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愈合的新进展
1
作者 杨芙蓉 蔡雅杰 +2 位作者 于燕乔 范晓迪 白瑞娜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83-890,共8页
易损斑块愈合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重要保护机制。易损斑块破裂或侵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是斑块愈合的先决条件,局部血栓溶解、肉芽组织生成、血管再内皮化实现血管再通可形成亚临床状态,截断AC... 易损斑块愈合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重要保护机制。易损斑块破裂或侵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是斑块愈合的先决条件,局部血栓溶解、肉芽组织生成、血管再内皮化实现血管再通可形成亚临床状态,截断ACS的病理进程。大量临床数据提示愈合的斑块可能与患者的亚临床病变稳定化相关,但其具有较高的血管炎症水平及斑块易损性等不稳定特征,提示早期干预治疗是促进斑块愈合的重要手段。氧化三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生物标志物可提示斑块愈合情况,及时给予稳定斑块、促进易损斑块愈合的治疗,可为预防ACS发病及死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愈合 易损斑块 斑块破裂 斑块侵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在体OCT影像的冠脉斑块破裂风险的形态和力学评估
2
作者 王梁 章晓国 +3 位作者 朱燕文 吕蕊 郭小亚 Dalin Tang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9-60,共2页
目的仅根据冠状动脉斑块形态难以有效识别具有破裂倾向并导致临床重大不良事件的易损斑块。斑块生物力学与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如何利用这些力学信息对斑块破裂程度进行评估仍是一项重大挑战。方法获取了40名冠心病患者的冠脉斑块在体光... 目的仅根据冠状动脉斑块形态难以有效识别具有破裂倾向并导致临床重大不良事件的易损斑块。斑块生物力学与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如何利用这些力学信息对斑块破裂程度进行评估仍是一项重大挑战。方法获取了40名冠心病患者的冠脉斑块在体光学相干断层影像,并根据其斑块形态特征将斑块分为3组:20个稳定斑块、10个易损斑块和10个破裂斑块。对每个斑块进行有限元力学仿真,并提取斑块纤维帽和肩部区域的斑块应力峰值进行后续分析。基于斑块应力峰值提出斑块破裂风险的力学评估方案,从生物力学角度对3组斑块进行分组,并与形态学分组结果进行对比,计算两种分组的一致性。结果破裂和易损斑块的斑块应力峰值显著高于稳定斑块(P<0.0001和P=0.0007),而破裂和易损斑块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P=0.8538)。以150 k Pa和230 k Pa为斑块应力阈值建立了力学评估方案从而对斑块进行分组,对稳定斑块、易损斑块、破裂斑块的分组结果与形态学分组结果重合率分别为17/20、5/10和7/10。结论该斑块力学评估方案与形态学分组的高度一致性证明了其能有效评估冠脉斑块破裂风险的能力。特别对于稳定斑块,两种分组结果的高度一致表明结合斑块力学和形态可以可靠地识别仅具有稳定斑块的患者,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斑块 冠心病患者 稳定斑块 生物力学 冠脉斑块 斑块破裂 纤维帽 力学仿真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危斑块进展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俊彪 郭军霞 刘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危斑块进展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20/08-2022/08该院心内科接诊的90例老年冠心病病例,均接受CCTA检查,按照是否为高危斑块分为高危组、非高危组,对于高危斑块依据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危斑块进展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20/08-2022/08该院心内科接诊的90例老年冠心病病例,均接受CCTA检查,按照是否为高危斑块分为高危组、非高危组,对于高危斑块依据1年随访后斑块进展情况分为进展组、未进展组,对比其CCTA斑块定量参数差异及对高危斑块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CCTA检查发现高危斑块发生率达83.33%(75/90),其中点状钙化斑块64例(71.11%),低密度斑块38例(42.22%),重塑指数RI、脂质斑块负荷大于非高危组(P<0.05),高危组基于CCTA血流储备分数(FFRct)及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均低于非高危组(P<0.05);进展组的斑块总体积和非钙化斑块体积、狭窄程度、RI、脂质斑块负荷均大于无进展组(P<0.05),进展组最小管腔面积、FFRct、FAI小于无进展组(P<0.05);斑块总体积和非钙化斑块体积、狭窄程度、最小管腔面积、FFRct、FAI、RI、脂质斑块负荷及各项联合预测老年冠心病病例的高危斑块进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07、0.801、0.788、0.756、0.763、0.768、0.775、0.806、0.872。结论CCTA斑块定量分析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危斑块及其进展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TA 斑块定量分析 老年 冠心病 高危斑块 进展
下载PDF
股总动脉斑块稳定性和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张卉 段开诚 +1 位作者 胡启飞 马海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探讨股总动脉斑块稳定性和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根据ICVD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ICVD组(19例)与非ICVD组(61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斑... 目的:探讨股总动脉斑块稳定性和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根据ICVD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ICVD组(19例)与非ICVD组(61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行股总动脉斑块易损评分,并评估股总动脉斑块稳定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CV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股总动脉斑块易损评分和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对ICVD的预测价值。结果:年龄、高血压、高血脂、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股总动脉斑块易损评分及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与ICVD有关(均P<0.05)。ESRS评分、股总动脉斑块易损评分以及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为发生ICVD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股总动脉斑块易损评分、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预测ICV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4、0.745,而两者联合预测的AUC(0.874)更高(均P<0.05)。结论:股总动脉斑块易损评分和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是发生ICVD的影响因素,两者联合对ICVD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股总动脉斑块稳定性 股总动脉斑块易损评分 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分析颈动脉斑块成分与CT脑灌注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张微 王辰雁 +4 位作者 刘鹏 孟玉莲 王羽 张毅 张超越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59-63,共5页
