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线路遗产活化利用:欧洲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静 王敏娴 乔桂强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1期68-78,共11页
欧洲作为文化线路理念的发源地,其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利用实践居于世界前列,其中文化线路的活化利用尤为突出。通过提供旅游和教育活动,欧洲文化线路实现了经济、教育、文化和政治等多重价值,对欧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欧洲文化线路活化... 欧洲作为文化线路理念的发源地,其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利用实践居于世界前列,其中文化线路的活化利用尤为突出。通过提供旅游和教育活动,欧洲文化线路实现了经济、教育、文化和政治等多重价值,对欧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欧洲文化线路活化利用的成功经验可概括为以下6点:协调统一的多层管理体制、文化导向的活化利用理念、灵活多元的旅游开发模式、面向未来的遗产教育活动、民间力量的实质性参与、数字化平台为主的宣传展示。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文化线路遗产活化利用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文化线路 文化线路遗产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角下陕南蜀道沿线传统聚落遗产特征及价值研究
2
作者 张定青 李霂芝 +2 位作者 李莎 王岭 王宇鹏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9期44-51,共8页
蜀道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线路遗产,其线路沟通川陕并汇聚于陕南地区,沿线传统聚落记录了蜀道的历史演变,留存了见证蜀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遗产要素。本研究运用历史地理学、田野调查、类型学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陕南蜀道沿线传... 蜀道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线路遗产,其线路沟通川陕并汇聚于陕南地区,沿线传统聚落记录了蜀道的历史演变,留存了见证蜀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遗产要素。本研究运用历史地理学、田野调查、类型学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陕南蜀道沿线传统聚落的基本信息,从聚落选址与空间形态、街巷院落与传统建筑等有形要素层面,以及民俗民艺等无形要素层面分析聚落遗产特征,从蜀道文化与地域特征的视角挖掘其遗产价值,为后续沿线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 文化线路 传统聚落 遗产特征 遗产价值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野下中国东北中东铁路南支线军事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莫畏 王紫荆 《石材》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中东铁路南支线上现存丰富的建筑遗产,其中军事建筑是较为特殊的一类,类型丰富,价值突出,但因为多种原因,大量军事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延续历史文脉,对南支线的军事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利用迫在眉睫。文章以文化线路... 中东铁路南支线上现存丰富的建筑遗产,其中军事建筑是较为特殊的一类,类型丰富,价值突出,但因为多种原因,大量军事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延续历史文脉,对南支线的军事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利用迫在眉睫。文章以文化线路视野作为基础,探讨了南支线军事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可行途径。通过对文化线路的思想内涵进行提取,并结合南支线军事建筑的特征及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了南支线军事建筑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的具体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中东铁路 南支线 军事建筑 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角下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功能与价值
4
作者 张晓斌 《中国文化遗产》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作为一条以贸易物品直接命名的文化线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初的最直接目的是商品贸易。交通功能主要通过连接不同地域间的节点遗迹,如港口、码头、航标、沉船等来表现。交流功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主要特征,相关遗存集中反映了两千多... 作为一条以贸易物品直接命名的文化线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初的最直接目的是商品贸易。交通功能主要通过连接不同地域间的节点遗迹,如港口、码头、航标、沉船等来表现。交流功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主要特征,相关遗存集中反映了两千多年沿线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之间积极而深远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展现了东西方之间物品、人员、文化、技术、宗教等跨海交流和文明互鉴。而古代沿海居民出于对海洋未知世界的祈福,诞生了海神信仰,由此衍生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信仰功能。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制度和对远洋船舶进行管理而修筑的海防设施。本文基于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系统调查,认为广东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具有起始年代早、时代跨度大、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保存较好等特点。这些史迹点充分展现了线路的各项功能,体现了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在开展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保护工作中,建议同时关注能够体现线路价值的相关史迹点,加大保护管理力度,共同促进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文化线路 海丝申遗 功能特征 遗产价值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角下的北京三山五园水系变迁与文化价值评价研究
5
作者 薛雯月 魏菲宇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
