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3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嵌入和政治吸纳——沙特构建政治稳定的方式及其影响
1
作者 王然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2期59-62,共4页
政治嵌入机制和政治吸纳机制是沙特构建政治稳定的重要方式。沙特构建面向宗教集团和部落的政治嵌入机制,将国家权力嵌入主要政治势力。同时,沙特建立面向宗教集团、精英和平民的政治吸纳机制,将其纳入国家主流政治生活。政治嵌入机制... 政治嵌入机制和政治吸纳机制是沙特构建政治稳定的重要方式。沙特构建面向宗教集团和部落的政治嵌入机制,将国家权力嵌入主要政治势力。同时,沙特建立面向宗教集团、精英和平民的政治吸纳机制,将其纳入国家主流政治生活。政治嵌入机制和政治吸纳机制实现了权力的集中和统一,强化了政治调控能力,部分地满足了国民的政治参与诉求,重构了维系政治稳定的力量格局,最终促使沙特政治稳定得以长期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特 政治嵌入机制 政治吸纳机制 政治稳定
下载PDF
政治稳定视域下政治吸纳的逻辑构建与路径选择
2
作者 王晓雨 《区域治理》 2024年第7期205-207,共3页
政治稳定理论经过漫长演变,呈现丰富的内涵外延;政治吸纳是政治体系下的制度安排,包含人员吸取及诉求纳入。本文通过梳理政治稳定理论得出其政治认同、动员、参与、控制四个基本要件,在廓清政治吸纳概念界定基础上将二者联结:立足回应... 政治稳定理论经过漫长演变,呈现丰富的内涵外延;政治吸纳是政治体系下的制度安排,包含人员吸取及诉求纳入。本文通过梳理政治稳定理论得出其政治认同、动员、参与、控制四个基本要件,在廓清政治吸纳概念界定基础上将二者联结:立足回应稳定需求探究“吸纳-稳定”的逻辑构建,聚焦达成稳定目标讨论“吸纳-稳定”的内在支撑,并从政府、政党、社会组织三方主体挖掘政治吸纳的发生机制,从而得出结论、有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政治吸纳 逻辑构建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关于政治稳定理论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5
3
作者 吴志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05-111,共7页
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它是对立面的统一,是对立面的矛盾、斗争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的形态。政治稳定一般可分为静态型政治稳定和动态型政治稳定。前者有封闭、保守、僵化、专制的特点,因而缺乏生... 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它是对立面的统一,是对立面的矛盾、斗争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的形态。政治稳定一般可分为静态型政治稳定和动态型政治稳定。前者有封闭、保守、僵化、专制的特点,因而缺乏生机;后者具有开放、进取、民主的特征,因而充满生机。我们需要的正是后一种政治稳定。我们要建立和运用各种政治稳定机制,形成政治稳定机制网,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静态型政治稳定 动态型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机制
下载PDF
东道国政治稳定性、双边投资协定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 被引量:2
4
作者 杜云香 《时代经贸》 2023年第4期82-88,共7页
本文利用《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采用Tobit模型回归,对东道国政治稳定性与双边投资协定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上,东道国政治稳定性提高和双边投资协定都会降低政治风险,促进中国企业投资项目数量增加,而且随... 本文利用《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采用Tobit模型回归,对东道国政治稳定性与双边投资协定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上,东道国政治稳定性提高和双边投资协定都会降低政治风险,促进中国企业投资项目数量增加,而且随着政治稳定性的提高,双边投资协定的作用会弱化,两者的作用呈替代关系。两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直接投资和工程项目投资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投资协定对工程项目的保障作用更强,而且随着政治稳定性的提高,双边投资协定的作用显著降低。对于不同进入方式的直接投资项目,政治稳定性对于绿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双边投资协定对并购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防范海外投资政治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双边投资协定 制度替代 对外直接投资 国际工程承包
下载PDF
尼泊尔2022年大选与未来政治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朝荣 孙瑜泽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3年第3期79-95,156,共18页
2022年11月20日尼泊尔举行新宪法颁布以来的第二次联邦议会选举,此次选举是在尼泊尔国内政党博弈加剧,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导致的经济下行,以及尼印、尼美关系升温的背景下举行的。选举基本延续了2017年后尼“三足鼎立”的政党格局,尼... 2022年11月20日尼泊尔举行新宪法颁布以来的第二次联邦议会选举,此次选举是在尼泊尔国内政党博弈加剧,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导致的经济下行,以及尼印、尼美关系升温的背景下举行的。选举基本延续了2017年后尼“三足鼎立”的政党格局,尼共(毛主义中心)继续保持“关键第三党”地位。但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如尼泊尔左翼政党席位整体受到削弱,民族独立党、民意党等新兴政党悄然崛起,以民族民主党为代表的保守势力有所回潮,马德西传统族群政党实力走弱,政党政治碎片化进一步加剧。导致此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样的:原尼泊尔共产党内部奥利派与普拉昌达—内帕尔派矛盾激化导致的政党分裂使左翼政党实力与形象双双受损;大会党、尼共(联合马列)等传统大党老人政治问题突出,青年知识分子政治参与意识强烈;两大选举联盟因策略失误、意识形态差异、政党内部候选人之争、联盟形式松散而未达到预期目标;马德西传统族群政党频繁分裂且受到新兴政党和传统大党的双重挤压等。此次选举后,尼泊尔未来政治稳定性依然堪忧,仍存在总理辞职、议会倒阁致使政权更迭的可能。联合政府内部激烈的权力与职位利益之争、政策与意识形态之争,国家治理能力与民众期望的脱节,印度对尼泊尔的干预以及中美博弈背景下美国迫使尼选边站队的压力是影响尼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大选 新兴政党 左翼政党 联盟政治 政治稳定
下载PDF
简论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
6
作者 周红禄 廉晓红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0-22,共3页
邓小平政治稳定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政治稳定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与现实提出的。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包括政权稳定、政策路线稳定、政治生活稳定以及世界局势稳定。邓小平的政治稳定思想是在改革开放背景... 邓小平政治稳定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政治稳定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与现实提出的。邓小平政治稳定思想包括政权稳定、政策路线稳定、政治生活稳定以及世界局势稳定。邓小平的政治稳定思想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逐步形成的,因而具有时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政治稳定思想 政治稳定的特点 政治稳定的途径
下载PDF
论政治稳定 被引量:11
7
作者 华学成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177-181,共5页
