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现场急救表格化、同质化管理在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袁葛粉 范雪梅 +1 位作者 张敏敏 周永华 《现代医院管理》 2024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产科现场急救表格化、同质化管理在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的影响。方法选用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接受救治的危急重症孕产妇共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全市助产机构救治的30例未实施表格化、同质化管理的危... 目的分析产科现场急救表格化、同质化管理在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的影响。方法选用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接受救治的危急重症孕产妇共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全市助产机构救治的30例未实施表格化、同质化管理的危急重症孕产妇,观察组为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全市助产机构救治的29例实施表格化、同质化管理的危急重症孕产妇,比较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再次手术率之间差异,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均次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现场急救表格化、同质化管理在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可确保最佳救治时机,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救治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现场急救 表格化 同质化 孕产妇 危急重症救治 救治时间 救治费用 救治成功率
下载PDF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
2
作者 沈宗欢 姚志斌 王瑢 《右江医学》 2024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传统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前组);再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行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后...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传统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前组);再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行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救治效果[从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方面评估]、救治时间(院前急救反应用时、院内急诊用时、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于救治前后,比较损伤严重程度[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组比较,实施后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及MODS发生率更低,家属满意度更高(P<0.05);实施后组院前急救反应用时、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且院内急诊用时长于实施前组(P<0.001);实施后组患者ISS评分低于实施前组(P<0.001)。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具有高效、快速等优势,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中,能够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传统救治 一体化救治 救治效果 救治时间
下载PDF
5G+院前院内一体化融合系统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3
作者 冯春玲 汪培培 +3 位作者 姜荷霖 胡夏晴 许朝彬 徐琴鸿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5G+院前院内一体化融合系统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6月急诊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同年7-12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创伤救治模式,观察组实施5G+院前... 目的探讨5G+院前院内一体化融合系统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6月急诊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同年7-12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创伤救治模式,观察组实施5G+院前院内一体化融合系统的创伤救治模式。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早期病死率、CT完成时间、急诊室滞留时间、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期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创伤救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5G+院前院内一体化融合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院前院内创伤救治的互联互通,提升严重创伤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患者 严重创伤 5G+ 创伤救治 院前救治 院内救治 信息化护理
下载PDF
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沙玲 马济芬 +1 位作者 李红芳 王海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4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急救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急诊救治的105例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不同的干预措施划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急诊救治流程)和... 目的探究急救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急诊救治的105例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不同的干预措施划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急诊救治流程)和观察组(52例,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0.38%)相较于对照组(75.47%)更高(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5.77%)相较于对照组(18.87%)更低(P<0.05)。急诊救治后24 h、48 h及出院时,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同一时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情评估、常规检查、病情确诊、入院至溶栓和急诊停留的时间均更短(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于急诊救治期间应用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缩短救治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能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诊救治 急救绿色通道 临床护理路径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快速反应团队工作模式对重症孕产妇抢救效率及救治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吕红 高文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56-359,共4页
目的:观察对重症孕产妇实施快速反应团队(RRT)工作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开展常规护理模式的148例重症孕产妇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开展RRT工作模式的152例重症孕产妇临床资料纳入... 目的:观察对重症孕产妇实施快速反应团队(RRT)工作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开展常规护理模式的148例重症孕产妇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开展RRT工作模式的152例重症孕产妇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抢救效率、救治结局、新生儿情况、重症孕产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处理时间(22.6±4.0min)、抢救情况(10.5%)、剖宫产率(35.5%)、新生儿死亡率(0)、ICU入住率(2.0%)、住院时间(7.56±1.34d)、并发症总发生率(2.6%)均少于对照组(33.0±4.5min、18.9%、52.0%、4.1%、27.7%、10.86±3.33d、12.2%),预警情况(40.1%)、有效处理率(98.0%)、5minApagar评分(8.74±0.58分)、脐带血pH值(7.64±1.96)高于对照组(27.7%、81.8%、8.46±0.64分、4.96±1.34)(均P<0.05),两组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1minApagar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RRT工作模式可提高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效率,改善救治结局、新生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孕产妇 快速反应团队工作模式 抢救效率 救治结局 护理