三山五园地区水系承载了明清时期北京西郊的建设与发展,依据文化线路中对于水路遗产的定义,从区域水系的历史演变中挖掘了为这一地区带来重要影响的水系衍生文化遗产——园林遗产、聚落遗产、农田遗产,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去对明清时期的... 三山五园地区水系承载了明清时期北京西郊的建设与发展,依据文化线路中对于水路遗产的定义,从区域水系的历史演变中挖掘了为这一地区带来重要影响的水系衍生文化遗产——园林遗产、聚落遗产、农田遗产,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去对明清时期的三类遗产进行评价,梳理并分析其文化遗产与水系的相关性,从史料与文献中分析其评分结果,最终得出园林、聚落、农田3类遗产均与三山五园地区水系紧密相关。同时进一步对比分析园林、聚落、农田3类遗产的古今变化与问题,从文化线路中整体性的视角下对三山五园地区水系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为保护该区域的山水形成格局提供新思路,推动三山五园地区历史典范区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三山五园 文化遗产 层次分析法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基于文化线路视角下的汉中传统民居特征研究
6
作者 卢晓瑞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15-218,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区域化兴起,不仅为村落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抹去了传统民居自身的文化内涵。因此,传统民居特性认知的系统性与准确性无疑成为重要研究工作之一。文章将文化线路视为一种方法,利用其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对汉中地区... 乡村振兴战略的区域化兴起,不仅为村落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抹去了传统民居自身的文化内涵。因此,传统民居特性认知的系统性与准确性无疑成为重要研究工作之一。文章将文化线路视为一种方法,利用其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对汉中地区的传统民居进行系统性的调查研究。着重对北茶马古道汉中段的线路与区域内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佐证分析,总结出汉中传统民居在北茶马古道线路辐射范围内具有折中性的地域特色,从而明晰汉中地区是在北茶马古道历史进程之中形成的多元文化交错区。在此基础上,为其他相似地区的传统民居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地区 文化线路 北茶马古道 传统民居 多元化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角下历史遗产整合与活化策略——以嘉兴老城区为例
7
作者 罗兰 黄张媛 《住宅科技》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文章针对嘉兴老城区历史遗产空间碎片化、城市历史空间特征不清晰等问题,系统梳理城市文化脉络,挖掘历史文化基因,确定6条主题历史文化线路,串联散落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双轴、双线、双环”嘉兴老城区历史文化线路空间体系;并以南北... 文章针对嘉兴老城区历史遗产空间碎片化、城市历史空间特征不清晰等问题,系统梳理城市文化脉络,挖掘历史文化基因,确定6条主题历史文化线路,串联散落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双轴、双线、双环”嘉兴老城区历史文化线路空间体系;并以南北轴历史文化线路为例,从线路的选择与组织、节点活化和支撑系统等方面探讨历史文化线路的具体建构路径,旨在通过“以线串点、以线带面”的方式,活化传统街巷,彰显嘉兴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兴老城区 历史遗产 文化线路 整合与活化
下载PDF
南岭走廊湘粤区段文化线路景观交流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国光 张思英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6,共7页
文化线路是遗产保护领域的前沿概念,代表了一种影响当前文化遗产演变和扩展的新思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南岭走廊的民族学概念,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完善指明了重要方向。以文化线路具有的交流特性作为切入点,对南... 文化线路是遗产保护领域的前沿概念,代表了一种影响当前文化遗产演变和扩展的新思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南岭走廊的民族学概念,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完善指明了重要方向。以文化线路具有的交流特性作为切入点,对南岭走廊湘粤区段景观文化遗产从自然地理环境、物质文化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三个层面进行解读,认识到自然地理条件是实现文化线路交流与对话的环境基础,物质文化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是见证文化线路交流与对话的载体和产物,希冀更深入地将文化线路理论与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以推进文化线路理论的扩展、延伸与细化,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助益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走廊 文化线路 景观文化遗产 文化交流性 多元文化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角下川藏茶马古道雅安段沿线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9
作者 刘涛 宋鹏云 《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第3期1088-1095,共8页
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新理论,其更加强调文化的整体性及更重视沿线各文化社区之间相互交往交融。川藏茶马古道是汉藏两地之间各民族交流交往的重要纽带,其中雅安段作为该线路的起点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线路视角下以... 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新理论,其更加强调文化的整体性及更重视沿线各文化社区之间相互交往交融。川藏茶马古道是汉藏两地之间各民族交流交往的重要纽带,其中雅安段作为该线路的起点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线路视角下以沿线文化整体性思路探索川藏茶马古道雅安段的文化价值,对沿线各文化要素进行整合,形成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集群,建立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体系及统筹协作、整体保护的管理体系,深挖沿线文化产业多元价值,赋能沿线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文化线路 雅安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文化线路的内涵、功能与时代价值:基于时空重构与价值共享视角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光艳 樊志宏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95,共11页
