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
1
《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初立于2005年。中心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杏花村文化与村落文化研究、皖南传统戏曲文化研究、植物与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纪永贵教授,中心研究人员分布在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朱坤、檀... 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初立于2005年。中心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杏花村文化与村落文化研究、皖南传统戏曲文化研究、植物与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纪永贵教授,中心研究人员分布在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朱坤、檀雨桐、柯迁娣等)、艺术与教育学院(余维君、冯鹤、刘自圣、董秀锦等)、外国语学院(刘胜、李二龙等)。以该中心为依托平台,逐渐形成“皖南传统文化研究与跨学科教学团队”,为高校地域文化课程、民俗文化课程、古代文学课程、艺术学课程等提供学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研究 技术带头人 民俗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中心 古代文学课程 村落文化 传媒学院 杏花村
下载PDF
人类学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径——地方性知识的采集与利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新 马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人类学的文化研究是以地方性知识的挖掘分析为主要任务。在文化研究发展过程中,研究者逐渐创建了一套采集与利用地方性知识的理论方法体系。这套理论方法能帮助研究者立足经验主义的治学原理,通过对特定人群社会生活实践的近距离参与,... 人类学的文化研究是以地方性知识的挖掘分析为主要任务。在文化研究发展过程中,研究者逐渐创建了一套采集与利用地方性知识的理论方法体系。这套理论方法能帮助研究者立足经验主义的治学原理,通过对特定人群社会生活实践的近距离参与,采集包含地方性知识的田野信息,再从田野信息到文本资料的加工转化过程中完成对地方性知识及其功用和意义的客观科学解释。这种地方性知识的采集与利用能帮助研究者有效进行文化研究所需要资料的挖掘、整理和分析,从而形成有助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文化研究 地方性知识 田野调查 理论范式
下载PDF
通过历史抵达文化研究——评《重建“文化”的维度:文化研究三大话题》
3
作者 邹赞 杨开红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8期89-100,共12页
《重建“文化”的维度:文化研究三大话题》在方法论上强调历史分析,自觉突破“经验”“结构”“霸权”等文化研究常识话语。该书聚焦文化、阶级、识字(民众教育)三大议题,注重考察关键概念的构塑过程与意义生成,将其放置到“长时段”历... 《重建“文化”的维度:文化研究三大话题》在方法论上强调历史分析,自觉突破“经验”“结构”“霸权”等文化研究常识话语。该书聚焦文化、阶级、识字(民众教育)三大议题,注重考察关键概念的构塑过程与意义生成,将其放置到“长时段”历史视野加以细察,在历史裂隙和思想史厚度中追溯英国文化研究的演进脉络,批判性反思文化研究与现代性之间的关联,尝试在穿透后现代差异政治和微观政治的重重雾障之后,剥离结构的神话,构建一条“通过历史抵达文化研究”的别样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文化”的维度》 英国文化研究 历史
下载PDF
文化研究的“话语积层”及它的“长史”——就《重建“文化”的维度:文化研究三大话题》一书的出版对黄卓越教授的访谈
4
作者 黄卓越 刘仁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10期28-42,共15页
黄卓越教授所著《重建“文化”的维度:文化研究三大话题》,对文化研究话语策动的历史根源做了节节环扣的深度探索,辟出了一条重新认识与评估这一思潮的重要路径。为能进一步了解该书的写作理念,我们对作者进行了一次专门访谈,就议题设... 黄卓越教授所著《重建“文化”的维度:文化研究三大话题》,对文化研究话语策动的历史根源做了节节环扣的深度探索,辟出了一条重新认识与评估这一思潮的重要路径。为能进一步了解该书的写作理念,我们对作者进行了一次专门访谈,就议题设置、方法论改进等系列问题做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并连带涉及一些相关的话题,如对文化研究学理特征的辨识,其在中国学界业已引发的各种不同寻常的反馈,以及在“倾向势力线”改变之后有可能采用的调整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话语积层 概念史 历史环扣
下载PDF
文学阐释学:文化研究的挑战及其视域拓展
5
作者 颜桂堤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27-36,共10页
20世纪以来,众多新型理论观念纵横驰骋于文学阐释场域之中,持续制造了巨大的理论震荡。文化研究的崛起,不仅对文学阐释学构成了巨大的理论挑战,同时也为其发展赢得了开阔的阐释视野和强大的思想能量。文化研究的多元阐释观念和阐释方法... 20世纪以来,众多新型理论观念纵横驰骋于文学阐释场域之中,持续制造了巨大的理论震荡。文化研究的崛起,不仅对文学阐释学构成了巨大的理论挑战,同时也为其发展赢得了开阔的阐释视野和强大的思想能量。文化研究的多元阐释观念和阐释方法同时也诱发出“过度阐释”“强制阐释”等问题。文化研究究竟是一种“强制阐释”,抑或是对阐释的有效拓展?显然,并不能将文化研究简单等同于“强制阐释”,辩证看待二者的关系意义重大。文化研究表明,强大的阐释能力对当代中国文学阐释学的理论更新和话语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一方面,文化研究不仅推动了当代学界对文学阐释学的批判性反思;另一方面,文化研究促使我们将意义问题和文学阐释学置于更广阔的知识谱系中加以考察,进而推进当代中国文学阐释学的话语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阐释学 文化研究 理论挑战 强制阐释 视域拓展 话语重构
下载PDF
创造出文化研究的悠远回声——读《重建“文化”的维度:文化研究三大话题》
6
作者 胡疆锋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8期79-88,共10页
随着文化研究在全球的迅速扩张,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授予学位的教学活动,成为学院式的“研究方法”。一些研究成果虽然被泛泛地冠以“文化研究”的名号,却偏离了文化研究的实践性,丧失了批判的动力。在这样的时刻,阅读《重建“文... 随着文化研究在全球的迅速扩张,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授予学位的教学活动,成为学院式的“研究方法”。一些研究成果虽然被泛泛地冠以“文化研究”的名号,却偏离了文化研究的实践性,丧失了批判的动力。在这样的时刻,阅读《重建“文化”的维度:文化研究三大话题》,从最基本的概念和话题着手勾勒文化研究的话语谱系,可以帮助我们重返文化研究的现场,听到对话的喧声,重新燃起文化研究的创造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学院式 重建“文化”的维度
