘关节内侧 圆肌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唐可 刘晓晖 +1 位作者 诸葛恒艳 刘长增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目的 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收治的老年Pilon骨折患者1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入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收治的老年Pilon骨折患者1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入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前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踝关节功能、解剖复位效果及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老年Pilon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踝关节功能有效率和解剖复位效果,有效保护踝关节软组织,进而避免内固定物外露及软组织坏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外侧 改良内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肘前内侧结合Kocher入路双切口1期修复治疗肘关节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葛立伟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6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肘前内侧结合Kocher入路双切口1期修复骨性和韧带结构治疗肘关节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肘关节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均在我院应用肘前内侧结合Kocher入路双切... 目的:探讨肘前内侧结合Kocher入路双切口1期修复骨性和韧带结构治疗肘关节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肘关节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均在我院应用肘前内侧结合Kocher入路双切口进行了1期修复,对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都得到为期5-15个月的随访。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患者肘关节屈曲141.2°±2.4°,伸直受限5.9°±3.2°。末次随访患者疗效评价为:22例优,18例良,优良率为100%。随访过程中,40例患者中未出现骨感染、再脱位、再骨折现象。患者手术后MEPS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两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肘关节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应用肘前内侧结合Kocher入路双切1:7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使骨折得到满意复位,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 Kocher 肘关节脱位 尺骨冠状突骨折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凌坤 阳普山 +1 位作者 唐洪 苟永胜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377-1382,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患者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49例(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和...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患者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49例(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和传统组53例(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治疗疗效、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至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Baird-Jackson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1个月>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改良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OFAS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1个月>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改良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可更有效增加踝关节的稳定,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治疗疗效更佳,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侧 改良内侧 三踝骨折 关节稳定性 关节功能恢复
下载PDF
踝Pilon骨折合并外踝骨折改良前外侧入路单侧切口1例
6
作者 田晓东 赵王林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921-928,共8页
目的:探讨在治疗踝pilon骨折合并外踝骨折改良前外侧入路单侧切口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报告一例53岁男性患者的双侧皮隆骨折病例。患者因从约2米的高度坠落而受伤。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单侧切口进行手术,详细描述了该... 目的:探讨在治疗踝pilon骨折合并外踝骨折改良前外侧入路单侧切口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报告一例53岁男性患者的双侧皮隆骨折病例。患者因从约2米的高度坠落而受伤。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单侧切口进行手术,详细描述了该手术方法,并评估其优缺点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常规双侧入路带来的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完成,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后观察到软组织损伤较小,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功能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情况良好,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踝皮隆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减少手术时间、降低软组织损伤、促进骨折愈合及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effects of a modified anterolateral approach using a single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nkle pilon fractures combined with lateral malleolus fractures. Methods: This study reports a case of bilateral pilon fractures in a 53-year-old male patient. The patient sustained injuries from a fall of approximately 2 meters. A modified anterolateral approach with a single incision was used for the surgery. The surgical technique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method, as well as ways to minimiz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bilateral approach, a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surgery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with minimal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relatively short oper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s showed minimal soft tissue damage, significant pain relief, and good functional recovery. No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during follow-up, with satisfactory fracture healing and ankle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anterolateral approach for treating ankle pilon fracture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fering advantages such as reduced operation time, minimized soft tissue damage, promotion of fracture healing, and reduction of complications, making it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皮隆骨折 改良外侧 单侧切口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Kocher入路联合前内侧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宋俊杰 王铁锤 郭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6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究Kocher入路联合前内侧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晋城大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6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Kocher入路)与联合组(30例,Kocher入路+前内侧切口... 目的探究Kocher入路联合前内侧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晋城大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6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Kocher入路)与联合组(30例,Kocher入路+前内侧切口内固定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获得术后肘关节活动度(伸肘角度、屈肘角度、屈伸范围及前臂旋转范围)、切口愈合、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价术后肘关节功能。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3~38个月,平均(18.40±3.17)个月。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伸肘角度、屈肘角度、屈伸范围及前臂旋转范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为一期愈合,骨折获得临床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内固定稳定性良好。末次随访联合组ME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ocher入路联合前内侧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获得满意术野,便于修复损伤骨与韧带组织,便于术后重建肘关节功能,预后良好,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er 内侧切口 内固定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并发症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改良肘关节内侧入路治疗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2例报道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会良 蔡亮 胡栢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7期137-138,共2页
