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2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政治动员介质的苏区戏剧:布局、变革与调适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信凌 许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6,F0002,共11页
苏区戏剧实际上是作为政治动员的传播介质出现的。为了极大地激发戏剧的政治动员功效,苏区戏剧的组织者实施了三项针对性举措。第一,体制化布局。中央苏区展开了多类别、立体性的戏剧机构体制化建设,其整体布局呈现纵向贯通、横向呼应... 苏区戏剧实际上是作为政治动员的传播介质出现的。为了极大地激发戏剧的政治动员功效,苏区戏剧的组织者实施了三项针对性举措。第一,体制化布局。中央苏区展开了多类别、立体性的戏剧机构体制化建设,其整体布局呈现纵向贯通、横向呼应形态。第二,适配性变革。以新型意识形态熔铸新词直接入戏、推动传统剧社改弦更张、大力推出话剧与活报剧等戏剧类型。第三,在地化调适。征用当地材料编排故事、聚焦所在区域重大事件、吸纳近邻人员介入编演流程。苏区戏剧虽然没有彰显出足够的艺术专业性与仪式感,但是在观念劝服、行为引导、精神激励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戏剧 政治动员 体制化 适配性 在地化
下载PDF
话语转变与政治动员——论陕甘宁文艺运动中的“下乡入伍”
2
作者 冯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2,共7页
“下乡入伍”是抗战时期的一项重要文化政策和实践。与重口号宣传而轻组织动员的国统区大后方相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下乡入伍”作为延安知识分子了解、反映边区军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不仅得到了边区机关、学校及各类协... “下乡入伍”是抗战时期的一项重要文化政策和实践。与重口号宣传而轻组织动员的国统区大后方相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下乡入伍”作为延安知识分子了解、反映边区军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不仅得到了边区机关、学校及各类协会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组织,成为陕甘宁文艺运动的一个部分;更因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划分为各具特征的前后两期,在起到知识分子话语转变作用的同时,也对边区军民民族、国家意识的培养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政策制度的接受认可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政治动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下乡入伍 话语转变 政治动员
下载PDF
三线建设中的政治动员路径研究——以葛洲坝工程早期建设为例(1970—1978)
3
作者 罗萍 董璇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葛洲坝工程建设是三线建设中后期动工建设的一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运动式政治动员、宣传型政治动员、嵌入化政治动员是葛洲坝工程建设中最突出的政治动员路径。这三种政治动员路径,一体多面地承载了葛洲坝工程局全覆盖、立体化、深渗... 葛洲坝工程建设是三线建设中后期动工建设的一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运动式政治动员、宣传型政治动员、嵌入化政治动员是葛洲坝工程建设中最突出的政治动员路径。这三种政治动员路径,一体多面地承载了葛洲坝工程局全覆盖、立体化、深渗透的政治动员体系,显示了三线建设时期以政治挂帅为基本要求、以强有力的党组织队伍为纽带依托、以革命理论为话语范式、以集体主义为精神导向、以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安全为直接目标、以民族荣光和人民福祉为根本追求的“革命型”政治动员最普遍的特征。这种政治动员模式对于推进葛洲坝工程早期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凝结的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走群众路线、走自己的路等政治动员经验,对于当今凝聚民心团结奋斗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伟业,仍具有重要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葛洲坝工程 政治动员
下载PDF
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政治动员研究(1940~1949)
4
作者 邹腊敏 董宇航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政治动员,将舆论宣传工作服务于政治动员。中共中央领导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充分利用广播的舆论传播功能和动员优势,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政治动员,将舆论宣传工作服务于政治动员。中共中央领导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充分利用广播的舆论传播功能和动员优势,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有效地凝聚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民族民主革命战争,提高了群众的政治素质,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梳理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从快速发展到成熟稳定再到坚守舆论阵地的历程,总结其政治动员的种种实践与取得的历史成效,不仅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传播理论,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动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广播电台 政治动员
下载PDF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的实践、成效及当代启示
5
作者 凌日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2-70,共9页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前委、左右江地方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宣传、发动、教育、组织、武装群众的策略方针,在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的左右江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动员,推动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前委、左右江地方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宣传、发动、教育、组织、武装群众的策略方针,在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的左右江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动员,推动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群众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探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的目的和内容、实践、经验与当代启示,有利于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拓展政治动员的理论内涵,对凝聚正能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 实践和经验 当代启示
下载PDF
对智能化战争条件下政治动员问题的思考
6
作者 徐启利 《政工学刊》 2024年第11期69-71,共3页