下载PDF
当代县域历史文化研究之高标——《留坝文史丛书》评介
7
作者 张显锋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冯岁平、杨虎祺先生编著的《留坝文史丛书》,由《留坝文汇》《留坝诗征(上、下)》《留坝栈道(上、下)》《张良庙志》《留坝碑石》《留坝文物》《留坝人物》《留坝风物》《留坝认知》既相互衔接又彼此独立的九部专题性著述构成,于2023年... 冯岁平、杨虎祺先生编著的《留坝文史丛书》,由《留坝文汇》《留坝诗征(上、下)》《留坝栈道(上、下)》《张良庙志》《留坝碑石》《留坝文物》《留坝人物》《留坝风物》《留坝认知》既相互衔接又彼此独立的九部专题性著述构成,于2023年5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该套丛书380余万字,学术性、知识性与可读性皆具,创新性地构建起了留坝县域系统的人文知识体系。著述图文并茂,配有田野考察、文物现场拍摄照片以及编者长期搜集整理的珍贵历史资料图片、历史文献书影、舆图、书画等2800余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研究 专题性 张良庙 留坝县 图文并茂 田野考察 人文知识 创新性
下载PDF
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研究的困境与路径
8
作者 韩海浪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大运河文化及其研究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运河文化研究明显滞后,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重视和学术界进一步深入推进。就研究路径而言,有必要立足历史事实,稳固研究基础,这也是大运河... 大运河文化及其研究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运河文化研究明显滞后,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重视和学术界进一步深入推进。就研究路径而言,有必要立足历史事实,稳固研究基础,这也是大运河文化研究的前提;有必要在研究方法上借鉴考古学、测绘学等学科的最新技术尽可能地进行拓展与创新,尤其是要重视田野调查;有必要在研究内容上注重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的凝炼和升华,并将其确立为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文化研究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应然与实然:中医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9
作者 石慧 张宗明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5期486-492,共7页
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根基,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当前中医文化研究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也在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价值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实现中医文化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应不断推动中医文化学者的交融,促进中医文化知... 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根基,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当前中医文化研究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也在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价值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实现中医文化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应不断推动中医文化学者的交融,促进中医文化知识的流动,实现中医文化学术与社会的连接。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历史认同、思维认同、文化认同的角度再度对中医文化研究的意义进行讨论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文化 中医文化研究
下载PDF
新时代赵文化研究大有可为
10
作者 秦进才 《邯郸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17,共13页
新近邯郸学院举办“新时代赵文化的使命与担当”学术研讨会,提交大会的论文,涉及政治制度、军事地理、民族交融、荀子思想、文献考证等领域,发现新资料,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认识,取得丰硕成果,反映出新时代赵文化研究大有可为。新时代赵... 新近邯郸学院举办“新时代赵文化的使命与担当”学术研讨会,提交大会的论文,涉及政治制度、军事地理、民族交融、荀子思想、文献考证等领域,发现新资料,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认识,取得丰硕成果,反映出新时代赵文化研究大有可为。新时代赵文化研究大有可为,不仅赵文化研究领域广阔,传世文献为赵文化研究奠定深厚基础,出土文献为赵文化研究提供新鲜资料,赵文化研究成果积累丰厚,搭建赵文化研究交流的优质平台,赵文化研究仍大有发展空间,已形成有利于赵文化研究发展的客观条件;同时充分发挥学者们的主观能动性,扬长避短,各显其能,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赵文化研究,一定会大有作为,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赵文化研究 领域广阔 基础深厚 发展空间 大有可为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生态文学批评的发展——读龙其林《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
11
作者 李珂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8-83,共6页
