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文化专有项中的指称用语英译:以“冼夫人”为例
1
作者 张绍兵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8-43,共6页
非遗以其显著的区域性和民族性,衍生出大量文化专有项,特别是指称用语,成为非遗外宣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岭南地区历史悠久、语言独特、非遗众多,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粤西非遗“冼夫人信俗”具有广泛的海内外影响力。但是,“冼夫人”一词,... 非遗以其显著的区域性和民族性,衍生出大量文化专有项,特别是指称用语,成为非遗外宣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岭南地区历史悠久、语言独特、非遗众多,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粤西非遗“冼夫人信俗”具有广泛的海内外影响力。但是,“冼夫人”一词,作为表征冼夫人的文化专有项用语,其英文翻译却呈现出多个版本混杂使用的局面,不利于相关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通过对比分析译文文本在语义、用法、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探究恰当的英译文本及合适的英译策略,有助于提升非遗指称用语在文化交流中的指称准确性和统一性,并为类似的非遗文化专有项用语的翻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专有项 冼夫人 非遗 翻译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文化专有项翻译认知加工路径研究
2
作者 沈音序 蒋跃 王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本文以英语小说《在路上》的三个汉译本为例,基于平行语料库语料库,通过对三个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标准化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平均词长和四字格占比的统计,分析文化专有项的翻译认知加工路径。研究发现,译者所处的年代背景不同,译者... 本文以英语小说《在路上》的三个汉译本为例,基于平行语料库语料库,通过对三个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标准化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平均词长和四字格占比的统计,分析文化专有项的翻译认知加工路径。研究发现,译者所处的年代背景不同,译者对翻译认知加工路径的选取也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初期的译本为概念整合主导,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译本的语际迁移与概念整合逐渐趋于平衡。同时,本文也发现在文化译介的过程中,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有效译介外来文化,因此译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积极采用中国文化特色用语,在引入外来文化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认知加工路径 文化专有项 语料库 在路上 语际迁移 概念整合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乡土小说《城南旧事》中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
3
作者 王婷 梁林歆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7-93,100,共8页
中国台湾作家林海音著《城南旧事》为二十世纪怀乡文学经典之作。基于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及11条翻译策略的归纳,结合奈达的文化分类,检索并分析《城南旧事》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使用频次与频率,在译者行为批评的视域... 中国台湾作家林海音著《城南旧事》为二十世纪怀乡文学经典之作。基于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及11条翻译策略的归纳,结合奈达的文化分类,检索并分析《城南旧事》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使用频次与频率,在译者行为批评的视域下探究译者行为。研究发现,477条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中绝对一般化、语言翻译法的频率最高,以异化策略保留40%以上的文化因素。在译者行为批评的视域下,殷张兰熙与齐邦媛的译者行为以务实性求真为主,传递文化脉络的同时兼顾社会需求,寻求双向文化系统下的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乡土小说 翻译策略 文化专有项 《城南旧事》
下载PDF
《三国演义》罗译本和虞译本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研究
4
作者 曹雪琴 冉明志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2期963-970,共8页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三国演义》两个英文全译本(罗慕士译本和虞苏美译本)前二十回中文化专有项翻译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两译本翻译方法的异同,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译本...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三国演义》两个英文全译本(罗慕士译本和虞苏美译本)前二十回中文化专有项翻译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两译本翻译方法的异同,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译本。研究发现,罗慕士力求译本向作者靠近,让译文读者体验中国文化,该译本适合用于专业人士学习研究;虞苏美译本尽量靠近读者,以便于流畅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译本和虞译本 文化专有项 翻译方法
下载PDF
《空山》文化专有项的汉译日翻译策略探析
5
作者 陈卓逸 孙立春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31-133,共3页
本文应用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考察了山口守在翻译阿来的《空山》时选择的翻译策略以及其背后隐含的译者目的。汉语词汇搭配文内注释和寻根溯源式的音译策略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不仅反映了整体上的异化策略,也体现了山口守更... 本文应用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考察了山口守在翻译阿来的《空山》时选择的翻译策略以及其背后隐含的译者目的。汉语词汇搭配文内注释和寻根溯源式的音译策略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不仅反映了整体上的异化策略,也体现了山口守更倾向于保留源语文化元素,并在翻译中传播藏族文化的特别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山》 山口守 文化专有项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指导下的电视剧《甄嬛传》日语字幕翻译研究
