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9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复手法对骶髂关节错位骨盆及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长辉 汤丽珠 +5 位作者 林斌强 林鑫阳 翁财 余弦 陈彦 陈倩婧 《中医康复》 2024年第4期18-21,25,共5页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错位患者在整复手法复位后腰背肌肌张力和对称性,骨盆、下肢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骶髂关节错位患者120例,先理筋手法,再行整复手法,前错位60例,...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错位患者在整复手法复位后腰背肌肌张力和对称性,骨盆、下肢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骶髂关节错位患者120例,先理筋手法,再行整复手法,前错位60例,采用屈髋屈膝复位法,后错位60例,采用后伸扳法,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7次。对比治疗前后VAS评分、后表链肌张力K值、后表链肌张力对称值、骨盆倾斜、扭转、水平旋转情况,以及下肢支撑相、摆动相、足偏角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骶髂关节前、后错位患者的VAS评分,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肌张力对称性差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骶髂关节前、后错位患者的骨盆的倾斜、扭转、水平旋转角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治疗后,骶髂关节前、后错位患者的步态周期中的支撑相较治疗前延长(P<0.05),摆动相较治疗前缩短(P<0.05),骶髂关节前错位患者较治疗前足偏角变大(P<0.05),后错位患者足偏角较治疗前变小(P<0.05)。结论:整复手法可以降低骶髂关节错位患者腰背肌肌张力,使两侧腰背肌趋于平衡,且能纠正骨盆的偏歪,改善下肢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复手法 骶髂关节错位 骨盆 下肢生物力线
下载PDF
腰-盆-髋整复手法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30例疗效
2
作者 杨磊 李春 +1 位作者 王明磊 武永利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950-954,共5页
目的观察腰-盆-髋整复手法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2年1月—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30例A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采用腰-盆-髋整复手法对观察组患者... 目的观察腰-盆-髋整复手法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2年1月—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30例A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采用腰-盆-髋整复手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测量对比患者治疗前后X线片中脊柱Cobb角及骶骨倾斜角变化,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变化与功能障碍程度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X线片中脊柱Cobb角及骶骨倾斜角较治疗前角度变小,且VAS及ODI评分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X线片中脊柱Cobb角及骶骨倾斜角小于治疗前,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X线片中脊柱Cobb角、骶骨倾斜角小于对照组,且VAS与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腰-盆-髋整复手法治疗ADS,能改善患者体征、缓解其疼痛及功能障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腰-盆-髋整复手法 传统手法 COBB角 骶骨倾斜角
下载PDF
颈椎旋转整复手法对不同程度颈椎间盘突出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邓真 王宽 +3 位作者 王辉昊 商海滨 詹红生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4-274,共1页
目的观察颈椎旋转整复手法两种术式(旋转和旋提)对不同程度颈椎间盘突出的应力作用。方法基于已验证、可靠、有效的正常人全颈椎有限元模型,结合临床C4~5节段颈椎间盘轻度突出、中度突出和重度突出各1例病例的颈椎CT和MRI数据,分别构建... 目的观察颈椎旋转整复手法两种术式(旋转和旋提)对不同程度颈椎间盘突出的应力作用。方法基于已验证、可靠、有效的正常人全颈椎有限元模型,结合临床C4~5节段颈椎间盘轻度突出、中度突出和重度突出各1例病例的颈椎CT和MRI数据,分别构建正常人与不同程度颈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模型并对各模型C4~5节段椎间盘进行详细结构建模。予4个模型加载相同的头颅重量载荷,对比各模型的应力区别和差异;在各模型上分别加载颈椎旋转整复手法和颈椎旋提整复手法,观察颈椎骨性结构及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区域的应力特征和改变。结果(1)与正常模型相比,椎间盘突出模型在椎体椎弓根应力更为集中,椎间盘突出程度越重,髓核应力越集中;(2)旋转整复手法致目标节段同方向髓核及纤维环应力增加;(3)旋提整复手法致目标节段同方向髓核及纤维环应力小范围降低;(4)旋转整复手法和旋提整复手法均可减小目标节段上位椎间盘应力,且旋提整复手法效果更明显。结论旋提整复手法对颈椎间盘突出应力的减小效果更明显,且未造成其余节段颈椎间盘应力增加,因此对于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更建议使用旋提整复手法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 整复手法 椎间盘纤维环 骨性结构 椎弓根 病理模型 结构建模
下载PDF
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力学量化研究
4
作者 张琰朕 刘洋 +3 位作者 李锐 杨灿 胡滟琦 张兆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生物力学参数的量效关系。方法: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寰枢关节紊乱症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27(25.50±1.10)岁;颈椎CT示齿状突右侧偏歪16例,左侧偏歪2例。采用穿戴式按... 目的:探讨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生物力学参数的量效关系。方法: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寰枢关节紊乱症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27(25.50±1.10)岁;颈椎CT示齿状突右侧偏歪16例,左侧偏歪2例。采用穿戴式按摩手法测量手套测量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力学参数,量化疏筋时力的大小、频率及力学曲线图和整复时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及力学曲线图,比较患侧和对侧手法操作的差异性。结果:疏筋手法实施中风池穴部位患侧最大作用力、频率为(19.82±2.02)N、(116.83±14.49)次/分,对侧分别为(13.87±2.19)N、(188.89±16.03)次/分;两侧最大作用力、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盆穴患侧最大作用力、频率为(14.44±3.27)N、(139.06±28.47)次/分,对侧为(9.41±1.38)N、(142.50±28.47)次/分;两侧最大作用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复手法实施中患侧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分别为(14.16±5.98)N、(11.56±6.63)N、(0.14±0.03)s,对侧分别为(8.94±3.39)N、(8.30±4.64)N、(0.18±0.04)s;两侧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筋整复手法针对患侧施以轻巧的疏筋力即可恢复颈椎间的力学平衡,加强寰枢关节紊乱的恢复趋势,在此基础上再施以轻巧的旋扳力便能够使得寰枢椎齿状突回位,体现了手法安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筋整复手法 寰枢关节紊乱症 力学传感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联合颈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5
作者 贾承明 杨皓然 +5 位作者 伍均 杨淑彬 李晓妮 贺惠琼 赵茜 党建军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675-678,682,共5页
