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大撤退档案:记录中国抗战救亡图存历史
1
作者 李荣坤 李方富 程锡勇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3,共2页
1938年,发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宜昌大撤退是中国的敦刻尔克奇迹,是民族救亡的生动体现。围绕大撤退形成的档案资料是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为介绍这段历史的重要意义和档案文献的重要价值,笔者从事件经过、档案现状和开发成果3个方... 1938年,发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宜昌大撤退是中国的敦刻尔克奇迹,是民族救亡的生动体现。围绕大撤退形成的档案资料是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为介绍这段历史的重要意义和档案文献的重要价值,笔者从事件经过、档案现状和开发成果3个方面分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资料 档案文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开发成果 救亡图存 档案现状 民族救亡
下载PDF
一面救亡图存的旗帜——东北竞存中学校校旗背后的故事
2
作者 文思 《共产党员》 2024年第8期44-45,共2页
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中,展览着一件极其普通又非常特殊的革命文物。说它普通,因为它就像其他学校的校旗一样,上面用汉字写着学校的名字——“东北竞存中学校”;说它特殊,因为它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学生在西安创... 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中,展览着一件极其普通又非常特殊的革命文物。说它普通,因为它就像其他学校的校旗一样,上面用汉字写着学校的名字——“东北竞存中学校”;说它特殊,因为它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学生在西安创建学校时使用的校旗,承载着抗战时期流亡西安的东北师生在竞争、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抵抗侵略、救亡图存的近10年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博物馆 九·一八 救亡图存 抗战时期 东北 西安
下载PDF
救亡图存视域下民众觉醒原因的内外考量——以华北事变期间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把增强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8-13,共6页
在救亡图存视域下审视近代中国的社会运动,可以发现,凡是民众觉醒得越坚决、越彻底,民众的觉悟程度越高,运动则越容易成功;反之则大多不能摆脱彻底失败或部分失败的结局。而考之民众觉醒的整个历程,华北事变所起的作用巨大。就华北事变... 在救亡图存视域下审视近代中国的社会运动,可以发现,凡是民众觉醒得越坚决、越彻底,民众的觉悟程度越高,运动则越容易成功;反之则大多不能摆脱彻底失败或部分失败的结局。而考之民众觉醒的整个历程,华北事变所起的作用巨大。就华北事变时期的民众觉醒的促发因子而言,于外主要有两个:一是日本对华北的逐步侵蚀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步步妥协,二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对民众的启蒙影响;于内则主要在于民众亲身的亡家之痛与亡国之患,以及对华北时局的深刻体认,也即民众的真正觉醒是其自身认识升华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亡图存 华北事变 民众觉醒 内因 外因
下载PDF
鸦片战争后的救亡图存与开眼向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颖奇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1,共4页
鸦片战争从各个方面极大地震撼了中国千年的封建社会,清廷"天朝上国"的理念开始崩塌。国门洞开的耻辱强烈地刺激着统治阶层与知识精英,救亡图存的危机感与责任感由是萌生。林则徐、魏源等救亡先驱的开眼向洋之举开启了投石问... 鸦片战争从各个方面极大地震撼了中国千年的封建社会,清廷"天朝上国"的理念开始崩塌。国门洞开的耻辱强烈地刺激着统治阶层与知识精英,救亡图存的危机感与责任感由是萌生。林则徐、魏源等救亡先驱的开眼向洋之举开启了投石问路、承先启后、探索启蒙的民族自救运动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救亡图存 开眼向洋
下载PDF
论冯特《心理学的救亡图存》一书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申春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2-85,共4页
详细考察了冯特《心理学的救亡图存》(1913)一书的写作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以期揭示其历史意义。并指出 ,尽管冯特是以严肃的学术态度写作并出版了《心理学的救亡图存》一书 ,但这部著作并没有产生任何积极的历史结果 ,而只是在否定的意... 详细考察了冯特《心理学的救亡图存》(1913)一书的写作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以期揭示其历史意义。并指出 ,尽管冯特是以严肃的学术态度写作并出版了《心理学的救亡图存》一书 ,但这部著作并没有产生任何积极的历史结果 ,而只是在否定的意义上反映了冯特对心理学的理论态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特 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史 《心理学的救亡图存
