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华 周玉 徐佳韵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200例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急救模式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常规急救方案基础上实施“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200例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急救模式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常规急救方案基础上实施“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的1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院前转运时间、入院至手术抢救时间、手术时间,急救成功率及致残率,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院前转运时间、入院至手术抢救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5 d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急救护理模式可改善sTBI患者救治效果,缩短急救等待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互联网+ 急救护理模式 救治效果
下载PDF
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对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胡彬 张伟伟 +1 位作者 崇爱国 周燕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91-393,共3页
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持续缺乏血液供应而出现坏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急性病症~([1])。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严重者将发生心脏衰竭,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 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持续缺乏血液供应而出现坏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急性病症~([1])。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严重者将发生心脏衰竭,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3])。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在急诊工作中具有明确性和谨慎性,使急诊工作更为专业化、系统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4-5])。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对患者进行干预,分析对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救治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流程 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 救治效果
下载PDF
内镜诊疗时机对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陈正彦 刘君颖 +5 位作者 张然 蒋举峰 贺照霞 刘玮 余海洋 张红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339-2343,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诊疗时机对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根据内镜诊疗时机不同... 目的探讨内镜诊疗时机对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根据内镜诊疗时机不同分为A组(35例,入院后0~6 h内行内镜诊疗)、B组(29例,入院后6~12 h内行内镜诊疗)和C组(32例,入院后12~24 h内行内镜诊疗),比较3组治疗情况(出血部位检出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86例)和死亡组(1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A组和B组出血部位检出率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止血成功率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腹水征、血钠、ALT、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水征、血钠降低是影响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于入院后6~12 h内行内镜诊疗可提高患者救治效果,但入院后0~6 h内行内镜诊疗需更多临床循证证据,且腹水征、血钠降低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高危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诊疗 时机 救治效果 预后
下载PDF
规范化急救配合早期杂合式血液净化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效果
4
作者 刘慧敏 李丽娜 +2 位作者 邵标 陈岗 尹娜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急救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早期综合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AOPP患者103例,其中,3例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最终纳入100例。根据急救方案分为常规组(... 目的探讨规范化急救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早期综合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AOPP患者103例,其中,3例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最终纳入100例。根据急救方案分为常规组(n=48)与观察组(n=52)。常规组采取常规急救管理+杂合式血液净化,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急救+杂合式血液净化。观察两组救治效果、急救相关情况[意识恢复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阿托品与盐酸戊乙奎醚使用剂量、胆碱酯酶(ChE)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干预前后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8(IL-8)]、并发症及急救行为能力。结果观察组救治效果良好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ChE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常规组,阿托品与盐酸戊乙奎醚使用剂量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8 h,两组TNF-α、TGF-β1、IL-8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6/52),低于常规组的33.3%(1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诊速度、抢救护理配合能力、应急能力、急救用物准备、抢救能力、整体护理质量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急救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能提高救治效果,增强急救行为能力,缩短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 杂合式血液净化 规范化急救 救治效果 并发症 炎性指标
下载PDF
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竹 李小悦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9-81,85,共4页
目的:研究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后影响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提高CPR救治成功率,便于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管理和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 目的:研究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后影响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提高CPR救治成功率,便于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管理和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1月的72例心肺复苏患者的性别、年龄、CPR持续时间等因素,以自主循环恢复(Return⁃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为最终结局分为ROSC组与未ROSC组;以存活出院为最终结局分为分为存活出院组与未存活出院组,将上述分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经CPR救治后21例患者ROSC,其中19例存活出院。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CPR持续时间短、肾上腺素累计剂量小为促进患者ROSC及存活出院可能的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小、肾上腺素累计剂量小是ROSC可能的保护因素;肾上腺素累计剂量小是患者存活出院可能的保护因素。结论:CPR过程中肾上腺素累计剂量小是ROSC和存活出院可能的影响因素,患者年龄小是ROSC可能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救治效果 ROSC 存活出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的临床救治效果
6
作者 任阿妹 孙艺 +1 位作者 姚芳 夏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48-251,共4页
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通过应用全局式护理模式,探究临床具体救治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本院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年限为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研究对象划分为M组、N组。其中,M组患者在护理中采... 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通过应用全局式护理模式,探究临床具体救治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本院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年限为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研究对象划分为M组、N组。其中,M组患者在护理中采取常规护理方式,N组则是采取全局式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指标可知,N组各项急救时间更短(P<0.05);N组抢救成功率更高一些(P<0.05);经干预以后,N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LVEF水平更优(P<0.05);N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更低一些(P<0.05)。结论 临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通过应用全局式护理模式,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的成功率,优化急救时间指标,改善患者心功能,避免出现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全局式护理 救治效果
下载PDF
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及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
7
作者 王艳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53-0156,共4页
