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探究 |
吴相义
|
《文化产业》
|
2023 |
1
|
|
2
|
新时期如何强化文物建筑保护策略 |
章鹏华
杨介宕
黄立变
|
《炎黄地理》
|
2023 |
1
|
|
3
|
意大利文物建筑保护观念发展及改变——以斯福尔扎城堡为例 |
刘悦
|
《建筑与文化》
|
2023 |
0 |
|
4
|
中心城区文物建筑保护中多种移位技术的应用研究 |
饶姝文
|
《中国民族博览》
|
2023 |
0 |
|
5
|
BIM技术在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可能性研究 |
赵景学
姜立
王会一
|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
2012 |
27
|
|
6
|
文物建筑保护中的价值观问题 |
陈志华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3 |
24
|
|
7
|
文物建筑保护是一门专业 |
陈志华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8
|
文物建筑保护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 |
郑力鹏
黄文铮
|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9
|
文物建筑保护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以西大街耶稣圣心堂为例 |
祝笋
袁赵蔓
|
《华中建筑》
|
2022 |
4
|
|
10
|
共赢的再造——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中文物建筑保护的契机 |
刘晓钟
|
《北京规划建设》
|
2007 |
3
|
|
11
|
黑龙江省文物建筑保护中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刍议——以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为例 |
魏笑雨
|
《中国名城》
|
2019 |
1
|
|
12
|
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
郑力鹏
黄文铮
|
《价值工程》
|
2011 |
0 |
|
13
|
浅谈现代技术在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应用——以慈宁宫七架梁加固为例 |
高甜
|
《古建园林技术》
|
2013 |
0 |
|
14
|
中国文物建筑保护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梁思成 |
楼庆西
|
《上海住宅》
|
2006 |
0 |
|
15
|
文物建筑保护工程中的勘察设计——以北大红楼等三个文物建筑为例 |
张立乾
杨国兴
葛川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6
|
上海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的问题与思考 |
曹永康
谭玉峰
|
《中国文化遗产》
|
2011 |
4
|
|
17
|
古建筑维修原则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兼谈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的中国特色问题 |
罗哲文
|
《古建园林技术》
|
2007 |
12
|
|
18
|
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建筑保护维修与合理利用理论与实践科学体系的意见 |
罗哲文
|
《古建园林技术》
|
2006 |
13
|
|
19
|
关于建立有东方建筑特色的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科学体系的意见 (在日本东京参加亚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论文) |
罗哲文
|
《古建园林技术》
|
2001 |
10
|
|
20
|
多种移位技术在中心城区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
陈智远
王治杳
|
《山西建筑》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