尺骨冠状突骨折临床上多合并有肘关节后脱位、桡骨小头骨折、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肱骨内髁骨折等其他损伤,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少见。其主要受伤原因为:尺骨冠状突与肱骨滑车撞击所致,骨折可合并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临... 尺骨冠状突骨折临床上多合并有肘关节后脱位、桡骨小头骨折、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肱骨内髁骨折等其他损伤,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少见。其主要受伤原因为:尺骨冠状突与肱骨滑车撞击所致,骨折可合并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临床上对本病的处理难点在于切口的选择,笔者采用改良肘关节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肘关节内侧 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
下载PDF
观察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在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康长周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4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究应用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方案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用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方案治疗,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 目的探究应用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方案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用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方案治疗,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末次随访伤肘的旋转活动度情况,应用梅奥肘关节功能指数(MEPI)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提示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屈肘、伸肘、旋前及旋后改善程度理想;MEPI评分均>75分。结论改良前侧入路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等优势,患者手术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新的入路选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肘关节内侧 尺骨冠状突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东 阳波 苏登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6期687-687,共1页
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科采用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12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56岁。左侧5例,右侧7例。骨折Regan-Morrey分型:Ⅱ型8例,Ⅲ型4例。单纯冠状突骨折2... 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科采用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12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56岁。左侧5例,右侧7例。骨折Regan-Morrey分型:Ⅱ型8例,Ⅲ型4例。单纯冠状突骨折2例。合并伤:肱骨外髁骨折1例,桡骨头骨折9例,肘关节脱位9例,尺骨鹰嘴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1.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取肘关节前内侧长约7 cm S形切口,切口始于肱骨内上髁,沿肘横纹向外约3 cm,转向下方。分离皮下组织,锐性切断肱二头肌腱膜,将肱二头肌腱拉向外侧,正中神经及肱血管拉向内侧,显露肱肌。顺肱肌纤维方向进入肘关节囊,显露冠状突,清理骨折断端,复位骨折,克氏针临时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冠状突骨折 肘关节内侧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文 黄玉良 +1 位作者 丘龙海 王晓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51-553,556,共4页
目的探究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临床治疗中应用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4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临床相... 目的探究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临床治疗中应用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4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临床相关指标发现,术中出血量为(439.61±25.67)ml,手术时间为(71.98±5.08)min,住院时间为(9.34±1.04)d,均属于较优指标。观察术前术后的MEPS评分发现,术后3个月(59.97±1.05)分、6个月(73.61±2.14)分和12个月(89.64±5.01)分的评分均高于术前的(42.28±2.32)分,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6个月,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现,无患者出现伤口表浅感染、术后尺神经症状、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属于较低指标。结论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少,可见其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内侧 联合治疗 肘关节 恐怖三联征
下载PDF
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治国 陈亚洲 李贵坚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91-29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总结采用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6例。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术后每年进行髋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结果:Harris评... 目的:探讨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总结采用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6例。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术后每年进行髋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结果:Harris评分从术前的30分(23-52分)提高至终末随访时的95分(88-99分),截止到本组末次随访时未见需翻修,未见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或及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术式,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其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置换 大转子 改良 外侧切口
下载PDF
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骏 兰林 +2 位作者 李秀平 毛真君 吕天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对三踝骨折患者予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1)予传统后外侧入... 目的探讨对三踝骨折患者予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1)予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n=41)予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康复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踝关节活动度及随访6个月时的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114.71±11.54)min vs(116.23±12.85)min,P>0.05];出血量[(182.40±35.15)ml vs(187.68±37.20)ml],骨折愈合时间[(8.07±1.12)周vs(8.18±1.06)周,P>0.05];术前VAS评分[(6.24±1.21)分vs(6.17±1.25)分,P>0.05],术后3 d的VAS评分[(2.10±0.65)分vs(3.86±0.71)分,P<0.05];治疗后跖屈活动度[(43.16°±5.06°)vs(42.59°±5.15°),P>0.05];治疗后背伸活动度[(12.86°±2.15°)vs(9.91°±1.72°),P<0.05];踝关节功能优良率(34.15%vs 31.71%,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4.88%vs29.27%,P<0.05)。结论改良纵向弧形切口与传统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均较好,但应用改良纵向弧形切口后,患者疼痛感更轻、关节背伸功能恢复更好且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向弧形切口 三踝骨折 内侧 切开复位 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马天兴 郭赞 许万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1泌阳县人民医院骨二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传统组)和改...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1泌阳县人民医院骨二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传统组)和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组(改良组),各32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评价术后随访3个月时的优良率。