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动员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习近平主席关于“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加强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智能化战争条件下开展政治动员指明了发展方向。一、充分认清智能... 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动员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习近平主席关于“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加强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智能化战争条件下开展政治动员指明了发展方向。一、充分认清智能化战争条件下政治动员的地位作用(一)从人民军队的战史看,开展政治动员团结凝聚力量,是以弱胜强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缔造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克服艰难险阻,完成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开展普遍而深入的政治动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强有力的思想动员和宣传鼓动,领导工农红军开辟井冈山根据地,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反“围剿”作战中,在部队和群众中反复开展政治动员,讲清形势任务、利弊困难、主要战法和必胜前途,鼓舞了英勇杀敌的革命斗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与组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办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完善宣传机制,开展全民族政治动员。解放战争时期,面对拥有先进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和敌强我弱的形势,通过深入扎实的政治动员,澄清模糊观念,克服畏惧心理和悲观情绪,认清“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本质,从政治上、思想上解决敢不敢战和能不能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根据地 政治动员 农村包围城市 悲观情绪 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智能技术 思想动员
下载PDF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研究综述
7
作者 凌日飞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164-172,共9页
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亦是政治优势,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政治动员起到了扛鼎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挖掘整理相关历史文献、著作、论文等史料,进而梳理1926—1932年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的历史脉络,总结... 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亦是政治优势,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政治动员起到了扛鼎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挖掘整理相关历史文献、著作、论文等史料,进而梳理1926—1932年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的历史脉络,总结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的研究现状,以此揭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关联,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革命动力的内在联系,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寻求真理,以史资政,存史育人,有利于凝聚广西左右江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增进共识,形成合力,对推动新时代党的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动员广大群众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政治动员 研究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政治动员策略及其现实启示
8
作者 何畏 官心 《文化软实力》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大革命时期农民解放运动的发展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民的政治动员密不可分。这一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农民观与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紧密结合,创建了一套以保障农民权益、激励斗争情感、改造乡村传统和建立农民组织为主要内容... 大革命时期农民解放运动的发展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民的政治动员密不可分。这一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农民观与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紧密结合,创建了一套以保障农民权益、激励斗争情感、改造乡村传统和建立农民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政治动员体系,使农民群体主动参与到国民革命的洪流中,并在动员农民与争取革命胜利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坚持党的政治主体地位、培养农民的政治认同感、联合乡村传统实现政治目标等历史经验,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民政治动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政治动员 毛泽东 大革命时期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群众政治动员的重要经验论析——基于对读报组活动的历史考察
9
作者 李海媚 《传媒论坛》 2024年第8期21-25,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读报组作为党广泛联系群众的基层组织,在各类群众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政治动员作用,有效实现了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巩固了新政权,推动了经济恢复和生产建设。读报组作为政治动员的重要载体,在政治、组织、思想、服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读报组作为党广泛联系群众的基层组织,在各类群众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政治动员作用,有效实现了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巩固了新政权,推动了经济恢复和生产建设。读报组作为政治动员的重要载体,在政治、组织、思想、服务、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发挥动员功能的丰富经验,坚持政治领导是读报组发挥群众政治动员功能的根本保证;坚持组织推动是关键议题;坚持思想引领是灵魂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是目的所在;坚持制度约束是有力保障。读报组推进群众政治动员的经验对新时代推动党的政治文化建设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引导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报组 政治动员 群众运动
下载PDF
