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献通考·经籍考》“诸评具载”的独特方式 |
杨寄林
董文武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2
|
“因仍会通”:马端临之史学观和目录学的考察——兼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价值和影响 |
刘石玉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5
|
|
3
|
试析《文献通考·经籍考》中的按语——兼与杨寄林先生商榷 |
曹金发
董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4
|
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重出与互著 |
温志拔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5
|
《文献通考·经籍考》摘瑕 |
杨寄林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1993 |
8
|
|
6
|
《文献通考·经籍考》广纳群说的极致所在 |
杨寄林
|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7
|
海内外《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述评 |
连凡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4
|
|
8
|
《文献通考·经籍考》编撰体例探析 |
雷晓庆
|
《晋图学刊》
|
1999 |
4
|
|
9
|
《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成书与价值 |
杨寄林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1989 |
2
|
|
10
|
《文献通考·经籍考》编纂体例与辑录文献 |
连凡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1
|
《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调整及其学术意义——兼论马端临的思想立场 |
连凡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
2017 |
2
|
|
12
|
《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经部为中心的考察 |
连凡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9 |
0 |
|
13
|
《文献通考·经籍考》与《玉海·艺文》“互见”法比较 |
赵宣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4
|
《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以子部为中心的考察 |
连凡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5
|
《文献通考·经籍考》经部分类渊源及其调整 |
连凡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6
|
论《文献通考·经籍考》分类的渊源及调整——以子部为中心 |
连凡
|
《天中学刊》
|
2019 |
0 |
|
17
|
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内容结构及其书目 |
连凡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8
|
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及其调整 |
连凡
|
《武陵学刊》
|
2018 |
0 |
|
19
|
《文献通考·经籍考》文献的辑录方法与统计分析 |
连凡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20
|
《文献通考·经籍考》内容层次及其书目析论 |
连凡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