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时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和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均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有利于优化围术期指标、改善踝关节功能和提升治疗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改良外侧 改良内侧 切开复位内固定 关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式对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孙洪浪 袁静 孟国兴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9期1668-1671,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传统前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实施改良... 目的探究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传统前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实施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中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屈曲、伸直角度以及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计术后并发症产生概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可显著改善患者术中多项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侧结合内侧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治疗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寅 王黎明 +3 位作者 田守进 沙卫平 严飞 宋锦程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切口与髂嵴前切口的联合手术入路在治疗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收治的21例累及方形区复杂髋臼骨折的病例资料,均应...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切口与髂嵴前切口的联合手术入路在治疗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收治的21例累及方形区复杂髋臼骨折的病例资料,均应用改良Stoppa切口与髂嵴前切口的联合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7~72岁,平均(53.43±9.16)岁。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术后并发症及发生率、骨折愈合情况、影像学指标(Matta评份)及髋关节功能(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71±5.52)个月;手术时间110~240 min,平均(163.57±31.23)min;术中出血量300~700 mL,平均(385.71±92.39)mL。根据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优13例,良6例,差2例,总复位满意率90.48%。骨折愈合时间12~22周,平均(15.86±3.29)周。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价,优14例,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95%。术后1例手术切口延迟愈合,1例出现患髋创伤性关节炎,1例异位骨化,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结论应用改良Stoppa切口与髂嵴前切口的联合手术入路治疗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可以充分利用每种入路的优势,能清楚显露髋臼的前柱及方形区,能直视下复位固定骨折块,放置标准的耻骨后钢板,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手术 复杂髋臼骨折 髋臼方形区 改良Stoppa切口 髂嵴切口
下载PDF
外侧入路与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3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究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内侧入路治疗的对照组(n=25)以及外侧入路联... 目的:探究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内侧入路治疗的对照组(n=25)以及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的观察组(n=2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平均痊愈时间为(10.4±1.7)周,低于对照组的(15.2±3.5)周,且术后半年肘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根据术后半年随访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6.00%,患者满意度高达92.00%,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及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对照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肘关节不稳定,而观察组未出现任何感染、肘关节不稳定等不良反应。结论: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手术 内侧手术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下载PDF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靳云乔 李忠 +2 位作者 李青 姚彦霞 孟秀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92-95,共4页
目的 观察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给予肘... 目的 观察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给予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比较2组疗效、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88.69±11.32)°、(111.14±14.02)°、(121.21±15.34)°,高于对照组的(76.16±11.57)°、(98.33±12.27)°、(110.38±13.80)°,研究组肘关节旋转活动度分别为(91.29±10.16)°、(111.29±16.28)°、(121.47±16.39)°,高于对照组的(79.85±10.69)°、(100.61±13.30)°、(113.46±12.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内侧 尺骨冠状突 骨折 屈伸活动度 外侧
下载PDF
改良肩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旋转门”操作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9
作者 林鸿亮 郑南生 +1 位作者 崔海随 王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7期2760-2761,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肩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旋转门”操作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间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3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6例。传统组传统肩关节前... 目的:探讨改良肩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旋转门”操作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间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3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6例。传统组传统肩关节前内侧入路手术,联合组改良肩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旋转门”操作技术,分析两种手术方案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状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术后6个月Neer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肩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旋转门”操作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手术创伤,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改良关节内侧 旋转门 关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在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曾德新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3期62-64,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运用于尺骨冠状突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纳入的5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统计并整理其完整资料,分别给予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疗效... 目的研究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运用于尺骨冠状突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纳入的5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统计并整理其完整资料,分别给予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肘屈曲、肘伸直、前臂旋前以及旋后程度,同时进行VAS(视觉模拟)、Mayo(肘关节功能)、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调查,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结果显示骨折均愈合,时长(15.58±1.24)周;经疗效判定,优良率86.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有2例术后活动时疼痛、1例同侧小指麻木,并发症发生率6.00%(3/50)。治疗后患者肘屈曲、肘伸直、前臂旋前以及旋后程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但Mayo、ADL评分高出治疗前(P<0.05)。结论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运用于尺骨冠状突骨折中效果更为突出,可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减低疼痛,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改良肘关节内侧 尺骨冠状突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