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 著名数学家哈代(G.H.Hardy)出版了《一个数学家的辩白》①, 可以说是影响了几代人。哈代在书的开篇就写到, “当一个职业数学家意识到他自己在写关于数学的东西的时候, 他会很悲伤的。”(It is a melancholy experience for a p...1940年, 著名数学家哈代(G.H.Hardy)出版了《一个数学家的辩白》①, 可以说是影响了几代人。哈代在书的开篇就写到, “当一个职业数学家意识到他自己在写关于数学的东西的时候, 他会很悲伤的。”(It is a melancholy experience for a professional mathematician to find himself writing about mathematics.)哈代继续解释道, 数学家应当不断证明一些新的定理,为数学做些贡献,而不是去谈论他或者其他的数学家已经做过的事情。展开更多
文摘1940年, 著名数学家哈代(G.H.Hardy)出版了《一个数学家的辩白》①, 可以说是影响了几代人。哈代在书的开篇就写到, “当一个职业数学家意识到他自己在写关于数学的东西的时候, 他会很悲伤的。”(It is a melancholy experience for a professional mathematician to find himself writing about mathematics.)哈代继续解释道, 数学家应当不断证明一些新的定理,为数学做些贡献,而不是去谈论他或者其他的数学家已经做过的事情。
文摘168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了第一批“国王数学家”前往中国,李明(Louis Lecomte)是五位到达北京的法国耶稣会士之一,并在1688年到达后受到康熙皇帝召见,中法两国间从此开启了近百年的早期文化交流。李明是十七世纪末最早深入中国各地考察、游历、传教,并对他所见所闻进行详尽分析描述的法国人。综观他笔下北京城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始终抱着强烈的好奇心,以亲眼探索北京城的姿态审视异国都城里能够看到的一切,他的描写宛若一幅康熙年间北京城写实的画面。李明对北京古老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繁荣的商业氛围等都做了比较客观的描述,这为“启蒙时代”的法国读者传递了比较翔实的信息。由于“礼仪之争”的原因,他只好奉命回到法国解释有关中国传教的情况,1696年他在巴黎出版了在中国期间给法国上层人士的十四封书信,取名为《中国近况新志》(Nouveaux mémoiressurl’étatprésentde la Chine)。尽管李明在中国停留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回到法国后出版的十四封长信已经对中国社会进行了颇为详细的介绍,而且他分析的内容不但全面详细,而且不少内容是对当时中国和法国的情况进行的文化和历史的对比。本文着重研究李明关于北京城特点的分析和描述,特别是他对中、法城市区别的对比。李明对北京城的观察和分析为当今学者的北京历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真实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