目的:通过能谱CT血管造影(CTA)成像定量分析颈内动脉斑块成分,并经CT灌注(CTP)测量颈动脉供血区血流灌注情况,探讨斑块成分、管腔狭窄程度与脑血流灌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西苑医院收治的68例经超声和CTA筛查确诊的... 目的:通过能谱CT血管造影(CTA)成像定量分析颈内动脉斑块成分,并经CT灌注(CTP)测量颈动脉供血区血流灌注情况,探讨斑块成分、管腔狭窄程度与脑血流灌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西苑医院收治的68例经超声和CTA筛查确诊的单侧颈内动脉斑块及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A和CTP检查。使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试验(NASCET)法测量颈动脉狭窄程度,利用GE AW4.7后处理工作站对斑块成分进行能谱及脑灌注分析,得到斑块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同时测量病变侧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对比剂达峰时间(TTP)及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在68例患者中共测量68处符合条件的斑块,其中易损斑块(包块脂质斑块及混合斑块)44处、稳定斑块(纤维斑块)24处。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的能谱曲线平均斜率分别为(0.45±0.45)和(1.15±0.39),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3,P<0.05);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平均有效原子序数为(7.21±1.06)和(8.01±0.63),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8,P<0.05)。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病变侧大脑前动脉平均TTP为(12.20±1.61)s和(13.59±2.79)s,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7,P<0.05);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病变侧大脑前动脉平均MTT为(5.07±1.66)s和(6.09±2.19)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7,P<0.05)。病变侧血管狭窄程度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TTP、MTT呈正相关(r=0.537、0.465,P<0.05),与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CBF呈负相关(r=-0.281、-0.569,P<0.05)。颈动脉斑块的能谱曲线斜率与病变侧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TTP呈正相关(r=0.242、0.246,P<0.05)。结论:CT能谱成像能定量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可影响脑组织血流灌注,易损斑块更易引起TTP及MTT延迟,其中TTP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斑块成分 能谱成像 灌注参数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及血液流变学与疾病分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6
作者 吴国华 张晓飞 +2 位作者 王琦 李超 闫雪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58-62,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及血液流变学与疾病分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4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按疾病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腔隙性梗死(LACI)]和...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及血液流变学与疾病分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4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按疾病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腔隙性梗死(LACI)]和病情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二次分组;另选取6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颈动脉斑块特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数量、斑块最大长径、斑块性质]、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比容(HC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指标,分析颈动脉斑块特征及血液流变学与疾病分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IMT、斑块数量、斑块最大长径、ESR、HCT、Fib、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I组IMT、斑块数量、斑块最大长径低于TACI、PACI、POCI组,稳定型斑块比率则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I组ESR、HCT、Fib、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水平低于TACI、PACI、PO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IMT、斑块数量、斑块最大长径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稳定型斑块比率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度组的IMT、斑块数量、斑块最大长径低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ESR、HCT、Fib、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水平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度组上述指标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及血液流变学与疾病分型及严重程度有关,TACI、PACI、POCI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状态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情况较LACI型患者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 斑块性质 血液流变学 疾病分型 病情程度
下载PDF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7