中国生态文学发展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从宏观层面对其进行跨文化观照逐渐成为新趋势。《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以下简称《生态中国》)一书,系统分析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与西方生态文化、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从美学角度考察了中... 中国生态文学发展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从宏观层面对其进行跨文化观照逐渐成为新趋势。《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以下简称《生态中国》)一书,系统分析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与西方生态文化、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从美学角度考察了中西生态文学的异同,突破了以往中国生态文学研究过于倚重西方理论资源和单一讨论文学作品思想主题的局限。《生态中国》视野宏阔,材料丰富,观点深刻,立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视角审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独特性,对于推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态文学 文化研究 生态批评
下载PDF
为莎士比亚跨文化研究开辟新路--评黄诗芸《莎士比亚与东亚》
12
作者 冯伟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4年第1期171-179,共9页
黄诗芸的专著《莎士比亚与东亚》从形式、政治、接受和离散四个角度探讨了日本、中国、韩国、新加坡四国的莎士比亚舞台和电影改编。该书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研究莎士比亚与东亚的专论,为日益丰富的东亚色彩的莎士比亚剧场和研究提供了... 黄诗芸的专著《莎士比亚与东亚》从形式、政治、接受和离散四个角度探讨了日本、中国、韩国、新加坡四国的莎士比亚舞台和电影改编。该书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研究莎士比亚与东亚的专论,为日益丰富的东亚色彩的莎士比亚剧场和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案例和指导,拓宽了莎士比亚跨文化传播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东亚 戏剧 电影 文化研究 改编研究
下载PDF
嘉绒文化研究中心
13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嘉绒文化研究中心直属于阿坝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阿坝州社科联),是阿坝师范学院参与共建的阿坝州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研究中心成员在嘉绒语研究、嘉绒民俗文化研究、嘉绒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就:获批主持“... 嘉绒文化研究中心直属于阿坝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阿坝州社科联),是阿坝师范学院参与共建的阿坝州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研究中心成员在嘉绒语研究、嘉绒民俗文化研究、嘉绒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就:获批主持“藏彝走廊:本波教朵玛文化研究”“吐蕃简牍卜辞、敦煌藏文卜辞与格萨尔”“川甘青藏族本教社区的时间节律研究卜辞渊源关系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研究 藏彝走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历史文化研究 嘉绒 时间节律 格萨尔 卜辞
下载PDF
焦作市黄河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14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2019年12月,焦作市委、市政府在我校设立焦作市黄河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以来,坚守“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的使命,与焦作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合作开展黄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研究,评审立项焦作市黄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344项... 2019年12月,焦作市委、市政府在我校设立焦作市黄河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以来,坚守“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的使命,与焦作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合作开展黄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研究,评审立项焦作市黄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344项;积极开展焦作市黄河文化考察工作;承担各级各类焦作历史文化研究课题120余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3项,省哲学社科项目9项;发表历史文化研究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4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中心 社科规划项目 专项课题 社科项目 焦作市委 学术著作
下载PDF
在不确定性中锚定未来——2023年度中国内地文化研究年度图书盘点
15
作者 姜琦 胡疆锋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6期27-40,共14页
技术变革引发的时代风暴正在席卷全球。面对现实经验的断裂和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2023年度的文化研究依然直面最贴近现实的文化现象与问题,以其敏锐和深刻的洞察力,帮助我们透析时代的肌理,重新连接起那些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潜在线... 技术变革引发的时代风暴正在席卷全球。面对现实经验的断裂和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2023年度的文化研究依然直面最贴近现实的文化现象与问题,以其敏锐和深刻的洞察力,帮助我们透析时代的肌理,重新连接起那些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潜在线索,从而在迷雾重重的前景中重新锚定未来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图书盘点 现实批判 数字技术
下载PDF
广东南拳之工字伏虎拳文化研究
16
