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人类文艺的微观解读:元宇宙视域下的文体创新与意识嬗变
1
作者 姜欣言 《吕梁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
后人类文艺是一种以后人类主义为核心,以元身美学为指向,创造文学、影视等文艺与报纸网络多媒介嵌套,催生科技与人文耦合的新时空体云文艺。元宇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的媒介及媒介化社会形态,它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 后人类文艺是一种以后人类主义为核心,以元身美学为指向,创造文学、影视等文艺与报纸网络多媒介嵌套,催生科技与人文耦合的新时空体云文艺。元宇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的媒介及媒介化社会形态,它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空间,令我们以虚拟“化身”进入其中。元宇宙视域下的后人类文体创新利用元宇宙的技术平台,创造出具有沉浸式、交互式、多维式、碎片化等特征的超媒介文艺,满足用户的参与感、创造感、探索感,促进文艺的多元化、跨界化、融合化。后人类文艺在元宇宙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和社会形态中,展现出了不同于传统文艺的身份、价值、伦理、审美等意识表达,以及对人类的认知、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文艺 元宇宙 文体创新 意识嬗变
下载PDF
神话结构的自由置换——试论莫言长篇小说的文体创新 被引量:11
2
作者 季红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100,共10页
关键词 文体创新 长篇小说 莫言 置换 自由 结构 神话 中国文学
下载PDF
大陆新武侠与武侠小说的文体创新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云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7-140,共4页
大陆新武侠继承20世纪武侠小说文体创新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回归古典、靠近玄幻、电玩动漫、灵智写作等不同路向的文体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陆新武侠在文学制度、层次定位以及作家的当下探新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完善深化之处。
关键词 大陆新武侠 文体创新 文化提升
下载PDF
从颠覆童话创作传统到批判西方现代文明病——艾克絮佩里在《小王子》中的文体创新及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千钧 侯桂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31-134,共4页
法国作家艾克絮佩里的《小王子》成为半个多世纪畅销书,其成功首先在于文体上大胆创新,颠覆了童话创作的传统,变写给儿童的童话为写给成人的童话;其次是它的两个思想内涵:一方面超前地批判了当时西方刚刚萌芽的现代文明病;一方面在古老... 法国作家艾克絮佩里的《小王子》成为半个多世纪畅销书,其成功首先在于文体上大胆创新,颠覆了童话创作的传统,变写给儿童的童话为写给成人的童话;其次是它的两个思想内涵:一方面超前地批判了当时西方刚刚萌芽的现代文明病;一方面在古老而永恒的爱情主题中,倡导了新的生活艺术。作者是以赤子和童子的诚挚与清纯之心构建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创新 现代文明病 生活艺术
下载PDF
统一王朝的全史演义——论《隋唐两朝志传》成书及文体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健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2-69,共8页
《隋唐两朝志传》的林瀚序是可信的。万历时林家一门依然兴盛,书贾当不敢冒名以作伪。此书虽为罗贯中原本,内中亦有林瀚纂辑的份额。罗贯中不满足于演说动乱分裂的历史,隋唐史是他创作统一王朝全史的全新尝试。从全书结构看,罗贯中用42... 《隋唐两朝志传》的林瀚序是可信的。万历时林家一门依然兴盛,书贾当不敢冒名以作伪。此书虽为罗贯中原本,内中亦有林瀚纂辑的份额。罗贯中不满足于演说动乱分裂的历史,隋唐史是他创作统一王朝全史的全新尝试。从全书结构看,罗贯中用42回的篇幅,填补了240年和平时期的史事,虽只占全书的34.42%,但这一填补对后世全史演义的写作,有着极大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瀚 王朝全史 文体创新
下载PDF
小说与非虚构的混融及其文体创新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朝全 《中国文艺评论》 2018年第1期64-68,共5页