探讨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来提升救治效果和减少患者的心理痛苦。方法 从2023年3月-2024年3月这段时间内抽取样本数500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将500例中的250例纳入对照组,剩余的250例纳入观察组,分别将常规护理和预见... 探讨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来提升救治效果和减少患者的心理痛苦。方法 从2023年3月-2024年3月这段时间内抽取样本数500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将500例中的250例纳入对照组,剩余的250例纳入观察组,分别将常规护理和预见性创伤护理提供给对照组和观察组。本研究需要两组分别比较的指标有:住院时间和急救时间、疼痛轻重程度、焦虑抑郁状态、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抢救率的满意度。结果 上述一一对比的指标所呈现出的是观察组预见性创伤护理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间出现了差异,p<0.05。结论 预见性创伤护理对减轻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痛苦程度以及对提升患者救治率上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创伤护理 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 救治效果
下载PDF
Lucas心肺复苏装置辅助胸外按压在临床急诊工作中对心肺复苏质量以及救治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邓小军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急诊工作中应用Lucas心肺复苏装置辅助胸外按压对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质量以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C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将2021年1—1... 目的探讨临床急诊工作中应用Lucas心肺复苏装置辅助胸外按压对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质量以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C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将2021年1—11月收治的52例CA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4例CA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肺复苏,观察组患者给予Lucas心肺复苏装置辅助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质量参数(有效按压百分比、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正确按压释放率、中断次数)以及救治效果(自主循环恢复率、复苏成功率、24 h存活率以及复苏成功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有效按压百分比、按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按压深度、正确按压释放率均大于或高于对照组,中断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复苏成功率、24 h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急诊工作中应用Lucas心肺复苏装置辅助胸外按压的按压深度更佳,正确按压释放率更高,中断次数更少,且可明显缩短CA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和呼吸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救治效果
下载PDF
不同血浆与红细胞输注比例对创伤后大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刘慧如 何颖 周园园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FFP)与红细胞(RBC)输注比例对创伤后大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创伤后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救治时FFP/RBC输注比例不同分为A组(n=42)、B组(n=44)和C组(n=39)。A组输注比例0.5~1.0;B组...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FFP)与红细胞(RBC)输注比例对创伤后大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创伤后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救治时FFP/RBC输注比例不同分为A组(n=42)、B组(n=44)和C组(n=39)。A组输注比例0.5~1.0;B组输注比例>1.0~1.5;C组输注比例>1.5~2.0。比较各组患者救治效果(入院24 h死亡率、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血常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纤溶功能[D-二聚体(D-D)、蛋白C(PC)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及血制品输注量。结果:各组患者入院24 h死亡率、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血后,各组患者APTT、PT、Plt、D-D、INR、PC水平比较:A组<B组<C组(P<0.05)。各组患者FFP输注量比较:A组>B组>C组(P<0.05)。结论:救治创伤后大出血患者过程中推荐FFP/RBC的输注比例为>1.0~1.5,在保证救治效果的前提下,能有效促进凝血功能恢复,节约血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与红细胞输注比例 救治效果 回顾性研究 创伤后大出血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及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
10
作者 赵晨丽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预见性创伤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6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创伤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效果差异,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变化,最后比较两组满意度差异。... 目的:分析预见性创伤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6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创伤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效果差异,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变化,最后比较两组满意度差异。结果:救治效果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变化幅度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创伤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符合此类患者的护理需求,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创伤护理 急诊创伤性骨折 救治效果
下载PDF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
11
作者 沈宗欢 姚志斌 王瑢 《右江医学》 2024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传统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前组);再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行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后...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传统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前组);再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行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96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救治效果[从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方面评估]、救治时间(院前急救反应用时、院内急诊用时、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于救治前后,比较损伤严重程度[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组比较,实施后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及MODS发生率更低,家属满意度更高(P<0.05);实施后组院前急救反应用时、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且院内急诊用时长于实施前组(P<0.001);实施后组患者ISS评分低于实施前组(P<0.001)。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具有高效、快速等优势,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中,能够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传统救治 一体化救治 救治效果 救治时间
下载PDF
院前急救对四肢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黄钰淇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目的:选择四肢骨折患者,对其救治情况进行探究,以期明确院前急救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折处理,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 目的:选择四肢骨折患者,对其救治情况进行探究,以期明确院前急救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折处理,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S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处理可减轻四肢骨折患焦虑情绪,提高抢救成功率及骨折复位优良率,减少并发症,促进预后转归,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院前急救 救治效果
下载PDF
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对急诊内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与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徐庆玉 李元和 +1 位作者 陈智伟 张红兵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分析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对急诊内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内科2021年1月~2023年9月诊治的80例卒中患者资料,依据是否采用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 目的:分析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对急诊内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内科2021年1月~2023年9月诊治的80例卒中患者资料,依据是否采用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统计两组的救治时间相关指标(入院至CT检查时间、CT检查至诊断时间、诊断至决策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决策至签字时间、签字至静脉溶栓时间、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近期预后指标(残疾总发生率、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后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时间相关指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残疾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前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救治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救治前(P<0.05),随访结束时的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能够提升急诊内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近期预后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内科 卒中 卒中急救地图 信息化时间追踪 救治效果 近期预后
