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民间故事的文学言说与存在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蓓蕾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3,共10页
非洲民间故事是非洲黑人鲜活的言语体系,是非洲大众世代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学遗产,亦是非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已成为非洲大众的生活和文化的重要元素,是研究非洲的文学、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材料。本文基于... 非洲民间故事是非洲黑人鲜活的言语体系,是非洲大众世代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学遗产,亦是非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已成为非洲大众的生活和文化的重要元素,是研究非洲的文学、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材料。本文基于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保罗·拉丁编写的《非洲民间故事与雕刻》收录的非洲经典民间故事,揭示文学言说和存在反思这两条关键线索如何贯穿了这些故事的主题和叙事,彰显出非洲民间故事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非洲民间故事塑造的文化英雄书写和刻画了人的存在的多面性。这些故事不仅透过创造性的言说理解生命、探索人的主体性存在,而且关注世间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建构出多重对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民间故事 文学言说 存在反思 叙事 文化英雄
下载PDF
语言的痛苦:文学言说的双重困境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文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8-54,共7页
言说体验之境并显示其中蕴涵的人生意义,既是文学言说的追求所在,也是文学言说的困境所在。不过言意矛盾并非仅仅体现为欲说之“意”难以转化为传达之“言”,其间的矛盾至少包括三种形态:“意”的丰饶与“言”的贫乏;语言本身固有的含... 言说体验之境并显示其中蕴涵的人生意义,既是文学言说的追求所在,也是文学言说的困境所在。不过言意矛盾并非仅仅体现为欲说之“意”难以转化为传达之“言”,其间的矛盾至少包括三种形态:“意”的丰饶与“言”的贫乏;语言本身固有的含义遮蔽了意义的表达;以及先于个体存在的语言对思维的限制。因此,言意矛盾实际上存在于两个过程之中:“意”向“言”的转化和“言”对“思”的禁锢,后者乃是更深刻也更根本的言意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言说 言意矛盾 语言先在
下载PDF
文学言说的意指与境界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文宪 《民族艺术研究》 2002年第6期4-13,共10页
文学言说的意指具有非指称性的特点,其源于早期的神话与歌谣。对文学来讲,想象虚构的艺术世界是言说意指的一种载体或符号,其蕴意因文学言说的非指称性而存在于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即使再现型的叙事文学,也将其言说意指定位于故事的蕴... 文学言说的意指具有非指称性的特点,其源于早期的神话与歌谣。对文学来讲,想象虚构的艺术世界是言说意指的一种载体或符号,其蕴意因文学言说的非指称性而存在于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即使再现型的叙事文学,也将其言说意指定位于故事的蕴意而非故事本身。由此形成了文学言说特有的境界,即体验之境中的人生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言说 言说意指 言说境界 文学理论 神话 歌谣 非指称性言说
下载PDF
守成启蒙主义的文化理念与文学言说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建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6,共13页
启蒙是二十世纪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任务,而启蒙主义则是这一运动的主旋律。虽然由于种种干扰,“启蒙”先后被“救亡”所压倒、被“蒙启”①(“蒙昧主义”与“反启蒙”的代名词)所瓦解,但是,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依然将“... 启蒙是二十世纪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任务,而启蒙主义则是这一运动的主旋律。虽然由于种种干扰,“启蒙”先后被“救亡”所压倒、被“蒙启”①(“蒙昧主义”与“反启蒙”的代名词)所瓦解,但是,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依然将“民主”、“科学”、“平等”、“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的理念,播种到中国人文化意识的土壤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主义 文学言说 文化理念 新文化运动 二十世纪 “启蒙” 蒙昧主义 “五四”
下载PDF
关于文学言说对象和功能的深度思考
5
作者 肖祥彪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5-138,共4页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言说对象 功能 创作主体 文学哲学
原文传递
当代文学:景观化时代的困难言说
6
作者 乔焕江 《艺术广角》 2010年第5期20-23,共4页
当代文学无疑是困难的,这决定了它必定是一种“困难的言说”。但“困难的言说”别有他意,它既指当代文学言说对象和言说环境的困难,也指这种言说本身的困难。这种困难的体现不只在于某种文学理想的失落或某种文学观念的断裂,而更在... 当代文学无疑是困难的,这决定了它必定是一种“困难的言说”。但“困难的言说”别有他意,它既指当代文学言说对象和言说环境的困难,也指这种言说本身的困难。这种困难的体现不只在于某种文学理想的失落或某种文学观念的断裂,而更在于社会历史结构剧烈演变中文学被景观化之后的茫然失措。位置感的不确定,价值观的犹疑,进而文学自性的种种迷失,最终导致当代文学生长力的不足和精神性的缺失,如此这般都是困难的表征。如何理解文学景观化的生成机制,进而自觉完成困难的言说,应当成为当代文学实践自觉思考的命题,也应当成为文学重建精神立场的当下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文学言说 景观化 文学观念 文学理想 历史结构 文学实践 精神立场
下载PDF
听与说:汉语文学言说的问题史
7
作者 张闳 《大家》 1995年第4期192-206,共15页
汉语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它诞生、发展、丰富,并臻于成熟,上下经历了数千年。它将汉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信息容纳其中。今天,每一位使用汉语进行写作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笔巨大的遗产,这同时又是一笔极其古怪的遗产。在... 汉语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它诞生、发展、丰富,并臻于成熟,上下经历了数千年。它将汉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信息容纳其中。今天,每一位使用汉语进行写作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笔巨大的遗产,这同时又是一笔极其古怪的遗产。在漫长的历史之河中,汉语文字的每一个符号都浸透了文化的液汁,它的词汇、句式、语体、"本文"结构方式以及审美境界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言说 自我意识 记忆 汉语言 问题史 听与说 鲁迅 个人性 现代汉语 写作者
原文传递