作者 康佳 沙晓溪 +1 位作者 康彧 何兰芳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0期9-12,共4页
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查以及颈动脉CT... 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查以及颈动脉CTA检查,以CT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明确颈动脉狭窄程度、声像图特征以及斑块性质情况。结果显示,不同狭窄程度患者N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斑块性质NWI以及GS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斑块厚度、斑块体积、最大面积狭窄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发现,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该检查方案无创、方便、快捷,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 颈动脉CTA 颈动脉斑块性质 颈动脉狭窄程度
下载PDF
超声检测颈动脉及股动脉斑块并管腔狭窄对康复医院冠心病患者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冯冰 李雪梅 +1 位作者 郭忆 左雪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211-216,共6页
研究颈动脉和股动脉的内中膜厚度及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早期预测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患者151例进行冠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狭窄组(118例)和对照组(33例),计算患者Gensini积分(Gensini Score,GS)并... 研究颈动脉和股动脉的内中膜厚度及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早期预测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患者151例进行冠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狭窄组(118例)和对照组(33例),计算患者Gensini积分(Gensini Score,GS)并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及重度4组,比较基本资料、抽血化验结果及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情况,分析颈动脉股动脉斑块与冠脉GS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动脉斑块对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效能。结果 4组间比较,性别、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空腹血糖,颈动脉斑块个数,股动脉斑块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脉GS和颈动脉斑块厚度(r=0.241,p<0.05)及股动脉斑块长径(r=0.306,p<0.05)相关。绘制ROC曲线,颈动脉斑块厚度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95%置信区间:0.602-0.821,P<0.01),最佳截断值为0.439(灵敏度57.5%,特异度86.4%),股动脉斑块长径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AUC为0.673(95%置信区间:0.475-0.871,P=0.168)。结论 颈动脉和股动脉斑块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使用颈动脉股动脉超声检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早期筛查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颈动脉斑块 股动脉斑块
下载PDF
基于CTA评价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分布位置之间的相关性
9
作者 赵艺楠 顾艳 +1 位作者 刘颖 郭中萍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 利用CTA分析颈动脉斑块分布位置、特征与斑块易损性的关系,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及形成机制提供更多信息。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且伴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共89例。从... 目的 利用CTA分析颈动脉斑块分布位置、特征与斑块易损性的关系,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及形成机制提供更多信息。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且伴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共89例。从CTA轴位测量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的特征参数(斑块厚度、长度、最大横截面积、斑块负荷和重塑指数)和斑块分布位置,根据斑块是否具有高危特征(包括斑块内出血、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斑块溃疡等),将斑块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分析两组斑块的特征与分布位置的差异。结果 根据斑块高危特征,144条颈动脉中高危组79条,低危组65条。两组间的斑块厚度、长度、最大横截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斑块横断面分布位置中,高危组较低危组相比更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管壁背侧(P=0.002),且分布在背侧的斑块,其斑块厚度、长度、最大横截面积及斑块负荷较低危组更大(P<0.05);低危组更倾向于分布在颈动脉分叉处外侧壁(P<0.01),且其斑块的最大横截面积及斑块负荷较高危组小(P<0.05),而两组颈动脉斑块的重构方式及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的背侧,且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的厚度、横断面积及斑块负荷越大,斑块越倾向于不稳定,而低危斑块倾向于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外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斑块易损性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分布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一种新的卒中风险分级系统(2024)
10