目的:观察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联合颈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真实世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0例。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每2天1次,口服颈眩方1剂/d,连续治疗2周。通过视觉模拟(VAS)、颈椎功能障碍... 目的:观察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联合颈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真实世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0例。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每2天1次,口服颈眩方1剂/d,连续治疗2周。通过视觉模拟(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调查问卷(NDI)、SF-36评分、眩晕症状(VSS-C)量表和经颅多普勒(TCD)、椎动脉彩超等指标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NDI评分、VSS-C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4、8周患者SF-36量表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大于6个月的患者比病程小于6个月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更显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TCD与椎动脉彩超检测指标,发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而阻力指数明显下降,且椎动脉管径略有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真实世界临床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联合颈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 颈眩方 真实世界 筋骨理论 中医流派
下载PDF
自拟固筋膏中药外敷联合整复手法对踝关节骨折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许灿康 程寿康 吴建勋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固筋膏中药外敷联合整复手法对踝关节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81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采取整复手法复位后石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自拟固筋膏中药外敷联合整复手法对踝关节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81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采取整复手法复位后石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自拟固筋膏外敷,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肢体肿胀程度、VA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5.00%高于对照组78.0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肢肿胀值、VAS评分也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自拟固筋膏中药外敷联合整复手法可提升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与患者远期肢体疼痛程度与肿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筋膏 中药外敷 整复手法 石膏板固定 踝关节骨折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理筋整复手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7
作者 张小玉 肖杰 王云凤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7期3514-3517,共4页
目的 探讨理筋整复手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CSR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均匀分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35例)行理筋整复手法联合温针... 目的 探讨理筋整复手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CSR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均匀分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35例)行理筋整复手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田中靖久颈椎量表20分法(CSR20)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R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CSR2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筋整复手法与温针灸合用能够改善CSR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与血液黏度,促进相关临床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神经根型颈椎病 气滞血瘀证 温针灸 理筋整复手法
下载PDF
训练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整复手法的探析
8
作者 郑殿芳 武宇轩 +1 位作者 白峰凡 戴永红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期92-93,共2页
因高强度军事训练伤引发肩关节失稳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及肩周软组织痛症。临床通过规范、合理的整复手法,调整肩关节与周围肌肉内环境的失稳,恢复肩关节对位对线,使肩关节气血循环改善,从而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通过临床验证,整... 因高强度军事训练伤引发肩关节失稳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及肩周软组织痛症。临床通过规范、合理的整复手法,调整肩关节与周围肌肉内环境的失稳,恢复肩关节对位对线,使肩关节气血循环改善,从而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通过临床验证,整复手法实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功能障碍 整复手法 探析
下载PDF
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林勋 王建平 +5 位作者 陈博 庞坚 张旻 王辉昊 张明才 詹红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组(简称"手法+红桂酊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组(简称...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组(简称"手法+红桂酊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组(简称"手法组")和红桂酊涂擦组(简称"红桂酊组"),每组各30例。红桂酊组采用红桂酊涂擦治疗,手法组采用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手法+红桂酊组采用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各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每周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对3组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玛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WOMAC)从疼痛、僵硬、关节活动和总分4个维度进行评价,并于末次治疗后对患者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3个月,3组患者的WOAMC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3周后,手法+红桂酊组的疼痛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僵硬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WOMAC总分优于手法组(P〈0.05)和红桂酊组(P〈0.05)。治疗4周后,手法+红桂酊组的WOMAC疼痛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红桂酊组的疼痛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僵硬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手法组的僵硬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关节功能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手法组的关节功能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WOMAC总分优于手法组(P〈0.05)和红桂酊组(P〈0.05)。随访1个月和3个月表现出与治疗4周后较为一致的治疗效果。治疗全程3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则对僵硬和关节活动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二者合用,不但可以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提高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 红桂酊 WOMAC 治疗