文化线路是世界遗产领域一种新型遗产类型,是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迁徙、流动和交往留下的线路遗产,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文化线路不是遗址遗迹的简单组合或线性遗产串联,而是不同时... 文化线路是世界遗产领域一种新型遗产类型,是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迁徙、流动和交往留下的线路遗产,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文化线路不是遗址遗迹的简单组合或线性遗产串联,而是不同时空下线路的存续状态和发展路径的总和。文化线路是时空演化的结果,承载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丰富信息。建构和营运好文化线路,实质是通过遗产保护性利用实现其时代价值。文化线路的功能是时空重构,本质是价值共享。当下,文化线路应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命运休戚、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为各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物质和精神双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时空重构 价值共享
下载PDF
从概念到理念:文化线路理论的逻辑演化与哲学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光艳 樊志宏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3年第2期62-71,共10页
文化线路是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概念和遗产类型,也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考古界和遗产保护界日益关注的课题。经过多年发展,文化线路早已脱离遗产保护的窠臼,走向越来越广泛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从文化线路概念形成到实践应用的过程... 文化线路是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概念和遗产类型,也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考古界和遗产保护界日益关注的课题。经过多年发展,文化线路早已脱离遗产保护的窠臼,走向越来越广泛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从文化线路概念形成到实践应用的过程非常值得研究,因为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线路的认识逐渐深入,还能够从中获得关于文化发展的哲学思考,也为文化线路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支撑,还可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借鉴。文章从文化线路的本体研究入手,考察文化线路的概念形成过程,总结出其所具有的全球共识背景和日益拓展的认同。文章对文化线路概念进行哲学分析,认为文化线路体现了人的生存方式,体现了对文化总体化的追求,体现了总体现代化的实践,这些都为文化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概念形成 全球共识 文化总体化
下载PDF
草原丝绸之路视野下——刍议阿拉善岩画及其他折射文化线路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彤华 田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0期38-40,共3页
草原丝绸之路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通道之一,承载文化发展的烙印,阿拉善文化线路包括绥新驼道及盐运线路应视为丝绸之路在时间上的延续。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长文化交流通道,东西方文化以此为纽带融合、升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 草原丝绸之路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通道之一,承载文化发展的烙印,阿拉善文化线路包括绥新驼道及盐运线路应视为丝绸之路在时间上的延续。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长文化交流通道,东西方文化以此为纽带融合、升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阿拉善文化线路为草原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是探究阿拉善文化线路在草原丝绸之路中发挥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丝绸之路 阿拉善文化线路 骆驼岩画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域下红西路军征战沿线遗产价值与保护策略
13
作者 韩静琦 王晓晶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9期38-41,共4页
文化线路是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保护概念,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整体价值的呈现。红西路军征战线路是一条典型的革命历史类文化线路,它反映了战争时期的历史文化交流、国家精神和共同记忆。红西路军征战的历史遗存体系具有鲜明的文化线路特... 文化线路是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保护概念,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整体价值的呈现。红西路军征战线路是一条典型的革命历史类文化线路,它反映了战争时期的历史文化交流、国家精神和共同记忆。红西路军征战的历史遗存体系具有鲜明的文化线路特征,遗产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布范围广。加大对红西路军征战沿线遗产的价值挖掘、精神传承与整体性保护,对于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红西路军的故事,推进红色初心教育与红色主题旅游深度融合,打响红西路军红色旅游品牌和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红西路军 遗产保护 策略
下载PDF
文化线路理论视域下嫩江市古驿道文化保护探究
14
作者 李雪 刘晨曦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7期44-47,共4页
嫩江市旧称“墨尔根”,清康熙时期该城市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设驿而兴。清代,墨尔根驿站以及经由该驿站的驿道在保卫边疆安全中曾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并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古驿道文化。如今,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嫩江市对发展本地的古驿... 嫩江市旧称“墨尔根”,清康熙时期该城市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设驿而兴。清代,墨尔根驿站以及经由该驿站的驿道在保卫边疆安全中曾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并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古驿道文化。如今,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嫩江市对发展本地的古驿道文化越发重视。文章在梳理当前嫩江市古驿道文化保护现状和困境的同时,结合文化线路的相关知识,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嫩江市 古驿道文化
下载PDF
遗产价值导向下文化线路活态保护研究——以甘肃段长征文化线路为例
15
作者 周琪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12期223-229,共7页