下载PDF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建慧 赵光玲 申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探究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和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5月到2022年6月间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 目的: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探究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和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5月到2022年6月间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急诊服务模式,患者被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其中常规组按照传统急诊模式进行处理,试验组则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急诊工作效率、抢救成功率、复发率、致残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评价。结果:数据显示,试验组的各项时间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此外,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复发率和致残率都低于常规组(P<0.05);而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试验组也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不仅能缩短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时间,还能显著提高救治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减少长期后遗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值得在更多的医疗机构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脑卒中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抢救效果
下载PDF
联合全域作战态势下对战伤救治能力建设需求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付小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21世纪初,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成为引领全球新军事变革的核心组成部分。挽救伤员生命与技术创新是军事医学发展的原动力。如何在新的作战样式和态势下成功救治伤病员,是军事医学必须... 21世纪初,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成为引领全球新军事变革的核心组成部分。挽救伤员生命与技术创新是军事医学发展的原动力。如何在新的作战样式和态势下成功救治伤病员,是军事医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联合全域作战是一种全新的军事理念,代表着未来作战样式的发展方向,对未来战争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意义,也对战伤救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是战场一线救治时效的根本法则,战伤救治必须服务于联合全域作战需求与勤务要求。本文就联合全域作战态势下战伤救治能力建设的需求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伤救治 联合全域作战 军事变革 军事医学
下载PDF
“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华 周玉 徐佳韵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200例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急救模式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常规急救方案基础上实施“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200例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急救模式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常规急救方案基础上实施“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的1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院前转运时间、入院至手术抢救时间、手术时间,急救成功率及致残率,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院前转运时间、入院至手术抢救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5 d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可改善sTBI患者救治效果,缩短急救等待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互联网+ 急救护理模式 救治效果
下载PDF
化脓性链球菌致急性感染性暴发性紫癜合并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的救治实践
9
作者 何宗钊 孙斌 +2 位作者 马四清 郭利涛 王皓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观察化脓性链球菌(GAS)致急性感染性暴发性紫癜(AIPF)并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指标变化及救治过程,为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6月17日救治的1例GAS致AIPF合并... 目的观察化脓性链球菌(GAS)致急性感染性暴发性紫癜(AIPF)并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指标变化及救治过程,为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6月17日救治的1例GAS致AIPF合并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表现、体征、检查指标及救治过程;结合既往文献报告的相关内容,探讨该类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和救治措施,并观察患者预后。结果患者男性,80岁,既往体健,1年前接受膝关节手术,2021年6月17日因“左侧面部疼痛肿胀伴张口困难2d”入院。入院后完善实验室血常规、血生化和凝血功能检查,头颅CT示左侧咬肌肿胀,面颊部皮下渗出,左侧咽旁间隙显示不清,咽鼓管开口显示欠佳,咽喉部狭窄;彩色超声示左侧颌面部及眼脸软组织肿胀,间隙内水肿。入院6+h,患者右侧面、颈、肩及胸上部逐渐出现紫斑、血疤和坏死,伴触痛、高热,以颜面部为主;心率波动在150次/min左右,血压108/71mmHg(1mmHg~0.133kPa,间羟胺6.67μg·kg^(-1)·min^(-1)维持血压),诊断为脓毒性休克,转至重症监护病房(ICU)抢救治疗。在及时有效综合监测下给予维持呼吸循环稳定为基础的积极救治,经血浆输注,早期创面处理,合理及时抗感染及炎症因子清除,器官功能保护和支持治疗,最终患者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未复发。结论GAS急性感染起病急且危重,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救治难度极大;但及时有效的精细化综合监测、评估及治疗仍能取得良好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链球菌 急性感染 暴发性紫癜 脓毒症 救治
下载PDF
北京市海淀区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运行现况分析
10
作者 邵瑜 梁英智 +4 位作者 杨雪梅 李丹丹 石蕊 孟超 蒋红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201-1206,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建设及运行现状。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2020-2022年填报的《海淀区危重孕产妇转会诊指定医院接诊高危孕产妇和危重孕产妇个案登记表》等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20-2022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建设及运行现状。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2020-2022年填报的《海淀区危重孕产妇转会诊指定医院接诊高危孕产妇和危重孕产妇个案登记表》等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20-2022年海淀区高危孕产妇占比从16.16%升至27.34%(χ^(2)_(趋势)=923.56,P<0.001),危重救治网络高危双向转诊率由47.02%上升至59.21%(χ^(2)_(趋势)=26.03,P<0.001),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月床位平均周转次数高于下级助产机构,产科医护人员配置相对紧张,下级助产机构危重孕产妇发生率由3.23‰降至1.45‰(χ^(2)_(趋势)=8.81,P=0.003),孕产妇死亡率也呈现下降趋势(χ^(2)_(趋势)=4.25,P=0.039)。结论:北京市海淀区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运行效果较为理想,降低了危重孕产妇发生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下一步应加强区域资源配置,依托“云上妇幼”,加强信息反馈和人员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孕产妇 救治网络 资源配置