6
作者 杨晨昕 孙立春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随着互联网与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发展,字幕翻译,尤其是语际字幕翻译领域愈发引人注目。本文基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对电视剧《甄嬛传》日语字幕版进行翻译研究,并浅析其得与失,进而为中国电视剧的海外传播提供借鉴。通过中日... 随着互联网与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发展,字幕翻译,尤其是语际字幕翻译领域愈发引人注目。本文基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对电视剧《甄嬛传》日语字幕版进行翻译研究,并浅析其得与失,进而为中国电视剧的海外传播提供借鉴。通过中日字幕对比分析可知,《甄嬛传》日语字幕版充分遵循了简化与实用性原则,可读性高,语言习惯贴合受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专有项 字幕翻译 汉译日 《甄嬛传》
下载PDF
《饮茶史话》中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
7
作者 陈冰洁 陈彧 《福建茶叶》 202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茶起源于中国,茶学的故乡亦在中国。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中国政府推出系列“讲好中国故事”举措,以《饮茶史话》为代表的中国茶文化通过译介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作用。本文以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理论为指导,对《饮茶史话》中... 茶起源于中国,茶学的故乡亦在中国。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中国政府推出系列“讲好中国故事”举措,以《饮茶史话》为代表的中国茶文化通过译介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作用。本文以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理论为指导,对《饮茶史话》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展开研究,以期为中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参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史话》英译 文化专有项 文化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文化苦旅》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
8
作者 周卓雅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本研究以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和尤金•奈达的文化词汇分类为基础,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文化苦旅》为案例,探讨其中的文化专有项在英文翻译中的处理方法与效果。通过深入分析作品中的生态、社会、宗教文化要素,论文研究了翻译者如... 本研究以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和尤金•奈达的文化词汇分类为基础,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文化苦旅》为案例,探讨其中的文化专有项在英文翻译中的处理方法与效果。通过深入分析作品中的生态、社会、宗教文化要素,论文研究了翻译者如何在不同类别的文化专有项上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保留、注释、正式对等等。此外,研究还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挑战,以及如何在英文翻译中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本研究旨在为跨文化翻译提供实用的指导,并突显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专有项 文化苦旅》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变译理论下肇庆市传统村落外宣文本中文化专有项翻译探究
9
作者 慕容玉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18-22,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传统村落文本的外宣翻译也备受关注,人们通过各种文化输出方式来讲好肇庆故事,构建肇庆市文明古城的形象。该文以变译理论为基础,运用增减法范畴下多种变译的方法,对广东省肇...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传统村落文本的外宣翻译也备受关注,人们通过各种文化输出方式来讲好肇庆故事,构建肇庆市文明古城的形象。该文以变译理论为基础,运用增减法范畴下多种变译的方法,对广东省肇庆市传统村落外宣文本的建筑特色和民间故事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进行探讨,从文化专有项的词、句和段落层面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文化专有项翻译的基础是两种文化的异同,而融合变通和转化的变译理论能使得译文与原文的词句相契合。该研究旨在为传统村落文本的外宣翻译提供不同的思路,以期产生更高质量的译文和促进传统村落的跨文化传播,讲好肇庆故事,从而更好地构建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译理论 肇庆传统村落 外宣文本 文化专有项翻译 文本外宣 地方历史文化
下载PDF
汉英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浅析
10
作者 王文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6期35-37,48,共4页
文章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两卷的文化专有项进行梳理,并探讨其英译策略和方法。分析发现,翻译文化专有项时,在策略方面应适度归化,并重视异化,在方法方面以直译为主,适当意译,在中国文化意象的对外传播和译文的可读性方面寻找平衡点... 文章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两卷的文化专有项进行梳理,并探讨其英译策略和方法。分析发现,翻译文化专有项时,在策略方面应适度归化,并重视异化,在方法方面以直译为主,适当意译,在中国文化意象的对外传播和译文的可读性方面寻找平衡点,促进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文化专有项 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