作者 黄淑铉 杨舒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87,共1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具有破裂倾向、易形成血栓和/或进展迅速的斑块被称作易损性斑块。超声是目前评价动脉斑块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但在斑块成分判断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对操作者技术手法依赖性强...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具有破裂倾向、易形成血栓和/或进展迅速的斑块被称作易损性斑块。超声是目前评价动脉斑块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但在斑块成分判断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对操作者技术手法依赖性强,且目前评价斑块易损性的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心脑血管疾病 分级系统 卒中风险 操作者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性斑块 斑块易损性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特征与梗死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雪 李伟 +2 位作者 秦志平 喻红霞 崔智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造影的特征及与不同梗死部位、面积等梗死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2—2021-03诊治的135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另选取同期因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造影的特征及与不同梗死部位、面积等梗死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2—2021-03诊治的135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另选取同期因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的无症状中老年人11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超声造影参数,包括峰值强度比值(P)、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p)。将脑梗死患者按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分成不同亚组,分析不同亚组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相关参数。结果脑梗死患者P和AU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P和AUC值明显升高,Tp值明显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AUC值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Tp值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不同梗死部位间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皮质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完全闭塞发生率最高;不同梗死面积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面积梗死组完全闭塞发生率最高。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参数水平明显异于无症状有斑块者,且皮质部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完全闭塞发生率最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完全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声造影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斑块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巨噬细胞自噬探讨畅脉乐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稳定性及凝血功能影响的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松雄 张玉琴 +3 位作者 刘巧婷 李志 吴帮发 何洪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1-876,共6页
目的基于巨噬细胞自噬探讨畅脉乐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稳定性及凝血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CO)组,模型(MO)组,低剂量畅脉乐胶囊(LC)组,高剂量畅脉乐胶囊(HC)组,每组10只,对MO、LC、HC组采用... 目的基于巨噬细胞自噬探讨畅脉乐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稳定性及凝血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CO)组,模型(MO)组,低剂量畅脉乐胶囊(LC)组,高剂量畅脉乐胶囊(HC)组,每组10只,对MO、LC、HC组采用饲喂高脂饲料、维生素D3和尼古丁灌胃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CO组不建立模。建模成功后,LC组灌胃5 mg/kg的畅脉乐胶囊,HC组灌胃15 mg/kg的畅脉乐胶囊,CO组、MO组同期给予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凝血检测仪检测血清凝血功能指标,油红O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泡沫化情况;电镜观察巨噬细胞中脂滴及自噬体形成,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中斑块稳定相关蛋白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及自噬相关蛋白螯合体(SQSTM)1、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LC)3的蛋白表达。结果CO组主动脉组织结构正常完整且排列整齐,内、中、外膜层清晰可见,分界清楚,可见数层弹力膜和平滑肌细胞,未见泡沫细胞及明显斑块形成;MO组主动脉结构紊乱,内膜可见明显增厚及脂质斑块弥漫,斑块内有大量泡沫细胞形成,并可见典型的不稳定斑块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MO组比较,LC、HC组病理结构明显改善,主动脉可见典型的稳定斑块及较少的泡沫细胞,炎性细胞明显减少;与CO组比较,MO组血清中PT、INR、巨噬细胞中LC3显著降低(P<0.05),FIB、巨噬细胞中EMMPRIN及SQSTM1显著升高(P<0.05);与MO组比较,LC、HC组血清中PT、INR、巨噬细胞中LC3显著升高,FIB、巨噬细胞中EMMPRIN及SQSTM1明显降低(P<0.05),且HC组比LC组变化显著(P<0.05);CO组巨噬细胞染色较淡,未见巨噬细胞泡沫化及明显脂滴颗粒;MO组巨噬细胞被染成红色的区域数量明显增加,可见巨噬细胞出现泡沫化;与MO组比较,LC组、HC组脂滴数量明显减少,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明显减轻;电镜结果显示,与CO组相比,MO组脂滴数量明显增多,自噬体数量明显减少;与MO组相比,LC组、HC组脂滴数量明显减少,自噬体数量明显增多,且HC组比LC组变化明显。结论畅脉乐胶囊可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稳定性及凝血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巨噬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自噬 畅脉乐胶囊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基于灰阶超声构建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玮 吕志红 +3 位作者 杨银凤 刘炳霞 刘枝红 马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灰阶超声构建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影像组学模型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由两名超声医师独立收集颈动脉斑块病例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内部根据患者近期是否出现对应的脑缺血症状分为症状组和非症状组。... 