下载PDF
2种不同整复手法对Colles’骨折腕部影像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夏建龙 杨挺 +2 位作者 王培民 魏成建 茆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法整复治疗Colles’骨折,观察腕部影像学指标改变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试验组47例)和传统整复手法(对照组45例)治疗Colles’骨折,对整复前后的腕部影像学指标(掌倾角、尺倾角、侧方和短... 目的比较不同手法整复治疗Colles’骨折,观察腕部影像学指标改变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试验组47例)和传统整复手法(对照组45例)治疗Colles’骨折,对整复前后的腕部影像学指标(掌倾角、尺倾角、侧方和短缩移位)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对Colles’骨折后掌倾角、尺倾角、侧方移位、短缩移位的首次矫正复位优于对照组(P<0.05,P<0.01);末次复诊掌倾角、侧方移位指标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当,尺倾角、短缩移位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2组骨折复位的痊愈率分别为78.72%、62.22%,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在Colles’骨折治疗中具有其优势,为骨折的复位、腕关节稳定和功能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整复手法 腕部x线 掌倾角 尺倾角 短缩移位
下载PDF
针刀配合颈椎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梁朝 吴剑聪 +4 位作者 黄大鹏 乔晋琳 闫立 李媛媛 庄卫国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刀配合颈椎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望京医院骨科门诊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颈椎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疗法... 目的探讨针刀配合颈椎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望京医院骨科门诊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颈椎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病情分级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脱落1例,故两组完成观察的患者均为20例。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有效率为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和病情分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枕下痛、前额痛病情分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治疗后偏头痛病情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刀配合颈椎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起效快,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刀配合颈椎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所致的枕下痛、前额痛效果优于神经阻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针刀 颈椎整复手法 神经阻滞
下载PDF
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立童 詹红生 朱政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66-67,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于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致使脑干、迷路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手法治疗是改善CSA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治疗手法多样。为评价仰卧位拔伸整复手...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于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致使脑干、迷路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手法治疗是改善CSA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治疗手法多样。为评价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CSA的临床疗效,笔者以仰卧位电脑床颌枕带牵引为平行对照,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推拿 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 牵引
下载PDF
理筋整复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踝关节扭伤 被引量:13
13
作者 汤样华 曾林如 +2 位作者 岳振双 徐灿达 辛大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观察理筋整复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急诊就诊的68例儿童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双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绑带均匀包扎,石膏或支具制动;治疗组采用理筋整复手法结... 目的:观察理筋整复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急诊就诊的68例儿童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双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绑带均匀包扎,石膏或支具制动;治疗组采用理筋整复手法结合中药外敷,石膏或支具制动;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分级系统标准及踝关节肿胀评价方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第3、7、14、21 d肿胀程度(双侧踝关节周径之差)为(25.1±1.5)mm、(18.2±0.7)mm、(13.6±1.3)mm、(7.2±2.9)mm;对照组为(27.9±2.2)mm、(23.5±1.3)mm、(20.2±1.2)mm、(16.7±1.1)mm。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治疗组优23例,良8例,可3例;对照组优10例,良9,可12例,差3例,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理筋整复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踝关节扭伤,疗效优于单纯制动治疗,在缓解关节肿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整复手法 中药外敷 儿童 踝关节扭伤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并重”探讨针药并用、理筋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36
14