下载PDF
变译理论视域下《淮南子》文化专有项变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立福 汤靖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4-29,共6页
译界对集道家之大成的《淮南子》关注不够,而其文化专有项作为汉语言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文化的“异质元素”,既是翻译难点,也是翻译初衷之所在。《淮南子》英译本尤其是新世纪之前的诸多节译本经梳理后,发现相关文化专有项翻译主要存在... 译界对集道家之大成的《淮南子》关注不够,而其文化专有项作为汉语言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文化的“异质元素”,既是翻译难点,也是翻译初衷之所在。《淮南子》英译本尤其是新世纪之前的诸多节译本经梳理后,发现相关文化专有项翻译主要存在语义空缺、信息传达不明确、错译误译漏译等三类问题,理论上可运用变译理论的“增益”“减修”和“变异”策略应对。实践中,马绛在“增益”“减修”和“变异”三种翻译策略指导下灵活采用诸多手段翻译《淮南子》中的文化专有项,产生了翻译质量较高的译文。因此,基于变译之“策”灵活运用诸多手段翻译文化专有项,可有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进而促进世界文化走向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译理论 《淮南子》 文化专有项 翻译问题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探究
12
作者 李琼 张铷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1期5216-5222,共7页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被译介到国外,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聊斋志异》也被译介到了海外。本文将以奈达的文化分类为导向,以《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篇翟理斯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文化专有项分为五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被译介到国外,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聊斋志异》也被译介到了海外。本文将以奈达的文化分类为导向,以《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篇翟理斯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文化专有项分为五种,并以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研究为框架,分析翟理斯对《罗刹海市》翻译的策略选择,旨在促进中国典籍的英译,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文化专有项 翻译策略 艾克西拉 奈达
下载PDF
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在《新疆味道》字幕英译中的适用性研究
13
作者 努尔斯曼姑丽•马木提 马莉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7期2806-2814,共9页
开展中华文化视频字幕英译及研究对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对视频字幕中的文化专有项进行精准翻译是汉译英过程中关乎文化传播成效的重中之重。本文以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为指导,对《新疆味道》(续)视频字幕进行英译... 开展中华文化视频字幕英译及研究对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对视频字幕中的文化专有项进行精准翻译是汉译英过程中关乎文化传播成效的重中之重。本文以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为指导,对《新疆味道》(续)视频字幕进行英译,通过翻译实例分析,发掘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在中国传统文化英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该字幕翻译实践全过程的实证分析,并对原语中承载的文化特点的剖析,探究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 中国传统文化翻译 《新疆味道》 字幕英译
下载PDF
民俗文化专有项的英译研究——以《狼图腾》的物质民俗文化为例
14
作者 谭诗怡 张潇月 +2 位作者 黄艺翔 廖月琛 王子木 《文存阅刊》 2023年第20期40-42,共3页
本文基于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理论,将其 11 种翻译方法归纳为三大类:保留法、替代法、删除法;依托《狼图腾》平行语料库,从中筛选出物质民俗文化专有项,分析其翻译方法并提出建议,期望为中国民俗文化英译提供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和建议... 本文基于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理论,将其 11 种翻译方法归纳为三大类:保留法、替代法、删除法;依托《狼图腾》平行语料库,从中筛选出物质民俗文化专有项,分析其翻译方法并提出建议,期望为中国民俗文化英译提供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和建议,以增强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图腾》 民俗文化 物质民俗 语料库 文化专有项
下载PDF
《红高粱家族》德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探究
15
作者 全源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1期119-121,共3页
莫言先生所著《红高粱家族》堪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中遒劲有力的一笔。在这部鸿篇巨作中,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与诗性语言构成了无可比拟的浪漫气质与审美空间。该研究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视角出发,对《红高粱家族》德译本中的文化专有... 莫言先生所著《红高粱家族》堪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中遒劲有力的一笔。在这部鸿篇巨作中,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与诗性语言构成了无可比拟的浪漫气质与审美空间。该研究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视角出发,对《红高粱家族》德译本中的文化专有项进行比读,并对译者所选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绝对世界化、文内解释、语言翻译等翻译技巧能够在保留源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帮助读者建立最佳关联,有益于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专有项 《红高粱家族》 德译本 艾克西拉