2010年非虚构创作兴起并形成潮流之后,小说对包括报告文学、散文在内的非虚构创作的逆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虚构手法在非虚构文本中的运用。小说与纪实、虚构与非虚构的交织混用,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在古代史传、... 2010年非虚构创作兴起并形成潮流之后,小说对包括报告文学、散文在内的非虚构创作的逆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虚构手法在非虚构文本中的运用。小说与纪实、虚构与非虚构的交织混用,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在古代史传、神话、小说等作品中都鲜明地体现出了这种混融的特点。现代意义上的报告文学作品也包含了许多可然性、或然性的想象甚至是虚构内容。近年来引起轰动和广泛好评的许多所谓非虚构作品或小说都杂糅了虚构与非虚构的手法。小说(虚构)与非虚构的相互渗透与交合,可能带来文学创作手法、创作观念和文体上的一次刷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非虚构 混融 文体创新
下载PDF
底层书写的可能与尴尬——浅论《妇女闲聊录》的文体创新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婷婷 《文教资料》 2015年第1期7-8,共2页
林白在《妇女闲聊录》中对"记录体"的使用,一方面为实现底层真实的自我表述提供了一种可能,从而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一直被遮蔽的农村世界。另一方面,口述实录的方式导致文本在结构和语言方面文学性的缺失,"记录体"可行性的疑问也显示... 林白在《妇女闲聊录》中对"记录体"的使用,一方面为实现底层真实的自我表述提供了一种可能,从而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一直被遮蔽的农村世界。另一方面,口述实录的方式导致文本在结构和语言方面文学性的缺失,"记录体"可行性的疑问也显示出了文体创新在底层书写方面存在的种种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闲聊录 文体创新 底层文学 局限
下载PDF
史传与文学的统一:《晏阳初》的文体创新及其实现途径
8
作者 邹茜 邹建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0-215,共6页
苗勇长篇传记文学《晏阳初》在史传文体与文学文体的统一上下足了功夫,努力追求史传体和章回体的统一、真实叙述和合理想象的统一、地理叙事与人物塑造的统一、现实品格与浪漫气息的统一,从而在传记文学的文体上走出了一条新路,而这也... 苗勇长篇传记文学《晏阳初》在史传文体与文学文体的统一上下足了功夫,努力追求史传体和章回体的统一、真实叙述和合理想象的统一、地理叙事与人物塑造的统一、现实品格与浪漫气息的统一,从而在传记文学的文体上走出了一条新路,而这也正是文体创新之所以能够实现的主要途径与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阳初》 史传性与文学性 思想与美学 文体创新
下载PDF
文变染乎世情——汪曾祺小说文体创新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秦葆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年第2期173-180,共8页
该文首先从文学史的角度探讨了汪曾祺小说文体创新对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多方面的影响,接着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汪曾祺小说文体创新所折射出的文化意义。因为文体作为文学话语的结构范式,既受文化的制约,同时,又表征着文化。文章从四个方... 该文首先从文学史的角度探讨了汪曾祺小说文体创新对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多方面的影响,接着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汪曾祺小说文体创新所折射出的文化意义。因为文体作为文学话语的结构范式,既受文化的制约,同时,又表征着文化。文章从四个方面来围绕论题进行论述与阐发:一、审美观念之更新;二、现代小说传统之承传;三、小说观念之进化;四、社会文化特征之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文体创新 审美观念 文化意义 小说观念 社会主义特征
下载PDF
现代派文学群体的生命体验与文体创新——现代中国文学社团流派文化形态研究之一
10
作者 杨洪承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71,共6页
本文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文学群体的重要文学史意义,是它超越外部环境的纯文体建构的社群内涵。当现代中国文学绝大多数社团流派为社会主潮驱使,为革命文学的生存抗争之时,现代派群体应运而生,他们忠实于自己生命的体验和感觉,自... 本文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文学群体的重要文学史意义,是它超越外部环境的纯文体建构的社群内涵。当现代中国文学绝大多数社团流派为社会主潮驱使,为革命文学的生存抗争之时,现代派群体应运而生,他们忠实于自己生命的体验和感觉,自觉地努力实验中国文学的文体创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备开拓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 生命体验 文体创新
下载PDF
媒介变革与文体创新:试论新媒介时代的儿童文学转型