政治稳定是指政治机制运行的常态性、政治发展的有序性和政治规范的认同性;维持政治稳定的机制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大类。中国政治基本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不稳定因素,我们要运用各种政治稳定机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实现动态政治... 政治稳定是指政治机制运行的常态性、政治发展的有序性和政治规范的认同性;维持政治稳定的机制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大类。中国政治基本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不稳定因素,我们要运用各种政治稳定机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实现动态政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机制
下载PDF
我国政治稳定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杨仁厚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0-33,共4页
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政治稳定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为了使我国的政治稳定研究自觉地走向深入,本文拟对我国政治稳定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关键词 政治稳定 研究现状 政治发展 政治民主 政治改革 政治稳定思想 阶层分析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分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下载PDF
转型时期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超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21,共4页
社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三要素全面进步的历史进程和系统工程。世纪之交,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国的政治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生机勃勃的新局面,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前进,成功地创造... 社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三要素全面进步的历史进程和系统工程。世纪之交,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国的政治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生机勃勃的新局面,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前进,成功地创造了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 政治体系 社会转型时期 中国政治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政治稳定机制 政治主体 政治运行机制 政治制度化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政治稳定的特殊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庆五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9-43,共5页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制定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为起点,逐渐形成了我国本世纪80年代到...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制定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为起点,逐渐形成了我国本世纪80年代到下世纪中叶共70年的三步发展战略目标。这一现代化战略目标,是中华民族千年梦幻的现实追求,也是一个落后东方大国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唯一抉择。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他种种方面的特殊性。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战略,政治稳定也被赋予了异常特殊的性质。本文正是从这一特殊性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现代化战略目标 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 特殊性 世界性 中国政治稳定 传统社会 两大矛盾 现代化发展战略
下载PDF
简论邓小平政治稳定观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邸乘光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48,共4页
简论邓小平政治稳定观的基本特点安徽省社科院邸乘光邓小平的政治稳定思想,是邓小平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邓小平治国思想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其中包含着对成功经验和痛苦教训的深刻总结... 简论邓小平政治稳定观的基本特点安徽省社科院邸乘光邓小平的政治稳定思想,是邓小平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邓小平治国思想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其中包含着对成功经验和痛苦教训的深刻总结,是我党和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邓小平 辩证统一关系 政治发展 稳定状态 经济发展 政治环境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政治稳定思想 社会主义民主
下载PDF
改革和政治稳定的关系
12
作者 潘福能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1-62,共2页
要正确认识改革同政治稳定的关系,必须先弄清这两个概念,一是有序无序的“序”,二是政治稳定的“稳定”。这两个概念都不是绝对的,有序中有无序,无序中有有序,政治稳定也不是一潭死水、一成不变。改革要打破原来的有序,是因为原有的“... 要正确认识改革同政治稳定的关系,必须先弄清这两个概念,一是有序无序的“序”,二是政治稳定的“稳定”。这两个概念都不是绝对的,有序中有无序,无序中有有序,政治稳定也不是一潭死水、一成不变。改革要打破原来的有序,是因为原有的“传统”的有序当中出现了破坏性的“无序”,使政治体系不能再“有序”地与时代的要求合拍;同时改革也不是完全在政治体系的“无序”状态中进行的,它是一种得到政治体系推动并得到控制的有目的有步骤的社会运动。如果它是一匹无法驾驭的脱缰野马,其结果无疑是灾难性的社会大动乱。动乱之后的:“稳定”,可能是“传统”的复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系 政治稳定 无序性 有序无序 社会运动 死水 野马 时代的要求 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因素
下载PDF
经济体制与政治稳定形态的关系探析
13
作者 鞠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5,共3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维护这一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计划经济产生静态的政治稳定,市场经济要求动态的政治稳定。静态政治稳定由于其封闭性和停滞性,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维护这一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计划经济产生静态的政治稳定,市场经济要求动态的政治稳定。静态政治稳定由于其封闭性和停滞性,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相背离。动态的政治稳定是新时期中国惟一可以选择的政治稳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 静态政治稳定 市场经济 动态政治稳定 关系