碳治理中的政治动员:必要、可能与限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敏江 李子为 《公共治理研究》 2023年第4期5-12,共8页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碳治理体系正经历内在形式理性与外在效用理性的双重困境。如何动员多元主体参与,把他们引导到“低碳”甚至“零碳”的行动方向上来,是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碳治理体系正经历内在形式理性与外在效用理性的双重困境。如何动员多元主体参与,把他们引导到“低碳”甚至“零碳”的行动方向上来,是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作为反科层治理的典型方式之一,政治动员能够有效化解碳治理中的价值脱嵌、结构离散和“集体行动困境”。嵌入“双碳”目标的政治动员通过政治注意力的持续分配、内外复合的行动者网络和政治营销的策略性应用,推动碳治理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整体性动态协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碳治理中,政治动员是必要且可能的。然而,政治动员所产生的强大“政治势能”容易诱发碳治理行为过度,扩大碳治理公、私权两端的失衡状态,产生竞赛式减碳、“一刀切式”减碳、“包装式”减碳等行为。优化碳治理中的政治动员模式,应将其纳入法治框架中、秩序范围内和效率阈值下。在这个基础上,从制度化协商和情感动员两个维度构建并完善碳治理中的政治动员机制,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可行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碳治理 政治动员 韧性政治动员
下载PDF
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动员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小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52,156,共7页
政治动员是现代政党的重要功能,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的政治动员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全能主义政治动员模式到改革开放后的后全能主义政治动员模式的演进历程。与西方竞选为主的政治动员比较起来,中国特色政... 政治动员是现代政党的重要功能,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的政治动员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全能主义政治动员模式到改革开放后的后全能主义政治动员模式的演进历程。与西方竞选为主的政治动员比较起来,中国特色政治动员在动员目的、议题构建、动员手段等方面都具有其自身特色,并具有动员效率高、资源动员能力强,政策执行快等优点,但也存在诸如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建设不足等缺点。现阶段,应该从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强化党对基层社会的组织整合,构建针对不同社会阶层的政治动员机制等方面来完善中国特色的政治动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能主义政治动员 后全能主义政治动员 政治动员 中国特色政治动员
下载PDF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政治动员
12
作者 刘新利 冯萌 《新闻论坛》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新闻宣传政策主要是指导恢复党的宣传组织,动员民众重建对党领导的国民革命的信心,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党创新宣传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进行土地革命的宣传,动员农民参加革命。红...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新闻宣传政策主要是指导恢复党的宣传组织,动员民众重建对党领导的国民革命的信心,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党创新宣传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进行土地革命的宣传,动员农民参加革命。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新闻宣传政策是做好红军长征所经地区民众的宣传,动员民众了解红军,支持红军。抗日救亡时期,党的新闻宣传政策的任务是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动员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的大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 中国共产党 新闻宣传政策 政治动员
下载PDF
中国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治动员方式 被引量:7
13
作者 皇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3,共5页
近年来,中国公共危机呈现频发的态势。危机状态下,政府需要在短时间内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政治动员是中国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工具。针对突发性灾害,中国以开放式政治动员为主、内控式政治动员为辅进行动员;针对社会性危机,中国运用内控... 近年来,中国公共危机呈现频发的态势。危机状态下,政府需要在短时间内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政治动员是中国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工具。针对突发性灾害,中国以开放式政治动员为主、内控式政治动员为辅进行动员;针对社会性危机,中国运用内控式政治动员方式进行动员。同一类危机,由于危机情境的不同,治理中政治动员的具体方式和力度也应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治理 政治动员 开放式政治动员 内控式政治动员
下载PDF
建国初期党报城市政治动员功能的实践逻辑--基于上海《解放日报》的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清河 尤成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7,46,共7页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党报党刊就迅速承担起了鼓动人心、建设新社会的历史使命。以上海复刊的《解放日报》为代表的红色报刊不仅仅是政治动员的接受者和见证者,更是政治动员中重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尤其是其“号召—回应+读报小组”之...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党报党刊就迅速承担起了鼓动人心、建设新社会的历史使命。以上海复刊的《解放日报》为代表的红色报刊不仅仅是政治动员的接受者和见证者,更是政治动员中重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尤其是其“号召—回应+读报小组”之政治动员机制的逐步形塑、良性运转与高效传播,对建国初期巩固新生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来说,可谓厥功至钜。建立在该机制上的社会动员模式,不但激发了万千工农“同心干”的行动自觉,助推了建国初期(1949-1956)如火如荼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巩固民族独立与国家主权安全、恢复民众生产生活等历史使命的践行。其蕴含的“党管媒体”“以人民为中心”等党报理论中的基源性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当下意识形态宣传与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及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来说,仍有诸多可鉴可汲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解放日报 政治动员 实践逻辑
下载PDF
网络政治动员在菲律宾大选中的作用和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霍然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1-17,153,共18页