下载PDF
严复的进化论思想与救亡图存 被引量:1
6
作者 苗春凤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2年第1期59-62,共4页
严复是第一个将西方进化论系统介绍到中国来的启蒙思想家,本文从近代中国民族的危机、社会苦难和种种历史灾难下亡国灭种的危险局面出发,阐述了严复译著《天演论》宣扬的进化论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思想文化武器,对近代中国社会... 严复是第一个将西方进化论系统介绍到中国来的启蒙思想家,本文从近代中国民族的危机、社会苦难和种种历史灾难下亡国灭种的危险局面出发,阐述了严复译著《天演论》宣扬的进化论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思想文化武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之倡导的变法改制以及谋求中国富强的业绩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进化论思想 救亡图存思想 思想文化 《天演论》
下载PDF
救亡图存:近代西北开发思想的价值核心——兼与杨才林同志商榷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红伟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4-49,共6页
近代西北开发思想是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转折、大变局的历史条件下萌动,并在爱国主义原动力的推动下,在抗战时期发展成为一股影响遍及全国的西北开发思潮。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 近代西北开发思想是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转折、大变局的历史条件下萌动,并在爱国主义原动力的推动下,在抗战时期发展成为一股影响遍及全国的西北开发思潮。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救亡图存与自强求富的基本要求。这既是把握近代西北开发思想与抗战时期西北开发思潮之间关系的根本问题,同样也是把握近代西北开发思想起伏变化的根本立足点。本文通过对近代西北开发思想的系统梳理,揭示了近代西北开发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乃是救亡图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西北开发思想 价值核心 救亡图存
下载PDF
“救亡图存”与近代中国世界史编纂的萌生
8
作者 于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4,共9页
中国的"世界历史"学科,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都有自己的学术史,都有其萌生、发生、发展的历史。自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甲午战争前约半个世纪,是中国世界史编纂的萌生时期,尽管只有短短的四五十年,但已鲜明地表现出这一学科发... 中国的"世界历史"学科,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都有自己的学术史,都有其萌生、发生、发展的历史。自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甲午战争前约半个世纪,是中国世界史编纂的萌生时期,尽管只有短短的四五十年,但已鲜明地表现出这一学科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内容。它是中华民族危机日趋加深催生的产物,"救亡图存"是其担当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危机 救亡图存 世界史编纂
下载PDF
从救亡图存到强国富民——论中国共产党百年使命变迁
9
作者 侯利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6-19,共4页
百年前,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正昂首大步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百年前,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正昂首大步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强国富民是其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使命 救亡图存 强国富民
下载PDF
近代中国救亡图存与思想启蒙的二律背反难题的选择及其现代意义
10
作者 曾健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0-53,60,共5页
近代中国,已远落后于西方,而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亡国和民族危机。无数爱国有识之士纷纷探索中国的出路。反对西方侵略,则必须救亡图存;要民族自强,又必须学习西方进行思想启蒙。近代中国人面临的这两难选择在今天... 近代中国,已远落后于西方,而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亡国和民族危机。无数爱国有识之士纷纷探索中国的出路。反对西方侵略,则必须救亡图存;要民族自强,又必须学习西方进行思想启蒙。近代中国人面临的这两难选择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迈向世界,中国改革开放,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既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同时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这是值得现代中国人深思和探索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救亡图存 思想启蒙 二律背反