下载PDF
评估医疗机构救治严重产后出血能力的质性访谈
11
作者 贾艳菊 王孟 +1 位作者 崔洪艳 陈叙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9-335,共7页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救治严重产后出血能力的现状和评估指标,为进一步建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救治能力评估体系、规范救治流程及完善分级诊疗和转诊体系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于2022年2—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35名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及30名...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救治严重产后出血能力的现状和评估指标,为进一步建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救治能力评估体系、规范救治流程及完善分级诊疗和转诊体系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于2022年2—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35名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及30名三级医院医护人员共65名为研究对象,进行严重产后出血救治能力相关质性半结构化访谈。依据扎根理论法,应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析出概念类属和核心主题,总结目前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救治严重产后出血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析出严重产后出血救治能力相关44个初始概念、21个副概念及4个核心主题,围绕4个核心主题构建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严重产后出血救治能力评估指标池。目前医疗机构救治严重产后出血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设施设备及药品不足、人员配备未达要求、救治技术熟练度欠佳及救治流程不规范的问题。结论:鉴于医疗机构严重产后出血救治能力参差不齐且无统一评估标准,初步形成了救治能力评估指标池,建议各级医院根据指标池,进一步规范救治流程及完善分级诊疗和转诊体系,以期提高严重产后出血的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产后出血 救治能力 质性研究 半结构化访谈 扎根理论法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小丹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CNP)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CNP)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联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MDT模式下的CNP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效、创伤严重程度[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检查时间及会诊医生到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1、14.790、9.184,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I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80,P<0.05)。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5,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90,P<0.05)。结论:MDT模式下的CNP护理能够提高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及检查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多发伤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 救治成功率
下载PDF
绿道专职护士主导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救治模式的应用
13
作者 谭薇 成守珍 +6 位作者 谢小华 彭刚刚 郭培锋 刘薇 齐楚怡 王亚娟 李玉萌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9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绿道专职护士主导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溶栓救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深圳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4例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3月—2022年2... 目的探讨绿道专职护士主导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溶栓救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深圳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4例AIS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3月—2022年2月61例AIS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模式接诊溶栓;2022年3月—2023年2月的63例AIS患者为干预组,采用以绿道专职护士为主导的模式接诊溶栓。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完成CT所用时间、溶栓知情同意谈话时间、入院至静脉溶栓开始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DNT 60min达标率、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入院至完成CT检查所用时间、溶栓知情同意谈话时间、DNT均短于对照组,干预组DNT 60min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溶栓前后干预组NIHSS评分降幅较对照组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就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绿道专职护士为主导的AIS静脉溶栓救治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入院至完成CT检查所用时间、溶栓知情同意谈话时间、DNT时间,降低患者NIHSS评分,提高DNT 60 min达标率及患者就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专职护士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救治效果 前-后对照研究
下载PDF
人造血管和自体血管移植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14
作者 袁凯平 杨业辉 +4 位作者 谢广中 梅林军 陈绵 刘淦良 萧艳珊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9-1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人造血管、自体血管移植用于创伤救治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80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应用血管移植材料的不同分组,分成人造血管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健... 目的对比分析人造血管、自体血管移植用于创伤救治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80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应用血管移植材料的不同分组,分成人造血管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健侧大隐静脉或其他静脉显微吻合,人造血管组给予人工血管显微吻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3个月移植物通畅率。结果人造血管组移植吻合时间与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人造血管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3,P<0.05)。随访3个月人造血管组移植物通畅率为10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87.50%(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5)。结论在创伤引起的血管损伤救治中,应用人造血管移植方式手术时间短、输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移植物通畅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救治 血管损伤 血管移植 人造血管 自体血管 移植物通畅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救治多发伤3例患者中的应用
15