活态保护是对遗产价值进行延续利用的基本方法。建立文化线路价值活态评估模型,对长征文化线路(甘肃段)价值活态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甘肃段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价值处于较高水平;甘肃段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价值活态度处于中等水平,活态保护方... 活态保护是对遗产价值进行延续利用的基本方法。建立文化线路价值活态评估模型,对长征文化线路(甘肃段)价值活态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甘肃段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价值处于较高水平;甘肃段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价值活态度处于中等水平,活态保护方式仍有待提高。测度结果可为保护长征红色遗产活态传承、赓续长征红色文化、促进长征文化线路遗产价值延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价值评价 活态保护 长征文化
下载PDF
文化线路的概念及其动态性、非物质性
16
作者 孙静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6期71-80,共10页
文章基于2005年文化线路国际科技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Cultural Routes,CIIC)所作报告与2008年《关于文化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的对比阅读,结合历年会议成果,梳理了国际遗产学界对文化线路概念、内涵、动态性... 文章基于2005年文化线路国际科技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Cultural Routes,CIIC)所作报告与2008年《关于文化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的对比阅读,结合历年会议成果,梳理了国际遗产学界对文化线路概念、内涵、动态性、非物质性等方面的基本认识,同时对可能引起争议的部分内容进行辨析,以对文化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特性做出澄清。动态性方面,文章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的关系三方面着重比较了文化线路与文化景观的动态性差异。非物质性方面,文章从文化线路系统的要素构成、非物质要素重要性的提升、非物质要素范畴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定义的扩大以及文化线路的整体非物质性四方面,对文化线路的非物质性进行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动态性 非物质性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角下滏口陉古道遗产价值与保护
17
作者 王晓冬 陈威谕 +1 位作者 吴宇昊 张玉洁 《山西建筑》 2023年第3期40-43,共4页
滏口陉古道历史悠久,为太行八陉之一,沿线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从文化线路视角切入,对古道的历史演进及遗产资源构成进行研究,并对滏口陉古道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要素进行分析,阐述了古道遗产价值,并提出相对应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滏口陉古道 文化线路 遗产价值 保护策略
下载PDF
文化线路理念观照下的《红楼梦》大运河书写研究及其传播
18
作者 方晓伟 《曹雪芹研究》 2023年第2期86-96,共11页
本文拟在文化线路理念观照下,结合对曹雪芹《红楼梦》的文本解读,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进行特定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对《红楼梦》研究所涉及的大运河文化意象)内的梳理和定位,以探索与大运河文化遗产整体价值相联系的《红楼梦》文化遗产的进... 本文拟在文化线路理念观照下,结合对曹雪芹《红楼梦》的文本解读,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进行特定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对《红楼梦》研究所涉及的大运河文化意象)内的梳理和定位,以探索与大运河文化遗产整体价值相联系的《红楼梦》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传承、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红楼梦 大运河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及发展策略探究--以米仓古道巴中段为例
19
作者 杜兆金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4期91-94,共4页
近年来,城镇化发展使得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日益严峻,众多传统村落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逐步走向衰微甚至消亡。为改善传统村落的生存状况,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从文化线路视角出发,分析米仓古道巴中段传统村落的发展状况和面临... 近年来,城镇化发展使得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日益严峻,众多传统村落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逐步走向衰微甚至消亡。为改善传统村落的生存状况,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从文化线路视角出发,分析米仓古道巴中段传统村落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发展策略,提出延续村落建筑风貌、唤醒村落文化活力、打造村落支柱产业等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重要途径,以期为传统村落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
下载PDF
文化线路背景下京津冀运河段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20
作者 戴佳瑞 戴佳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69-71,共3页
具有2500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串通南北交通大动脉,其流经地区不仅拥有形式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运河文化。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大运... 具有2500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串通南北交通大动脉,其流经地区不仅拥有形式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运河文化。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本文基于文化线路的视角,提出推进京津冀运河线路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建立京津冀线路良性文化互动机制以及以旅游产业为依托,打造“旅游+非遗”体验式运河游等多项举措,致力于为大运河京津冀段的非遗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京津冀段大运河 非遗文化 保护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