下载PDF
“五四”百年中国从救亡图存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丽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4-52,共9页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时刻抗争的高潮,拉开了破旧立新的序幕,开启了救亡图存的道路选择,并以其伟大的精神和实践力量绵延百年,对新时代中...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时刻抗争的高潮,拉开了破旧立新的序幕,开启了救亡图存的道路选择,并以其伟大的精神和实践力量绵延百年,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五四运动留下了丰富的对外交往经验,积淀成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与精神,至今仍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从国际关系角度对五四运动展开研究具有较大价值:一方面可以更全面地梳理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因素与国际影响,揭示其在中国对外关系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可以明晰五四运动的外交遗产,总结百年来中国参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从五四运动爆发到新时代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正是继承五四遗产并不断在实践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救亡图存 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外关系
下载PDF
东北救亡运动史研究的新突破——评《救亡图存东北魂——东北救亡群体与西安事变研究》
12
作者 谭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9-190,共2页
14年中苦斗在救亡战线上的东北流亡群体,以极强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于民族危难之机,将东北军、东北流亡民众团结与组织起来,率先在全国发起东北救亡运动,为收复东北、实现全民族抗战进行着不懈地探索和斗争。这种爱国主义精... 14年中苦斗在救亡战线上的东北流亡群体,以极强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于民族危难之机,将东北军、东北流亡民众团结与组织起来,率先在全国发起东北救亡运动,为收复东北、实现全民族抗战进行着不懈地探索和斗争。这种爱国主义精神,高崇民称为“东北魂”,刘澜波称之为“东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亡图存 东北军 西安事变 群体 运动史 爱国主义精神 东北救亡运动 民族意识
下载PDF
“使动”与“促群”: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思潮中的政治现代性主张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权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8-256,共9页
以救亡图存和追求富强为目标,清末延续至民国时期的近代思潮呈现出两个论述主题:“动”与“群”。前者指出了文明进化的出路,与变法革命的主轴息息相关;后者浓缩了社会结构的标准,与政治整合的需求密切勾连。作为中国政治现代性重建过... 以救亡图存和追求富强为目标,清末延续至民国时期的近代思潮呈现出两个论述主题:“动”与“群”。前者指出了文明进化的出路,与变法革命的主轴息息相关;后者浓缩了社会结构的标准,与政治整合的需求密切勾连。作为中国政治现代性重建过程中“变”的子问题,“使动”与“促群”两种主张改造了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的原初含义,将有志解决政治现代性危机的革命型政党推上历史舞台。“使动”意图革除民族的沉滞与因循,“促群”旨在摆脱国家的松散与分裂。“动生静死”与“群强分弱”两则近代知识分子所阐发的人造政治公理,不仅是寻求现代化变革的论说依据,也是新的动态政治观与国家建设型政党形态产生的逻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亡图存 政治现代性 革命动员 政治整合 政党形态
下载PDF
开启民智 救亡图存——《山东杂志》评述
14
作者 孙向群 杨轶男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0-168,共9页
《山东杂志》是20世纪初由旅京山东人士在北京创办的期刊。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山东杂志》契合救亡启蒙的时代需求,以揭露列强侵略行径、暴露国家危急局势、开启民众智识、唤起民众爱国救亡意识为己任,在预备立宪失败后揭批清... 《山东杂志》是20世纪初由旅京山东人士在北京创办的期刊。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山东杂志》契合救亡启蒙的时代需求,以揭露列强侵略行径、暴露国家危急局势、开启民众智识、唤起民众爱国救亡意识为己任,在预备立宪失败后揭批清朝统治者预备立宪的实质,暗示革命新出路,彰显了深切的爱国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综而观之,《山东杂志》内容广泛,它放眼全国与世界形势,具有全局视野,是研究晚清时期中国特别是山东社会发展状况的宝贵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亡图存 《山东杂志》 旅京山东人
下载PDF