下载PDF
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对《土门》英译的适用性研究
16
作者 温璇 管子韵 李沫澜 《时代人物》 2023年第5期33-35,共3页
随着中国文化不断传播,地方特色词汇的英译也成为众多译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极具陕西特色的贾平凹长篇小说《土门》进行分析研究,将胡宗锋英译本中出现的文化专有项分为名称文化词、物质文化词和语言文化词三类,探讨艾克西拉翻译策略... 随着中国文化不断传播,地方特色词汇的英译也成为众多译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极具陕西特色的贾平凹长篇小说《土门》进行分析研究,将胡宗锋英译本中出现的文化专有项分为名称文化词、物质文化词和语言文化词三类,探讨艾克西拉翻译策略对其英译的适用性。研究发现译者多使用语言翻译、转换拼写法以及绝对世界化,有时辅以文外解释、删除等翻译策略,在保留陕西特色的同时帮助读者理解更深层的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克西拉翻译策略 文化专有项 《土门》
下载PDF
“文化专有项”再定义及其翻译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甜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5期96-97,104,共3页
文化专有项(Culture-Specific Items or CSI)的概念率先由西班牙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哈维·佛朗哥·艾克西拉(Javier Franco Aixelá)提出。但他所下的定义似乎词不达意。本研究基于文化的本质内涵和文化的双层特性,重新定... 文化专有项(Culture-Specific Items or CSI)的概念率先由西班牙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哈维·佛朗哥·艾克西拉(Javier Franco Aixelá)提出。但他所下的定义似乎词不达意。本研究基于文化的本质内涵和文化的双层特性,重新定义文化专有项这一术语,并通过实例若干来说明文化专有项是指某一民族专有的文化表达式,具有该民族鲜明独特文化内涵,并代表着人类各个民族显现出异彩纷呈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形态,由文化的特殊部分组成。它既可以被译语文化中的读者理解或接受,又具有可译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专有项 文化专有项的翻译
下载PDF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中国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 被引量:18
18
作者 卜玉坤 王晓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9,共5页
进行翻译时,必须考虑到语言、文化、翻译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专有项具有非常明显的文化特征,影响其英译的文化因素包括历史因素、宗教因素、生活环境及生活经验因素、社会发展因素,这些因素常常造成其翻译和理解的困难。奈达的功能对... 进行翻译时,必须考虑到语言、文化、翻译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专有项具有非常明显的文化特征,影响其英译的文化因素包括历史因素、宗教因素、生活环境及生活经验因素、社会发展因素,这些因素常常造成其翻译和理解的困难。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将原文读者的反应和目的语读者的反应联系在一起,以目的语文本为重点,以目的语读者和目的语文化为导向。在中国文化专有项英译实践中协调运用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音译、直译、增译、减译、改译、加注、意译等翻译策略,将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同时又准确完整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功能对等 文化专有项 翻译方法
下载PDF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 被引量:8
19
作者 卓新光 王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文化专有项是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生活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文化缺省的产物,它给文本的翻译带来许多障碍。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提供了新的语用学视角。由于语言本身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 文化专有项是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生活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文化缺省的产物,它给文本的翻译带来许多障碍。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提供了新的语用学视角。由于语言本身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并作出变通抉择的过程。因此,文本翻译中可优选灵活的、动态的翻译策略来成功实现交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专有项 顺应理论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文化专有项翻译与译者的文化选择——以《红楼梦》英译本“红”字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屠国元 周慧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91-894,共4页
文化专有项翻译从来都不是语言层面上的简单转换,译者在文化专有项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文化建构的能动性。如《红楼梦》两个经典英译本中"红"字的翻译,霍克舍弃了"红"字所包含的文化意象,将其换成了英语国家人们所熟... 文化专有项翻译从来都不是语言层面上的简单转换,译者在文化专有项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文化建构的能动性。如《红楼梦》两个经典英译本中"红"字的翻译,霍克舍弃了"红"字所包含的文化意象,将其换成了英语国家人们所熟悉和能接受的"绿色"和"金色",而杨氏夫妇在翻译"红"字时基本采用直译来保存"红"字所包含的特有的文化意蕴,就显示出不同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专有项翻译 译者主体性 译入语文化意识 读者意识 《红楼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