11
作者 刘彩珍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2,共3页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媒介已成为文学变革的重要技术力量。在儿童文学领域,儿童文学作家积极创新文体形式,在内容选择、叙述结构、叙事技巧等方面进行革新,以适应新媒介时代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这种发生在儿童文学领域的文体变革,与...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媒介已成为文学变革的重要技术力量。在儿童文学领域,儿童文学作家积极创新文体形式,在内容选择、叙述结构、叙事技巧等方面进行革新,以适应新媒介时代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这种发生在儿童文学领域的文体变革,与新媒介时代童年观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童年观作为理解儿童文学变迁的一个关键词,从一个更广泛、更深刻的视角揭示了发生在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文体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变革 文体创新 儿童文学 童年观
下载PDF
闲谈结构、个人笔调、杂糅语言——论语派小品文的文体创新路径
12
作者 俞王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5-18,共4页
1930年代,论语派以《论语》等期刊为依托,提倡并实践幽默性灵小品文。此种小品文体现了论语派创新散文文体的努力。闲谈结构、个人笔调、杂糅语言是论语派小品文的文体创新路径,主张以闲谈结构促进散文体裁的解放,以个人笔调改变板滞文... 1930年代,论语派以《论语》等期刊为依托,提倡并实践幽默性灵小品文。此种小品文体现了论语派创新散文文体的努力。闲谈结构、个人笔调、杂糅语言是论语派小品文的文体创新路径,主张以闲谈结构促进散文体裁的解放,以个人笔调改变板滞文风,以杂糅调和的语言突破工具论语言观的束缚。通过对这些新的结构、笔调、语言的强调和运用,论语派更新了散文文体观念,创造了新的散文样式,提升了散文的艺术品位,为散文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谈结构 个人笔调 杂糅语言 文体创新
下载PDF
张爱玲后期创作的生命体验与文体创新——以《浮花浪蕊》的细读为中心
13
作者 颜浩 《励耘学刊》 2014年第2期144-158,共15页
作为张爱玲后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浮花浪蕊》存在着多重阐释的意义空间。小说对"离乡"主题的演绎显示出张爱玲后期创作的政治意识与家国情怀。小说将作者的生命体验和家族记忆内化为叙事结构,并在继承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基础上... 作为张爱玲后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浮花浪蕊》存在着多重阐释的意义空间。小说对"离乡"主题的演绎显示出张爱玲后期创作的政治意识与家国情怀。小说将作者的生命体验和家族记忆内化为叙事结构,并在继承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改造。《浮花浪蕊》的丰富内涵与创新意识凸显出张爱玲后期创作的美学价值与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花浪蕊》 张爱玲后期创作 生命体验 文体创新
下载PDF
文体创新当缓行
14
作者 周远喜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4年第9期39-40,共2页
仿佛是不经意间.2000年、2001年.中考作文文体上的创新还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而2003年、2004年,中考作文文体上的创新已呈“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态,且有不断花样翻新之势。究其原因,一是中考“考试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鼓励... 仿佛是不经意间.2000年、2001年.中考作文文体上的创新还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而2003年、2004年,中考作文文体上的创新已呈“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态,且有不断花样翻新之势。究其原因,一是中考“考试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弘扬个性.为学生创新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创新 中考 语文 考试大纲 写作指导
下载PDF
戛戛乎独造的散文“文体”创新——就李元洛“诗旅随笔”的文体创新答编辑部问
15
作者 刘锡庆 《理论与创作》 2006年第5期56-60,共5页
关键词 散文创作 文体创新 编辑部 李元洛 随笔
下载PDF
让你文体创新美丽飘逸
16
作者 周远喜 《写作(中)》 2009年第10期19-20,共2页