艰难的言说——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8
作者 徐雁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5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艰难的言说——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徐雁 中国 当代 现代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中华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华文文学研究——《华文文学的言说疆域》的文化解读
9
作者 刘婉仪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6-72,共7页
华文文学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新时期以来备受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华文文学中所蕴含的丰富中华文化内涵还有待研究者深入挖掘。袁勇麟教授的新作《华文文学的言说疆域》一书,正是基于学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直面华文... 华文文学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新时期以来备受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华文文学中所蕴含的丰富中华文化内涵还有待研究者深入挖掘。袁勇麟教授的新作《华文文学的言说疆域》一书,正是基于学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直面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危机意识,将目光放到更为深切、更为关键之处,思索当代华文文学史料学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将华文文学这扇面向世界的中华文化传播之窗朝前更推进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学研究 《华文文学言说疆域》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主义”本土言说的困境与规避——以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言说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奇云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2-127,共6页
在整个中国现代人文思想史上,"主义"的言说都成为了一种主旋律,在中国现代文论领域尤为明显。但造成"主义"本土言说困境的因由,除表层的文化水土不服、意识形态的挤兑之类外,更有言说者深层的思维方式局限和认识论... 在整个中国现代人文思想史上,"主义"的言说都成为了一种主旋律,在中国现代文论领域尤为明显。但造成"主义"本土言说困境的因由,除表层的文化水土不服、意识形态的挤兑之类外,更有言说者深层的思维方式局限和认识论原则丧失的原因,这使得认知视角的论争让位于意识形态的角力。文学中浪漫主义的命运就是其中的一个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义 浪漫主义 文学言说 认识论原则
下载PDF
身份、知识与文学创作——基于汉代文学主体的思考
11
作者 杨允 许志刚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20,共6页
汉代作家是具有不同社会身份、知识结构及审美取向的个体,身份、知识背景对作家创作有直接的影响和规约。不同阶层、不同社会身份的文学主体,日常所关注的事务不同,所思所想有异,因此,诉诸文学创作即形成了言说内容及主题话语的明显差... 汉代作家是具有不同社会身份、知识结构及审美取向的个体,身份、知识背景对作家创作有直接的影响和规约。不同阶层、不同社会身份的文学主体,日常所关注的事务不同,所思所想有异,因此,诉诸文学创作即形成了言说内容及主题话语的明显差异。与身份相应,不同的学术背景及知识结构,也会直接带来文学主体审美取向及话语方式的差别。身份、知识结构、审美取向之异是汉代文学生成及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作家身份 知识结构 文学言说
下载PDF
“文学是什么”与“什么是文学” 被引量:8
12
作者 程水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73,共23页
"文学是什么"是在确立"某种东西是文学"的观念之后对文学所作的系统解说,但文学观念的确立受到时代与地域的严重制约;而"什么是文学"则意在追问:在任何以语言为工具的言说方式之中,什么样的言说方式可以... "文学是什么"是在确立"某种东西是文学"的观念之后对文学所作的系统解说,但文学观念的确立受到时代与地域的严重制约;而"什么是文学"则意在追问:在任何以语言为工具的言说方式之中,什么样的言说方式可以称之为文学——它要求对文学作一纯粹先天的判断。文学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样具有交流与传达的基本功能。根据交流与传达的基本要素,可以建立关于文学的先天普遍法则:(1)说不可说,必然是譬喻形容,而以警拔脱俗为上。(2)说不易说,必然是铺陈描述,而以尽而不汙为上。(3)说不能说,必然是隐晦含蓄,而以微而能显为上。(4)说不屑说,必然是绚文巧饰,而以夸而中节为上。文学不是非功利的,根据文学的言说动机,可以建立关于文学的先验范畴体系。而文学范畴内部的概念中介性是文学逻辑演变的内在根据。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自觉"的言说,所谓"魏晋为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缺乏学理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普遍法则 文学的范畴体系 文学的逻辑演变 文学言说动机 诱德文学 通情文学 达欲文学 文学的自觉
下载PDF
《华文文学的言说疆域:袁勇麟选集》
13
作者 王媾苏 《中国文学年鉴》 2017年第1期1033-1035,共3页
世界华文文学之“大伽蓝”,以其深广巨丽、炫人眼目而令来者应接无暇,已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书是袁勇麟近年来部分论文结集而成,收入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编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第3辑”,囊括华文文学史料学、理论视野、文本... 世界华文文学之“大伽蓝”,以其深广巨丽、炫人眼目而令来者应接无暇,已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书是袁勇麟近年来部分论文结集而成,收入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编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第3辑”,囊括华文文学史料学、理论视野、文本创作等,展现出涉猎范围之广泛;注重史料.搜集背后的价值、历史深处的文化意蕴与文字之外的人文情怀,体现了透视力度之强劲,是华文文学言说疆域之广阔最妥贴的注解。这些工作无不为华文文学“大伽蓝”之牢固矗立添砖加瓦、增饰添彩,同时正如花城出版社在《出版说明》中所指出,“展示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整体性学术成果”,“弥补此一研究领域的空缺,以新视界做出新的开拓”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华文文学 文学言说 袁勇 疆域 华文文学研究 文学史料学 选集 花城出版社
原文传递
别一种叙事方式
14
作者 郎伟 《朔方》 1999年第8期75-75,共1页
应该承认,金瓯给了我们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位许多年前就已“上路”的年轻的创作者,在沉潜和探索数年之后,终于以出色的短篇小说《前面的路》,使相当多的文学圈内之人对其刮目相看。 《前面的路》是一篇言说“寻求自由”
关键词 叙事方式 短篇小说 文学母题 创作者 “自由” 知青作家 “说话” 作品 文学言说 世俗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