目的:探讨基于灰阶超声构建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影像组学模型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由两名超声医师独立收集颈动脉斑块病例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内部根据患者近期是否出现对应的脑缺血症状分为症状组和非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情况。提取基于灰阶超声图像的颈动脉斑块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以是否存在脑缺血症状为因变量,以斑块影像组学特征为自变量,采用LASSO回归筛选自变量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内部症状组和非症状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训练集中共精选出6个斑块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为0.913[95%CI(0.862~0.964)],C-index为0.887;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37[95%CI(0.758~0.917)],C-index为0.798。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DCA曲线净获益值高。结论:基于灰阶超声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识别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具有可行性及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模型 超声检查 颈动脉斑块 脑缺血
下载PDF
虎杖苷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内皮炎症反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勇 田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8-1233,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AS斑块和内皮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虎杖苷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 目的:探讨虎杖苷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AS斑块和内皮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虎杖苷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与维生素D3腹腔注射联合的方法制备AS大鼠模型。虎杖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天灌胃虎杖苷40、80、160 mg/kg,阳性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辛伐他汀5 mg/kg,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AS斑块形成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8、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同型半胱氨酸(Hcy)、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TGF-β1、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主动脉内壁出现大量AS斑块,血清中TG、TC、LDL-C水平及TNF-α、IL-6、IL-8、CRP、MCP-1、Hcy、ICAM、ET-1含量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主动脉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p-Smad2/3/Smad2/3显著升高(P<0.05)。虎杖苷干预后AS大鼠主动脉内壁斑块面积明显减小,血清中TG、TC、LDL-C水平及TNF-α、IL-6、IL-8、CRP、MCP-1、Hcy、ICAM、ET-1含量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主动脉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p-Smad2/3/Smad2/3明显减小(P<0.05),以上指标变化均呈剂量依赖性(P<0.05)。阳性对照组TC、LDL-C、HDL-C水平与虎杖苷高剂量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比虎杖苷高剂量组更低(P<0.05)。结论:虎杖苷通过调节血脂、降低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少AS斑块的形成,改善AS大鼠体内的炎症反应,其机制与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TGF-Β/SMAD信号通路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内皮炎症
下载PDF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裸露斑块形成机理与生态修复关键限制因子
15
作者 段成伟 李希来 +3 位作者 李成一 杨鹏年 柴瑜 徐文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952-6964,共13页
为探讨黄河源区斑块化退化高寒草甸可持续恢复技术,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盆栽验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河源区健康草甸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引起的退化斑块土壤质地组成,以及室内盆栽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特征等关键因子的... 为探讨黄河源区斑块化退化高寒草甸可持续恢复技术,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盆栽验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河源区健康草甸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引起的退化斑块土壤质地组成,以及室内盆栽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特征等关键因子的变化规律,阐明了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裸露斑块的形成机理与生态修复关键限制因子。结果表明:健康草甸主要由土壤颗粒、根系和石块三部分组成。各组分单位重量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颗粒(0.65±0.013)、根系(0.11±0.003)和石块(0.02±0.001)。各组分单位体积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根系(0.62±0.003)、土壤颗粒(0.30±0.004)和石块(0.06±0.002)。不同退化斑块间土壤质地组成(砂粒、粉粒和黏粒)差异均不显著(P>0.05)。高寒草甸的破碎化,导致草甸根系死亡,斑块土壤颗粒自然沉降形成裸露斑块。室内花盆裸露斑块土壤镇压处理可显著提高植物地上生物量(P<0.05)。土壤湿度、蓄水量、容重、电导率、紧实度、粘聚力和根⁃土⁃石块复合体抗剪强度随花盆土壤镇压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土壤水分是影响高原鼠兔扰动形成不同退化斑块生态修复的关键限制因子。裸露斑块通过镇压显著增加土壤蓄水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撒施有机肥和补播牧草后,不同退化斑块生态修复有效镇压深度控制在10—15 cm,补播的禾本科牧草能顺利发芽并出苗,植物生长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斑块化退化 裸露斑块 土壤镇压 生态修复
下载PDF