在埃斯特拉达总统执政末期的“第二次人民力量运动”中,网络政治动员开始影响菲律宾政治,自此之后在菲律宾历次大选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菲律宾人广泛使用社交网络,选民结构呈年轻化趋势,相关的选举法律法规暂未对网络动员行为进行规... 在埃斯特拉达总统执政末期的“第二次人民力量运动”中,网络政治动员开始影响菲律宾政治,自此之后在菲律宾历次大选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菲律宾人广泛使用社交网络,选民结构呈年轻化趋势,相关的选举法律法规暂未对网络动员行为进行规定。在2022年菲律宾大选中,小马科斯团队运用多重手段在“脸书”社交平台打造马科斯家族的亲和形象,并拍摄“油管”、“抖音”视频重新讲述父亲老马科斯统治时期的成就,以建构对自身和家族有利的政治叙事。早在参选之前,小马科斯团队长期采用以社交媒体为主要平台的网络政治动员手段,为其政治回归作铺垫,改变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历史认知。网络政治动员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表演,它根植于菲律宾的政治文化语境,着眼于打造民粹主义话语。在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下,家族政治不再在选举中发挥主流影响力,取而代之的是人气政治。网络让政治动员变得更加简便、高效的同时,也容易让政治宣传流于表面,政治动员走向极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政治选举 网络政治动员 社交媒体 小马科斯 民粹主义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方式与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金玲 周海建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5-32,共8页
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组织方式,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极其重视政治动员,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治动员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组织方式,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极其重视政治动员,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治动员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是对以往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延续和创新,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可借鉴性。系统考察延安时期形式多样且富有成效的各类政治动员方式,总结延安时期政治动员的基本经验教训,对于新时代继承和弘扬这一重要组织方式和政治优势,凝心聚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 政治动员 方式与经验
下载PDF
“三个务必”增强党政治动员实效性探析
17
作者 郑锦阳 赵桂英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8-51,61,共5页
政治动员结构关系到其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其实效性。党胜利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吹响“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的政治动员总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毛泽东“两个务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三个务必... 政治动员结构关系到其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其实效性。党胜利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吹响“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的政治动员总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毛泽东“两个务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三个务必”,有利于优化包含目标、策略、环境等组成的政治动员结构,增强包含凝聚社会资源、促进心理认同、扩大政治参与、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等政治动员功能,确实提高政治动员实效性,增强历史主动性,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务必 政治动员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十月革命后列宁政治动员思想的形成背景、内涵要义与当代启示
18
作者 葛世林 徐梦晗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39,共6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等多方面挑战,如何将广大人民群众有效地团结起来,巩固新生政权,快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迫切需要布尔什维克党开展行之有效的政治动员工作。在团结带领苏俄人民开展社会...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等多方面挑战,如何将广大人民群众有效地团结起来,巩固新生政权,快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迫切需要布尔什维克党开展行之有效的政治动员工作。在团结带领苏俄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坚持以增进民众的政治认同为首要目标,以引导民众参与政治活动为基本形式,以政治动员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为重要原则,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政治动员思想。这一思想及其在苏俄的实践探索,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即在宣传教育中增进人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民主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实际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政治动员 人民 社会主义建设
下载PDF
战时中国文学的春节叙写:乱象指陈、政治动员与话语裂隙
19
作者 高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19,共10页
春节叙写是战时中国文学的重要内容。国家受难和生存艰辛使战时春节充斥着各种乱象,受此影响,战时中国作家在作品中大量揭露、指陈春节乱象,以之抒发浓烈的民族国家伤痛情绪。抗战救国的集体诉求使得杂乱的春节成为被重点整治的对象,轰... 春节叙写是战时中国文学的重要内容。国家受难和生存艰辛使战时春节充斥着各种乱象,受此影响,战时中国作家在作品中大量揭露、指陈春节乱象,以之抒发浓烈的民族国家伤痛情绪。抗战救国的集体诉求使得杂乱的春节成为被重点整治的对象,轰轰烈烈的春节政治动员反映到战时中国文学中,呈现为对春节抗争场面、群众性集会仪式与政治意味浓厚的民俗色彩的热情描绘。各种文娱活动是政治话语利用和重塑春节的主要渠道,这些广泛开展的春节文娱活动本来携带着明确的感化和宣教意图,然而延安文学作品的春节叙写却表明“以旧剧思维装扮新剧”的现象屡禁不止,民众对春节文娱活动的沉迷更是严重阻抑了政治动员的效力。凡此种种,均是革命动员难以彻底消弭的障碍性因素。与此同时,在以柳青《在故乡》为典型代表的小说作品里,民间立场、知识分子启蒙立场和政治立场等三重话语更是在文本的春节空间中相互交织。上述情况,共同导致相关作品的春节叙写显现出富含深意的裂隙面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中国文学 春节 乱象指陈 政治动员 节俗改造 文本裂隙
下载PDF
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政治动员——以上海为考察中心
20
作者 崔丹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2期138-141,共4页
政治动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改造和形塑新型政治认同体,获取合法性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共通过时事与政策宣传、组织群众示威游行、开展反对美帝侵略控诉会,引导群众订立爱国公约等强力有效动员... 政治动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改造和形塑新型政治认同体,获取合法性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共通过时事与政策宣传、组织群众示威游行、开展反对美帝侵略控诉会,引导群众订立爱国公约等强力有效动员方式,使民众对战争态度由冷淡漠然、崇美亲美,恐美畏战转为踊跃支前,这在很大程度确保了抗美援朝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在此过程中,中共主流意识形态得以构建,民众对中共的政治认同亦逐步达到了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 社会心理 政治动员 政治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