作者 丁志杰 孟宇 陈兰涛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8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术后转往高质量创伤救治中心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分析3例使用ECMO技术救治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ECMO技术作为有效的创伤救治手段,对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矫正休克和...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术后转往高质量创伤救治中心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分析3例使用ECMO技术救治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ECMO技术作为有效的创伤救治手段,对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矫正休克和缺氧状态、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术后及时转往高质量创伤救治中心进行多学科综合诊治,对控制感染、修复组织损伤、预防并发症等具有重要意义。结论ECMO技术结合术后转诊至高质量创伤救治中心的综合治疗策略,有助于提高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本研究为临床医生及时识别和抢救重症多发伤患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作用 多处创伤 创伤救治 高质量创伤救治中心 多学科综合诊治
下载PDF
基于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联网+”应急救治系统构建与应用
16
作者 李强 杨斌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9期27-32,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全场景“互联网+”应急救治系统,通过互联网和智能化手段将院内服务能力和资源扩展到院外,解决目前应急医疗面临的挑战,如数据采集有难度、网络传输不稳定、协同交互不足以及辅助诊断不够智能等。构建... 目的:构建基于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全场景“互联网+”应急救治系统,通过互联网和智能化手段将院内服务能力和资源扩展到院外,解决目前应急医疗面临的挑战,如数据采集有难度、网络传输不稳定、协同交互不足以及辅助诊断不够智能等。构建一个以患者为核心的分级智能应急救治体系,实现院内外一体化的远程应急医疗服务。方法: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利用“声纹+”身份认证技术确保一线救援人员、急救医生、专家和患者的可信接入,利用5G实现多方远程医疗协作,结合远程实时监护、远程会诊与AI辅助决策,实现应急预案智能生成、病情智能监测预警、医院及路线智能规划,以便远程指导急救并提前制定救治方案。结果:该系统已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福建省急救中心等多家单位得到应用,成功支持了世界互联网大会、北京冬奥会等多个重大项目的应急保障工作,并在天通苑社区向百万居民提供服务。结论:通过整合智能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将应急救治的关口前移,应急救治的能力前移,形成前端急救人员应急施救,后端医院专科医师深度参与的基于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救治系统,形成远程智能应急救治体系管理规范以及技术标准,开创了一种全地域覆盖、全病种服务、全流程管理的应急救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应急救治体系 远程应急医疗 智能身份认证 智能网络传输 智能辅助决策
下载PDF
对比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与传统教学方式在急诊创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陈卫鑫 孙超 +1 位作者 李江 牛陆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0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实施急诊创伤临床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以及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名急诊创伤临床教学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研究。以教学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30名)采... 目的探讨在实施急诊创伤临床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以及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名急诊创伤临床教学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研究。以教学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30名)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30名)采用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对比两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急救技能操作成绩(80.25±13.26)分、临床理论知识成绩(80.14±13.14)分、沟通合作能力评分(80.22±13.44)分、综合判断以及处理能力评分(80.45±14.28)分高于参照组(70.14±12.25)分、(81.66±14.22)分、(71.77±12.25)分、(71.66±1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7、18.954、2.545、2.397,P均<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评分较参照组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开展急诊创伤临床教学中,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方法的有效应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仿真严重创伤救治演练 传统教学方式 急诊创伤临床教学
下载PDF
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对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胡彬 张伟伟 +1 位作者 崇爱国 周燕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91-393,共3页
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持续缺乏血液供应而出现坏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急性病症~([1])。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严重者将发生心脏衰竭,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 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持续缺乏血液供应而出现坏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急性病症~([1])。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严重者将发生心脏衰竭,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3])。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在急诊工作中具有明确性和谨慎性,使急诊工作更为专业化、系统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4-5])。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对患者进行干预,分析对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救治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 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 救治效果
下载PDF
高压氧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佳 尹可浩 费斌 《西藏医药》 2024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研讨高压氧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我院急诊救治的AcMP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全部患者均治疗10天,比较两组... 目的研讨高压氧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我院急诊救治的AcMP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全部患者均治疗1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意识复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识复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对照组(23.53%),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能够辅助改善AcMP患者的动脉血气,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 急诊救治
下载PDF
脑血管病发作后的紧急处理与救治
20
作者 童燕娜 段洪连 耿晓坤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8期60-61,共2页
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这类疾病主要包括脑梗塞、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涉及血管腔的闭塞、狭窄、破裂以及血管壁损伤等多种病变类型。因此,了解并掌握... 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这类疾病主要包括脑梗塞、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涉及血管腔的闭塞、狭窄、破裂以及血管壁损伤等多种病变类型。因此,了解并掌握脑血管病发作后的紧急处理与救治方法,对于减少病患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壁损伤 病变类型 神经系统疾病 血管腔 脑梗塞 脑血管病 救治方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