作者 裴超磊 翟美玲 权黎明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文章运用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工字伏虎拳的起源、技法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南拳文化的价值体系,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研究发现,工字伏虎拳是“以小冲大,以弱击强,... 文章运用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工字伏虎拳的起源、技法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南拳文化的价值体系,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研究发现,工字伏虎拳是“以小冲大,以弱击强,半两消千斤”的刚极至柔的武术,除具有健身价值、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外,还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字伏虎拳 文化研究 洪拳 南拳
下载PDF
托马斯·克洛与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前卫艺术理论
17
作者 蒋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是从法兰克福学派到《十月》学派艺术理论的核心立场之一。尽管对精英主义的反驳和修正早已为大众文化正名,理论界却没有形成与大众文化“和解”的前卫艺术理解范式。托马斯·克洛吸收了文化研究的思想,认为大众文... 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是从法兰克福学派到《十月》学派艺术理论的核心立场之一。尽管对精英主义的反驳和修正早已为大众文化正名,理论界却没有形成与大众文化“和解”的前卫艺术理解范式。托马斯·克洛吸收了文化研究的思想,认为大众文化自身就包含潜在的批判性,前卫艺术通过对大众文化资源的择取调用,在形成新的艺术解决方案的同时,实现社会批判的隐射。克洛重新界定了“前卫艺术”的概念,使一种能容纳大众文化的前卫艺术历史叙事成为可能。相较于布赫洛与福斯特重返批判理论的“对抗”范式,他通过揭示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动态协作的张力关系为新前卫艺术辩护。这一辩证的关系模式与多元主义与乌托邦主义都拉开了距离,将前卫艺术理论引向协作与竞争的现实之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卫艺术 大众文化 托马斯·克洛 文化研究 《十月》学派
下载PDF
《视觉转向中的文化研究》:视觉文化棱镜下文化研究的新格局
18
作者 肖伟胜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周宪先生《视觉转向中的文化研究》一书直面中国当下不断变动、纷繁复杂的新的文化实践,采用批判文化社会学方法,将视觉文化置入到它所衍生的社会学语境中予以考察,从而形成了本书以“视觉”“空间”“文化”和“装置范式”四大转向的... 周宪先生《视觉转向中的文化研究》一书直面中国当下不断变动、纷繁复杂的新的文化实践,采用批判文化社会学方法,将视觉文化置入到它所衍生的社会学语境中予以考察,从而形成了本书以“视觉”“空间”“文化”和“装置范式”四大转向的基本构架。作者力图以多视角对当下社会和文化思潮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并尝试对当下中国各种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视野。该论著开创了在视觉文化棱镜烛照下文化研究的新格局,成为在全球化现时代极具地方性特色,同时又有着广阔跨文化视界的典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文化社会学 新格局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水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播——评《黄河三角洲水文化研究》
19
作者 张书晨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I0014-I0014,F0003,共2页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流域水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而黄河三角洲,作为黄河入海口,其水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当代社会,黄河三角洲水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流域水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而黄河三角洲,作为黄河入海口,其水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当代社会,黄河三角洲水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黄河三角洲水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播方式。《黄河三角洲水文化研究》一书深入挖掘黄河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水文化资源,展现了该地区水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梳理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水文地理特征,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水体的分布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黄河入海口 水文地理 自然水体 文化研究 当代价值 历史底蕴 独特魅力
下载PDF
民俗学视野中的物质文化研究——以日本的齿木杨枝民俗为例
20
作者 吴珂 角南聪一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齿木,也称杨枝,是世界上一些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洁齿具,也是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宗教用具。齿木杨枝及使用其洁齿的口腔清洁法在自印度经由中国、朝鲜半岛向日本传播的过程中,佛教及佛教文化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齿木杨枝的使用,实... 齿木,也称杨枝,是世界上一些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洁齿具,也是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宗教用具。齿木杨枝及使用其洁齿的口腔清洁法在自印度经由中国、朝鲜半岛向日本传播的过程中,佛教及佛教文化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齿木杨枝的使用,实质上普遍分布于非洲至东亚的广大地域,这透露出齿木杨枝这一外来物质文化在被本地社会所接受的过程中,相较于宗教因素,更重要的是普适性的共同需求这一底层动力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 物质文化研究 齿木 杨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