黄帚橐吾不同密度斑块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宏生 王玉琴 +1 位作者 宋梅玲 周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97-4307,共11页
植物-土壤作为构成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连续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和系统稳定性。碳(C)、氮(N)和磷(P)是生态系统中三种主要的营养元素,它们参与了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在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维持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且... 植物-土壤作为构成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连续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和系统稳定性。碳(C)、氮(N)和磷(P)是生态系统中三种主要的营养元素,它们参与了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在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维持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且生态系统内部的C、N、P循环在植物、土壤和微生物之间相互转换。为了探究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在扩散过程中对草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影响,以黄帚橐吾微斑块为研究对象,根据斑块密度界定6个密度梯度,分别为D0(0株/m~2)、D1(43株/m~2)、D2(99株/m~2)、D3(163株/m~2)、D4(332株/m~2)和D5(621株/m~2),分析了不同密度斑块的草地植物、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黄帚橐吾密度的增大,草地植物群落的C含量呈增加趋势,植物N含量略微上升后显著下降,且当黄帚橐吾密度≥160株/m~2时,植物N含量显著降低,植物P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N比呈逐渐上升趋势,C∶P比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N∶P比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土壤C、N、P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C含量在D2达到最大值,N含量为D1—D4高于D0和D5,但各斑块差异不显著,P含量为D3显著高于其余斑块,C∶N在D5达到最大值,C∶P在D2达到最大值,土壤N∶P呈略微降低后又有所增加,土壤养分主要受N限制;MBC随着黄帚橐吾密度的增加有降低趋势,而MBN和MBP变化均表现为“N”字型,MBN∶MBP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和RDA分析得到,黄帚橐吾密度与植物C、N、MBN以及MBP显著相关,植物C含量和土壤C含量与MBN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养分与微生物量的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帚橐吾 密度斑块 养分循环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超声造影参数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新生血管分级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烨 龚怡 魏梅梅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参数在评估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新生血管分级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15例ACI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EUS检查,对比不同新生血管分级和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患者CEU...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参数在评估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新生血管分级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15例ACI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EUS检查,对比不同新生血管分级和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患者CEUS参数[达峰时间(Tp)、平均渡越时间(MTT)、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AUCt)、峰值强度比值(PI)],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EUS参数与ACI新生血管分级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EUS参数在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EUS检出ACI患者新生血管分级0级11例,1级33例,2级71例,占比分别为9.57%、28.70%、61.74%;三组Tp、MTT值比较均为0级>1级>2级(P<0.05),三组AUCt、PI值比较均为0级<1级<2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Tp、MTT与新生血管分级呈负相关(P<0.05),AUCt、PI与新生血管分级呈正相关(P<0.05)。CEUS检出软斑块(不稳定)85例,占比为73.91%,稳定斑块30例,其中硬斑块14例,占比为12.17%,混合斑块16例,占比为13.91%;三组Tp、MTT值比较均为软斑块<混合斑块<硬斑块(P<0.05),三组AUCt、PI值比较均为软斑块>混合斑块>硬斑块(P<0.05);作ROC曲线分析从115例患者中预测软斑块的效能显示,Tp、MTT、AUCt、PI及联合检测(并联诊断)对ACI软斑块均有预测效能(P<0.05),其AUC分别为0.778、0.724、0.830、0.817、0.833,单独检测中AUCt效能最高,但仍低于联合检测效能。结论:ACI患者新生血管分级与Tp、MTT呈负相关,AUCt、PI呈正相关,可通过检测Tp、MTT、AUCt、PI指导患者新生血管分级,且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的Tp、MTT均较稳定性好患者低,AUCt、PI均较稳定性好患者高,CEUS参数用于评估ACI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声造影 新生血管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
下载PDF