大概念视域下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家丽 《西部素质教育》 2022年第15期79-81,共3页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文章首先阐述了大概念内涵,然后说明了大概念提取的来源,最后以“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为例,论述了大概念视域下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大概念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下载PDF
从救亡图存到寻求富强——对近代中国救亡思潮嬗变轨迹的考察
16
作者 王建龙 《阴山学刊》 2005年第2期61-64,共4页
近代中国救亡思潮从守旧派的“尊王攘夷”发展到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再进一步发展到维新派的“寻求富强”,体现出一种递进的嬗变轨迹。对这一嬗变轨迹作出一个逻辑和历史上的合理阐释,对这三种典型救亡思路的内涵和内在演变作... 近代中国救亡思潮从守旧派的“尊王攘夷”发展到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再进一步发展到维新派的“寻求富强”,体现出一种递进的嬗变轨迹。对这一嬗变轨迹作出一个逻辑和历史上的合理阐释,对这三种典型救亡思路的内涵和内在演变作出详细的说明,进而对它们的作用和缺陷作出新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亡图存 尊王攘夷 寻求富强 嬗变轨迹
下载PDF
知识普及与救亡图存:试论1931-1937年间的抗战通俗读物出版及其影响
17
作者 申爽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74,96,共12页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军侵华程度加剧,中国社会进入局部抗战的"非常时期"。民间书业、抗日救亡团体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出版力量持续出版了大量宣扬国难国耻、传播国防常识与抗日救亡知识的通俗读物,通过常识普...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军侵华程度加剧,中国社会进入局部抗战的"非常时期"。民间书业、抗日救亡团体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出版力量持续出版了大量宣扬国难国耻、传播国防常识与抗日救亡知识的通俗读物,通过常识普及唤起大众的民族情感,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抗战文化动员储备了必要的知识资源,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宣传与普及奠定了群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普及 救亡图存 抗战通俗读物 抗战文献 出版
下载PDF
《安徽俗话报》对“救亡图存”的意义建构
18
作者 陈康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第3期112-114,共3页
《安徽俗话报》是清末安徽出版的颇具影响力的白话报刊之一。其宗旨为救亡图存与开通明智。本文主要沿着意义的产生与传递、接收和解读以及最终建构这一条主线,探讨《安徽俗话报》关于"救亡图存"意义的阐释与建构,研究发现,... 《安徽俗话报》是清末安徽出版的颇具影响力的白话报刊之一。其宗旨为救亡图存与开通明智。本文主要沿着意义的产生与传递、接收和解读以及最终建构这一条主线,探讨《安徽俗话报》关于"救亡图存"意义的阐释与建构,研究发现,其主要通过论说、历史、诗词篇等俗话栏目形塑了"救亡图存"的报刊宗旨,进而审视报纸媒介与社会思潮、报人与时局之间双重勾连、互相融通这一复杂的历史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俗话报》 救亡图存 意义建构 思潮 时局
下载PDF
烽火长安:救亡图存的兵工脊梁
19
作者 吴佳佳 《红岩春秋》 2013年第2期24-31,共8页
“战以止战.兵以弭兵,正义的剑是为保卫和平。创造犀利的武器,争取国防的安宁,光荣的历史肇自金陵。”这首由郭沫若作词、贺绿汀谱曲的厂歌,从1932年起一直传唱至今。虽然歌名已多次更改——从《金陵兵工厂厂歌》、《第二十一兵工... “战以止战.兵以弭兵,正义的剑是为保卫和平。创造犀利的武器,争取国防的安宁,光荣的历史肇自金陵。”这首由郭沫若作词、贺绿汀谱曲的厂歌,从1932年起一直传唱至今。虽然歌名已多次更改——从《金陵兵工厂厂歌》、《第二十一兵工厂厂歌》到如今的《长安之歌》,但这首创作于“九一八”事变之后的进行曲,正是烽火岁月中长安人坚强不屈、奋勇拼搏的精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亡图存 长安 烽火 “九一八”事变 兵工厂 郭沫若 贺绿汀 金陵
下载PDF
新四军军歌:救亡图存的铁军“呐喊”
20
作者 陈诺 《云岭先锋》 2015年第11期53-53,共1页
1938年4月,在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的率领下,一支400余人的先遣支队从皖南岩寺出发,揭开了东进抗日的序幕。前进过程中,军歌是力量的源泉。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 1938年4月,在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的率领下,一支400余人的先遣支队从皖南岩寺出发,揭开了东进抗日的序幕。前进过程中,军歌是力量的源泉。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到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欢迎会上,时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的陈毅提出新四军应该有一支如法国《马赛曲》一般雄壮的军歌,大家纷纷表示赞成并委托其作词,陈毅欣然答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救亡图存 军歌 呐喊 1939年 军事委员会 国民政府 中央军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