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视野下的圆明园九州景区造园艺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祥艳 贺艳 +1 位作者 刘悦 宋顾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园林创作是三维的空间艺术。然而,以往对于圆明园造园艺术的研究分析多数是基于平面图或者相关描述文字,缺少三维空间的支持。借助数字圆明园课题组近3年来对圆明园数字再现的三维空间成果进行圆明园九州景区造园艺术手法的分析和研究,... 园林创作是三维的空间艺术。然而,以往对于圆明园造园艺术的研究分析多数是基于平面图或者相关描述文字,缺少三维空间的支持。借助数字圆明园课题组近3年来对圆明园数字再现的三维空间成果进行圆明园九州景区造园艺术手法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山水基底、交通流线、空间意境、空间形态和组织、空间尺度、建筑风景点、景观轴线、借景等,期望能够更直观形象的展现和总结圆明园九州景区的造园手法,丰富圆明园研究成果,并借此将我国古典园林造园技法进一步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数字圆明园 九州景区 造园艺术 造园技法
下载PDF
虚实之间的观看——艺术展览的数字化趋向 被引量:7
2
作者 蒋含韵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2期63-70,共8页
2016年中国展览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展览策划、展示媒介和展品的全面数字化。中国艺术界应当对数字艺术的发展保持一定警惕。从展览场域来看,首先当数字文化遗产进入展览空间便是被置于策展人的故事殖民空间,这一知识的建构过程既是对... 2016年中国展览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展览策划、展示媒介和展品的全面数字化。中国艺术界应当对数字艺术的发展保持一定警惕。从展览场域来看,首先当数字文化遗产进入展览空间便是被置于策展人的故事殖民空间,这一知识的建构过程既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复兴,同时也在取代其本体价值和历史内涵。其次,展览数字化意味着透明化,展览将不分台前幕后,大众将颠覆博物馆在传统中的话语权威,与专业人士形成对话氛围。基于展览和展览媒介数字化氛围,数字技术喧宾夺主成为主要展品,观展成为消费行为。展览空间数字化带来的技术革命模糊了现实世界与超真实虚拟现实的边界,其威胁是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的秩序和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互动展览 虚拟现实技术 数字圆明园 拟真空间 博物馆 展览叙事
下载PDF
“数字遗产”理论与创新实践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贺艳 马英华 《中国文化遗产》 2016年第2期4-17,共14页
本文昕指的"数字遗产"是"文化遗产"和"数字化"跨界融合的一个新兴知识集成和研究领域,超越了常规的"文化遗产数字化",拓展到更广泛的原生数字内容创造和应用创新领域。数字遗产的工作准则为:... 本文昕指的"数字遗产"是"文化遗产"和"数字化"跨界融合的一个新兴知识集成和研究领域,超越了常规的"文化遗产数字化",拓展到更广泛的原生数字内容创造和应用创新领域。数字遗产的工作准则为:真实性、在地体验/感染力、适度技术、古为今用。罗马瓦伦蒂尼宫地下浴场遗址创造性的利用数字投影技术,让浴场的原貌在遗址上虚拟重生,让体验者获得了无法忘怀的震撼体验。"数字圃明园"从建筑史和遗址保护的基础研究与实践、拓展到与当代科技相融合的数字复原和虚拟再现,再转化为大众接触、理解和参与的多层次应用产品,为遗产地提供了崭新的整体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遗产 数字 创新实践 数字圆明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