血清miR-122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雷 耿国英 姬劲锐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22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行PCI术治疗的1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显示冠脉血管正常者145...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22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行PCI术治疗的1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显示冠脉血管正常者145例为对照组,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根据研究组PCI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情况将其分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对比进展组、未进展组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血清miR-122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关系,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miR-12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发生率为14.88%;进展组血清miR-12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进展组(P<0.05);性别、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状动脉研究(SYNTAX)评分、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清miR-122水平均为患者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非靶血管参考直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为患者PCI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预测的最佳截断点为3.28,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92.00%(23/25)、81.12%(116/143)、0.905、0.850~0.944。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异常增高,可增加患者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风险,并对患者PCI术后非靶血管斑块进展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22 冠心病 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非靶血管斑块
下载PDF
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在急性卒中患者责任斑块评估中的应用
19
作者 顾刚 陶剑 +2 位作者 石海 陈小宇 陆海凤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对急性卒中患者责任斑块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选择标准的病例共计85例,排除3例由于临床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82例。均对其行HR-... 目的探究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对急性卒中患者责任斑块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选择标准的病例共计85例,排除3例由于临床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82例。均对其行HR-VWI扫描,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2组,其中血管狭窄程度≥30%处的斑块的患者归为责任斑块组(42例),血管狭窄程度<30%处的斑块的患者归为非责任斑块组(40例)。对2组的斑块数目及相关影像学特征(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程度、斑块强化指数、正性重构发生率、重构指数、斑块负荷)进行分析、比较。对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及强化降脂治疗,并进行HR-VWI随访复查。结果82例患者中共有84个斑块,其中责任斑块44个,非责任斑块40个。责任斑块组中,斑块明显强化18个,轻度强化23个,无强化3个;非责任斑块组中,斑块明显强化10个,轻度强化17个,无强化13个。责任斑块组的斑块强化率高于非责任斑块组(P<0.05)。责任斑块组斑块处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指数、斑块负荷均大于非责任斑块组,正性重构发生率、重构指数则低于非责任斑块组(P<0.05)。药物治疗后,责任斑块组的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指数、斑块负荷均低于同组治疗前,正性重构发生率、重构指数则大于同组治疗前(P<0.05)。结论HR-VWI对急性卒中的责任斑块可进行清晰定位并准确分析斑块特征,可作为治疗随访的重要评估方法,经治疗后患者的责任斑块负荷减小,斑块特征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 急性卒中 责任斑块 斑块强化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联合血清尿素、胱抑素C、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和斑块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娇 明贤芳 吴永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尿酸(UA)、胱抑素C(Cys C)、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对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狭窄程度诊断价值和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9例CHD患者,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尿酸(UA)、胱抑素C(Cys C)、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对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狭窄程度诊断价值和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9例CHD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获得血管体积、斑块体积、重建指数(RI)、斑块负荷等参数资料,检测血清UA、Cys C、甘油三酯及空腹血糖水平,并计算TyG指数。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将CHD患者分为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钙化斑块组和非钙化斑块组。比较不同冠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CHD患者CTA参数和血清UA、Cys C、TyG指数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A参数联合血清UA、Cys C、TyG指数对冠脉狭窄程度诊断价值。结果CHD组血管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RI、CTA参数模型CTA'和血清UA、Cys C、TyG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RI、CTA参数模型CTA'和血清UA、Cys C、TyG指数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非钙化斑块组斑块负荷、RI和血清UA、Cys C、TyG指数高于钙化斑块组(P<0.05)。CTA参数(CTA')、血清UA、Cys C、TyG指数等4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时:ROC-AUC(0.95CI)分别为0.767(0.568~0.954)、0.703(0.432~0.963)、0.732(0.524~0.918)、0.741(0.560~0.914)、0.891(0.773~0.983)。联合应用诊断效能更高。结论CHD患者的血管体积减小,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RI增加,血清UA、Cys-C、TyG指数均升高,与钙化斑块形成有关。CTA与血清UA、Cys C、TyG指数均可诊断冠脉狭窄程度,且联合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狭窄程度 斑块性质 CT血管造影 尿酸 胱抑素C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