下载PDF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提升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治效果的价值研究
14
作者 王秀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163-165,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检查时间和急救时间更短,分诊合格率及总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可有效提升抢救效率,取得患者的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危重症 救治效果
下载PDF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胸痛中心急救中对救治效果与满意度的促进作用
15
作者 曹季 宋美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97-0101,共5页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胸痛中心急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出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68例胸痛病患,纳入常规组(n=34)、优化组(n=34),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优化组抢救、球囊扩张、心电图确诊...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胸痛中心急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出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68例胸痛病患,纳入常规组(n=34)、优化组(n=34),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优化组抢救、球囊扩张、心电图确诊、急诊室停留的时间(43.95±3.82min、97.26±5.53min、8.01±1.79min、30.12±8.47min)短于常规组(52.46±4.67min、112.71±8.39min、12.93±2.45min、51.25±12.73min),P<0.05;优化组护理后心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优化组抢救成功率(94.12%)高于常规组(76.47%),P<0.05;优化组不良心血管事件(8.82%)少于常规组(29.41%),P<0.05;优化组总满意率(97.06%)高于常规组(82.35%),P<0.05。结论 在胸痛中心急救中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能提高救治效果及满意度,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胸痛 急救 救治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探讨三甲综合医院创伤多学科团队成立前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
16
作者 郑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10-0013,共4页
观察三甲综合医院创伤多学科团队成立前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收治严重创伤患者80例,根据三甲综合医院创伤多学科团队是否成立分成两组,成立前收治的40例患者为成立前组,成立后收治的另4... 观察三甲综合医院创伤多学科团队成立前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收治严重创伤患者80例,根据三甲综合医院创伤多学科团队是否成立分成两组,成立前收治的40例患者为成立前组,成立后收治的另40例患者为成立后组。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指标,统计患者救治效果。结果 成立后组患者行特殊检查时间、于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至接受手术时间、入院后至接受手术时间均短于成立前组,(P<0.05)。成立后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更高,而不良事件、ICU收治及死亡率更低,(P<0.05)。成立后组患者对于救治的总满意率高于成立前组,(P<0.05)。结论 三甲综合医院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中,开展以创伤多学科团队综合救治,对于缩短患者行特殊检查时间、于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至接受手术时间、入院后至接受手术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ICU收治及死亡率,获得患者一致满意,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综合医院 创伤多学科团队 成立前后 严重创伤 救治效果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赖美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92-0095,共4页
分析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救治时,采取综合性护理的作用。方法 将院内5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两个小组,依次为研究组与常规组,两个小组别的纳入研究数量均为25例,且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予以干预及综合护理... 分析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救治时,采取综合性护理的作用。方法 将院内5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两个小组,依次为研究组与常规组,两个小组别的纳入研究数量均为25例,且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予以干预及综合护理方式予以干预,并对两组患者干预之后分析其不同效果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比较护理满意度,前者的数值更高(P<0.05);研究组代谢性酸中毒、低体温、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脏器功能衰竭等情况更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完成检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救时间、休克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均更短(P<0.05);研究组与常规组相比较其SAS评分及SDS评分,前者数值均更低(P<0.05)。结论 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满意度,使其抢救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 创伤失血性休克 救治效果 影响 分析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促进预后效果的研究
18
作者 马月萍 马弘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54-0157,共4页
探讨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群体实施干预对其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病例都来自于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2022年2月开始实施样本选取,到2023年10月结束样本选取,共计挑选了60例患者参与... 探讨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群体实施干预对其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病例都来自于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2022年2月开始实施样本选取,到2023年10月结束样本选取,共计挑选了6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通过单双数分组,对照组(n=30),选择通过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n=30),选择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详细分析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群体实施干预对其抢救效果的影响。结果 急诊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抢救的过程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30例患者从最终抢救效果、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急救指标和护理满意情况上来看,都要比常规干预的对照组30例患者更为优秀(P<0.05)。结论 比较常规护理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对急诊科的护理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改善,护理人员抢救效果效率更高,效果也更为突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效果 预后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病人急诊护理中应用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救治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蒋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13-0116,共4页
探讨发生主动脉夹层时充分发挥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的优势所发挥的总体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所接收的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14例),观察组(绿... 探讨发生主动脉夹层时充分发挥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的优势所发挥的总体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所接收的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14例),观察组(绿色通道护理,14例),分析两组各环节所消耗的时间与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检查时间、病情确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救治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4.29%;住院时,观察组SBP、DBP、HR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aO2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态度、行动态度、亲密关系、Herth希望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借助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可以在较大限度上缩短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总体救治时间,稳定其体征,提高其希望水平,并且对救治效果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诊护理 急诊绿色通道 护理流程 救治效果
下载PDF
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刘金会 李林艳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各103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常规急诊护理路径,后组开... 目的探讨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各103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常规急诊护理路径,后组开展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在急救各环节时间、手术情况、心功能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急救环节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门-球囊时间、穿刺球囊时间和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基于胸痛中心模式的护理路径,能缩短患者急诊救治与手术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有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模式 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PCI治疗 救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