作者 朱海军 华海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621-626,共6页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理筋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初步对可能的起效机制进行探究。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11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59)。对照组患者给予理筋整复手...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理筋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初步对可能的起效机制进行探究。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11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59)。对照组患者给予理筋整复手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中药汤剂进行内外合治。比较两组有效率,测定颈椎活动度,评估颈肩疼痛程度、强度、分级指数,监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3.22%(55/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7%(4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18,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活动度改善更明显,颈椎活动相关的右旋、左旋、后伸、前屈、左屈、右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疼痛减轻更明显,VAS、PPI、PRI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状态、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血清中TNF-α、CGRP、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理筋整复手法利于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度,缓解颈椎痛感,其机制可能与干预血清中TNF-α、CGRP、ET-1、NO水平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气滞血瘀证 针刺 中药 理筋整复手法
下载PDF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詹红生 应航 +2 位作者 詹强 陈省三 褚海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 :观察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参照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和判定疗效 ,并采用积分法对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 目的 :观察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参照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和判定疗效 ,并采用积分法对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组和牵引对照组治疗有效的百分比分别为 97.2 %和 95.0 % ,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该手法对缓解颈痛及上肢放射痛 ,改善颈源性头痛、头晕和颈部活动不利等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具有和牵引相似的临床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商 推拿手法 仰卧整复手法
下载PDF
整复手法配合中医综合疗法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正飞 王金贵 +1 位作者 董桦 李桂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13-114,共2页
推拿整复手法配合传统中医综合疗法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脊柱关节病领域中有着卓越的成绩,该文列举其在几种常见脊柱关节病中的应用来阐述其效用。
关键词 整复手法 中医综合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中医辨证分期
下载PDF
骶髂关节整复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麦穗 陈一鑫 陈小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整复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骶髂关节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整复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骶髂关节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痛经伴随症状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腰部查体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髂关节整复手法与针灸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原发性痛经在伴有腰骶部疼痛症状时应该优先选择骶髂关节整复手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整复手法 针灸 原发性痛经
下载PDF
针刀配合推拿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卫刚 何威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74-17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推拿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201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刀配合推拿整复手法组)、对照组(推拿整复手法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X线片表现结果。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推拿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201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刀配合推拿整复手法组)、对照组(推拿整复手法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X线片表现结果。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04(P<0.05);临床眩晕症状出现频数前后比较χ2=5.66(P<0.025);治疗前后两组X线片表现方面曲度变直对照χ2=17.39(P<0.005),均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针刀配合推拿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推拿整复手法 颈性眩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文献评价的骶髂关节错位整复手法推荐级别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坤木 李长辉 +4 位作者 汤丽珠 陈彦 陈倩婧 林斌强 钟灼琴 《医学诊断》 2020年第4期189-197,共9页
目的:通过针对骶髂关节错位整复手法的临床文献推荐级别评价研究,为临床治疗骶髂关节错位手法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检索出尽可能多的2000年~2019年的相关文献,通过Note Express、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软件... 目的:通过针对骶髂关节错位整复手法的临床文献推荐级别评价研究,为临床治疗骶髂关节错位手法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检索出尽可能多的2000年~2019年的相关文献,通过Note Express、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文献评价。结果:初步检索文献346篇,最终纳入文献30篇,检索出符合推荐级别的主要整复手法10种,骶髂关节错位前错位推荐级别最高的为屈髋屈膝法,后错位则为后伸扳法。结论:骶髂关节错位前错位型临床选择推荐应用屈髋屈膝法,后错位型推荐应用后伸扳法。由于本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且文献发表存在偏倚,因此,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本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错位 整复手法 推荐级别 文献评价
下载PDF
卧位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隋广馨 马玉祺 李智 《江苏中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卧位整复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卧位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以间歇牵引方法治疗。采用Borden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并以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观察卧位整复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卧位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以间歇牵引方法治疗。采用Borden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疼痛程度,观察疗效。结果: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组颈椎生理曲度值分别为(7.15±3.83)mm、(5.55±3.88)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卧位整复手法可有效改善或重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卧位整复手法 颈椎生理曲度VAS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