一段时间,作文文体创新一路高歌。受人青睐其势锐不可挡。然而物极必反。近几年来。个别省市对文体创新频亮“红灯”,有的省市作文评卷标准明确规定:“凡采用题记、小标题、几何求证等一类的作文一律判为二类卷!”——究其原因:一... 一段时间,作文文体创新一路高歌。受人青睐其势锐不可挡。然而物极必反。近几年来。个别省市对文体创新频亮“红灯”,有的省市作文评卷标准明确规定:“凡采用题记、小标题、几何求证等一类的作文一律判为二类卷!”——究其原因:一是不少创新指导类文章有误导学生急功近利、舍本逐末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创新 飘逸 物极必反 评卷标准 急功近利 舍本逐末 作文 小标题
下载PDF
厚重与灵动兼备的诗化文本——试论《尘埃落定》的文体创新
17
作者 王育松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2-44,共3页
《尘埃落定》把传统历史小说的厚重史感与新历史小说的灵动美感融为一体 ,完成了历史小说创作的正题 (传统历史小说 )和反题 (新历史小说 )之后的合题。其诗化的文体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抒情叙事模式 。
关键词 诗化小说 文体创新 阿宋 《尘埃落定》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新闻文体创新的历史演进
18
作者 廖声武 《新闻前哨》 2006年第8期38-39,共2页
1.拨乱反正时期的新闻形式:消息、通讯和报告文学 这一时期的新闻报道配合形势,揭露和控诉政治丑行、反思社会悲剧的根源和教训。1978年3月新华社播发穆青等人采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是“最早公开发表的对文化大革命持否定... 1.拨乱反正时期的新闻形式:消息、通讯和报告文学 这一时期的新闻报道配合形势,揭露和控诉政治丑行、反思社会悲剧的根源和教训。1978年3月新华社播发穆青等人采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是“最早公开发表的对文化大革命持否定态度的人物通讯”,不久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时传祥沉冤昭雪》发表,同一天,《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在《人民日报》刊出,其后,《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要为真理而斗争》、《历史的审判》、报告文学《大雁情》等相继问世。这一时期新闻作品的主要形式是消息、通讯和报告文学,新闻界还没有把注意力放到写作形式的创新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形式 文体创新 新华社记者 报告文学 人物通讯 《人民日报》 文化大革命 历史演进
下载PDF
从“小说”到“非小说”——韩少功长篇小说文体创新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蓝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64-167,共4页
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小说出现了回归趋向:回归传统、取悦大众成为不少作家的共同选择。韩少功则始终坚持精英写作立场,且在文体探索上走向"非小说"一途,这既是对现代小说规范的突破,同时又是对中国"杂文学"传统的... 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小说出现了回归趋向:回归传统、取悦大众成为不少作家的共同选择。韩少功则始终坚持精英写作立场,且在文体探索上走向"非小说"一途,这既是对现代小说规范的突破,同时又是对中国"杂文学"传统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少功 长篇小说 文体创新 探析
下载PDF
中国先锋话剧的文体创新——以孟京辉先锋戏剧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姝恒 叶玲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3期21-21,23,共2页
中国话剧是一门外来艺术,以中国传统戏剧为依托,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话剧的诞生标志着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彻底反叛,对西方荒诞派戏剧束缚的完全摆脱,构建出真正属于自己时代的"先锋"。孟京辉的先锋戏剧是中国先锋... 中国话剧是一门外来艺术,以中国传统戏剧为依托,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话剧的诞生标志着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彻底反叛,对西方荒诞派戏剧束缚的完全摆脱,构建出真正属于自己时代的"先锋"。孟京辉的先锋戏剧是中国先锋话剧的先锋,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需要和体现时代的精神,在叙事结构、话语策略和语篇风格方面都做出了重大改变,对中国话剧的发展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话剧 戏剧文体 文体创新 孟京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