下载PDF
稳农兴农 治国兴邦──评《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
14
作者 郭书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1-63,共3页
稳农兴农 治国兴邦──评《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郭书田武汉出版社新近推出了张厚安、徐勇主笔,项继权、吴毅、张劲松等撰写的《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1995年11月版)。该书是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 稳农兴农 治国兴邦──评《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郭书田武汉出版社新近推出了张厚安、徐勇主笔,项继权、吴毅、张劲松等撰写的《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1995年11月版)。该书是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政治稳定 稳定与发展 社会政治稳定 农村社会 中国农村 农村稳定 相关因素 农村经济体制 发展和稳定 发展问题
下载PDF
现代化深度发展中的政治稳定及其控制
15
作者 李放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3期71-74,共4页
政治稳定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经历了从自然生存到社会生存的演变过程,它由稳定的政权体系、合理的权力结构和有序的政治过程三个圈层构成。维持政治稳定的机制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态势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不稳定因素... 政治稳定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经历了从自然生存到社会生存的演变过程,它由稳定的政权体系、合理的权力结构和有序的政治过程三个圈层构成。维持政治稳定的机制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态势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不稳定因素。为此,必须运用各种政治稳定机制,通过扬弃的自为控制,消解各种不稳定因素,最终实现动态政治稳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深度发展 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机制 自在控制 自为控制
下载PDF
国内政治稳定理论研究述评
16
作者 左宏愿 《宁夏党校学报》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政治稳定是每一个政治体系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对于合理政治秩序的追求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目标,处于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思想家都会程度不同地关注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问题。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机制
下载PDF
转型国家的社会分化与政治稳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时文 韩献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57,共6页
政治稳定涉及政治体系、权力结构、政治过程以及社会政治心理等四个方面。转型国家普遍面临政治稳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社会分化和政治分化引起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制度性机制缺失而无法消解政治分化所造成的既定共享... 政治稳定涉及政治体系、权力结构、政治过程以及社会政治心理等四个方面。转型国家普遍面临政治稳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社会分化和政治分化引起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制度性机制缺失而无法消解政治分化所造成的既定共享预期错乱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交流运行方式失范。在理论上,每个转型国家都具有不同的内部状况、面临不同的外部环境,因而其政治稳定的表现层次和形式也不同。目前,中国的政治体系和权力结构是稳定的,但政治过程和社会政治心理则呈现出隐性的不稳定运行状态,因而需要从权力结构的高度去调适政治过程和重建稳定的社会政治心理,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中国稳定地实现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国家 社会分化 政治分化 政治稳定 中国政治稳定
下载PDF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亚佳 刘艳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52,共4页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有着内在的关联性 :有效的政治参与离不开政治体系的稳定 ,而政治体系的稳定也必须以广泛的政治参与作为其合法性基础。但是 ,政治参与并非一定能带来政治的稳定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统一 ,不仅有赖于政治系统的开...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有着内在的关联性 :有效的政治参与离不开政治体系的稳定 ,而政治体系的稳定也必须以广泛的政治参与作为其合法性基础。但是 ,政治参与并非一定能带来政治的稳定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统一 ,不仅有赖于政治系统的开放性 ,也有赖于政治参与的法制化。政治参与的法制化可以规范权力运行 ,整合公众意志 ,减缓参与冲击 ,实现社会公正 ,这些都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基础性条件。因此 ,在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同时 ,为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和实现社会稳定 ,又必须用法治原则塑造和规范政治参与的主体、客体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政治稳定 法制化 民主政治 动态稳定
下载PDF
社会阶层分析与政治稳定研究——评康晓光《未来3—5年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家栋 王思睿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年第4期32-40,共9页
关键词 社会阶层 政治稳定 康晓光 《未来3-5年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分析》 中国 理论模型 发展 改革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研究方案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纪 高永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24,共8页
研究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设计了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研究方案,包括问题的提出、基本概念界定、研究目的和意义、理论依据、分析框架等,这为如何衡量和实现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提... 研究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设计了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研究方案,包括问题的提出、基本概念界定、研究目的和意义、理论依据、分析框架等,这为如何衡量和实现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民族地区 政治稳定 研究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